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厦门十中2006届文科历史总复习随堂测试(范围:中古史、中近史上)2005年11月25日下午一、单项选择题(302%=60%)1、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中的“鼎”,作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至少可追溯到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2、韩非子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他的这种思想 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与当今“以法治国”有本质区别 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 强调法律的至高无上 A B C D 3、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由下列哪一因素决定的 A统治者的权欲 B地主阶级的需求 C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D法家思想的启示4、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A新兴封建城市兴
2、起 B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C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D广泛引种外来农作物5、“(阿富汗)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注:指巴米扬佛,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石佛,后被塔利班政权摧毁,中国乐山大佛遂成世界最大石佛)高四五十丈,金色晃曜宝饰焕灿。”此佛像建于公元5世纪,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内容正确的是 A此佛像与云冈石窟开凿时间大体相同 B此佛像建于莫高窟艺术创作最繁盛时 C张骞出使西域时曾见过此佛像 D郑和下西洋时曾在此佛前参拜6、“作为审查官吏擢用资格的方法到了唐以后才发挥出大的效果,而且盛行于各朝。”这句话中的“方法”是指 A九品中正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举孝廉制7、两税法的实施使唐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
3、了,这部分收入主要来自于 A农民 B手工业者 C地主 D少数民族8、中国古代军阀割据局面基本得到控制是在哪一朝代以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9、王安石变法中设想的“民不赋而国有饶”(即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政府向家民贷款获得利息 向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钱财 引种占城稻增加粮食产量 清查为逃避赋税而隐瞒的土地 A B C D 10、岳飞满江红中咏叹的“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是指 A匈奴族统治者 B契丹族统治者 C党项族统治者 D女真族统治者11、郑和下西洋时也进行过一些贸易活动,从本质上看,这些贸易活动是 A资本主义萌芽
4、的表现 B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 C政府加强同各国交往的手段 D政府重视外贸的表现12、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观点,为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极为相似。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启蒙运动的发展已对中国思想产生影响 B黄宗羲的思想对启蒙运动产生巨大影响 C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D黄宗羲思想有极大偶然性,而启蒙运动有其必然性13、从世界潮流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影响是A中国主权逐步丧失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民主革命开始 D中外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14、某电视剧中,清朝商人张三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条约规定,外
5、国商般和军舰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要中国商船也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此镜头最早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 A 1842年 B 1844年 C 1856年 D 1858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指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据此回答15-16题15、“树上的伙伴”是指 A英法 B英法俄 C法俄 D英日16、下列哪项属于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 美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口岸向美国开放 美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
6、口岸自由航行 割占香港九龙司 A B C D 关税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在,关税问题一直是列强侵华过程中十分关心的回答17-18题17、列强一再要求中国降低关税的主要目的是 A倾销商品 B输出资本 C 开设工厂 D排除贸易障碍18、下列条约中有破坏中国关税或内地税自主权规定的是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A B C D 19、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平衡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资金 B劳动力主要来源于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 C缺乏现代化的投资方式 D技术力量薄弱,设备与技术严重依赖进口20、甲午战争前夕,英国正式照会日本,提出:“上海是英国在华利益的中心,因此当
7、日后中日两国开战,希望日本同意不在上海及其附近作战”,这说明 A英国为同德国竞争,诱使日本加入协约国 B英国纵容日本侵华,但不得损害英国利益 C英国企图独霸中国,竭力排斥日本势力 D英国保持局外中立,以维护远东的秩序21、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其中的“跪着”主要是指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C变法时没有落实君主立宪的主张 D没有和封建主义思想彻底决裂22、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的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采取社会改良的办法达到目的 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A B C D 23、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中,有些地方曾经
8、出现资产阶级革命派宣告“独立”的现象。对“独立”的准确理解应当是 A反对黑暗专制的中央统治 B实施民主共和的分权原则 C强调地方政府的区域自治 D坚持革命党人的武装割据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 A否定封建君主专制 B实现国民一律平等 C确立民主共和原则 D结束封建统治秩序 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化为现代工业文明,从宗法社会转化为法制社会。据此回答2526题25、人们认为。19世纪60年代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主要依据是 A早期维新思想出现 B洪仁干的资政新篇 C新式教育的出现 D洋务
9、运动的开展26、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重要阶段,不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 D新文化运动27、近代中国始终存在着“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根据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人民大众”应当包括 A近代兴起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 C工人、农民与民族资产阶级 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班级 座号 姓名 28、推动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根源是 A新文化运动推动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俄国十月革命推动 D无产阶级力量壮大29、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 A中外民族矛盾 B
10、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矛盾 C农民与地主矛盾 D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矛盾30、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一个 A民族资产阶级阶级的政党 B 官僚资产阶级的政党 C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政党 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材料问答题(11%+29=40%,请在规定虚框内作答)3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历朝历代的君主为避免官员权力过大,经常推行相关政策或制度以监督、制约官员。据此回答(11%)分别指出自秦朝至明朝封建君主加强对官员监督的措施(6%)简要
11、说明明朝地方“三司分权”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之间有何本质区别与影响?“三权分立”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5%)32、1840年至1901年左右,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在走向沉沦的同时,也出现一些进步现象。回答如下几个问题(29%)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变化呈现怎样的特征?各举一例说明(8%)19世纪的最后40年,清政府在内外经济政策方面进行哪些调整?(3%)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很大变化,主要存在哪四种经济成分?发展趋势如何?(8%)面对列强瓜分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做出积极反映,采取不同方式来挽救民族危亡并产生不同影响。结合史实说明。(10%)随堂考 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
12、8910答案ACCBACCB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BDACABD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BAADCDBBD二、材料问答题(共40%)31、(共11%)(6%)秦设御史大夫,兼管监察事务(1%) 隋唐设三省六部制,分工合作,相互牵制与监督(1%) 北宋在地方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1%) 元朝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1%) 明朝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设特务机关监视官民(2%)(5%)前者代表地主阶级利益。使地方权力相互牵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 后者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为反对封建专制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法(2%) 权力的“制约与平
13、衡”(1%)32、(共29%)(8%)抵抗:两次鸦片战争(2%) 妥协勾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一系列条约,勾结镇压太平天国(2%) 再抵抗: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抵抗八国联军(2%) 最终屈服:签订辛丑条约,完全屈服(2%)(3%)一、掀起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与民用企业。(1%) 二、接受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允许外商在华投资(1%) 三、放宽对民族工业的限制,允许民间开设工厂;实施“新政”(1%)(8%) 一是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但一直占主导地位(2%) 二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总趋势是不断扩大并带来深重灾难,客观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2%) 三是洋务经济,是中国近代化开端,但是最后走向破产(2%)四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瓦解封建经济,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受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压制而发展步履艰难(2%)(10%) 地主阶级:开展洋务运动,以破产而告终。但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2%)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但起到思想启蒙作用(2%) 中下层:革命派开始了革命运动,并逐渐兴起成主流(2%)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被绞杀,但打击中外反动势力,是农民运动的新阶段(2%) 义和团:被绞杀,但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