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案与测评》201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版:第3章论述类文本阅读(即学即练).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7817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与测评》201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版:第3章论述类文本阅读(即学即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案与测评》201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版:第3章论述类文本阅读(即学即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案与测评》201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版:第3章论述类文本阅读(即学即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案与测评》201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版:第3章论述类文本阅读(即学即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案与测评》201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版:第3章论述类文本阅读(即学即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学案与测评》201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版:第3章论述类文本阅读(即学即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学案与测评》201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版:第3章论述类文本阅读(即学即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学案与测评》201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版:第3章论述类文本阅读(即学即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学案与测评》201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版:第3章论述类文本阅读(即学即练).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学案与测评》201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版:第3章论述类文本阅读(即学即练).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学案与测评》201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版:第3章论述类文本阅读(即学即练).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学案与测评》201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版:第3章论述类文本阅读(即学即练).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学案与测评》2011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浙江专版:第3章论述类文本阅读(即学即练).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2009江西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艺术是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诗人在做诗时的心理活动到底像什么样,我们最好拿一个艺术作品做实例。比如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不曾留下记载,告诉我们他做诗时的心理历程。但是我们用心理学的帮助来从文字上分析,也可以想见大概。他做这首诗时必定使用了想像。想像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想像有再现的,有创造的。一般的想像大半是再现的。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像。比如这首诗里“奉帚” “金殿” “玉颜”“寒鸦”“日影”“团扇” “徘徊”,等等,在独立时都只是再现的想像。诗做出来总须旁人能懂得

2、,“懂得”这是能够唤起以往的经验来印证,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大半凭借再现的想像。但是只有再现的想像决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既是创造的,就要用创造的想像。创造的想像也并非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王昌龄的长信怨精彩全在后两句,这后两句就是用创造的想像做成的。个个人都见过“寒鸦”和“日影”,却从来没有人想到诗的主人班婕妤的“怨”可以见于带昭阳日影的寒鸦。但是这话一经王昌龄说出,我们就觉得它实在是至情至理。从这个实例看,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王昌龄的题目是长信怨。“怨”字是一个抽象的字,他的诗却画出一个如在目前的具体的情境,不言怨而怨自见。艺术不同于哲学

3、,它最忌讳抽象。从理智方面看,创造的想像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一是联想作用。“分想作用”就是把某一个意象和与它相关的许多意象分开而单提出它来,这种分想作用是选择的基础。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不过创造大半是旧意象的新综合,综合大半借“联想作用”。联想是知觉和想像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像,就不能离开联想。我们曾经把联想分为“接近”和“类似”两类。比如这首诗里所用的“团扇”这个意象,在班婕妤自己第一次用它时,是起于类似联想,因为她见到自己色衰失宠类似秋天的弃扇;在王昌龄用它时则起于接近联想,因为他读过班婕妤的怨歌行,提起班婕妤就因经验接近而想到团扇的典

4、故。不过他自然也可以想到她和团扇的类似。因为类似联想的结果,物固然可以变成人,人也可以变成物,物变成人通常叫做“拟人”。长信怨的“寒鸦”是实例,鸦是否能寒,我们不能直接感觉到,我们觉得它寒,便是设身处地地想。不但如此,寒鸦在这里是班婕妤所羡慕而又妒忌的受恩承宠者,它也许是隐喻赵飞燕。人变成物通常叫做“托物”。班婕妤自比“团扇”,就是托物的实例。“托物”者大半不愿直言心事,故婉转以隐语出之。(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下列对文中“想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想像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也就是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从而创造出艺术作品。B. 创造的想像是用已有的意象重新配合来创造艺术,再现的想

5、像则是通过再现以往的意象来独立创造艺术。C. 只有再现的想像决不能创造艺术,这是因为它并非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D. 创造的想像心理作用分为分想与联想,先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选择就是创造,诗有时只要有分想作用就可以作成。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在某个场景中,你有没有碰到过突然萌生的奇怪感觉:这事曾经发生过,我曾经到这里,做过这件事,听过这样的话记忆好像在不经意间穿越了时空,超越光速去未来转了一圈。法国医生弗朗伦斯可尔诺第一次用“记忆错觉”描述这一现象,同时他认为,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视觉中,还会以听觉错觉、阅读错觉和体现错觉等形式出现。对于这一现象的产生人们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一般

6、认为,“似曾相识”感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人们接受了太多的信息,而没有注意信息的来源。熟悉感来源于各种渠道,有些真实,有些却是虚幻的。当身处在与曾经看过的某部小说或电影中描写的场景类似的真实场景时,虽然表面上已经完全忘记了这部小说或电影,但脑子里还会勾起惊心动魄的回忆。心理学家还指出,人们有时根本不需要真实的记忆,大脑内部就有可能自己制造一种熟悉的感觉。而临床医生们则认为,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记忆缓存区,感官接受到信息后,总是先把记忆存储到缓存区内,而“似曾相识”感觉的产生,是记忆存储的时候发生了错误,把当前信息存到了历史记忆中,在看着眼前的事物时又从历史记忆中把它找出来,使人们产生好像在以前就发生过的

7、错误感觉。记忆错觉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在你碰到生活中与以往相似的情境时出现,而是当陌生环境隐藏着若干能命令你回到过去的元素时才会出现。而仅仅用记忆存储失误来解释,显得过于简单了,记忆并不是存储信息的简单恢复。此时,俄罗斯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观点,记忆错觉是大脑在存储信息过程的一种“全息摄影错觉”造成的。所谓“全息摄影”,是指局部包含整体资讯。也就是说,把一张照片撕碎,只要有一个碎片,就可以复原照片的整个图像。就好像一面完整的镜子打碎后,每一个碎片依然可以映出同完整镜子一样的头像。俄罗斯科学家认为,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完整资讯,通常是以代码化的形式存储在大脑里,并且隐藏得很深,藏在潜意识中。这

8、些资讯只要有风吹草动就会蹦出来,气味、声音、灯光等,都可能会诱使我们造成错觉,仿佛以前曾经有过类似的境况一般。根据问卷调查显示,一般健康的大脑都会产生这种感觉,而且越有想像力的人,他所经历的感受越奇特。经常在外旅行的人比长时间留在家里的人更容易经历“似曾相识”感。另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多经历这种感觉。调查还显示,记忆错觉的发生率在青年时期最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特别是当人们过上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时,它的发生率最低。以下各项对“记忆错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记忆错觉是指记忆好像在不经意间穿越了时空,超越光速去未来转了一圈的现象。B. 记忆错觉不仅存在于视觉中,

9、还会以听觉错觉、阅读错觉和体验错觉等形式出现。C. 记忆错觉是一种让人产生快乐的新奇体验,它向人们展示了大脑世界的复杂和迷人。D. 记忆错觉很可能是大脑在存储信息过程中发生了“全息摄影错觉”而造成的。第一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即学即练一、C解析:A项表述不准确,“想像”包括再现想像和创造想像两种,不能说“就是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也不能说想像就都是“创造出艺术作品”。B项无中生有,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像,但那只是凭借,不能说“再现的想象独立创造艺术”。项“就是”“只要”的说法太绝对,原文说的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诗有时只要有分想作用就可以作成”的说法也无依据。二、C解析:原

10、文并未说是“快乐的新奇体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美即完善朱光潜“美即完善”说与“美在物体形式”说是既有关联而又有区别的:关联在于持“美即完善”说者大半同时持“美在物体形式”说,区别在于持“美即完善”说者还要替形式美找出一种名为“理性”的而其实是神学的基础。这一说的创始人是新柏拉图派。他们把柏拉图理式说和基督教神学结合起来,认为每类事物各有一个“原型”,而这个原型是上帝在创造世间事物时所具的一种“目的”。上帝创造每一类事物,都分配给它在全体宇宙中它所特有的一种功能,为着尽这种功能,它就需要一种相应的形体结构。例如动物在功能上不同于植物,而在动物之中牛又不同于马,因而在形体结构上各

11、有不同的模样。一件事物如果符合它那类事物所特有的形体结构或模样而完整无缺,那就算达到它的“内在目的”,就叫做“完善”,也就叫做美。所以“美即完善”说的哲学基础是有神论和目的论。十七八世纪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家们大半在新柏拉图派的目的论的基础上发展这种“美即完善”说。他们的领袖是莱布尼兹。他把世界比作一座钟,其中每一部机器或零件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形式,安排得妥帖,具有一种“预定的和谐”,所以是美的。作这种安排的当然是上帝。他的门徒伍尔芙和鲍姆嘉通相继发挥了他的这种美学观点。鲍姆嘉通在美学第一章里就说,“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本身就是美”。所谓“感性认识的完善”即凭感官认识到的完善,与

12、“理性认识的完善”是对立的。一条科学定理也是完善的,但是这种完善要通过理智思考才能认识到,至于美的事物所显出的那种完善却只需通过感官就可直接认识到。理性派所说的“完善”实际上是指同类事物的常态。例如人既是人,就有人这类事物所共有的常态,五官端正,四肢周全,这就是完善,也就是美;完善的反面是残缺不全或畸形,也就是丑。这一说主要仍从物体形式着眼,强调美的感性与直接性,所以理性派大半采取“寓变化于整齐”那条形式原则。但是它和“美在物体形式”说毕竟有所不同,认为美的形象虽是感性的,还是有它的理性基础。美的事物符合它按本质所规定的内在目的,在这一点上就有内容意义了,所以比单纯的形式主义似乎进了一步。但是

13、理性派所理解的理性不是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理性,而是“天意安排”的合理性,所以它是先天的,先验的。人生来仿佛就有一些与经验无关的“理性观念”,如康德的“先验范畴”以及“德行”,“完善”,美丑善恶之类观念。根据这些先验的理性观念,人才可能有理性认识。判别美丑善恶的能力也是先天的。例如英国新柏拉图派美学家夏夫兹博里就把这种能力叫做“内在感官”或“内在眼睛”,认为“从行动,精神和性情中见出美和丑”和“从形状,声音和颜色中见出美和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由内在感官掌管的。这样,他就把美与善以及丑与恶密切联系起来,认为它们都有“社会情感的基础”,他认识到美的形式后面有内容意义,美不只是一种自然属性,而且

14、具有社会性,这是他的思想中的进步方面。不过他对美的社会性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他的主要论点还在于美符合天意安排的目的,目的论是与社会观点不相容的。(节选自西方美学史,有改动)从原文看,下列对“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美学的对象是符合所在事物类别所特有的形体结构或模样,能够达到自己的“内在目的”的事物。B. 美学的对象是符合它按本质规定的“内在目的”,具有内容意义而比单纯形式主义进步的事物。C. 美学的对象是那些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形式、安排得妥帖而具有一种“预定的和谐”的事物。D. 美学的对象是通过感官就可以直接认识到的符合同类事物常态因而显现出那种“

15、完善”的事物。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人们常常谈论艺术家的气质,很少想到做哲学家也需要一种特别的气质。其实,追究人生的根本,是人类本性中固有冲动,当这种冲动在某一个人身上异常强烈时,他便是一个具哲学家气质的人了。一个好的哲学家并不向人提供人生问题的现成答案,他自己受着某些根本性问题的苦苦折磨,不倦地寻找着答案,也启发我们去思考和探索他的问题。他的问题属于我们大家,属于时代、民族乃至全人类。哲学本意是热爱智慧,智慧虽然无法转让,然而,对智慧的爱却是能够激发起来的。我们读一位哲学家的书,也许会对书中聪明的议论会心一笑,但最能震撼我们心灵的却是作者对人生的大困境的观察和揭示,以及他寻求解决

16、途径的痛苦而又不折不挠的努力。只有那些带着泪和笑感受和思考着人生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哲学的魅力。这样的哲学也必定闪放着个性的光彩。我们读文学作品,常常可以由作品想见作家的音容笑貌,爱憎好恶。可是,读哲学著作时,我们面前往往出现一张灰色的概念之网,至于它由哪只蜘蛛织出,似乎并不重要。(节选自周国平哲学的魅力)第二段中“读哲学著作时,我们面前往往出现一张灰色的概念之网,至于它由哪只蜘蛛织出,似乎并不重要”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灰色”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哲学著作枯燥晦涩的共同特点。B. “概念之网”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这些哲学著作只有逻辑推理而没有个性情感的特点。C. 本句委婉批评许多哲学家没有个性

17、的现象。D. 批评人们阅读哲学著作,只注重它的理论体系,而不关心其作者。第二节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即学即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我国古代的咏花词的类型,虽然达到了逼真、传神的艺术境界,但多侧重于表现自然。更多的咏花词佳作侧重于表现感情。由感官向心灵开拓,审美对象便由形象转向意象,由目接之景转为神遇之景,诗境便由“物境”转为“意境”。在创作上,追求表现审美主体心灵感受的“韵味”,通过超视听的心灵(或称“第六感官”)来把握对象。如陆龟蒙白莲云“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醉时”,就体现了一种特有的韵味,诗人借此表达芳洁自赏而又寂寞凄清的心境,这首诗打动人的魅力在于此。钟嵘诗品中说:“味

18、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在于此。其目的并非“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白莲欲坠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无关紧要,这里仅以此富有韵味的意象传出一种心境罢了。又如姜夔暗香写寒梅云:“竹外疏花,冷香入瑶席。”又云:“千树压,西湖寒碧。”皆是幽冷心境的意象表现,有“得意忘象”之趣。如从形貌之似的角度去落实,往往是不可捉摸的,那样去鉴赏便要失去韵味,难免买椟还珠之讥。如司空图所云:“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乎已违。”故我们读这类诗词,更不可仅仅注意花卉形象的描摹,诗人已不是着眼于“目击可图”之境,而意在“境外生境”。“境外生境”者,于“物境”之外生出

19、“意境”也。我们应力求通过品赏韵味进而领会意境,方不负古人。故司马光云:“古人为诗,贵在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知。”由物境引起内心触动,而将与它相似的内在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情感托之于外物,这就构成了咏花词的另一境界“情境”。这已是“移情作用”的表现,已经不完全是从审美感受的角度出发,而是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托之于花卉形象表现出来。在创作上常常采用比兴寄托的表达手段,“兴者托事于物”,以情附物,言在此而意在彼。如陈子昂感遇诗咏兰,以“岁华尽摇落,劳意竟何成”寄寓时不我待、美人迟暮之叹;宋徽宗燕山亭咏杏花,以“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寄寓国破家亡、失身为虏之痛。工于寄托者,皆善于闪

20、烁其词,隐藏其旨,令读者于言外有所感触。寄意的深隐,以造成情味的隽永。含蓄深沉,故耐人寻味。 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鉴赏古诗要感受作者托于物外的景物描写,还要体味诗人隐藏其间的深沉的寄意。B. 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作品,作者都应追求神似的艺术表达效果,方能打动读者。C. 作家尤其是诗人应该努力追求诗品的韵味,达到意境美,以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D. 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源远流长,是历代文人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唐宋“国花”意象与中国文化精神中国的咏花诗词从诗经初见端倪,楚辞初步建立了“花”作为人格象征的意象内涵。唐宋诗词上承诗骚与魏晋

21、风流,将“咏花”诗词的书写推向极致。花风即唐宋风,唐人尚牡丹,宋人崇梅花,两代国花由牡丹到梅花之更替,代表着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之转换,折射着潜在的文化裂变与重新整合,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整体的辩证统一构成的新境界。牡丹花大色艳,层层叠叠,具有雍容华贵的丰腴之美,传达出磅礴的春天气势,因而具有成为盛世精神的最好象征和载体的潜质。牡丹作为唐代备受推崇的“国花”,适逢其会地呈现出雄视百代的气势与襟怀,折射出大唐帝国的王者之风。说牡丹,便是说唐人的大气与雍容。唐代文人热烈的吟咏诞生了不少流光溢彩的传世佳作,将牡丹作为“国花”的王者之美烘托得淋漓尽致。人咏花,花映人,彼此间彰显着雍容华贵、灿烂绚丽和大气磅

22、礴,共构着自信开阔、昂扬奋进、雍容大度的时代风神。然而,由唐入宋,时运推移,文化国情发生巨大转变。理学大兴使得宋代文学精神趋向理性化和细密化,推崇气节、品格。两宋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的新气象,使梅花的审美特征日益受到关注与推崇,人格寄托意义不断丰富和凸显,价值持续提高。在宋代士大夫优裕、悠闲、雅致的生活氛围中,微小的梅花逐渐由自然存在走上了人们审美观赏的至位,最终被推为“群芳之首”,并打破了牡丹宠冠天下的局面,成为新一代“国花”。由“尚牡丹”到“尚梅”,乃是社会习尚和文人心态的变化而引发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可以说,梅花的种种特质与当时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精神相契合,迎合了两宋之交的文人追求风

23、骨气节的心理需求。梅花之成为国花,是历代文人在千年间层累所致,尤其在艰难时世中愈品愈深的结果。林逋在咏梅文学史上的意义是划时代的。当他一旦把自己清旷、高洁、淡远的情怀投入梅花意象的时候,梅花意象就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格意趣和道德内涵,以清妙深幽的意志成为士大夫文人理想人格的象征,或人格自诩的极佳对应物,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梅花审美的全新格局。作为唐宋国花的牡丹和梅花,都曾妍冠群芳,荣宠万户,但它们的晋身之路既有直曲,气度也分豪与韵,这些都联系着它们迥异的命运。与梅花走向丰富的多元化意象内涵不同,牡丹在盛唐之后呈现出固定的单一化意象内涵,那就是作为大气雍容、荣华富贵的盛唐气象的象征出现在人们的追忆里。为

24、何它没有能够像梅花一样继续向纵深发展,趋向多元化的圆融境界呢?首先牡丹意象作为盛唐文化的表征,在民族记忆强大的恒定力的笼罩下,其内涵被剥夺了拓展的可能和空间。其次,牡丹在盛唐之后无端地承担了太多的历史负载。“红颜祸水”和“败坏世风”两罪相加,使牡丹在人人赏识其国色天香的物态之美的同时,难免顾忌骂名。第三,李唐王朝与赵宋王朝不同地域文化的遗传基因,亦在他们对国花审美选择、意蕴发现与赋兴比上,有着支配性的作用。仅从自然地理而言,北地寒旱,宜牡丹而不宜梅,南土温湿适梅而不适牡丹。自然的选择也给人们的审美选择,提供着不同的、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对象。李氏王朝凭藉军事实力,在马背上夺取了天下,有着浓重的质朴

25、泥土气。王公权贵的喜尚和士人勃发的欢悦、社会大众的需求相契合,构成“牡丹”怒放的时代文化心理的场境。然而,这个场境因热闹而浮躁,由泛众化而蕴浅,使“牡丹”意象不得不在骨子里沾上唐代社会文化之“俗”。相形之下,宋室帝王重文抑武,艺术素养普遍很高。宋代的文官政治,也使文士们的“雅”的审美选择、文化精神,成了社会文化中的官方主流。这种“雅”“俗”之趣的分流,自然使牡丹降格于民间,使从六朝以来被文士欣赏的梅花不断被抬升。牡丹与梅花的“国花”地位的禅代,在历史、政治、地理、文化等多重因素变迁流异的复合作用下,也就成了一种自然而必然发生的事了。然而梅花意象由于宋人着力全面的开发,却得以不断升华,成为“岁寒

26、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首。梅花意象由此获得了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道德操守之义。梅花意象在历史的曲折行进中不断吐故纳新,容纳了中国文化多重人格的特征,绵延中国文化贵坚忍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审美图腾。(节选自新华文摘)下列说法不属于“牡丹在盛唐之后呈固定的单一化意象内涵”的原因的一项是()A. 作为盛唐文化的表征,牡丹意象的内涵被剥夺了拓展的可能和空间。B. 牡丹在盛唐之后无端地承担了太多的历史负载。C. 李唐王朝地域文化的遗传基因,在其对牡丹审美选择、意蕴发现与赋兴比上有着支配性的作用。D. 牡丹没能继续向纵深发展,趋向多元化的圆融境界。第三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即学即练一、D解析

27、:说法于原文无据。再说,艺术创作源泉应该是现实社会生活。二、D解析:重复题干的说法,没有分析牡丹意象内涵单一化的原因。(2010杭州高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自然遗传学杂志2009年11月1日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家发起和主导的国际黄瓜基因组计划取得的阶段性重大成果,黄瓜基因组论文是该杂志至今为止发表的为数不多的植物学论文之一。这一成果对黄瓜和其他瓜类作物的遗传改良、基础生物学研究,以及对植物维管束系统的功能和进化研究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际黄瓜基因组计划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于2007年初发起并组织的我国第一个多边合作大型植物基因组计划,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承担基因组

28、测序和组装等技术工作,参与单位包括中国农业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等7个国内外研究机构。国际黄瓜基因组计划得到了农业部的重视,“948”项目连续3年支持该项目的实施,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也提供了经费和相关支持。黄瓜基因组共有约3.5亿个碱基对。研究人员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自主开发了一套全新的序列拼接软件,成功地以较低的成本绘制了黄瓜基因组的精细图。研究人员在黄瓜基因组中共发现了26 682个基因;创建了包含1 800个分子标记的高密度遗传图谱,把基因组的20 000多个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发现了与黄瓜产量、品质、抗病性等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300多个,克隆了与产量相关的性别决

29、定基因、苦味基因和抗黑星病基因,为这些重要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了快捷准确的工具。黄瓜有7条染色体,而甜瓜有12条染色体。该研究表明黄瓜7条染色体中的5条是由甜瓜的12条染色体中的10条两两融合而成的,这一发现解决了葫芦科染色体进化上一个多年未解的难题。在基因区域,黄瓜和甜瓜有95的相似性,和西瓜也有超过90的相似性。我国瓜类作物的栽培面积在4 000万亩以上,黄瓜的基因组序列将推动所有瓜类作物的生物学研究和遗传育种。植物的维管束系统相当于人体的血管,是植物营养运输和长距离信号传导的主要通道。黄瓜是维管束研究的模式系统。黄瓜基因组研究首次揭示了800个与维管束功能相关的基因,并且发现它们所在的基因

30、家族在低等植物向高等植物进化的过程中得到了扩增。在基因组测序完成的基础上,国际黄瓜基因组计划将开展黄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黄瓜基因表达及调控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并克隆主要的经济性状基因,开发廉价快捷的分子育种工具,努力推动基因组研究成果应用到优良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上。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国际黄瓜基因组成果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积极意义。第四节分析结构、归纳要点、概括中心即学即练对黄瓜和其他瓜类作物的遗传改良、基础生物学研究,以及对植物维管束系统的功能和进化研究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白居易的美学观点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

31、泻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之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泻导人情”、上下交合、内外胥悦的社会效果。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是以礼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产生影响。他在论证

32、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的。白居易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泻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唐诗也一样,李白诗被他砍得只

33、剩下不到十分之一,杜甫的诗歌被他砍得只剩下三四十首。李、杜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别的诗人了。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选自中国美学史大纲,有删改)下列文学作品的内容符合白居易美学观点的一项是()A. 诗经硕鼠B. 明湖居听书(刘鹗)C.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D. 劝学(荀子)二、(2009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说“异”詹克明你可以侧目异类,白眼异类,但绝不可小视异类。异类可以成为事物的中心。晶莹美丽的珍珠,其中心不过是颗砂粒,正所谓“病蚌成珠”。降雨全靠空气中的尘

34、埃作为凝聚中心,倘若天空绝对干净,水汽再多也不会下雨,当然就没有植物和动物,更不可能有人类。同类之物彼此相差无几,谁也难成中心。异类的介入打破了无差异的均衡,“中心”应运而生,有序的体系得以形成。梁山好汉一百多,各怀绝技,谁肯服谁?倒是文武皆不出众的“异类”宋公明,凭着“呼保义”“及时雨”的名声坐了第一把交椅。当液体加热到沸点之上,有时高出十几度还不沸腾,就成了过热状态。一旦过热液体受到扰动,瞬时大量汽化,极易发生爆炸。工业生产中为了避免出现“过热”,常将几粒多孔质的沸石投入高温液体。沸石不断释放的小气泡容纳了液体的饱和蒸汽,鼓成大气泡腾出,借此平稳沸腾。过于纯粹的体系在形态转化时很可能出现滞

35、后或过头,导致险象环生,异类的适时参与则可化险为夷。事物需要发展,体系必然转变,异类可以成为伟大转折的突破口。20世纪初,正是爱因斯坦在假设光速不变的基础上提出相对论,普朗克又提出量子论,才使物理学获得了大发展。正因为他们的异类观念,才使得物理学大大创新。不过,切勿强求“异类”,最应警惕那种哗众取宠的故作怪异,如父亲逼着体弱女童跑全国、当街裸体自我标榜是行为艺术之类,就是渴求社会认可的假异类、真恶俗。不能容忍异类的现象,时时可见。打工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农村人与城里人衣饰的差异、口音的不同都可以泾渭分明地用来划分同类与异类,更不要说大的方面了。不要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为漫长的封建帝制,更深刻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国民性”。蜂拥而上的党同伐异和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首先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最起码要能容忍那些并不妨碍别人、又不违犯法律的异类行为。对于一个健全发展的体系,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异类持什么态度?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第五节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w.w.w.k.s.5.u.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