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2011届一轮复习知识回扣(四).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7911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2011届一轮复习知识回扣(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2011届一轮复习知识回扣(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2011届一轮复习知识回扣(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2011届一轮复习知识回扣(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2011届一轮复习知识回扣(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届一轮复习知识回扣(四)(世界现代部分)一、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两极格局的形成两个原因: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三个对峙: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军事上,北约与华约。四个过程: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影响:造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造成部分国家分裂(德国和朝鲜);导致国际局势紧张(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2多极化趋势出现(2)欧共体背景:二战后,西欧逐渐丧失了

2、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美苏的控制和威胁;西欧各国经济联系加强。过程: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签订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共同体(1967)影响: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2)日本崛起原因:推行民主化改革;美国扶植;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重视科技和对外贸易。结果:20世界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影响: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3)不结盟运动原因:二战后诞生了许多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民族独立,新独立的亚非国家主张团结合作。形成:196

3、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意义: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美苏两极格局。(3)中国崛起: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3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瓦解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多极化趋势表现: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欧盟成立及扩大;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可与美国抗衡;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高。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国际格局变化的根源在于实力的增减,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在于经

4、济格局的多极化和全球化。二、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与发展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向社会主义过渡过渡方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内容差异:余粮收集制固定粮食税;企业国有化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除关乎国计民生外的企业;取消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实物配给制按劳分配。结果:前者失败;后者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斯大林体制形成:工业化、农业集体化、1936年宪法。特征:经济上高度的计划性;政治上高度的集权化。评价:在一定时间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长远看,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3)经济体制改革赫鲁

5、晓夫改革:以农业为突破口,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未从根本上突破,最终失败。波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改革为突破口,也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而失败。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政治领域根本性改革,导致苏联解体。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1933年经济危机原因: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影响:加深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危机,加剧世界局势紧张。(2)罗斯福新政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两个阶段:调整与复兴经济改革三项内容:救济、复兴和改革四项措施: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复兴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实施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意义:美

6、国逐步走出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福利国家出现;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评价:资本主义发展在五六十年代出现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导致七十年代“滞胀”局面出现。3 中国的改革开放(见中国现代部分)4世界历史上的三种经济模式: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及经济思想阶段主要资本基本特征经济思想工场手工业(16世纪18世纪中期)商业资本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工的简单

7、协作的大生产重商主义自由资本主义(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工业资本机器大生产下的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主义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私人垄断垄断资本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形成私人垄断,干涉国家政治经济生活20世纪40年代以来国家垄断垄断资本国家干预经济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凯恩斯主义三、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1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基础:二战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2)构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3) 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4)作用: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2世界经

8、济区域集团化(1)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2)表现:欧共体成立欧盟的成立,是世界上经济区域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化经济集团; 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集团化经济合作组织。(3)影响: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矛盾的统一体。3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1)运行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经济联合组织,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2)基本规则:多边贸易规则

9、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3)评价: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是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4 经济全球化对近代中国造成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造成中国的贫穷落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瓦解了旧的社会结构,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出现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救国救民的探索和社会实践;促使中国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教学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