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2015学年度江苏如皋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政治教学质量调研(三)第卷(选择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中。)1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焕发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表明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B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D文化作为一种物
2、质力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党高度重视教育领域改革是因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发展教育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A B C D32014年8月9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启动了校训是什么?的专题报道。清华大学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中央电视台启动这一报道,是因为大众传媒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校训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 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A B C D4近年来,
3、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了“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表明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 B C D5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A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6一条台湾同胞发来的寻亲求助微博,得
4、到三门峡市警方的重视,该市公安局民警通过官方微博“平安三门峡”积极相助,经过14小时努力,终于促使失散20年的海峡两岸亲人相认。“微博寻亲”方式的兴起,是因为 A微博显示出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最有效的寻人途径B微博依托网络技术,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C微博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媒体D微博原创性日益凸显7 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B C D8 国务院关于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
5、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中,提议将教师节由每年的9月10日改为9月28日(即孔子诞辰日)。专家认为,将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文化继承与发展角度看,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要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要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立足点A B C D9 近年来,国产电视剧的收视率始终低迷,而韩剧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等却在中国内地掀起了一股疯狂的追韩潮。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量引进韩剧,降低国产电视剧的产量B坚持兼收并蓄原则,推动国产电视剧的创新C自觉抵御外国电视剧入侵,继承博大精
6、深的中华文化D韩剧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应该鼓励韩剧的发展10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 B C D11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A是民族文化的展示和民族情感的表达 B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
7、图景12俗语说:“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该俗语一定意义上揭示了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这主要表现为中华文化 A求同存异 B兼收并蓄 C推陈出新 D博大精深13下列名言不能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42014年3月22日晚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在王宫为习近平举行盛大国宴,习主席携其夫人身着中式服装出席,3月31日晚再次穿着中式服装出席比利时国王菲利普在拉肯宫举行的国宴。国家主席及其夫人身着中式服装 彰显民族文化又不失礼仪 体现了
8、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 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自觉A B C D15今年春节晚会后,一首时间去哪儿了的歌曲“火”了起来,观众评价这首歌内容让人亲切、使人感动。这说明 A先进的文化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 B先进的文化必须是通俗的大众文化C人们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D大众文化源于人民,由人民所创造16下列关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正确的是 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保证A B C D1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9、,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种自信源于 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拥有长久的生命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文化具有其他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A B C D18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 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反映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提升了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A B C D19“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
10、大而且日益迅速的进步。”这段话阐明了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B社会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C哲学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过程 D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20新华网最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 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 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A B C D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 B C D22“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
11、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首浣溪沙是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五代时期多首未署名的作品之一。诗中形象地说明了 A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 B物质与意识分不开C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 D现象与本质相统一23从哲学上看,漫画称重之后反映了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主观符合客观 D意识能调节控制人体生理活动24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
12、件和范围25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某地要求党员干部自觉摒弃“油水关系”、“蛙水关系”,坚决杜绝“水火关系”、不忘“鱼水关系”,铭记“舟水关系”。这启示党员干部要 坚持联系客观性,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反对矛盾斗争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握矛盾同一性,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追求人生目标,成为杜会发展的决定力量A B C D26医学研究表明,长期让闹钟来叫醒处于深度睡眠的人,会导致人的记忆认知功能减退,还会增加高血压和心脏病患病的风险。这启示我们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量变是渐进的显著的变化C量变中包含质变 D量的变化必然引起质的变化27全国首个未成年人文明礼仪规范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
13、礼仪规范从2014年春季开学起全面推行。规范强调“践礼修德,从小抓起”,在提出基本文明礼仪要求外,还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这说明 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培育文明风尚重在实践事物发展是通过量变来实现的 文明礼仪的养成是教育的根本任务A B C D28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同时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大,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以上分析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既看到矛盾主要方面,又
14、看到矛盾次要方面C既看到主要矛盾,又看到次要矛盾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9专家指出,月饼高糖、高热量,不利于身体健康。月饼要想成为一种健康食品,关键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否则口味再好,也不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要求。这表明 我们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推动复杂事物发展就必须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A B C D302014年,我国开始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高考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坚持
15、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A B C D 31 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发展规律 C实践观点 D群众观点32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意见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依据是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着事
16、物的性质和价值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A B C D33道德模范是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进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集中反映了引领时代前进方向的中国精神。善行无疆、舍己为人、一诺千金、恪尽职守、大爱无声这是评审委员对道德模范的致敬辞,也是亿万中国人最由衷的赞誉、最崇高的褒奖。这说明 道德模范否定了自我价值,实现了社会价值 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前提 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A B C D 第卷(非选择题,共54分)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
17、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34材料一 家风是包罗文化密码的中国书本,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家风的建设、传承,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家庭的现状和未来、一个民族的传统与创新。(1)请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作用的角度,简要分析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的意义。(6分) 材料二 2014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进行家风调查,许多网友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甲:家风是一个小家庭或大家庭所遵循或崇尚的风格和品质。家风具有家的特性,又有“社风”的共性。乙:家风要求做人有品,做事有格。人无品格,行之不远。丙:家风是
18、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的传承。好的家风要发扬和传承,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吸收先进的,剔除糟粕,坚持与时俱进。(2)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网友观点的合理性。(6分) 352013年12月4日,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我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叫做算筹,其运算过程称为“筹算”。到了宋、元时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商业贸易的发展,对数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
19、简便。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流传下来的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筹算就演变到珠算。珠算的推广,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珠算申遗的文化价值。(6分) (2)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6分) 36材料一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中国梦”战略构想。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是当代中国凝聚党心民心、激励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和高昂旋律。(1)结合
20、材料一,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党中央为什么要提出“中国梦”构想?(6分) 材料二 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2)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实现“中国梦”的“三条路径”。(6分)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37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某校高三(
21、1)班同学们商定开展以“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中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就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吧。文化自省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尽在书中。阅读事关全民素质的提高和文化强国的建设。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超五成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李克强总理也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倡导全民阅读”。(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6分) 思维碰撞2014年,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仍在推进中,力求将全民阅读纳入法制化轨道,推动全民阅读常态化、制度化。但是,对于阅读立法,社会上存在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
22、有利于提升国民阅读水平,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反对者认为,阅读水平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且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简要评析上述两种看法的合理性。(6分) 建言献策根据调查数据,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图书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在传统纸质图书阅读率和阅读量均有提升的同时,我国国民电子书阅读率和阅读量也有所提升。(3)针对当前我国国民阅读现状,请你为“共建书香中国”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并从文化生活角度阐述其可行性。(6分) 2014-2015学年度第一
23、学期高三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BDDABBADBDABBCCACBAD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CADDCAABCDCAC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34.(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有利于培育社会文明风尚,构建文明和谐社会。(2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有利于人们接受文化熏陶,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2分)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24、。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如果考生从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角度作答,可以酌情给分。)(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事物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甲认识到家风既有家的特性,又有“社风”的共性。(2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要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乙认识到弘扬家风,为人处事要讲品格。(2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丙认识到对家风要批判继承,与时俱进。(2分)35.(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志。珠
25、算申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3分)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珠算申遗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3分)(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珠算的出现是古代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产物。(2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古代日益发达的经济活动,推动了珠算的出现。(2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珠算的推广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2分)(如只答原理不结合材料,该要点不得分)36.(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梦”的提出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历史、现实和未来)提出的。(3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指导改造客观世界,促
26、进事物的发展,要求要重视意识的作用。“中国梦”凝聚党心民心、激励人民团结奋进,将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3分)(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道路,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2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使中国精神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2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中国人民来实现,不断为人民造福。(2分)三、探究题:(本
27、题18分)37.(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汲取世界优秀文化营养,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评析赞成者: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统帅部分。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是立足全局的表现,有利于实现最优目标。(2分)评析反对者: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阅读需要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2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人们对阅读立法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实施起来不会一帆风顺。(2分)(3)举例:举办读书节、读书日等活动,引导和培养国民的读书习惯。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点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大力兴建实体图书馆、数字网络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为全民阅读创造基本条件。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或者说,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图书作者创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出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健康有益的作品。等等。(每点3分,其中建议1分,文化依据2分。正确写出两点及依据给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