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美苏争锋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7889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美苏争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美苏争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美苏争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美苏争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美苏争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美苏争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美苏争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美苏争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美苏争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美苏争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美苏争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美苏争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美苏争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美苏争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美苏争锋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考纲内容考核要求备考指南1美苏争锋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1.高频考点“欧共体”或“欧盟”依然不会回避。2围绕热点“朝鲜半岛局势”,可能要关注“朝鲜战争”或“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b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c2新兴力量的崛起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b“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其具体表现b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b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b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c第13讲美苏争锋考点美苏争锋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1原因

2、(1)基本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勾画出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2)主要原因: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3)根本条件:欧洲衰落;美苏双方实力均衡,都极力扩张。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形成过程(1)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2)冷战表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1947年提出马歇尔计划,扶持、控制西欧

3、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打破了西方的经济封锁军事1949年成立“北约”,遏制苏联,称霸世界1955年成立“华约”,对抗“北约”,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公开干涉别国内政。(2)冷战主要表现为美苏全方位对抗,并不是没有战争,相反,局部热战同样是冷战局势的体现。 二、“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b)1“德国分裂”(1)原因:二战后德国由苏、美、英、法分区占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各自所领导的国家集团对峙的直接后果。(2)概况: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朝鲜战争”(1)背景:日本投降

4、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进驻朝鲜,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2)分裂:1948年,在美苏支持下,分别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美苏对峙和美国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封锁包围的结果。(3)经过: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组成“联合国军”直接参与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3年,签署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4)地位: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3“古巴导弹危机”(1)概况:1962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美国获得相关信息,武装封锁古巴。(2)结果:美苏两国经过谈判,苏联撤走导弹,危机结束。三、美苏冷战对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b)1积极影响(1)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2)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共存互鉴,推动世界整体发展。(3)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4)两强竞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2消极影响(1)美苏冷战引发了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2)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史实:欧洲德国分裂;亚洲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拉美古巴导弹危机)。探究点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史料研读】史料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

6、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摘编自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探究:依据史料,概括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冷战起源的原因。提示观点:苏联扩张侵略引发冷战。原因:冷战是美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1两极格局下的四对矛盾(1)美苏之间的矛盾:美苏争霸对苏联造成极大的损害,加速了苏联的解体。(2)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3)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中苏关系恶化,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也出现了要求摆脱苏联控制的倾向

7、,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化。(4)第三世界国家与霸权主义、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在东西方两大集团之外增加了一支崭新的国际政治力量。2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大局。(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

8、地区。探究点二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史料研读】史料一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史料二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探究:依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谈谈你对“控制冲突升级”和“有用的敌人”的理解。提示控制冲突升级指冷战加剧了军备竞赛,面临核战争威胁,但又控制了冲突全面升级。

9、“有用的敌人”指美苏在竞争中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有利于科技进步发展。冷战的四大影响(1)美苏冷战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2)美苏冷战造成部分国家的分裂,如德国和朝鲜。(3)导致国际局势紧张:在欧洲美苏全面对抗;在亚洲导致局部热战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在美洲,古巴导弹危机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4)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20201月浙江选考,T24)二战后,美苏争锋,冷战局面出现。下图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示意图,结合所学,分析判断()美苏核赌博造成的危机是冷战背景下第一次“特种战争”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华盛顿、纽约处在导

10、弹射程之内美苏对抗与危机虽不时发生,但双方力图寻求途径达成妥协美国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ABCD答案:D1(2020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期中)1946年3月,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一次谈话中严厉谴责当时某西方国家领导人,认为这位领导人的行为非常像希特勒。“是要在盟国中间散播纠纷的种子”。斯大林这次谈话针对的是()A戴高乐组织“自由法国”运动B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C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的咨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解析:选B。根据材料“1946年3月,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一次谈话中严厉谴责当时某西方国家领导人,认为是要在盟国中间散播纠纷的种子”得知斯大林的谈话针对的是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

11、尔在美国发表的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演说,演说中丘吉尔运用“铁幕”一词之意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故B项正确。2“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多数美国人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一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材料中“遏制战略”的开端是()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 D建立北约解析:选B。“遏制战略”指的是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的冷战,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故答案为B项。铁幕演说是发出冷战的信号,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具体运用,排除C项;北约的建立

12、加剧了冷战的程度,排除D项。3下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处应填写()A罗斯福新政B“铁幕”演说C马歇尔计划 D欧洲煤钢联营解析:选C。题目时间是1949年,与罗斯福新政时间不符,且与漫画中欧洲自立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铁幕”演说是丘吉尔在1946年发表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47年,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故C项正确;欧洲煤钢联营成立于1951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4(2020舟山检测)“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外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

13、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十月革命 B二战爆发C美苏冷战 D苏联解体答案:C5(2020台州选考教学质量评估)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战后美国力图称霸全球。下列美国举措,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撇开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与12个国家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提出欧洲经济援助计划A BC D解析:选A。美国撇开联合国,发动科索沃战争的时间是1999年3月,美国与12个国家签订北大西洋公约的时间是1949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的时间是1944年,美国提出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的时

14、间是1947年,按先后顺序排列为。A项符合题意。6(2020安阳调研)“冷战”时代,美苏关系有心照不宣的默契,可以说有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避免美苏战争,即法国学者阿隆所说的“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这说明“冷战”时期美苏()A共同承担世界和平任务 B双方军力基本保持平衡C努力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D在对抗中以缓和为基调解析:选C。根据材料“冷战时代,美苏关系有心照不宣的默契,可以说有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避免美苏战争,即法国学者阿隆所说的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可知,美苏“冷战”期间,双方一直在保持克制和避战,故C项正确。7冷战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占有特殊地位,是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

15、后东西方冷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的产物。战后和平政治取代战争政治,联结美苏同盟的纽带不复存在,从而使两国之间的斗争重新表面化和尖锐化。战后动荡和混乱的国际局势,为两国插手地区冲突提供了机会。从某种程度上说,战后初期两国的激烈对抗,是当时国际环境下的产物。同时,美苏两国领导人对于对方的认识有主观、不符合事实的成分,从而导致相互不信任和猜疑。材料二冷战结束之后,有人不断发表有关一场新“冷战”已经或正在出现的言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冷战结束后,导致冷战的基本前提条件即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不复存在。但是,目前还不能说,人类已经超越冷战了。因为冷战的影响不是短时间所能消除的。过于强

16、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立、过于强调国家政治安全与军事安全以及“非友即敌”的观念等冷战思维,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以上材料摘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冷战”没有出现的理由。(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冷战思维的主要表现,简析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解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国际环境、两国领导人态度、国家利益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角度分析。(2)根据材料二“冷战结束后,导致冷战的基本前提条件对峙的局面不复存在”可以得出两极对峙局面不复存在,冷战结束以后多极化趋势加强也是

17、制约新“冷战”出现的因素。(3)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二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影响,从国际局势、全球经济等方面分析。答案:(1)原因:国家利益的冲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国际环境的变化、中苏两国领导人之间的误判与猜疑。(2)理由:两极对峙局面不复存在;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加强。(3)表现: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对立、过于强调国家政治军事安全、“非友即敌”的观念。影响:造成国际局势长期动荡不安; 影响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世大学发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讲,他强调:“为把这项急迫的任务完成好英联邦、强大的美国

18、,而且我真挚地希望还有苏联,都应该成为新欧洲的朋友和保护者。”这说明丘吉尔()A主张建立包括美苏的欧洲合众国B认为欧洲联合是欧洲自己的事情C主张英国在新欧洲之外发挥作用D认为欧洲统一需要各国力量帮助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丘吉尔主张英联邦、美国与苏联要成为新欧洲的朋友和保护者,二战后,两极格局逐渐形成,英国作为老牌强国主张发挥其在新欧洲之外的作用,故选C项。21945年1月,盟国赔偿委员会代表宣布:只允许日本维持最低限度经济所必需的设备,其余一律拆除。但到了1951年,美国根本放弃了拆除日本工厂的设备,并且提出不要日本赔款。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背景是()A大国对峙的加强B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C

19、西欧国家的联合D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但到了1951年,美国根本放弃了拆除日本工厂的设备,并且提出不要日本赔款”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美苏对峙的加强,美国积极扶植日本,作为其在远东地区的反共桥头堡,故A项正确。31947年3月,上海出版的世界知识杂志发表文章说,它“的确是使美国的外交政策开始了攻势的行动。这影响是全世界意义的”,它“的确是一颗炸弹,在这颗炸弹的威力圈里,遭到波及的是全世界的人民,连美国人民也不能逃避”。该文章评价的“它”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 D柏林危机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时间1947年3月,结合材料中“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攻势,具有全世界

20、意义,可得出文章评价的“它”是杜鲁门主义的“遏止共产主义”,故A项正确。4(2020绍兴检测)漫画是一种通过虚构、夸饰、写实、比喻、象征、假借等不同的手法,描绘图画来述事的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如图,这一漫画描绘并讽刺的是二战后两极格局对峙形成过程中()A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B杜鲁门提出的“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D苏联为首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解析:选C。结合漫画中的“$”“贷款”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欧经济普遍出现衰落的局势,经济衰退导致国内资本主义统治秩序不稳定,当时,美国正在实施“冷战”政策,为了稳定西欧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实行了“马歇尔计划”,在经济方面援助西欧

21、,帮助西欧各国渡过难关,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乘机控制西欧,通过美国的援助,西欧各国大部分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C项符合题意。5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B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解析:选B。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苏联”“经济方式”等,由此判断应回答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美国冷战中的马歇尔计划而采取的经济措施,即成立经互会,故选B。A、D项是政治措施,C项是军事措施。6(2020浙江名校联盟联考)如图是一幅名为“眼疾”的时政漫画,

22、站着的眼科医生说:难道你连六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看不见吗?坐着的杜勒斯(美国国务卿)回答:我看不见,我只能看见蒋介石。该漫画主要()A讽刺了二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B反映了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C说明了美国对中国敌视政策的破产D强调了美国已陷入国共内战的泥潭解析:选A。“眼疾”是讽刺,依据材料中“杜勒斯(美国国务卿)回答:我看不见,我只能看见蒋介石”的信息可知,讽刺美国的冷战政策,故选A。7(2020浙江十校选考适应性考试)某条约的序言写道:“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了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这里“采取必要步骤”是指

23、()A发表“铁幕”演说 B提出杜鲁门主义C提出马歇尔计划 D成立华约组织解析:选D。根据材料“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可知,应为1949年,“铁幕”演说发表于1946年,故A项错误;杜鲁门主义于1947年提出,故B项错误;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提出,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可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成立北约后,苏联倡导成立华约组织加以应对,故D项正确。8(2020杭州重点中学联考)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一改以往的不承认政策,“承认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并不以施加压力的方式强

24、迫那些不愿意的国家成为盟国。只要这些国家决心维护自己的独立,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积极的政策,美国就应支持和援助它们”。美国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是由于()A自身实力的削弱 B冷战对抗的需要C经济危机的困扰 D不结盟国家的斗争解析:选B。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实力相当强大,并未削弱,故A项错误;朝鲜战争之后,冷战从欧洲扩展到亚洲,美国积极拉拢亚洲国家围堵中国,故B项正确;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并未发生经济危机,故C项错误;当时美国实力强大,不结盟国家的斗争并非美国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9下面是一本关于“朝鲜战争”的历史专著的目录(局部),从

25、该目录可以看出,朝鲜战争的主要影响是()二、东北亚资本主义阵营的初步形成(一)美国策划对日本单独媾和(二)美韩特殊关系的初步形成三、朝鲜战争与两极格局的固定(一)朝鲜战争(二)东北亚成为冷战的重点地区(三)东北亚两极格局的固定A使资本主义阵营受到严重打击B导致了美日韩关系的急剧变化C形成相对稳定的区域关系格局D推动了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东北亚资本主义阵营的初步形成”和“两极格局的固定”等信息可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区域关系格局,故C项正确;朝鲜战争并未冲击到资本主义阵营,故A项错误;材料中“美国策划对日本单独媾和”“美韩特殊关系的初步形成”说明当时并未导致美日韩关系的急剧变

26、化,故B项错误;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成立,故D 项错误。10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是两国竞争地缘政治利益的结果。苏联曾尝试将其地缘政治利益延伸到美国的后院,由此引爆了()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C“柏林墙”危机 D古巴导弹危机解析:选D。朝鲜位于东亚地区,而美国位于北美洲地区,两国相距甚远,故A项错误;越南位于东南亚地区,距美国也甚远,故B项错误;德国位于欧洲地区,不属于美国后院,故C项错误;古巴位于中美洲地区,距美国较近,故D项正确。11(2020嘉兴期末)某同学在历史小论文中引用了如下材料:“1961年,苏联人发射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

27、的人。美国政府十分震惊,马上着手制订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1967年,美国人发射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这篇历史小论文的题目最有可能是()A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论科技与冷战的关系C论科技造福人类 D论科技与战争的关系答案:B12(2020金丽衢十二校联考)1955年丘吉尔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该论断最准确的理解是()A推动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B核均衡避免了新的大战C两种制度互相借鉴调整 D两极对峙格局得以形成解析:选B。材料“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的寓意,即美苏争霸核恐怖下的和

28、平,故选B。二、非选择题13二战结束后不久,世界就进入了以美苏对抗为主的冷战时代。冷战及其结束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材料二 二战结束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欧洲和日本。到20世纪50年代,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

29、增长之路正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体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救命稻草。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美)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后秩序的制度化”方面的表现及动机。(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解析:(1)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一中“19441951年间”“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的信息,结合战后美国“冷战”的表现及主宰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和贸易等史实分析概括答案;第二小问,可从

30、美国霸权主义实质角度分析作答。(2)从材料二中“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可以归纳出美国对西欧经济援助;从“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可以概括出欧洲分裂与走向联合的统一。答案:(1)表现:实行马歇尔计划;签订北大西洋公约;主导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关贸总协定”。动机:主宰资本主义世界,对抗苏联,称霸世界。(2)影响:造成欧洲分裂和长期对峙;促成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和合作;推动了西欧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40年代历史事件简表时间西方国家苏联与东欧中国1945年以前1944年布雷顿

31、森林会议1945年6月25日联合国宪章在旧金山签署,美国代表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1945年12月27日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同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1944年苏联代表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但未在协定上签字1945年2月18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致函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提出:出席旧金山联合国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应包括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三方面代表1945年6月25日中共代表董必武与其他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19461948年1947年5月9日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批准 了第一批贷款,向法国贷款2.5亿美元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对西欧各国进行广泛的经济援助1947年7月莫洛

32、托夫计划,提出对东欧国家的经济援助以及发展东欧国家对苏联的贸易1946年,苏军撤离中国东北苏联与中共领导的东北民主政权的贸易总额(辽东地区除外)1947年即达 9 300 万卢布,1948年增长到 15 100 万卢布,1949年更增长到 20 500 万卢布1949年1949年8月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离开中国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6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这是苏联和东欧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一边倒”“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

33、49年底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以上为20世纪40年代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结合已学知识,自拟论题,展开论证。(要求:论题准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解析:首先拟定具体的论题,材料反映出20世纪40年代是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化的重要时期,美苏两极对峙格局逐渐形成。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证: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会议和马歇尔计划加强对西欧国家的控制,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苏联通过经济互助委员会加强对东欧国家的控制;新中国与苏联贸易增加,经济联系加强,外交上实行“一边倒”,倒向社会

34、主义一边,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峙。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论题:20世纪40年代是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化的重要时期。论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形成的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促成了联合国的成立,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力量,联合国的创始国。美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轴心国的倒台留下了权力真空,美国、苏联各自带头重新安排国际秩序。二战结束后,美国援助欧洲、日本经济重建,企图全方位控制西欧、日本。苏联也迅即做出反应,经互会在客观上加强了苏联对其他成员国的经济控制,削弱了其经济独立性。美国、苏联的援助,对各国的战后恢复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解放战争迅速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倒向社会主义一边,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峙,两个截然不同的新国际体系出现。随着历史发展,新的力量正在重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