1、 阳东广雅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9周集体备课记录年级高一科目历史主备教师郭颜各日期4.22课题第15、16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与大众传媒的变迁课时 2参与人员 郭颜各主备教案(由主备教师填写或另附详案)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中国近代以来铁路和公路、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与更新的过程和突出表现。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二、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交通、通讯变迁的现代化进程;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近代以来铁路、公路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变革教学过程学生自主学
2、习学案一、传统的交通工具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百姓步行。二、近代以来的交通工具(一)铁路交通1近代以来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线索(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沪淞铁路,后拆除。我国最早的铁路。19世纪70年代,淞沪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2)19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诞生。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3)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4)20世纪上半叶:进展缓慢。京张铁路1909年建成。(5)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的沟通。新中国成立后建成了宝成、兰新等铁路。(6)20世纪90年代(“九五”期末):国家加
3、大投资,加快铁路建设,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2火车机车演变: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二)公路交通120世纪初,汽车在上海出现。20世纪初,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这就是汽车。2民国时期修建一些公路,但整体上公路交通发展受到限制。3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和城市交通较快发展。4、20世纪90年代以后,轿车进入百姓生活。(三)水运和航空(略)初探: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特征?动力:人力、自然力机械力;技术:引进自制自研;地区发展差别:城市显著,乡村缓慢;对象:平民化、普及化;进程:先慢后快;种类:海陆空。三、通
4、讯工具的变迁1.发展过程(1)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无线电台、无线电报局。(2)1875年第一部电话;20世纪初中国第一个电话局、第一部市话(3)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电讯网络形成。(4)改革开放以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2003年,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一。(5)近年其它通讯方式:互联网的电子邮件、QQ等。2.对民众生活的影响通讯工具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探究 1.影响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的大力提倡;中国人民聪明才智。2.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
5、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一方面,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信息的快捷简便交流传递、开阔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有负面影响。3.归纳近代中国交通通讯之最的史实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打破列强垄断;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19世纪80年代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筑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1958年 “东风型”、“东方红型”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1958年 “韶山型”中国第一条高铁线路:1998年 广州至深圳铁路中国第一条磁悬浮列车:2003年 上海中国第一架飞机:1909年 冯
6、如 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中国第一条航线:1920年 北京-天津 民航业拉开了序幕中国境内第一个电报机房:19世纪70年代 丹麦的电报公司在上海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台湾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20世纪初:南京师生合作学习学案1交通工具的改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极大推动力。(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两句诗,从中你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交通工具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2)看下图,回答:这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什么交通工具?它的出现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看下图,回答:这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以上三题:回答:这两个时期科
7、学技术的变革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2产生于19世纪的铁路交通在近代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铁路交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人类交通运输的革新,而且在许多方面都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材料一 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将蒸汽机安装在货车上,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矿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他首先利用一辆机车把数辆煤车从矿井拉到泰恩河。1830年,他的机车“火箭号”以平均每小时14哩的速度行驶31哩,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
8、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到1838年,英国已拥有500哩铁路;到1850年,拥有6 600哩铁路;到1870年,拥有15 500哩铁路。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分析铁路运输业在英国诞生的条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1830年到1870年,英国铁路运输业获得飞速发展的原因。材料二 18701900年的铁路网 单位:千公里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2)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后半期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点。结召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3)19世纪后半期,中国的铁路交通从无到有,到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的铁路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试分析这
9、一时期中国铁路获得发展的基本因素。(4)新中国建国初期,把铁路交通发展的重点放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其主观目的是什么?3在高中学习阶段,历史老师指导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小雯同学首先结合课题,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两组相关图片。材料一 (1)这两组图片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2)小雯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你对此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小华同学对陆路交通工具的变迁情有独钟,也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与大家共享。材料二材料三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
10、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3)观察材料二,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 (4)根据材料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
11、,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 材料二 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 材料三 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旧铁路进行改造,重新修建了许多新铁路,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建的宝成、鹰厦、兰新
12、铁路、咸昆铁路、湘黔铁路;改革开放以来修筑的大秦铁路、青藏铁路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2)结合材料三,谈谈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3)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新旧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变化,并谈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8年,河北开滦煤矿开掘了第一口竖井。为了运输煤炭,清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铁路建成后,守旧人士认为机器会震动皇陵,破坏风水,因而加以反对,不得不把机器动力改成用驴马来拖车。 材料二火车伸向远方的双轨、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欢快
13、的轰鸣,毕竟昭示着新时代的到来。19世纪90年代末,反对之议已波澜不兴。1890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吏这样感慨:“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彼,果能各处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显。”材料三 2003年上海开通商业性磁悬浮列车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开通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铁路运输业在百般阻挠下仍能发展壮大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从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历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1.(1)人力、畜力(2)第一次工业革命。早期火车。铁路交通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3)第二次工业
14、革命时期。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新,新通讯工具的发明。(4)对国际格局的影响:第一次,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第二次,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第二次,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我产生并发展,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高涨。2.条件:工业生产的发展提出了革新运输工具的要求;蒸汽动力的推广使铁路运输的出现成为可能。原因:铁路本身具有速度快、价格低廉的特点;工业革命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铁路运输的发展;英国的政
15、治民主化改革(代议制的完善)使政局稳定,为铁路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特点:就全世界来看,铁路交通发展迅速,铁路已延伸到世界各地;就各地区来看,铁路交通的发展极不平衡(欧美地区,特别是美洲地区发展最为迅速,亚、非、澳等地发展落后)。成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和资本输出,从而带动了铁路交通向全球的延伸;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各地铁路交通发展的不平衡。列强为扩大对华侵略,加紧对华资本输出;中国政府为巩固统治所作的改善交通运输的政策调整;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而作出的努力。完善交通布局;发展民族经济,加强民族团结。3.(1)两个方面:服饰(或服
16、装)。婚姻礼俗。(2)途径:通过图书馆收集资料、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分类比较的方式。建议:还可以通过调查、采访、分析比较等方式。(3)进步之处:交通运输更为便捷;牵引动力发生变化;更有利于国计民生或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等。(4)影响:进一步打破了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促进了先进观念、知识技术等传播;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中国近现代进程。4.(1)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外国列强的阻挠和侵略。(2)影响:便利了各地之间的联系,方便了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
17、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3)变化:旧中国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阻挠,铁路业发展缓慢;新中国铁路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启示: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现代化。5.(1)解决煤炭运输的问题(2)西方工业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为改变落后面貌和挽救民族危亡而作出的探索与努力;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铁路交通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3)铁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但先进生产力代表社会发展方向,不可阻挡;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应加大自主创新。 16、大众传媒的变迁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信息传
18、播的途径非常有限,口语和书籍是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发挥着迟缓而重要的作用。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于是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报刊应运而生,这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日新月异,相继出现了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本节课通过对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形成、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的介绍,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概况,同时揭示出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目“报刊
19、业走向繁荣”主要介绍了中国报刊业形成、发展、繁荣的全过程以及报刊业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所起的作用。第二目“影视事业的发展”则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中国电影事业和电视事业的发展以及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三目“互联网的兴起”叙述了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着重叙述它与以往的传统媒介相比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思路设计教学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教学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本课的内容贴近于学生生活的实际,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报刊、影视、网络三个媒介的发展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
20、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和教材中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型的讨论,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讲课时应用启发式谈话法、小范围讨论法、多媒体手段,这既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又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报刊业的发展过程,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2)掌握影视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业,分析影视业发展的重要原因。(3)了解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认识互联网的优势。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
21、分期、社会调查、文字表达等方式渗透历史学习的新思维、新方法。(2)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特别是精神生活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明确大胆借鉴、勇于创新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导入设计问题导入问题探究: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获得信息?自主学习: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过程评价:这些都属于大众传媒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近代以来,随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的大大加强,就越来越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
22、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最先是报刊,随后是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相继出现。目前已形成印刷媒介、电波声像媒介两大体系,还有正在崛起的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体系。那么这些大众传媒在中国是如何发展的?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些问题。情境导入播放天龙八部阿朱飞鸽传书的镜头。(网址:)探究问题:俗语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大家想在古代社会里可能吗?古人用什么传递信息?自主学习:飞鸽传书、烽火传信等。探究问题:今天我们如何传递信息呢?在本堂课中,同学们将找到答案。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推进新课(板书)一、报刊业走向繁荣法国著名哲
23、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之一,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邸报。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内容,整理出报刊业发展的线索。(板书)形成(19世纪中前期至19世纪末)发展(19世纪末至改革开放前)繁荣(改革开放以后)问题情境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待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自主学习:(1)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2)尽管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其积
24、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其本身就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问题情境2:报刊业对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自主学习:(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的政论性报刊与国民党控制的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问题情境3: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包括哪些?自主学习: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
25、动作用。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材料:报纸刊物1978年1869302000年200787251996年,中宣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该集团目前共有19种报刊,日均发行量达163万份,2000年广告总收入达13亿,连续几年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第一位目前我国批准的报业集团有31家。请完成:(1)当前我国报刊事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2)根据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这一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什么影响?(3)报刊媒介的局限性是什么?自主学习,过程总结:(1)特点:种类增多;数量增大;集团化;市场化。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支持;人们对科技文化更加重视等。(2)影响:开阔眼
26、界、影响观念;丰富生活、陶冶情操(3)文化素质的限制、形象性相对薄弱过渡:是的,报纸有他自身的缺陷,有话语霸权,有时很片面,更大的问题是你必须识字,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看报纸,这样普及面就不广了,而且直观感染力也不强,这方面就不如影视了。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结:阶段时期或时间代表刊物影响形成19世纪中前期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申报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1873年昭文新报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发展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辛亥革命时期民报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为
27、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央精神的最主要的媒体,也是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繁荣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板书)二、影视事业的发展问题情境4:简述中国电影业发展概况。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内容,整理电影发展线索。电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它所利用的是人的视觉暂留现象。因为人的视觉具有一种短暂的记忆功能,能将迅速连续移动显示的图像连接起来,如图像的形状和位置相差甚微,并以每秒10幅以上的速度在人眼前显示的话,人眼所看到的将是一组活动着的图像。1895年2月,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为他们所发明的“连续摄影和放映的机器”申请了专
28、利。1895年12月,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一个咖啡馆公开售票放映电影,终于使电影投入了实用阶段。问题情境5:电影媒介的特点有哪些?自主学习:时效性不强;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结:时期或时间代表影响1905年定军山标志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1931年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1935年渔光曲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风云儿女的插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建国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电影主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问题情境6:简述中国电视业发展概况。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内容,整
29、理电视发展的线索。填空:1958年,_电视台(即_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最初只有_、_等极少数大城市建有电视台。_以来,电视逐渐普及。_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答案:北京(中央)上海哈尔滨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程评价:电视的出现要比电影晚得多。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北京电视台,于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中国电视事业由此诞生。当时北京电视台播出节目的频率仅为每周四次,北京全市能收到节目的电视机也仅有几十台。随后上海、哈尔滨等地也建成了地方性电视台,但全国也只不过十几家,而且节目也比较单调。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为中央
30、电视台。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电视事业获得很大的发展。(板书)三、互联网的兴起问题情境7:简述中国互联网发展史实。填空:_、_、_被称为三大媒介。20世纪_年代以后,随着_的利用和普及,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媒介“_”诞生了,它同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_媒介。”互联网诞生于_世纪_年代末,_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_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强,费用低廉,高度互动,双向传受。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答案:报纸广播电影60个人电脑互联网四2060901994问题情境8: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19世纪是铁
31、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那么,网络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何启示?互联网的优势:(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2)费用低廉。(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互联网的缺陷:(1)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2)利用网络进行犯罪。(3)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启示:互联网比其他媒介更有潜力,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问题情境9:四大媒介是指哪些媒介?它们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何影响?自主学习:四大媒介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的影响:有利于人们获取信息,促进
32、生产生活的发展,使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和有质量。课堂小结这节课通过对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形成、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的介绍来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概况,同时揭示出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线索有两条,一条是“传媒变迁的过程”,另一条就是“传媒发展的影响”。而“传媒变迁的过程”这条线索又分纵横两条线索,中国报刊、影视、网络三个媒介发展的过程是纵向的线索;而“报刊影视网络”,这种媒介技术的进步是横向的线索。与此相对应“传媒发展的影响”这条线索也要分成纵横两条,纵向的线索是中国报刊、影视、网络的发展分别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横向线索是媒介技术
33、的进步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板书设计活动设计活动探究:百年电影回顾。多媒体展示材料:一百年前的1905年,在北京丰泰照相馆里,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门。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著名导演陈凯歌的作品无极登陆世界电影帝国好莱坞,去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一百年的光阴,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发生了太多的大事,中国电影随着它一起成长,一起变化。在那一张张凝固了时间和空间的胶片上,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就是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最好的见证。2005年是中国电影一百周年,媒体的纪念比较多,最值得称道的是小崔拍的电影传奇,让我们跟着他一起去怀旧吧,去寻找生命的激情、社会的责任、理性的思考、心灵的宁静,将怀旧进行到底。请完成:
34、(1)中国电影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你爷爷和你父亲年轻时候心中分别有哪些经典的电影和著名的电影人?(3)你心中有哪些经典的电影和著名的电影人?对国产电影有着怎样的感情和寄望?说明:中国电影诞生的标志是:定军山。要了解基本情节:东汉末年(建安20年,公元215年),老将黄忠在定军山刀斩曹操大将夏侯渊的故事,定军山在陕西勉县,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第(2)(3)问关注社会生活调查,展现了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的变化。大家有兴趣以后进一步研究,在百年电影中,有这样三部影片值得关注:歌女红牡丹,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渔光曲,是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风云儿女因为他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是我们的国歌而著名。在1
35、948年出现了第一部彩色电影,即梅兰芳主演的生死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电影以左翼电影为主流,主要反映社会下层生活。建国之初主要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文革”时期八亿人民看八个样板戏。改革开放后,电影事业一度繁荣,但是现在耀眼中却显得有些悲壮了,国产电影没几个人看啊,上座率绝对不超过一半,文化界很忧虑,大家怎样想啊?这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主要是体制的原因,居高不下的票价使得有钱的人没时间看,有时间看的人没有钱。外国大片、电视和网络也在轮番冲击,使得我们这些热爱国产电影的人忧心忡忡,像中国足球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国产电影能走出亚洲,冲向世界。 习题解答学思之窗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
36、素还有哪些?解题关键:电视普及是人民物质生活变化的重要表现。思路引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思考。答案提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经成为普通家庭中的普通电器。国家的政策支持。本课测评网络媒介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相比,有哪些优势?解题关键:比较四大媒介具有的功能。思路引领:从工作、学习、休闲娱乐方面考虑。答案提示: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费用低廉。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讨论记录 这两课属于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后两课,主要向同学们介绍近代以来我国人民在交通、通讯及传媒方面的变化,重点使学生学会论从史出,学会分析社会现象出现及变化的原因、影响,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时代感。教学反思 备长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