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以下事物或现象中,反映了当时既吸收西方优点,又保持传统特点的有()深受中国男子喜欢的中山装 各通商口岸大量出现的西餐馆津、沪等地出现的毗连式房屋 青年男女在教堂举行的新式婚礼A B C D解析:选C。关键信息:中西合璧、土洋并存。中山装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正确;西餐馆是西方式饮食,不符合题意;津、沪地区的毗连式房屋,脱胎于传统的四合院,又体现西式建筑的风貌,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正确;是西方式的新式婚礼,排除。C项正确。2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下令禁止缠足,并指出缠足致使“四万万人变成无用之物,必将使民族衰落”。材料反映出
2、清末移风易俗具有明显的 ()A民主色彩 B革命色彩 C封建色彩 D政治色彩解析:选D。“缠足致使四万万人变成无用之物,必将使民族衰落”说明变革风俗的目的是为了救亡,也即政治目的,故D项正确;题目所述不缠足没有体现民主色彩,故A项错误;按察使黄遵宪是政府官员,故不具备革命色彩,故B项错误;材料中废除旧的风俗,是冲击了封建思想习俗,故不具有封建色彩,故C项错误。31931年北平的晨报上刊出这样一段文字,“文绣入宫后,与溥仪情意不投,迄今八九年而一般阉臣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于是,文绣一纸诉状将溥仪告到了天津地方法院,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私下调解离婚。”材料不能反映当时 ()A
3、皇权已不再至高无上 B民国已经是一个法治社会C人们婚姻观念已发生变化 D人们婚姻关系已具有近代化特征解析:选B。材料反映民国时期溥仪的妃子起诉溥仪离婚的历史事件,说明了皇权已不再至高无上,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和呈现近代化特征,故A、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溥仪的离婚案,并不能说明整个民国是法治社会,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4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女性婚恋观新变化的是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首选工人老大哥C斗私批修,革命友谊 D嫁人要嫁万元户解析:选B。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要出现于古代社会,故A项排除;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
4、工业,工人阶级地位提升,故B项正确;斗私批修体现在“文革”时期,故C项排除;“嫁人要嫁万元户”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故D项排除。5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改变也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并,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苗发尤增多垢, 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迎戏侮,
5、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政论集材料二 材料三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摘自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材料四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摘自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18401949)(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基本主张并说明其主张的理由。(2
6、)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是如何“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 (3)根据材料四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并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解析:本题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反映。第(1)问,考查维新思想,阅读材料一获取有效信息概括康有为的主张,把握材料主旨,从军事、外交、卫生等方面阐述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长袍马褂是中国传统服装,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新服饰,由此可知,由传统至现代化之趋势;第二小问实际考查出现由传统至现代化
7、变化趋势的原因,结合所学归纳即可。第(3)问,关键信息: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认识基于批判与继承的原则阐述。答案:(1)主张:易服、剪辫。理由:影响外交;影响工业生产;影响军事;不利于个人卫生;有损民族尊严。(2)变化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近代化)。“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方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若答维新变法或辛亥革命也可)。(3)新变化: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是必由之路;文化碰撞交流所激发出来的历史进步作用是巨大的;学习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同时要保留文化的民族性与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