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不同之处。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此时太平天国已经处于衰落时期内容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为理想的人间天国,即试图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在生产落后的情况下实行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而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前者主张消灭私有制,后者主张发展私有制群众基础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经验的直观总结,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资政新篇
2、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必然结果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资政新篇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再加上不利的环境,尤其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使它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因此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施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民主性和局限性1革命性与民主性(1)在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2)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了民主共和的观念。(3)在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
3、产力水平的提高。(4)在思想文化上,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5)在对外关系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爱国主义的民族感情,防止帝国主义侵略。(6)在国际上,在二十世纪初年的亚洲各国当中,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2局限性临时约法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到“民生”的土地问题,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在某些地方甚至是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倒退。三、国共为什么能够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4、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维护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共同抗日。这是统一战线成立的主要原因。2中国共产党的努力。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积极斡旋,揭开了两党和平、合作的序幕。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3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华北事变后,爱国民众以各种方式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特别是1935年一二九运动给国民党政府强大的压力。4共产国际“七大”支持各国成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一、比较辛亥革命与大革命的异同1不同点:背景不
5、同:辛亥革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阶级不同: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大革命是在国共统一战线的领导下进行的。革命成果不同: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群众基础不同:辛亥革命中依靠革命党人的力量;大革命中,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2相同点:两次革命从失败上来看是相同的。客观上都有帝国主义的干涉。辛亥革命中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大革命中,英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主观上都是由于革命领导者的软弱、妥协致使革命失败。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不能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没有
6、发动群众,把权力交给了封建军阀;大革命中,陈独秀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对蒋介石姑息,压制工农运动,妥协退让。二、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时间1924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关系合作革命对峙战争合作抗日分裂敌对原因共同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党叛变革命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工作重心的变化119211927年,工作重心在城市。1921年7月,中共“一大”决定以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从那时起中共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了国民大革命运动,当时党的
7、工作重心在城市。219271949年,工作重心在农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在实践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此后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始终坚持的都是这条道路。31949年以后,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标志。四、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比较两次中日战争分别指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和19371945年的全面侵华战争。1相似之处:战争爆发时两国的基本形势均是敌强我弱,日本都采取了先制造事端后发动突然袭击的方式,侵华手段都极其残忍,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灾难。2结局完全不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全面胜利。3两
8、次抗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1)战争领导: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置国家与民族利益于不顾;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2)民众动员: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3)战略战术: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游击战争,最后赢得胜利。(4)国际环境:甲午中日战争时,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的抗战得到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的有力支持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易错易混知识点(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国民党一大讨论的是国民党改组问题,而不是国共合作问题。新三民主义并不等于三大政策,前者是纲领与目标,后者是方法与手段。(2)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但国民革命运动却失败了。(3)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4)“左”倾与右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左”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两者都有危害性,尤其是“左”倾错误的危
10、害性更大。(5)注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失败的最大教训是不根据本国国情,坚持“城市中心论”,从中得到的最大启示是工作重心应该从城市转往农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6)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到了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才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7)“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