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8186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5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新步步高2016年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考纲要求1.1840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考点一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3纲领内容评价天朝田亩制度(1)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2)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1)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2)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资政新篇(1)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2)经济上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3)文教上主张开设新式学堂(1)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2)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4.失败轻巧识记太平天国运动可归纳为“一、二、三

2、、四、五”一个组织:拜上帝教。两个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三大事件:金田起义、天京变乱、天京失陷。四个阶段:兴起、发展、转折、失败。五个新特点:新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方案(资政新篇)、新任务(反封建、反侵略)、新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新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主题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不同点产生背景1853年定都天京后,走向全盛时期1859年天京变乱后,走向衰落时期社会经济主张企图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主张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群众基础满足了农民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迫于当时的形势没有实行历史地位

3、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直接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只能是空想是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时代特点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旧式农民战争最高峰的标志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农民阶级的领袖能够接受新事物相同点都是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方案,都没有真正付诸实施讲史料史料一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反映了农民千百年以来渴望得到自己一份土地的根本要求,而且以磅礴的气魄,明确的主张规定下来,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空前的第一次。所规定的关于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分配法,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平均分配

4、。这显然是分田到户,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分配方案是错误的,空想的,指的就是它不可能实现,即令短暂的实行了,也会昙花一现,迅即消逝。郭毅生天朝田亩制度的经济背景及其性质导读史料从三个方面对天朝田亩制度进行评价:革命性:表达了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落后性:纲领只能反映农民阶级迫切的现实愿望,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空想性: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具有空想性。史料二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准其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以通朝廷文书,书信馆以通各色家信,新闻馆以报时事常

5、变、物价低昂。洪仁玕资政新篇导读史料反映出资政新篇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仿制火车、轮船,兴办银行、邮政,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主张。练史料史料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探究:史料以怎样的史学立场认识哪一历史事件,说一说判断的理由。答案史观:近代化史观、唯物史观。事件:太平天国运动。理由: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是太平天国运动担负的双重任务。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是第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资本主义方案,具有近代化因素。太平天国的斗争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期的军事斗争严重破坏了此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太平天国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废除商品经

6、济,这些政策都是历史的倒退。1(2012重庆高考)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A秦日纲B陈玉成C李秀成D石达开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说明在1862年时李鸿章勾结洋人与太平军作战,经常失败,符合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的辉煌战绩,故选C项;秦日纲在1856年天京事变后被处死,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862年”,可排除A项;1862年,陈玉成被俘,不久就义,排除B项;石达开在1856年天京事变后出走,后来,被敌人杀害,排除D项。2(2011新课标全国卷)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

7、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堂、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答案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信奉拜上帝教,倡导平等和大同,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速;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尤其是天京变乱后,洪秀全等人逐渐腐化,太平天国运动逐渐由盛而衰,拜上帝教日益失去其意义。就选项而言,A项说法比较委婉地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对待孔教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B、C两项说法不符合题意;D项

8、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3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革命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缔造者们言行不一,理想中的平等与现实中的森严等级形成鲜明对比,这使那些受压迫的贫民极其失望,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袖的特权思想日益严重。故选A项。4“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

9、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对这个方案理解正确的是()A针对北方的农村现状而设计B体现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C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挽救了当时农民运动的危局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由“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可知材料信息反映了农民渴望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故选B。5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

10、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A洋务运动的兴起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答案B解析1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军进攻上海,引起上海许多市民的恐慌,纷纷躲到租界内“避难”(寻求外国的庇护),造成租界人口迅速增加和房租的上涨。到了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上海社会秩序恢复了“稳定”,原来在租界“避难”的人纷纷离开,因此出现了材料中所述的现象。故选B项。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考点二辛亥革命1背景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12日,占领武汉三镇。易错提醒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

11、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不可说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4结局: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1)原因(2)过程5功绩主题多元史观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从近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近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政治: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12、,迈出了中国政治由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经济:制定法令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成为潮流。法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现代法制观念。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4)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礼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5)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亚洲觉醒的典型代表。讲史料史料一“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领土

13、为二十二行省、内蒙古、西藏、青海”;“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导读史料反映了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的思想,体现了权力制约、责任内阁制的政治特点。史料二在辛亥革命三十周年的时候,革命前辈林伯渠在解放日报上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为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导读史料表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伟大功绩。史料三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

14、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导读史料从思想方面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民主、民权、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练史料史料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标题)辛亥革命:(一)1以近代西方的政体模式取代旧王朝(1)推翻清朝帝制(2)2(1)改称谓(2)废跪拜礼仪(二)1新体制由旧政权中的当权人物所掌握(1)(2)地方军队主要控制在晚清新军将领手中2(1)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2)南京临时政府没有解决土地问题答案(1)标题部分从材料中提取了两方面的信息

15、,概括确切。如:一次保守与激进的革命(或一场未完成的革命)(2)观点部分提炼出与史实一致的观点。如:以西方近代文明礼仪取代传统陋习(或提倡人人平等)提炼出与史实一致的观点。如: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或新政权没有解决原有的社会问题)(3)史实部分举出与观点一致的史实。如: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或创立民国)举出与观点一致的史实。如: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掌控中央政权)1(2014广东高考)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

16、是抓住时间“1917年”,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维新变法发生在1898年,故排除A项。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故排除D项。日记反映的是某事件的局限性,故排除C项。2(2013广东高考)“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答案B解析从题干材料中“革命”“剪掉辫子”“独立”等词语来看,这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歌谣。据此可知,“鞑子”指满洲贵族,这一称呼体现了一种不正确的大汉族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思想,并且当时这种思想已经影响到民众。辛亥革命的主要目

17、的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排除C项;反帝并不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主流,故D项也排除。3(2013天津高考)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答案A解析武昌起义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使人们关心中国社会出路,并希望了解世界,从世界的变化中寻找中国的出路。临时约法在1912年3月颁布,虽然有影响,但时间较短,影

18、响不大,排除B;提倡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时间不对,排除C;D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41906年2月,清政府拟定了一项决议:凡派去日本留学的,只限于那些擅长中文并精通儒家经典的学生。对该决议的理解,正确的是()A甲午战争失败,积极学习日本先进的政治制度B尊孔复古思想盛行,加强儒家思想在日本的宣传C“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限制留日学生人数D针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的活动,加强对留日学生的控制答案D解析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许多留日学生深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儒家经典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重要思想武器。清政府派擅长中文并精通儒家经典的学生留学日本,旨在影响其他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影响

19、的留日学生,防止受革命思想影响的留日学生进行反清活动。故D项符合题意。5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报社的电文中使用了“革命”一词。而泰晤士报新闻部主任达狄布拉姆则指出,革命只适合成功的叛乱,只能在叛乱已经成功之后使用。除非知道清政府已经被推翻,否则不论起义的形势如何严重,不能将起义说成是革命。泰晤士报在13日刊登武昌首义时最终使用的标题是“起义”。这表明此时的泰晤士报()A支持中国革命B反对中国革命C舆论导向谨慎D认清了起义前景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泰晤士报既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中国革命,故排除A、B两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对起义前景的认识,故排除D项。从材料中对“革命”的认识及用

20、“起义”代替“革命”,可知泰晤士报舆论导向谨慎,因此选C项。考点三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风雷(1)背景:1919年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2)经过时间中心主力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第二阶段6月5日起上海工人(3)结果(4)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5)影响轻巧识记五四运动可归纳为“一、二、二、三、四”一个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北京为中心,学生是主力军;第二阶段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主力。两个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三点成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四点精神:爱国、进步、民主

21、、科学。易错提醒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纲,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为目标。它基本上照搬苏联经验,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革命纲领,后来被称为党的“最高纲领”。中共二大在正确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把反帝、反封建、反军阀,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制定出“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它实际上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纲领。主题五四运动的特点及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含义1四大特点(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3)爱国性:维护山东主权、青岛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4)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基

22、本实现。2五点含义表现(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5)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但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讲史料史料一沪埠自青岛

23、问题发生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取消密约为名义,开会演说,发布传单,纷扰业已多日本日因北京学生被捕消息传沪,晨间学生结团出发,先在南市要求商号罢闭于是顷刻之间,南市一律罢闭(10日)有火车、轮船机工及钱业大司务均罢工之事,人心大慌。上海交通银行1919年6月5日、10日电函导读史料反映了五四运动是由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引发的,体现了群众性、联合性。反映了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出巨大力量。史料二导读史料体现了五四运动的革命性、爱国性与彻底性。练史料史料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探究: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

24、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答案“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力量壮大;中国工人阶级具有革命性,在民族危机、学生运动、十月革命影响下,政治上觉醒。1(2013山东高考)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答案B解析武装革命和民族革命并非新的方向,辛亥革命即已实现了这两点,故A、C两项错误;国民革命是指1924年后国共合作领导的革命运动,故D项错误;从材料“五四运动遂接受世界的革命

25、思潮”“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可以分析出这是指无产阶级革命,故选B项。2(2012课标全国卷)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奈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答案C解析体现了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认为,要改造中国社会,必须采用俄国式革命暴力革命的方式,故选C项。认识到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在19

26、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排除A项;认为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排除B项;D项与题干相矛盾。3“夫和议正开,我等所希望所庆祝者,岂不曰世界上有正义、有人道、有公理。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条约,公理也,即正义也。”(引自北京学生界宣言)资料显示不出()A国难当头,民族主义思想空前高涨B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日本侵略中国的虎狼之心C中国人民对“公理战胜强权”的幻想彻底破灭D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一次爱国政治运动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4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

27、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A革命目标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B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C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D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革命答案D解析“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A项正确;“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B项正确;“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C项正确。D项错误,革命性质应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5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开天辟地”主要是指()A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社

28、会主义大旗B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C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D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新型政党的领导答案D解析中国共产党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政党,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代表中国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答题必背要语1.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思想结晶。2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且在战争环境下,它也没能实行。3太平天国运动发

29、生在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旧交替时代,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从经济上否定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从政治上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经济上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组织上难以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5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是指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6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

30、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8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9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10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11五四运动促使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

31、结合的道路,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2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革命任务是一致的。二者的根本不同在于领导阶级。13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使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热考视角视角一向西方学习实现独立富强中国梦押题1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政策筑梦”是指()A永安建制分封诸王B定都天京,军事全盛C天京变乱,由盛转衰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答案D解析材料中“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分别是指太平天国运动利用拜上

32、帝教组织起义力量,发动反清战争,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变革中国和天京变乱,故选D项,A、B、C三项与题意要求不符。押题2中国梦的出现是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紧密相连的,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使中国的有识之士意识到要实现伟大复兴的民族梦、人人共享的人民梦,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的认识应该是()A农民阶级的天国梦B洋务派自强求富梦C维新派的改良梦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共和梦答案D解析由信息“现代化的政府”取代“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即可判断此时的“有识之士”当是戊戌变法之后,辛亥

33、革命爆发前的进步人士,“推翻专制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是此时的主流思潮,故选D项。视角二从文明转型的视角审视辛亥革命押题3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是指()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答案A解析讼师和打官司是专制社会的名词,而律师和起诉是民主社会的名词,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民国,故A项正确;B项是秦朝时期郡县制的推行;C项是

3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项是工业革命或工业化建设。押题4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堪称本国历史发展的里程碑。我们不能发现它们都()A反映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结果B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C体现了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的演进D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答案D解析“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选项只适合美国,不是中美两国的共性,故选D项。视角三缅怀先烈爱国主义精神押题5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A二者革命任务

35、上的一致性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答案A解析辛亥革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以三民主义为纲领,以资产阶级为革命主体,均与太平天国运动有本质的区别,只有在反清这一点上有相似性,故选A项。视角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押题6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运动的精神核心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答案D解析抓住题干要求“新”的主要表现以及“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移风易俗、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不能体现“

36、新”,A、B两项不正确。弘扬科学和民主属于资产阶级文化,没能挽救中国,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能挽救中国,故C项不正确,D项正确。练出高分基础训练1太平军进入天京后,就广为宣扬:“正是万国来朝之候、大兴土木之时。”天王府门上有天王御笔手书五尺大的朱字诏令:“大小众臣工,到此止行踪。有诏方准进,否则云中雪(太平军形容“杀头”的隐语)。”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大兴土木是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B太平天国完善了农民政权的政治制度C彻底摆脱了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D农民阶级无法克服自身的阶级局限性答案D解析从敌人威胁还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等可以说明洪秀全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37、,农民阶级无法克服自身的阶级局限性。2他们将居民按性别分住,取消了商业,按需分配产品,有城无市,城市经济一潭死水;他们“信天不信人”,平等的诺言与特权等级的森严形成反比。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土地革命答案B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宣扬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后来太平天国领导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日益腐败,等级日益森严,与其宣扬的主张形成了鲜明对比。故B项符合题意。3太平天国资政新篇的下列内容说明了()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兴办保险事业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

38、天国革命的需要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答案D解析资政新篇据史实来看并非农民革命运动的产物,没有适应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排除A项;资政新篇发表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还未产生,排除B项;C项也不符合历史事实;资政新篇为农民领袖洪仁玕所写,其刊印也得到太平天国领导人的同意,故答案为D项。4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1911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辛亥革命()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D动

39、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答案A解析A、C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但题干强调的是“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即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正确,C项错误;B项是辛亥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故D项错误。5有学者研究指出,“民国初年的政党犹如春草怒生,群起建立。经过令人眼花缭乱地分化组合后,由三百多个政党逐渐形成了三十多个有一定力量的大党”。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贯彻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的理念B责任内阁制度得到切实贯彻C法律规定人民有集会结社的权利D广大民众积极投身政治生活答案C解析只有组织政党是合法的,才会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所以选C项。A项错误

40、,因为要贯彻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的理念,则应是民众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而材料没有反映。B项说法本身错误,民国时期,责任内阁制没有得到切实贯彻。D项说法也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6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D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答案D解析“武昌城盛传的谣言”,反映了在谣言的背景下,致使汉族士兵加入革命。7历史学家指

41、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这段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多元力量参与五四运动是工、商、学各阶层努力的结果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ABCD答案A解析参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是知识分子,并没有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而五四爱国运动中,有社会各阶层的参加,排除;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但从所给的材料中,看不出五四运动的这一性质,排除。故选A项。820世纪20年代,某文章宣称:“中国劳动团体为反抗资本家资本主义而战,就是为保全中国独立而战。”该文呼吁()A支持

42、五四爱国运动B建立无产阶级政党C进行国民革命D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B解析由“中国劳动团体为反抗资本家资本主义而战,就是为保全中国独立而战”反映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的政治要求,故B项正确。从时间上看,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应是30年代,故D项排除;A、C两项似乎符合题意,但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是反帝反封建,A、C两项排除。深化训练9太平天国1852年发布檄文:“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妖人,肆毒混乱,改变中国形象现在皇天震怒,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A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B主张挽救民族危亡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代表先进历史潮流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太平天国认

43、为,天下是上帝(即西方的上帝)的天下,满洲人原为野蛮之人,祸乱中国(中夏),“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故选A项。10“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年)。梁启超的观点表明()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B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C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D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答案B解析梁启超的观点发表于1912年,当时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所以他说“数千年来恶政治之

44、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故A、C两项说法不正确。又从材料“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说明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11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发文写道:“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士兵)的张弩拔剑所造成的,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也用不着我们活动。”材料主要说明了()A辛亥革命是一种民众的联合B辛亥革命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C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D辛亥革命与民众没有关系答案C122014年8月24日新浪新闻网:怎样研究中国

45、近代史:“我们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结合我国近代史上的问题。”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全面确切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C反抗外来侵略,建立民主共和制度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近代化答案D解析纵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走工业化道路的方向十分明确,因此选D项。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56年是太平军胜利与危机纷呈的一年材料二1856年发生的震撼太平天国的那场灾难要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央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定这种动荡性在运动最初年代中就已经孕育于太平军的制度之中。政权要继续下去,就

46、需要一种在共同事业中形成的兄弟情谊,以刹住诸王之间的不和。但是兄弟情谊不久都被东王杨秀清的无情野心所毁。材料三杨秀清是不是邪恶的阴谋家暂且不论,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如果没有杨秀清的卓越行政才干和集权本能,太平军运动决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胜利”和“危机”主要指什么?(2)归纳材料二中“那场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你认为材料二的说法是否全面?为什么?(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评价杨秀清。答案(1)“胜利”指太平军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危机”是指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2)材料认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太平军制度的缺陷造成维护中央领导的兄

47、弟情谊被破坏,从而发生动荡。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材料看到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尖锐是天京变乱的重要原因,但没有看到其发生具有必然性;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腐朽思想日益滋长,自相残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3)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凭借其卓越的才能,为太平天国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另一方面,野心膨胀,压制其他将领,破坏团结,引起内讧,断送了太平天国的全盛局面。解析第(1)问根据时间“1856年”,结合太平天国的发展概况得出答案;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央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定”得出原因,并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上加以评论;第(3)问应该对杨秀清一分

48、为二地进行评价。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也有人认为它不是一场意外,而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材料二肯定与否定“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

49、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成功与局限君主专制政体社会生活民主共和民族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吗?为什么?(2)材料二中两人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材料三中的五个词语以“成功与局限”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00字左右。答案(1)不是一场意外。辛亥革命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包括: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

50、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中国民众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发展壮大。(2)前者肯定:“民国”的建立是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后者否定:“民国”在中国缺乏根基,失败是必然的。(3)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但由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因此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言之成理即可)解析第(1)问属于观点理解题,解答时首先要作出判断,然后结合观点答出相应的理由。第(2)问结合材料概括即可。第(3)问属于历史小论文的题型,在作答时,一定要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