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中体西用”1冯桂芬论“原本”与“辅”术夫学问者,经济所从出也。太史公论治曰“法后王(本荀子),为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愚以为在今日又宜曰“鉴诸国”。诸国同时并域,独能自致富强,岂非相类而易行之尤大彰明较著者?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且也通市二十年来,彼酋之习我语言文字者甚多,其尤者能读我经史,于我朝章、吏治、舆地、民情类能言之,而我都护以下之于彼国则瞢然无所知,相形之下,能无愧乎?于是乎不得不寄耳目于蠢愚谬妄之通事,词气轻重缓急,转辗传述,失其本旨,几何不以小嫌酿大衅。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解读】这是冯桂芬在其名著校
2、邠庐抗议的采西学议篇中所说的一段话。冯桂芬是对西方国家情形较早有所了解,并主张在一定范围“采西学”的人物,在当时的士大夫中显得比较通达。他这段话中的“原本”与“辅”术论,一般被视为晚清“中体西用”论的滥觞,我们在本课课文中亦予引录,从这段材料中,可见其语言场合,有助于整体上的理解和把握。由此段材料中应注意体察:论者是从“法后王”引申到“鉴诸国”,阐述学习西方富强国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的。所谓“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在论者看来是最“善”之策,并且这也是其论旨所在。论者将西洋人能学中国语言文字乃至经史的情况,与中国人对外域的“瞢然无所知”相比较,评其优劣,为“采西学”张本。将有
3、关人员自己不懂外国语言而依赖翻译的弊端乃至严重危害揭示出来,颇有其现实警示性。【注释】经济:这里是“经国济民”之义。太史公:指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法后王:与“法先王”相对,有取法于古远还是近世的区别。荀子中涉及到相关问题,其主张为“法后王”。后王:继承前辈王位的君主。“鉴诸国”:参照、借鉴其他各国。彰明较著:形容极其明显。通市:即通商。彼酋:指外国人。都护:古代官名,汉置西域都护,督护诸国,并护南北道,故名“都护”,以后有些朝代沿用其名但职事上多有变化。这里似借指有关外交官员。通事:翻译人员。2张之洞论倡民权之谬方今中华诚非雄强,然百姓尚能自安其业者,由朝廷之法维系之也。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
4、,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倡此议者,岂得独安独活?且必将劫掠市镇,焚毁教堂,吾恐外洋各国必借保护为名,兵船陆军深入占踞,全局拱手而属之他人。是民权之说固敌人所愿闻者矣或谓朝廷于非理要求,可诿之民权不愿,此大误也。若我自云国家法令不能制服,彼将自以兵力胁之。昔法国承暴君虐政之后,举国怨愤,上下相攻,始改为民主之国。我朝深仁厚泽,朝无苛政,何苦倡此乱阶,以祸其身而并祸天下哉?此所谓有百害者也。考外洋民权之说所由来,其意不过曰:国有议院,民间可以发公论达众情而已。但欲民申其情,非欲民揽其权。译者变其文曰民权,误矣。美国人来华者,自言其国议院公举之弊,上挟私,下偏徇,深以为患,华人之称羡者,皆不
5、加深考之谈耳。近日摭拾西说者,甚至谓人人有自主之权,益为怪妄。此语出于彼教之书,其意言上帝予人以灵性,人人各有智虑聪明,皆可有为耳。译者竟译为人人有自主之权,尤大误矣。张之洞著劝学篇,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解读】这是张之洞劝学篇中正权分篇里的一段话,主旨在于反对倡兴民权。劝学篇一般视之为阐发“中体西用”思想的代表作。既然是“中体西用”,当然是不会被容忍倡民权的。因为“民权”与他们所要维护的“君权”相对立,倡民权,在其心目中便会有妨于固“中体”。当然,张之洞的劝学篇也主张“西用”,主张“变法”,并不是死硬的顽固派反对一切西洋事物的论调。即使对倡民权,也不是一味地粗
6、俗咒骂,而是“说理”批驳,也带有较强的“学理”色彩,需要仔细体味。下述几点应该特别注意:材料中持论,“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甚至与“劫掠市镇,焚毁教堂”的“乱事”联到一起,并且进而说这会引起外国武装干涉。这样,社会动乱,外国侵略,似乎都成了“倡民权”所造成的恶果。照其逻辑,只有维持清朝纲纪、使之保有“制服”民众的权能,才可保邦致治。这显然是站在清朝统治者的立场上来说话的,论调是荒谬的。为了抹杀在中国倡民权的合理性,给清朝统治张本,材料中极力为清朝涂脂抹粉,说其“深仁厚泽,朝无苛政”,并且与法国比较,说该国“承暴君虐政”,才致其“改为民主之国”,中国则不存在类
7、似的情况。这显然也是有意抹杀事实。张之洞还从中外语义的错译谬转上做文章,意思是说“民权”一词之译脱离了在西方国家的本来意义,甚至借外国人之口,从根本上否认由议院制体现的民权、民主较之封建专制的优越性。这更带有欺蒙的色彩。【注释】摭(zh)拾:拾取。彼教:指基督教。3张之洞反对议院之设或曰:民权固有弊矣,议院独不可设乎?曰:民权不可僭,公议不可无,凡遇有大政事,诏旨交廷臣会议,外吏令绅局公议,中国旧章所有也。即或咨询不及,一省有大事,绅民得以公呈于都察院;国家有大事,京朝官可陈奏,可呈请代奏。方今朝政清明,果有忠爱之心,治安之策,何患其不能上达?如其事可见施行,固朝廷所乐闻者。但建议在下,裁择在
8、上,庶乎收群策之益,而无沸羹之弊,何必袭议院之名哉?此时纵欲开议院,其如无议员何?此必俟学堂大兴,人才日盛,然后议之,今非其时也。张之洞著劝学篇,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解读】这段材料也是出自劝学篇的正权分篇,主要是论说议院不必设、起码当时不宜设。表面上看,这段材料中似乎对议院不像对民权那样仇视和排斥,颇有通融的余地。但实际上,是把“议院”作了实质性歪曲,将其说成“中国旧章所有”而且历来实行的事情,诸如廷臣会议、绅局公议以及上书、代奏之类。显然,事实上两者是风牛马不相及的。张之洞在这里故意混淆黑白,指鹿为马。并且,归根到底还是落到中国固有的那一套更优不可及的结论上,所谓能“收
9、群策之益,而无沸羹之弊”云云。其实,“民权”和“议院”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同类概念(前者属政治权利范畴,而后者是对一种政治实体机构的指称),但二者在实质上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议院可以说是民主共和政体下体现“民权”的重要政权组织形式。张之洞却把民权和议院两者完全分割开来。至于这段材料的最后,在说法上也留下了议院可待时而开的余地,但并不难看出,这只是一种敷衍而已。从这段材料中可以体察:张之洞将“民权”与“议院”两者分割开来,似乎对议院持较为通融的态度,实际上与反对民权一样,也是抵制真正的议院之设的。张之洞反对设议院,论调上比直接诋毁民权更具“策略性”和欺蒙性。将此条与上一条材料联系起来,更可进一步
10、显示其千方百计地维护“中体”的用心。【注释】僭:超越本分。都察院:官署名,为清朝最高监察机关,以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主官。接受绅民上书,为其职能之一。庶乎:差不多,也许可以。沸羹:比喻混乱。俟(s):等待。晚清社会各阶层对民主政治的反映4李鸿章论变成法、兴洋务窃以古无久而不敝之法,惟在办事之人同心协力,后先相继,日益求精,不独保境息民,兼可推悟新意,裕财足用。如泰西各国,皆起于弹丸之地,创造各样利器,未及百年而成就如此之精,规画如此之远,拓地如此之广,岂非其举国上下积虑殚精,人思自奋之效乎?中国在五大洲中,自古称最强大,今乃为小邦所轻视。练兵、制器、购船诸事,师彼之长,去我之短,及今为之,而
11、已迟矣。若再因循不办,或旋作旋辍,后患殆不忍言。若不稍变成法,于洋务开用人之途,使人人皆能通晓,将来即有防海万全之策,数十年后主持乏人,亦必名存实亡,渐归颓废。惟有中外一心,坚持必办,力排浮议,以成格为万不可泥,以风气为万不可不开,勿急近功,勿惜重费,精心果力,历久不懈,百折不回,庶几军实渐强,人才渐进,制造渐精,由能守而能战,转贫弱为富强,或有其时乎?是天下臣民所祷祀求之者也。李鸿章筹议海防折,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24【解读】这是李鸿章1874年12月所上筹议海防折中的一段话。李鸿章是洋务派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旗手,他对兴办洋务的鼓吹是不遗余力的,同时也是积极的身体力行者。在这方面他与顽固派
12、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是他胜于顽固派的地方。他此时所上的筹议海防折,是在清廷组织的关于海防问题的大讨论中,比较系统地表达自己意见的文字,有着较大影响。兴办新式海防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洋务内容。而在此折中,李鸿章不仅仅是就事论事地谈海防,也从更宏观的角度论及洋务方略,这里选取的一段材料,即颇典型。其主旨在于呼吁变成法,开风气,兴洋务,求富强。这虽然基本不涉及西方民主政治的内容,但毕竟与“西学”在一个层面上沟通。从这条材料中可以看出:李鸿章认为“古无久而不敝之法”,故不能泥于成格,因循不变。这自然是有的放矢的,针对的就是死力坚持泥古守旧的顽固派。李鸿章具有中西比较的视野。他看到中国“自古称最强大”,
13、但“今乃为小邦所轻视”,而这些“小邦”之所以强大起来,就是因为能“创造各样利器”。当然,他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但这也正是洋务派的认识特征。在学西方、兴洋务这一点上,李鸿章的心情是急切的,态度是坚决的,并且认为这是代表了“天下臣民”的共同愿望。无论如何,在当时这种洋务观还是有其一定先进意义的。【注释】泰西:极西,泛指欧、美各国。积虑殚精:久积思虑,费尽精神。成格:既有的章法、规矩。祷祀:祈祷拜求。5郑观应论学西方之“本”与“末”六十年来,万国通商,中外汲汲言维新,言守旧,言洋务,言海防,或是古而非今,逐末而忘本,求其洞见本原,深明大略者,有几人哉?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14、。应虽不敏,幼猎书史,长业贸迁,愤彼族之要求,惜中朝之失策,于是学西文,涉重洋,日与彼都人士交接,察其习尚,访其政教,考其风俗利病得失之由,乃知其治乱之原,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讲农学,利水道,化瘠土为良田,使地尽其利;造铁路,设电线,薄税敛,保商务,使物畅其流。凡司其事者,必素精其事,为文官者,必出自仕学院,为武官者,必出自武学堂,有升迁而无更调,各擅所长,名副其实,与我国取士之法不同。善夫张靖达公云:“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
15、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解读】这是郑观应的名著盛世危言初刊自序中的一段话。盛世危言1893年刊行,辑录1880年易言一书刊行后至1893年间的文章,是郑观应的代表作。该书共五卷,正文五十七篇,附录十九篇,而序言中的文字也颇重要,像出自其中的本段材料,对于论述学西方之本末问题,体现早期维新派的有关思想观点来说,即很典型。郑观应他们在这方面的认识,明显超越了洋务派,已经升华到肯定西学当政教为本、技艺为末的层面,具备了民主政治思
16、想成分。从这段材料中可以体察:郑观应认为,过去几十年间,在中外交往中真正能识西方国家优长之根本所在,深明其大略的人,非常之少。他自己是通过广泛阅读有关书籍和与西方人、事接触的实际体察,知己知彼,了解到西方富强的真谛,所谓“乃知其治乱之原,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此句最为切要)。对西方议院的肯定和重视,是其具备了民主政治思想的典型表现。他认同并发挥“张靖达公”(张树声)的有关说法,指出在学西学方面“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的弊端,当然旨在纠正。其“愤彼族之要求,惜中朝之失策”之言,体现了爱国情怀和近代民族主义思想,这与其民主政治思想相辅相成。【注释】汲汲:形容心情急切,努力追求。孙子:
17、指春秋时代的孙武,孙子兵法的作者。紧接着所引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一语,就是出自该书当中。应虽不敏:应,郑观应的自称。不敏,不才,自谦之词。长业贸迁:长期从事贸易。彼族:指列强。张靖达公:指淮系大员张树声,安徽合肥人,曾任两广总督,1884年死,谥靖达。驯:逐渐。竭蹶趋步:艰难地走路。果足恃欤:果真足以依恃吗?欤(y):表示疑问的助词。6严复倡言学西方宪政民主、独治两制,虽执政人数多少不同,而皆有上下同守共由之法,如此者谓之立宪政府。其所守所由,荦荦大经,必不可畔者,斯为宪法,惟专制无之。诸君须知生当今世,政治一学,最为纠纷。言政治者,不可但举其名,且须详求其实,乃得言下了然。既如立宪一言,
18、本有深浅精粗之异,自其粗者、浅者、普通者而言之,则天下古今真实专制之国,本不多有。而吾国自唐虞三代以来,人主岂尽自由?历代法律,岂尽凭其喜怒?且至本朝祖宗家法,尤为隆重。蚤朝晏罢,名为至尊,谓之最不自由之人可也。夫如是言,则吾国本来其为立宪之国久矣,即法意所称之独治,西语所谓蒙纳基是也。夫使中国既为立宪,则今日朝野纷纷,传言五大臣之所考查,明诏所云预备,若必期于久道而后化成者。其所黾勉求立之宪,果何宪耶?可知今日吾人所谓立宪,并非泛言法典,亦非如法意中所云,有法为君民上下共守而已。其所谓立宪者,乃自其深者、精者、特别者而言之,乃将采欧美文明诸邦所现行立国之法制,以为吾政界之改良。故今日立宪云者
19、,无异云以英、法、德、意之政体,变中国之政体。然而此数国之政体,其所以成于今日之形式精神,非一朝一夕之事。专归其功于天运,固不可,专归于人治,亦不可;天下交济,各成专规。严复著宪法大义,王拭主编严复集第2册【解读】这是严复1906年12月一篇演说稿中的话。严复是著名的维新思想家,他在维新运动中是以进行思想宣传而著称的。他自撰过若干颇有思想锋芒、振聋发聩的文章,又有一系列的翻译名著,在思想界影响很大。虽说后来他的思想未能与时俱进,显得逐渐趋于落后,但就介绍、宣传和阐释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而言,还是具有较长时间的持续期,所传述内容也不全失其理论价值意义。本段材料所出自的文章发表之时,维新运动已过去数
20、年,清朝正进行“筹备立宪”。严复此时论“宪法大义”,就很自然地与联系到清廷所标榜的立宪之事,同时又联系西方国家的宪制情况,综合性地进行审视并作出自己的评析。从中可以看出:严复心目中宪政有两种不同层次,即所谓“粗者、浅者、普通者”与“精者、深者、特别者”。严复认为“天下古今真实专制之国,本不多有”,即使中国自古以来也不是,而是“君主政体”(所谓“蒙那基”)的“立宪”。当时严复心目中国人所呼吁的立宪,是要学西方精、深层面者,但那种宪制是需长时间“天人交济”才能成的结果。显然,此时其人对学西方“精”、“深”层次上的宪政有持保留态度的倾向。【注释】独治:联系下文可以看出,这一概念不同于“专制”,而是指
21、严复本人所理解的与低层次“立宪”有关联的“君主政体”(所谓“蒙那基”)。荦(lu)荦大经:明显的大法。畔:通“叛”。唐虞三代:尧、舜和夏、商、周时代。唐,指古史所说陶唐氏(尧);虞,指古史所说有虞氏(舜)。这里以唐虞三代泛指中国的远古时代。蚤朝晏罢:早上朝,晚下朝。蚤,通“早”。法意:见课文介绍严复的“历史纵横”栏目。蒙那基:按英文似为monarchy(君主政体)的音译。黾(mn)勉:努力,勉力。天运:自然的气数。7香港兴中会宣明的宗旨本会之设,专为联络中外有志华人,讲求富强之学,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盖中国今日政治日非,纲维日坏,强邻轻侮百姓,其原皆由众心不一,只图目前之私,不顾长久大局
22、。不思中国一旦为人分裂,则子子孙孙世为奴隶,身家性命且不保乎!急莫急于此,私莫私于此,而举国愦愦,无人悟之,无人挽之,此祸岂能幸免?倘不及早维持,乘时发愤,则数千年声名文物之邦,累世代冠裳礼仪之族,从此沦亡,由兹泯灭,是谁之咎?识时贤者,能无责乎?故特联络四方贤才志士,切实讲求当今富国强兵之学,化民成俗之经,力为推广,晓欲愚蒙。务使举国之人皆能通晓。联智愚为一心,合遐迩为一德,群策群力,投大遗艰。则中国虽危,庶可挽救。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也。香港兴中会章程,孙中山全集第1册【解读】这是孙中山所拟香港兴中会章程中关于该会宗旨的一段话。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
23、中会后,于次年春又组织起香港兴中会。其章程,是在檀香山兴中会章程的基础上,加以扩充和修改而成。关于该会“宗旨”的内容,正是扩充的主要之点。从这段材料需要着重体察:所谓“振兴中华,维持国体”,应该说是所表述兴中会宗旨的核心点。振兴中华,意思明显,无需多释。维持国体,涵义则需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和把握。要旨在于,绝不是说维持清朝现有国体,而恰恰是要颠覆其国体(这从该段材料中对其“政治日非,纲维日坏”的指斥,以及未录上文中所置更明确、具体和尖锐的有关言辞可证)。所要维持的国体,虽表面上似乎与传统的“声名文物之邦”、“冠裳礼仪之族”分不开,但实际上不过是借此否定清朝现行国体而已,要建立的当是前所未有的新
24、国体。这段话中推翻清王朝、建立新政权的语意还不是特别明显,这固然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革命伊始时的局限性,但与课文中提及的兴中会誓词(其全句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联系起来,可知即使此时孙中山他们“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目标也是业已明确了的。【注释】纲维:总纲和四维,引申为法度。愦(ku)愦:昏乱不安。冠裳礼仪之族:指仪制规范的文明族类。由兹泯灭:由此灭绝。遐迩(r):远近。投大遗艰:同“遗大投艰”,谓赋予重大艰难之任。典出书大诰:“予造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身(意思是,我周家为天下役事,遗我甚大,投此艰难于我身)。”8邹容拟想通过革命实现民权的部分事项 凡为国
25、人,男女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 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 生命自由及一切利益之事,皆属天赋之权利。 不得侵人自由,如言论、思想、出版等事。 各人权利,必需保护,须经人民公许。建设政府,而各假以权,专掌保护人民之事。 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之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迨其既得安全康乐之后,经承公议,整顿权利,更立新政府,亦为人民应有之权利。 若建立政府之后,少有不洽众望,即欲群起革命,朝更夕改,如弈棋之不定,固非新建国家之道。天下事不能无弊,要能以平和为贵,使其弊不致大害人民,则与其颠覆昔日之政府,而求伸其权利,毋宁平和之为愈。然政府之中,日持其
26、弊端暴政,相继放(施)行,举一国人民,悉措诸专制政体之下,则人民起而颠覆之,更新立政府,以求遂其保全权利之心,岂非人民至大之权利,且为人民自重之义务哉!我中国人之忍苦受困,已至是而极矣!今既革命独立,而犹为专制政体所苦,则万万不得甘心者矣!此所以不得不变昔日之政体也。 邹容著革命军,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解读】这是邹容的名作革命军中的一段话。革命军以比较浅近的文字宣传推翻清朝统治,反对外国侵略,通过革命建立“中华共和国”,使人民享有民主权利,有着巨大的影响。革命军第六章以革命独立之大义为标题,拟有若干与标题示意有关的具体事项,据作者说明,是“兢兢业业模拟美国革命独立之义”而成,其中既有关
27、于国体的设计,又有关于民权的拟议。本条材料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民权的。从这条材料中可以看出:将国人平等、自由视为最基本的权利,认定这是“天赋”而不容剥夺的。认定人民在权利受到“干犯”的时候有革命权。对新建立的革命政府,不能因“少有不洽众望”便即行革命,“要能以平和为贵”,但对任何坚持弊端和暴政的政府,人民起而推翻之,是最大的权利和义务。总之,这是典型的西方国家的民权观。【注释】迨(da):等到。毋宁平和之为愈:此语的意思是,不如保持平和更为要紧。9宋教仁呼吁“建设良政治”吾人者大革命之目的何在乎?曰推翻不良政府,而建设良政治也。今革命之事毕矣,而革命之目的则尚未全达,是何也?不良之政府虽倒
28、,而良政治之建设,则未尝有也。故民国成立已届年余,而政治纷扰,无一定策划如故也;政治之污秽,无扫荡方法如故也。以若斯之政府,而欲求得良之政治,既不可能,亦不可望矣。则吾人今日所负责任,当继是进行,以赴吾人大革命最终之日的,努力从事于良政治之建设,而慰国民望治之热心,则所不能辞也。宋教仁著代草国民党大政见,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解读】这是宋教仁代草国民党大政见中开头的一段话。宋教仁,辛亥革命志士,民国建立后热衷追求议会政治。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他任法制院院长,临时政府北迁后曾任农林总长,不久辞职。他主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到南方一些地方进行竞选演说,主张成立责任内阁,制定民主
29、宪法,反对袁世凯专权,深为袁世凯所忌。1913年3月,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于上海沪宁车站。他的代草国民党大政见一文,即他赴南方游说期间所写,系统宣明国民党的政见要领,具体内容分为“对于政体主张”和“对于政策主张”两大部分,前者为主张单一国制、责任内阁等项,后者为关于军政、民政、财政、教育、司法、外交等方面的主张,系统地体现了宋教仁当时的政见。所录这段资料,开宗明义地揭示了当时的不良政治状况,论说努力从事于“良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全篇作一概要性铺垫。从中可以了解:作者认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不良政府,而建设良政治”。作者认定辛亥革命后,“革命之目的则尚未全达”,原因在于尚未进行“良政治之建设”。作者揭示民国成立年余后,政治之“纷扰”、“污秽”依然如故。依靠现政府不可能建设“良政治”。作者认为“吾人今日所负责任”是进行“良政治之建设”。这也是通篇的主旨所在。在下文中他提出的“政体”和“政策”两大方面的若干主张,就是关于“良政治建设”的具体方案。当然,这些方案未必都合适,宋教仁的“议会政治”主张,很大程度上具有脱离实际、天真幻想的成分,但他建设民主政治的愿望是真诚的,并最终为之而献身。由这段资料引申了解有关情况,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袁世凯窃取民国政柄后的政治态势。【注释】(nng)者大革命:指过去的辛亥革命。者,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