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深泉学院山东锦泽技校2017至 2018 学年第 一 学期地理月考试卷姓名_学号_年级_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 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A. 气候 B. 土壤C. 市场 D. 水源2. 区被划分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A. 光照弱 B. 降水少C. 多大风 D. 低温冻害【答案】1. A 2. D【解析】试题分析:1. 依据材料可知,荔枝生长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则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气候。故选A。
2、【考点定位】区域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域划分标准茶树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耐酸怯碱。我国茶树种植面积广大,下图为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 我国四大茶区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是()A. 1月均温在0 以上B.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C. 地形类型为丘陵D. 土壤肥沃,土层深厚4. 我国古代通过“茶马古道”将西南茶区的茶叶运往高寒的青藏地区,“茶马古道”兴盛的主导因素是()A. 市场 B. 交通C. 政策 D. 劳动力5. 江南茶区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是()A. 科技投入大,机械化水平高B. 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多发C. 家庭大农场经营,商品率高D. 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答
3、案】3. B 4. A 5. D【解析】试题分析:3. 找出我国的四大茶区,可知江北茶区的一月均温在0以下,地形类型为平原,故A、C项错误;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地形以丘陵为主,土层较薄,故D项错误;四大茶区的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B项正确。4. “茶马古道”将西南茶区的茶叶运往高寒的青藏地区,该区域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故B项错误;青藏地区自然条件不适合种植茶树,当地缺乏茶叶,市场对茶叶的需求量大,故“茶马古道” 兴盛的主导因素是市场,A项正确,C、D项错误。5. 江南茶区中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是小农经营,商品率低,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所以D正确,C项错误;机械化水平低,故A项错误;降水变率大
4、,旱涝灾害多发不是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故排除B项。【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 下列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7.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夏季热量充足劳动力价格较低农业科技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 B. C. D. 8. 甲、乙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5、多山的地形干旱的气候对外联系不便生产方式落后水资源短缺A. B. C. D. 【答案】6. C 7. A 8. C【解析】本题考查海南岛与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差异。6. 根据图中陆地轮廓及其图中注记可知,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位于海南岛;甲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水源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融化量大形成汛期,水系呈向心状,河流以内流河为主;乙处于热带季风气候,水源以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由于地形中间高四周低,所以水系呈放射状,河流以外流河为主,故选项C符合题意。7. 甲、乙两区域位于我国境内,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我国整体农业科技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低;甲地处温带大陆性气
6、候区,气候干旱,晴天多,虽然所处纬度较高,但是夏季白昼时间长,热量充足;乙地所处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辐射能多,热量充足,A正确。8. 乙处位于我国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资源丰富,故排除;由图可知甲、乙两区域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对外联系不便利;开发历史较短,生产方式落后,故选C正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9. 该图能正确表达的区域特征为()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 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10.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A.
7、发展水平 B. 生活特点C. 发展方向 D. 发展条件11. 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下图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上图中的()A. 处 B. 处C. 处 D. 处【答案】9. B 10. C 11. C【解析】图示表示不同干湿地区的农业类型差异,每个区域内部的特征性质相对一致。三个区域是同一级区域。图示反映了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根据水分条件,发展牧业或种植业。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大致是800mm等降水量线。9. 该图,图中半干旱区是草原放牧区,半湿润区是旱地农业区,湿润区是水田农业区,正确表达的区域特征为区域内部的特
8、定性质相对一致,B对。不能表示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A错。图示区域为同一级区域,C错。自然区域的边界是模糊的,D错。10.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发展牧业或耕作业,C对。农业类型的差异,不能反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生活特点、发展条件的影响,A、B、D错。11. 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大致是800mm等降水量线,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应位于上图中的处,C对。处是400mm等降水量线,A错。处、处不在分界线上,B、D错。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下面小题。12. 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A.
9、 地形条件不同 B. 水热条件不同C. 土壤条件不同 D. 光照条件不同13. 图示、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A. 土壤与植被 B. 水文与植被C. 地形与气候 D. 地形与水文【答案】12. B 13. C【解析】图中地理界线P是800mm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水热条件不同。三自然区大致是季风区、非季风区、青藏高寒气候区,划分依据主要是地形、气候。12. 地理界线P是800mm等降水量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南北两侧种植业不
10、同,主要原因是水热条件不同,B对。两侧地形、土壤条件、光照条件差异不大,不是主要原因,A、C、D错。13. 图示是季风气候区,是非季风气候区,是青藏高原,地势最高,是高寒气候区,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地形与气候,C对。季风气候区内的土壤、植被、水文都有差异,不是划分自然区的依据,A、B、D错。地理环境的差异会造成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活习惯、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陕西就有“陕西十大怪”之说: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_为主,才形成了“面条似腰带,
11、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A. 玉米 B. 小麦C. 大豆 D. 高粱15. “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风沙大,在陕西冬春季节常刮()A. 东南风 B. 东北风C. 西南风 D. 西北风【答案】14. B 15. D【解析】考查中国区域差异。14. 根据题目叙述,陕西关中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说明该地的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为主。所以B选项正确。15. 陕西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关中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受东亚季风气候影响,故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所以D正确。读“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 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
12、确的是()A. 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 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 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 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17. 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A. B. C. D. 18. 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A. 光照 B. 水源C. 地形 D. 土壤读【答案】16. B 17. D 18. 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6. 先根据图形中地域界限和河湖特征,确认A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纬度是中纬度,但并不是四季都受西
13、风影响,气候干燥程度大,少水流水能;地处内陆荒漠发育,自然降水不足,河流稀少,高山积雪冰川融水可以补给河流,使得河流径流变化大;不全是干旱区,天山及南北坡有少量半干旱地区,而且大陆内部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不明显。选项B正确。17. 这里南方印度洋水汽受世界最高高原阻隔,东部太平洋水汽受多个山地和上升地势影响也难以到达。为数不多的水汽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从新疆的西部和北部的山口进入。选项D正确。18. 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其主要的自然条件是光照。A正确。“北纬30 附近三个三角洲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9. 关于图中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
14、上不一致 B. 三地的气候特点相似C. 三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 三地的植被类型相同20. 关于以上三角洲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地都有水稻种植业的分布 B. 灌溉水源是三地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 三河两岸都曾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 D. 三地都是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地区【答案】19. C 20. A【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分别是尼罗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三地气候类型分别为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后两者气候类型相似,汛期都在夏季,植被类型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三者都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其中尼罗河三角洲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
15、,灌溉水源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于都有丰富的灌溉水源,故都有水稻种植业分布。读“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08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值表”,回答下列问题。21. 内蒙古的畜牧业、畜产品加工和畜产品销售属于的产业分别是 ( )A. B. C. D. 22. a、b、c代表的省份可能是 ( )A. 海南、浙江、黑龙江 B. 黑龙江、浙江、海南C. 浙江、四川、黑龙江 D. 黑龙江、四川、浙江【答案】21. C 22. 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21. 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三大产业的关系应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合表中数值推出为第二产业、为第三产业、为第一产业。畜牧业属于第一产
16、业范畴,畜产品加工属于第二产业、销售属于第三产业,C项符合题意。22. a省区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最高,且第一产业占一定地位,应为黑龙江,排除A、C;b省区二、三产业发达且GDP值最高,应为浙江,排除D。B项符合。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3.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海拔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24. 下列地理现象中,甲、乙两地共有的是( )A. 广泛种植水稻 B. 雨热同期 C. 冬季河流结冰 D. 水运发达25.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 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
17、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 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 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答案】23. B 24. B 25. 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23. 南方热量充足,一年二至三熟;北方热量不足,一年一熟。B正确。24. 甲、乙二地都位于东部季风区,共同的特征就是雨热同期。选择B项。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示意图。材料二荷兰70%的花卉生产采用温室栽培,花卉生产中的温度、湿度、光照、施肥、喷药等都实现了电脑自动控制,大部分生产企业应用了无土栽培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克隆技术等。材料三近年来,苏州软件园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如
18、光电产业、新医药产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快速兴起。苏州工业园区通过沪宁高速公路到上海的行车时间不到1小时。(1)根据材料一,分析荷兰与江苏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2)依据材料二,分析现代农业技术在荷兰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3)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通常布局在机场和高速公路附近的原因。【答案】(1)荷兰位于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北海);江苏省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黄海);荷兰的纬度比江苏省高。(2)改善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体积小、重量轻、附加值高,适宜航空运输和(高速)公
19、路运输,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产品需要快速占领市场;产品依赖国际市场,因而需要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位置的分析、现代农业的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1)一般来说,某地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绝对位置(经纬度、五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大洲位置、周边邻国)进行描述。荷兰与江苏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则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对比即可。(2)现代技术对农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某些自然条件(地形、热量、水分、土壤肥力等)、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机械化、专业化等)、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的发展、冷藏保鲜技术的运用)等。结合具体的材料信息进行提
20、炼即可。(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产品的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更新换代快、生产周期短以及更多依赖国际市场等,结合这些特点对其布局原因分析即可。27. 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_;B区域_。(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_,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_。资金劳动力技术、管理原料、燃料劳动密集型产业(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答案】(1)A
21、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 B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2)(3)技术和资金从A区域流入B区域,有助于推动B区域矿产能源资源的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解析】考查我国区域发展差异、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转移。(1)从材料和表中所给信息一一分析可知:A区域: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远高于B区域,说明A区域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每万人大学生数A区域远高于B区域,说明A区域劳动力素质高,科技发达;从三次产业结构可知A区域产业结构比B区域成熟。B区域人口大于A区域说明B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材料给
22、出B区域煤铁资源丰富;表中可知B区域耕地面积大于A区域,人均面积大于A区域。(2)从A经济发达区流向B经济欠发达区的主要是资金技术、管理劳动密集型产业;从B经济欠发达区流向A经济发达区的主要是劳动力原料、燃料。(3)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可以促进流入区资源能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从而改善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15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喀
23、什地区蕴藏着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列,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材料二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图甲)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图乙)。 (1)据图说明喀什所在地区和深圳所在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2)比较喀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完成下表。(3)试比较说明深圳和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答案】(1)共同点:多沿铁路线分布。不同点:喀什所在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深圳所在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2)(3)深圳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且劳动力丰富。喀什资源丰富,
24、历史悠久,地处我国联系中亚、西亚和南亚的枢纽位置。【解析】考查中国区域差异。(1) 读图,喀什、深圳两地区城市分布的共同点是多沿铁路线分布。 不同点是喀什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深圳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2) 喀什地区位于干旱地区,特色农业是绿洲农业,或是灌溉农业。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是水资源不足。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湿润区,特色农业是基磄农业,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是人均耕地少,耕地不足。(3)深圳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便于接受产业转移。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处在对外开放前沿,国家政策倾斜。是我国著名侨乡,侨胞回家乡发展的意愿强等优势。喀什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矿产
25、资源丰富,发展的历史悠久。地处我国联系中亚、南亚和西亚的枢纽位置,国家政策扶持等优势。29. 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的资源问题是( )A水资源紧张 B资源浪费严重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相协调 D木材短缺 (2)西气东输中“西气主要来源于 盆地。“东输”的终点是 (省级行政区)。(3)分析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1)C(2)塔里木盆地 上海(3)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解析】考查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
26、的影响。(1)“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本世纪的一项重大工程,西部盆地特别是塔里木盆地有极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而该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工农业欠发达,需能量少。我国东部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能量大,因此西气东输有利于东西部经济的联系与协调发展,更有利于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的发展,所以西气东输最有利于解决我国的资源问题是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相协调。C正确。(2)读出图中输气管道起止点所在位置,西气东输的起点是塔里木盆地,终点是上海市。(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从天然气作为东部地区的主要能源和原料,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角度解答。所以有利影响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