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肇庆市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一、选择题1. 杰弗理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殊(Michael Rosbash)和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三名美国科学家因发现控制生物钟的分子机制,共享了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使用果蝇作为模式动物,分离出了一个叫Period的基因,这个基因能够控制生物的日常节律。 现代分子生物学运用何种技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A. 假说演绎法 B. 类比推理法 C. 标志重捕法 D. 荧光标记法【答案】D【解析】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应用的是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中荧光标记法实现的,即用特定的分子
2、,与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通过荧光显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所以本题选D。2. 与有丝分裂相比较,不属于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A. 在一定的发育阶段和一定的场所进行 B. 复制后的DNA随着丝点的分裂而分开C. 子细胞的遗传信息组合可能是不同的 D. 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答案】B【解析】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个过程中所特有的分裂方式,如雄性动物性成熟后,只有在睾丸中精原细胞才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A错误;复制后的DNA随着丝点的分裂而分开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B正确;有丝分裂的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
3、,细胞分裂一次,亲代和子代细胞遗传信息相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子细胞的种类是2n(n=同源染色体对数)种,则遗传信息组合可能是不同的,C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而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分离,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减半,D错误。3. 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 个体衰老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B. 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C.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D. 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答案】A【解析】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不是一回事,个体衰
4、老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A正确;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但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B错误;细胞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活动,对机体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C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错误。4.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A. 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B. 两亲本间的组合C.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D.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答案】D【解析】自由组合定律的主要内容为: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
5、子自由组合。5.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B. 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C. 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 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对于T-t基因,子代中高秆矮秆=31,说明亲本都为Tt,同理分析R-r基因,两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所以亲本的基因型都为TtRr。由上述分析可知,亲本
6、的基因型均为TtRr,A正确;以上后代群体有高秆抗病、高秆感病、矮秆抗病和矮秆感病四种表现型,B正确;两亲本的基因型都为TtRr,可以通过TTRRttrr或TTrrttRR两种不同的亲本组合获得,C正确;亲本基因型都为TtRr,对于T-t基因,子代中有TT、Tt、tt三种基因型;对于R-r基因,子代中有RR、Rr、rr三种基因型,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子代中有33=9种基因型,D正确。【点睛】自由组合定律及其特点:6. 某种药用植物合成药物1和药物2的途径如下图所示:基因A和基因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基因型为AAbb或Aabb的植株能同时合成两种药物B. 若某植株只
7、能合成一种药物,则必定是药物1C.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D.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合成药物2的个体占3/16【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二、非选择题7. 如图甲表示某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目。请据图
8、回答问题。(1)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CD段的变化发生的原因是_。(2)图乙中,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3)图乙中,细胞处于图甲中的_段,对应于图丙中的_。(4)图乙中,细胞的名称是_。请仔细观察细胞内左侧那条染色体可发现一条单体有一黑色小片段,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答案】 (1). DNA复制 (2). 着丝点分裂 (3).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位置上 (4). BC (5). B (6). 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7). 发生了交叉互换【解析】分析图甲:AB段形成的原因DNA的复制;BC段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
9、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分析图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分析图丙:A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C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结束和精细胞的变形期。(1)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2)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上一个时期
10、是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3)图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体,对应于图甲中的BC段,对应于图丙中的B。(4)图乙细胞中,根据乙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细胞内左侧那条染色体可发现一条单体有一黑色小片段,其形成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点睛】本题关键要熟悉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规律,从而正确识别细胞分裂时期以及曲线和柱形图中对应的细胞分裂时期。8. 南瓜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以能稳
11、定遗传的南瓜品种长圆形果和扁盘形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可据此判断,_为显性性状。(2)若上述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则杂交得到的子一代自交,预测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该是_。(3)实际上该实验的结果是: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依据实验结果判断,南瓜果形性状受_对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的_(填“分离”或“自由组合”)定律。(4)若南瓜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请用测交的方法检验对(3)中实验结果9:6:1的解释,测交的亲本基因组合是_。预测测交子代
12、的表现型和比例应该是_。【答案】 (1). 扁盘形 (2). 扁盘形:长圆形=3:1 (3). 两 (4). 自由组合 (5). AaBbaabb (6). 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1:2:1【解析】试题分析:在第一小题中,一般利用“无中生有为隐性”或“杂交后代为显现出来的性状即为隐性”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并且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并且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基因型解:(1)根据“长圆形果和扁盘形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均为扁盘
13、形果”,则扁盘形对长圆形为显性(2)由(1)小题可知,亲本均为纯合子若上述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则亲本为AA(扁盘形)aa(长圆形),子一代为Aa(扁盘形),子二代为(扁盘形):Aa(扁盘形):aa(长圆形),即扁盘形:长圆形=3:1(3)根据“9:3:3:1”的变式,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9(A_B_):6(A_bb、aaB_):1aabb,南瓜果形性状受两对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子二代结果反推,子一代为AaBb(扁盘形),则亲本为AABB(扁盘形)aabb(长圆形)(4)测交法需要选择隐性纯合子(aabb)对F1(AaBb)进行检测测交子代为1Aa
14、Bb(扁盘形):1Aabb(圆球形):1aaBb(圆球形):1aabb(长圆形),所以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1:2:1故答案为:(1)扁盘形 长圆形(2)扁盘形:长圆形=3:1(3)两 自由组合(4)AaBbaabb 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1:2:1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9. 图一表示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和相关基因,图二为某家族的某种遗传病的系谱(等位基因用A和a表示)。请据图回答:(1)该果蝇的中B、b和D、d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定律,其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数量比例为_。(2)图二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_。如果3号与4号再生一
15、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_。7号个体与某正常女子结婚(该女子父母正常,弟弟患该病)生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答案】 (1). 基因的自由组合 (2). BXD:bXD:BXd:bXd1:1:1:1 (3).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 1/4 (5). 4/9【解析】分析题图一: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属于雌果蝇。基因B、b和基因D、d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该果蝇的基因型为BbXDXd。分析系谱图二:3号和4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6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因此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AA、
16、Aa,患病个体的基因型为aa。(1)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B、b和基因D、d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该果蝇的基因型为BbXDXd,因此其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数量比例为BXD:bXD:BXd:bXd1:1:1:1。(2)由以上分析可知,3号和4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6号),因此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6号个体患病,其基因型是aa,则表现正常的双亲3号和4号的基因型均为Aa。故7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或Aa,纯合子的概率是1/3,杂合子的概率是2/3。如果3号Aa与4号Aa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是1/2,患病aa的概率是1/4。某正常女子的
17、父母正常,弟弟患该病,则该女子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7号个体与该女子结婚,生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2/32/31/4)1/2=4/9。【点睛】本题难点在于计算夫妇均是1/3AA或2/3Aa,生出正常男孩的概率的计算方法:(1-患病孩子的概率)性别概率。10. 如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乙的遗传系谱图。(设甲病与A、a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乙病与B、b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且甲、乙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1)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是 _性基因;控制乙病的遗传方式_。(2)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7:_;8:_;10:_。(3)8与10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几率是_,同时患两
18、种病的几率是_。【答案】 (1). 常 (2). 隐 (3).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4). AAXBY或AaXBY (5). aaXBXb 或aaXBXB (6). AaXbY或AAXbY (7). 5/12 (8). 1/12【解析】(1)由于3、4正常,而8患甲病,所以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5、6正常,而10患乙病,再结合题意可知乙病的遗传方式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2)由于8患甲病,2患乙病,所以3、4基因型分别是AaXBY和AaXBXb,则7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8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由于9患甲病,则5、6基因型均是Aa,所以10基因型是AAX
19、bY或AaXbY。(3)8基因型是1/2aaXBXB或1/2aaXBXb,10基因型是1/3AAXbY或2/3AaXbY,二者婚配,不患病(A_XB_)的几率是2/33/41/2,患两种病(aaXbXb或aaXbY)的几率是1/31/41/12,则只患一种病的几率是5/12。11.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毒蛋白基因转入普通棉株细胞内,并成功实现了表达,从而培育出了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的四个步骤是: 目的基因的获取、_、_和_。(2)Ti质粒是农杆菌中的一种质粒,其上有TDNA,把目的基
20、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中是利用TDNA_特点。(3)Bt毒蛋白基因转入普通棉株细胞内并成功实现表达的过程,在基因工程中_。(4)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有很多种,该题中涉及的是_。(5)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内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性质的关键是_,这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_。【答案】 (1).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3).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4). 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 (5). 转化 (6). 农杆菌转化法 (7). 目的基因是否插入了受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8). DNA分子杂交技术【解析】试题分析
21、:图中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毒蛋白基因和Ti质粒进行重组,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在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成完整植株。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的四个步骤: 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 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的四个步骤: 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2)Ti质粒是农杆菌中的一种质粒,其上有TDNA,把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中是利用了TDNA的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分子上特点。Bt毒蛋白基因转入普通棉株细胞内并成功实现了表达的过
22、程,在基因工程中称为转化。(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很多,图中利用了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4)目的基因能否在棉花植株体内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目的基因是否插入了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分子上。这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技术。【点睛】注意区分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方法的区别:(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例:用虫食用棉花,观察其存活情况,来鉴定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