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高二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据殷周礼制,“亚”字形墓为天子级享用,“中”字形墓为诸侯级享用。考古发现,陕西凤翔的15座春秋至战国早期的秦君陵园中未发现一座“亚”字形大墓,“亚”字形大墓直至战国晚期才出现在秦君陵园中。这表明春秋之际A. 秦地宗法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B. 秦国较好地遵循了周礼C. 商鞅变法推动秦礼变革D. 秦国率先走向集权体制【答案】B【解析】【详解】“亚”字形墓为天子级享用,而根据“秦君陵园中未发现一座“亚”字形大墓”可以看出当时的秦国并没有违背礼制,而是较好地遵循了周礼,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宗法与分封的内容,排除A;从材
2、料中可以看出,秦国遵循礼,并没有变革,排除C;材料中看不出集权,排除D。2.对于汉初恢复分封制度,传统观点认为是刘邦鉴于秦朝单纯实行郡县制而导致短命而亡的教训;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基于楚汉战争时已分封诸王的事实;又有学者提出,刘邦深受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汉初恢复分封制的认识A.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B. 引发“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C. 三者观点都不全面,均无价值D.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更可信【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内容论述了关于汉初恢复分封制的不同观点,指出传统观点认为刘邦吸取秦灭亡的教训而恢复分封制,但有人认为是基于楚汉相争时期分封的继
3、续,也有人认为刘邦受到宗法制影响的结果,不同时期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往往不同,说明研究视角差异影响着结论,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故A正确;材料中关于汉初恢复分封制原因的不同研究结论说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而影响研究结论,无法体现引发“王国问题”,故B错误;材料中三种观点都有一定得价值,故C错误;历史研究中不同时期受历史条件及研究者视角等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观点,不能说后期的观点更具有全面性,故D错误。【点睛】3.明代于慎行在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
4、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汉武帝设立“中朝”A. 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B. 品级较低,不能限制相权C. 完全听命于皇帝,加强了中央集权D. 掌握军政大权,独立决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可知中朝设立后宰相已经较少出现了决策圈中,说明中朝的作用是协助皇帝决策,削弱了相权,故选A;中朝限制了相权,排除B;中朝的出现是加强了君主专制,而非中央集权,排除C;中朝是协助皇帝决策的,而非独立决策,排除D。故选A。4.唐代资州刺史羊士谔在忆江南旧游二首中写道:“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感叹王谢家族因文采风流、功业显著、权倾朝野,而彪炳史册。上述材料表
5、明A. 庶族地主长期把持东晋朝廷要职B. 高门士族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C. 高门士族为西晋统治江南打下基础D. 东晋更加注重官吏德行的考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王谢家族因文采风流、功业显著、权倾朝野,而彪炳史册”可以看出,王谢家族对当时的政权产生了重要影响,而王谢家族属于士族,因此反映出高门士族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B正确,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到江南,排除C;材料与官员的考核无关,排除D。5.下表是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表(注:唐朝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职者,称为使相),据此可知A. 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B. 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C. 地方的独立性越来越强D. 使相制度使
6、唐朝战乱不断【答案】C【解析】【详解】从表格的材料可以看出,使相的人数越来越多,且更多的是呆在地方而不是中央,说明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受中央控制的程度在减弱,地方的独立性越来越强,C正确;有一些使相就是宰相,不存在分割权力,排除A;使相出现前已经有藩镇割据,排除B;唐朝并没有战乱不断,且战乱与使相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D。6.传奉官是皇帝通过太监“传奉圣旨”的形式直接任命的官员,在明朝存在了约160年。明熹宗时,仍有“锦衣非军功不得滥用”,而“保姆之属、阉伊之流,纷纷传奉”的现象。传奉官的大量出现A. 威胁着君主专制统治B. 提升了内阁官员的地位C. 破坏了官僚政治平衡D. 减少了中枢
7、决策失误【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出太监作为传奉官大量存在,这种现象侵夺了传统官僚体系中官员的权力,造成了官僚政治的不平衡,C正确;传奉官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内阁,排除B;传奉官只是传达命令,并不参与决策,排除D。7.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伊犁将军管军政和边防,民政根据原有社会组织推行伯克制。而清朝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僧俗高级官员任免,稽查财政收支、军队调防、边境防务。上述材料体现了清朝A. 中央集权的加强B. 因地制宜的管理C. 皇权专制的加强D. 自由灵活的外交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清朝在伊犁和西藏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说明清
8、朝在边疆管理上因地制宜,故选B;材料反映的清朝因地制宜的边疆管理体制,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皇权专制的加强无关,排除AC;材料反映的清朝的国内管理体制,而非外交政策,排除D。故选B。8.陈忠云在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的比较中说:“实际上,让每个人有尊严生活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培育这种制度的土壤。先秦中国也不例外,之所以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形成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当时两地强者、掌权者追求政治利益的主观欲望与维护既得利益的客现统治手段的差异所致。”下面符合作者意图的是A. 政治制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基础不同B. 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都实行民主政治制度C. 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地
9、理环境关系密切D. 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形成有一定偶然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主要是当时两地强者、掌权者追求政治利益的主观欲望与维护既得利益的客现统治手段的差异所致”,说明强者、掌权者在制度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即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形成有一定偶然性,故选D;AC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古代中国没有实行民主制度,排除B。【点睛】9.地母节是古代希腊重要的泛希腊节庆之一。在地母节期间,妇女们获得了难得的放松机会。她们可以在外露营远离家务,获得平时只有男子才能进行的献祭的权利,祈祷增强土地的肥力,赐予土地丰产,为城邦做出贡献。希腊地母节的举行A. 使雅典妇女获得参与城邦政治的权利B. 有利于维护
10、公民家庭和城邦的稳定C. 极大提高了雅典公民的参政热情D. 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 希腊地母节妇女“是妇女获得一个放松机会,妇女祈祷增强土地的肥力,赐予土地丰产,为城邦做出贡献”,有利于农业发展,有利于增强城邦认同意识,有利于维护公民家庭和城邦的稳定,故选B;雅典妇女不是公民,不能获得城邦政治的权利,排除AC;雅典妇女不是公民,妇女的活动无法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走向,排除D。【点睛】10.江平教授在罗马法基础中指出:罗马法是奴隶制国家时期的法律,但“在一个长达一千多年的奴隶制社会中,生成了商品生产社会第一个较完备的法律。显而易见,这样一个法律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制
11、度完全不相吻合。是一种与奴隶制社会的国家本质完全不同的法律。”下列理由最合理的是A. 罗马法是平民与贵族激烈斗争的结果B. 仅适用于罗马公民,适用范围狭小C. 罗马法本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发展D. 罗马社会农商并行发展双重经济【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生成了商品生产社会第一个较完备的法律”“是一种与奴隶制社会的国家本质完全不同的法律”,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是罗马社会农商并行发展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社会制度),故D正确;A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与罗马产生“与奴隶制社会的国家本质完全不同的法律”没有因果关系,排除;罗马法本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排
12、除C。【点睛】11.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在一次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如果我抱着老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士报的标题是英国首相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而太阳报的标题则会是英国首相和私生子相认。”卡梅伦的上述言辞体现了英国首相A. 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B. 权力受内阁监督,与内阁共进退C. 受到多方面的监督D. 作为国家元首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英国首相的收入必须公开,每周都要接受质询,还要受到媒体的严密关注,说明其受到多方面的监督,故选C;英国首相受到多方面的监督
13、和关注,但并不代表其经济待遇和政治地位不相称,排除A;英国首相是受到议会监督,不受内阁监督,排除B;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而非首相,排除D。故选C。12.1888年即位的新皇帝威廉二世与首相不和,迫使俾斯麦于1890年辞职。他曾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威廉二世这样做的宪法依据是A. 皇帝有创立法律之权B. 宰相由议会选出并对议会负责C. 皇帝拥有主宰议会的大权D. 宰相由皇帝任命并对皇帝负责【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威廉二世迫使俾斯麦辞职,这符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其法律依据是德意志宪法规定宰相由皇帝任命,任期由皇帝决
14、定,只对皇帝负责,故D项正确;德国是议会负责立法权,故A项错误;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德国皇帝与宰相的关系,不是皇帝与议会的关系,故C项错误。13.共产党宣言提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1895年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却指出:“旧式的起义现在大都陈旧了。如果说在国家之间进行战争的条件已经起了变化,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这一变化表明A. 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B. 马克思主义适应了社会进步的趋势C. 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D. 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正常赞同【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
15、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强调的是暴力革命。而材料“如果说在国家之间进行战争的条件已经起了变化,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体现的是马克思这时认为阶级斗争并不是进行社会变革的唯一手段,说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点,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并非是唯一手段,但是不能说明马克思放弃暴力革命手段,A选项排除;材料无法得出19世纪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的结论,C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当时俄国的部分革命党人还是主张暴力革命的,排除。14.1917年11月20日,新成立的人民委员会发布命令:“人民委员会已经受工人和士兵代表苏维埃全俄代表大会的委托掌握政权,同时负责向所有交
16、战国人民及其政府提议要在一切战线上立即停火,并且为了在民主基础上缔结和约立即举行谈判。”材料反映了人民委员会在对外关系上奉行的政策是A. 恪守同其他盟国的义务B. 坚定不移地执行协约国签订的协定C.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主张和平外交D. 坚决打击国外敌人,保家卫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向所有交战国人民及其政府提议要在一切战线上立即停火,并且为了在民主基础上缔结和约立即举行谈判”可知,人民委员会在对外关系上奉行的政策是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主张和平外交,故选C;苏俄退出一战,没有恪守同协约国的协议和义务,排除AB;苏俄决定退出一战,并非坚决打击国外敌人,排除D。15.咸丰八年所定英国条约第十
17、六款(即1858年天津条约)所载:“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中国人欺凌扰害英民,皆由中国地方官自行惩办。两国交涉事件,彼此均须会同公平审断,以昭允当。”这一规定表明A. 中国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B. 清政府已具有国际法意识C. 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D. 治外法权的进一步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中国人欺凌扰害英民,皆由中国地方官自行惩办”反映的是领事裁判权即治外法权,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附件使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材料反映1858年天津条约进一步强化领事裁判权,故选D;南京条约附件使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中国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A错在“开始
18、”,排除;材料反映我国司法主权的破坏,排除B;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排除C。16.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主张各省设立不受一般官吏节制的新闻官,发扬“公议”听取社会舆论和群众意见;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人自由通商、文化交流和平等往来,鼓励外国人在华投资。”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 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B. 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C.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D. 太平天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公议”“兴办近代工矿、
19、交通、金融、邮政,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人自由通商”可知,资政新篇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倾向,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故选C;太平天国运动性质是农民运动,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洪仁玕的主张不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排除B;资政新篇缺乏实施的社会环境,脱离实际,排除D。【点睛】17.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一文中写到:“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据此,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A. 促进了国人民族民主精神的觉醒B. 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C. 结束了
20、秦汉以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 为争取民族独立作出重要贡献【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可以看出,梁启超强调辛亥革命在促进民众思想解放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故A项正确;BCD项都没有涉及到思想解放方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8.下表反映的是中国近代收回外国租界的过程,这些举动A.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势力B. 废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C. 是国民大革命取得的成果D.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近代收回外国租界,减少了外国的侵略特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势力,故选A;B项错在“一切”,排
21、除;国民大革命时间是1924-1927年,只有收回英租界是国民大革命取得的成果,排除C;1949年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排除D。【点睛】19.1929年,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来在给贺龙及湘鄂西前委的指示中明确指出:“目前所应注意者,还不是什么占领大城市,而是在乡村中发动群众,深入土地革命。”这表明周恩来A. 重视推广井冈山经验B. 抵制党内泛滥的“左”倾错误C. 认为革命尚处于低潮D. 党内普遍认可毛泽东的做法【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湘鄂西前委要注意在乡村发动群众,深入土地革命”可知这些均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故A正确;党内“左”倾错误泛滥是在2
22、0世纪 30年代初,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材料表明当时党内存在城市革命道路和农村革命道路之争,D项错误。20.毛泽东曾致函傅作义:“先生北方领袖,爱国宁肯后人?保卫绥远,保卫西北,保卫华北,先生之责,亦红军及全国人民之责也。今之大计,退则亡,抗则存;自相煎则亡,举国奋战则存。”符合该函件思想的是A. 国共合作,推翻北洋军阀B. 团结一致,抵御外敌侵略C. 灵活作战,坚持敌后抗战D. 接受改编,和平解放北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红军”可知该函件出现于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后,故A项错误;根据“自相煎则亡,举国奋战则存”可知全国人民要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
23、现敌后抗战,故C项错误;根据“红军”可知处于两次国共合作之间,故D项错误。21.在论述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毛泽东认为,二者应该是按照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核子虽小,却非常重。环绕核子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据此可知,毛泽东旨在强调A. 要求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B. 要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C. 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D.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民主制度是指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制度和政党制度,再依据材料中“核子”“小”而重,“电子”“轻”而“自由”,且“环绕”“核子”的相互关系可知,毛泽东这是将中国共
24、产党与其他党派的关系比喻为了“核子”与“电子”的关系,形象生动的描述了新中国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答案为C项。A项,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应该靠民族制度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不是政党制度,排除;B项,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主要应该依靠“一国两制”而不是政党制度,排除;D项,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关系,不能体现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排除。2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此主张A 推动海峡两岸实行“一国两制”B. 放弃采取非
25、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C. 证实了和平解决港澳问题的可能性D. 从实际出发,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答案】D【解析】【详解】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统一的方针,这是从当前的实际出发考虑的,也是基于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出发考虑的,这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D正确;“一国两制”是80年代才提出的,排除A;“放弃”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与材料主旨,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到港澳问题,排除C。23.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对此理解正确的的是A. 中美、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B. 美国彻底放弃了遏制中国政策C. 中美建交宣告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
26、破产D. 中美关系从长期敌对走向逐步缓和【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是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日本,排除A;“彻底放弃”不符合史实,排除B;1972年中美没有建交,排除C。24.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说明“上海精神”A. 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B. 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宗旨C. 旨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D. 促进了亚洲各国的友好合作【答案】A【解析】“上海精神”的内涵主要涉及到国家之间的
27、和平相处与合作,这是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对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十分重要的,有利于建设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故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出有关国际争端的问题;C选项过于片面,只强调了经济问题;D选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不仅仅限于亚洲,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25.下表反映是2010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对表格信息分析正确的是A.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B.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C. 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贫富差距缩小D. 各国积极推进建设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要高于发达国家,说明新兴经
28、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有所增强,这反映出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而经济的多极化会推动政治的多极化,故B正确;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没有建立,排除A;从材料中看不出贫富差距的问题,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到各国的政策问题,排除D。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自古至今,中西方都非常重视法律制度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材料二 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熟、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封建成文法典,也
29、是中国现今完整保存下来的一部最早的古代刑律。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在修改唐初武德德、贞观律的基础上完成的,共12篇,502条,于永徽四年颁行,原称永徽律疏。唐律疏议在结构上采用律疏结合的形式,把法律条文与法律解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立法水平。在内容上,唐律疏议“礼法结合”,进一步把儒家的伦理教条与法律规范融合起来,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特征。同时,它科条简要,刑罚适中,其基本精神和主要制度也为后世各封建王朝所承袭,并对东南亚各封建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过重要影响,被认为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材料三 “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舡楫也。”“法令行则国
30、治,法令弛则国乱”。任何重大的改革都必须于法有据。只有用法治思维来推动改革,用法律制度来保障改革,用法律权威来推动改革,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就在于改革与我国法治建设相向而行,互相彰显。改革为法治提出新要求和新目标,而法律则为改革提供法治保障。因此可以说,只有严格遵守法律,用法律保卫改革,才能使改革不受任何干扰或变形,保证改革的成功,按照原定既有路线前进,最终奏响改革与法治和谐共鸣的新乐章。郭富民陈玲用法律保卫改革开放中国法院2020年3月(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2)根据材料二,归纳唐律疏议的主要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
31、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加强法制建设的背景。(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法律在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价值。【答案】(1)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2)特点:是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古代立法史上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熟最具代表性的封建成文法典);总结以往的立法经验,使之系统化和周密化;法律条文与法律解释相结合;法律制定的理论依据是儒家学说,法律规范与封建伦理道德相结合;条目简明,内容周详;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3)吸取“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需用法律来保障和推动(或
3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法律的保障和推进)。(4)有利于推动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人类文明进一步提高的重要标志;为国家经济发展经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推动国家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等。【解析】【详解】(1)根据“人生而平等”“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得出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2)特点:根据“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熟、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封建成文法典”得出是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古代立法史上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根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在修改唐初武德德、贞观律的基础上完成的”得出总结以往的立法经验,使之系统化和周密
33、化;根据“把法律条文与法律解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得出法律条文与法律解释相结合;根据“把儒家的伦理教条与法律规范融合起来”得出法律制定的理论依据是儒家学说,法律规范与封建伦理道德相结合;根据“科条简要,刑罚适中”得出条目简明,内容周详;根据“为后世各封建王朝所承袭,并对东南亚各封建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过重要影响”得出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3)根据“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结合所学得出吸取“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教训;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就在于改革与我国法治建设相向而行”得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需用法律来保障和推
34、动。(4)可从有利于推动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是人类文明进一步提高的重要标志、为国家经济发展经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等角度分析总结。【点睛】27.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工作逐步展开,在国际社会、国际关系体系中赢得了应有的一席之地,为以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大、更积极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 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建国初期,新政权从国民党政权手中接管经济已到崩溃边缘的烂摊子,从人口、国土面积看是个大国,从国力看是名副其实的弱国。在两极对峙的国际形势下,不加 入某个阵营是不现实的。杨泽喜建国初期中国现实主义外交战略选择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国际形势的客观限制和新中国外交经验缺乏的制约
35、, 外交实践较多地体现为与在会主义国家以及周边国家的双边外交。由于国际形势发展,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多边外交实践,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打开了中国的外交局面。陈玲建国初期多边外交的实践及分析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外交以传统外交为主,偏重于政治和安全领域,外交决 策权高度集中。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适用全球化、区域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形势,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和整体性外交模式。杨洁勉新中国外交六十年:时间特点和理念演变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确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发点及原则。(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例说明新中国初期双边外交
36、和多变外交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影响。(3)据材料三,指出与新时期相较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外交为世界外交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答案】(1)背景: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国际:两极对峙格局。出发点:维护国家利益;原则:独立自主。(2)双边外交: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多边外交:参加日内瓦会议,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参加万隆会议,加强同亚非各国友好关系。影响:政治:维护了国家安全,保障主权不受侵犯;经济:争取外援,争取和平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国际: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3)特点:偏重于政治和安全领域;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和整体性
37、外交模式。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谅互让、睦邻友好方式解决边界问题;求同存异方针也可)【解析】【详解】(1)“背景”,据材料一信息“建国初期,新政权从国民党政权手中接管经济已到崩溃边缘的烂摊子在两极对峙的国际形势下,不加入某个阵营是不现实的”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分析,如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国际,两极对峙格局。“出发点”,依据所学知识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说明。“原则”,依据所学知识从独立自主的角度说明。(2)“成就”,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双边外交是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多边外交是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等。“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政治上,维护了国家安全,保障主权不
38、受侵犯;经济上,争取外援,争取和平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国际上,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发展等角度分析。(3)“突出特点”,据材料三信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外交以传统外交为主,偏重于政治和安全领域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和整体性外交模式”得出:偏重于政治和安全领域。“巨大贡献”,依据所学知识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等角度分析。28.道路选择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西部的主要城市已经有了大工厂和相当庞大的工人阶级队伍,其中大约250万工人从事大规模制造业和采矿业超过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大多数的农民生活困苦,对拥
39、有土地的贵族,对沙皇政权,怨恨重重,因此,在反对旧政权的斗争中,有可能充当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材料二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红军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用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俄国革命有哪些有利条件。这些条件决定了俄国走上了怎样的革命道路。(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井冈山精神中“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是如何体现的。俄国和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给了
40、我们怎样的启示。【答案】(1)有利条件:俄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且集中;有建立工农联盟的良好基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是帝国主义来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社会矛盾尖锐;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道路:夺取中心城市,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2)“坚定信念”: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剩余部队进入井冈山,继续革命,对革命充满信心。“敢闯新路”:抛弃“城市中心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依靠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启示:革命道路的选择要符合本国国情,要根据国情进行调整;任何道路的选择都不能脱离群众,要依靠、相信群众的力量。【解析】【详解】(1)
41、有利条件:根据“俄国西部的主要城市已经有了大工厂和相当庞大的工人阶级队伍”得出俄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且集中;根据“在反对旧政权的斗争中,有可能充当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得出有建立工农联盟的良好基础;根据所学,还可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是帝国主义来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等角度分析总结。道路: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俄国走上夺取中心城市,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2)“坚定信念”:根据“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得出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剩余部队进入井冈山,继续革命,对革命充满信心。“敢闯新路”:根据“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出抛弃“城市中心论”,创建了中国第
42、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依靠群众”:根据所学,可从开展土地革命,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等角度回答。启示:可从革命道路的选择要符合本国国情,要依靠、相信群众的力量等角度分析总结。【点睛】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近代中西医之争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医学界的变革深受近代日本医学思潮的影响,在医学领域追随废除汉医、全盘西化的道路。民国伊始,政府摒弃中国传统医学于新式医疗制度之外,以西方医疗卫生体制为范本,重构国家医疗卫生制度。1920年的中西医之争,相对来说还局限于学理式的探讨。1929年的废止中医案的争论和1934年发生的“所谓国医问题”的争论,名为中西医之争,实际上
43、乃是科学主义思潮冲击下中医存废之问题。论争的范围,不局限于中西医学理上的是非,而是扩大到思想文化范围,甚至提升到了政治意识形态层面。1941年,当民族危机成为压倒一切的问题,而民族主义话语此时成为当时的主流话语时,(争论)从学理的探讨转换为民族求生存的民族主义话语,学术问题变成政治问题,意识形态的争执充斥了文化冲突的话语场。1929年及其以后的中医废除之争,并没有在根本上改变中国医学界的二元格局。西医虽然把持国家卫生行政且拥有中医无法比拟的学术地位,但也无法让中医全军覆没。这次斗争对中医药界来说既是一次非同寻常的经历,又为其自身的生存发展迎来了契机。据郝先中近代中医废存之争研究等文章根据材料并
44、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对“近代中西医之争”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示例】近代中西医论争体现了国人对救亡道路的探索。19世纪末以来,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开展了爱国救亡道路深入探索。甲午战后,日本医学思潮深刻影响到中国医学界,医学领域出现废除汉医、全盘西化的改革声音,中医在中国的生存面临巨大的挑战,中西医之争在学理范围内探讨;民国时期,西方思想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受“全盘西化”思潮的影响,民国政府提出摒弃中国传统医学于新式医疗制度之外,以西方医疗卫生体制为范本,重构国家医疗卫生制度,加剧了中医的危机感,中西医之间为
45、竞争而产生冲突,由学理之争扩展到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争论的文化领域,甚至提升到了政治意识形态层面。20世纪中期,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成为压倒一切的问题,中西医论争逐步与民族救亡运动合流,争论从学理的探讨转换为民族求生存的民族主义话语,学术问题变成政治问题。(三个阶段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证充分各;其次酌情扣分)近代中西医论争,体现了国人对救亡道路探索的程度逐步加深,由最初的学理式的探讨,转变为科学主义思潮冲击下中医存废之争,当民族危机加深时,又上升为民族求生存之争。也启迪国人更多关注科学,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推动中西文明在碰撞中逐渐融合。【评分参考】水平三:能够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
46、任一角度进行评述。表述成文,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相关论述充分合理。角度一:说明“近代中西医之争”历史背景。若从19世纪末,外来入侵,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西医传入,甲午战后,深受日本医学中影响,中医在中国的生存面临巨大的挑战;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西方思想深入传播,民国政府摒弃中国传统医学于新式医疗制度之外,以西方医疗卫生体制为范本,重构国家医疗卫生制度,加剧了中医的危机感,中西医之间竞争进一步加剧。中西医之争是工业文明对中国医疗制度冲击下的产物,体现了这一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特征。从阶段特征等角度进行阐释历史背景,表述合理即可得分。角度二:说明“近代中西医之争”的特点
47、:若从论争的程度逐步深入,由学理之争到存废之争到民族求生存之争;论争的范围逐步扩大,由学术到思想文化到政治意识形态层面;论争与民族救亡紧密相连等角度阐释近代中西医之争的特点,表述合理。角度三:说明“近代中西医之争”产生的历史影响。若能从中西医并立的格局并没有改变;论争推动西医更广泛的传播;论争推动中医进行自我完善,不断发展;论争引导国人更多关注科学、关注传统文化等角度阐释其历史意义即可得分。角度四:说明“近代中西医之争”的全程分析,从背景、过程特点、影响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包含有角度一、二、三相关知识点。水平二:能够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多个层次进行评述。观点较为明确,史实运用较为准确,相
48、关论述较为充分合理。水平一:能够根据材料信息或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述。阐述相关史实基本准确,论述较为合理。【解析】【详解】根据“当民族危机成为压倒一切的问题,而民族主义话语此时成为当时的主流话语时,(争论)从学理的探讨转换为民族求生存的民族主义话语”,可提出观点:近代中西医论争体现了国人对救亡道路的探索。论证:根据“近代中西医之争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医学界的变革深受近代日本医学思潮的影响,在医学领域追随废除汉医、全盘西化的道路”,说明甲午战后,日本医学思潮深刻影响到中国医学界,医学领域出现废除汉医、全盘西化的改革声音,中医在中国的生存面临巨大的挑战,中西医之争在学理范围内探讨;根据“民国伊始,政府
49、摒弃中国传统医学于新式医疗制度之外,以西方医疗卫生体制为范本,重构国家医疗卫生制度”,说明民国时期,西方思想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受“全盘西化”思潮的影响,民国政府提出摒弃中国传统医学于新式医疗制度之外,以西方医疗卫生体制为范本,重构国家医疗卫生制度,加剧了中医的危机感,中西医之间为竞争而产生冲突,由学理之争扩展到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争论的文化领域,甚至提升到了政治意识形态层面。根据“当民族危机成为压倒一切的问题,而民族主义话语此时成为当时的主流话语时,(争论)从学理的探讨转换为民族求生存的民族主义话语”,说明20世纪中期,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成为压倒一切的问题,中西医论争逐步与民族救亡运动合流,争论从学理的探讨转换为民族求生存的民族主义话语,学术问题变成政治问题。最后,说明近代中西医论争,体现了国人对救亡道路探索的程度逐步加深,推动中西文明在碰撞中逐渐融合。观点要明确、论证要充分、逻辑要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