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7420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第卷单选题(共20题;1-10每题2分;11-20每题3分,共50分)1. 表中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 分类选项酸碱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HClNa2CO3MgOCO2BHNO3KOHNa2ONOCHClOCa(OH)2CaOSO2DNaHSO4NaOHNa2O2SO3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

2、化合物为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凡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凡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据此分析。【详解】A、Na2CO3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选项A错误;B、NO为不成盐氧化物,选项B错误;C、HClO为酸,Ca(OH)2为碱,CaO为碱性氧化物,SO2为酸性氧化物,选项C正确;D、NaHSO4为盐,不属于酸,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易错点为选项D,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如硫酸、硝酸等,而不是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如NaHSO4虽然能电离出氢离子,但电离出的阳离

3、子不全部是氢离子。2. 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引发了镁失火,他立即拿起二氧化碳灭火器欲把火扑灭,却被实验老师及时制止。原因是CO2可以支持镁燃烧发生以下反应:2Mg+CO22MgO+C,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A. Mg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所以MgO是还原产物B. 由此反应可以判断氧化性CO2MgO,还原性MgCC. CO2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发生氧化反应D. Mg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等于O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目【答案】B【解析】【分析】2Mg+CO22MgO+C,镁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MgO的+2价,所以镁为还原剂,MgO为氧化产物;二氧化碳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C的0价,所以二氧化碳为氧化

4、剂,C为还原产物。【详解】镁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MgO的+2价,所以镁为还原剂,MgO为氧化产物,A错误;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所以氧化性CO2MgO,还原性MgC,故B正确;二氧化碳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C的0价,所以二氧化碳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C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Mg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等于C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目,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分析能力的考查,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相关概念是解答关键。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离子集合的一个物理量B.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量、体积等宏观量与原子、分子或离子

5、等微观离子联系起来C. 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近似表示为6.021023D.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答案】A【解析】【详解】A. 物质的量是具有一定数目离子的集合体,是描述微观离子集合的一个物理量,A项正确;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可以把物质的质量、体积等宏观量与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离子联系起来,B项错误;C. 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近似表示为6.021023mol-1,C项错误;D.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D项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中容易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单位是mol-1忽略,认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可近似表示为6.021023,在判断时要加倍注意。4.

6、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溶液呈现无色,且加入一小块钠后仍然能大量共存的是()A. K+、H+B. Ba2+、Na+、C. Na+、K、Cl-D. Ca2+、Cl-、【答案】C【解析】【详解】A.为紫红色,不符合题意,且H与Na反应,A错;BNa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与反应,有生成,与Ba2反应产生沉淀,B错;CNa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不与C中的离子反应,能大量共存,C正确;D中Ca2与不共存,D错。答案选C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碳酸钡溶于稀硝酸:CO+H+=H2O+CO2B. Na2O2与H2O反应:Na2O2H2O2Na2OHO2C. 往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7、:HCOOH=CO2H2OD. 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OHH+=H2O【答案】D【解析】【详解】A. 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由于碳酸钡不溶于水,不拆,所以其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BaCO3+ 2H+=Ba2+ H2O+CO2 ,故A错误;B. Na2O2与H2O反应, 题中的离子方程式没有配平,其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4OHO2,故B错误;C. 往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NaOH=Na2CO3H2O,离子方程式是HCOOH=H2O,故C错误;D. 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其离子方程式是OHH+=H2O,故D正确;本题答案为D 。6.

8、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与其用途不符合的是( )A. 过氧化钠漂白剂B. 次氯酸钠消毒剂C. 纯碱治疗胃酸过多D. 小苏打制作馒头和面包的膨松剂【答案】C【解析】【详解】A、过氧化钠具有漂白作用,选项A正确;B、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消毒剂,选项B正确;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的碱性较强,通常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而不用碳酸钠,选项C错误;D、做馒头时面粉先经过发酵,产生大量的酸,加入小苏打,其成分是碳酸氢钠,与酸反应,既去除发酵过程产生的酸,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又能使馒头膨胀而松软,选项D正确;答案选C7. 下列有关焰色反应叙述正确的是A. 氯化钠在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绿色

9、B. 焰色反应是金属单质的特性C. 连续做两个样品时,应将铂丝用硫酸洗净并灼烧到无特殊焰色D. 可用洁净铁丝代替铂丝进行焰色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含有钠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故错误;B.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不是单质的性质,故错误;C.焰色反应实验中用稀盐酸洗铂丝,不用硫酸,故错误;D.用洁净的铁丝可以代替铂丝做焰色反应,故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焰色反应的适用范围和操作。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的性质,是物理性质。用洁净的铁丝或铂丝做实验,实验过程中用稀盐酸洗铂丝。掌握钠的焰色为黄色,钾的焰色为紫色,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8. 20gA物质和14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

10、成8.8gC物质、3.6gD物质和0.3molE物质,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A. 72gmol1B. 72C. 108D. 108gmol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有m(A)+m(B)=m(C)+m(D)+m(E),利用M=计算E物质的摩尔质量。【详解】根据质量守恒有m(A)+m(B)=m(C)+m(D)+m(E),m(E)=20g+14g8.8g3.6g=21.6g,M(E)=72g/mol。答案选A。9. 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A. Na和O2 B. NaOH和CO2 C. Na2O

11、2和CO2D. 木炭(C)和O2【答案】C【解析】【详解】A、如果加热则生成过氧化钠,不加热生成氧化钠,A不符合。B、如果CO2过量,则生成碳酸氢钠,不过量生成碳酸钠和水,B不符合。C、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只能生成碳酸钠和氧气,C符合。D、氧气过量则生成CO2,氧气不足则生成CO,D不符合;所以答案选C。10. 标准状况下:6.72LCH4 3.011023个HCl 10.8gH2O 0.7molNH3 下列对这四种物质的大小关系表示错误的是( )A. 体积:B. 分子数:C. 氢原子数:=D. 质量:【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n=m/MV/Vm=N/NA计算分析。【详解】n(CH4)=

12、0.3mol,n(HCl)=3.011023/6.021023mol1=0.5mol,n(H2O)=0.6mol,n(NH3)=0.7mol,则A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气体的体积越大,物质的量关系为:n(NH3)n(HCl)n(CH4),水不是气态,体积最小,因此体积关系为:,A错误;B物质的量越大,气体分子数越大,物质的量关系为:n(NH3)n(H2O)n(HCl)n(CH4),因此分子数关系为:,B正确;C甲烷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4=1.2mol,HCl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1=0.5mol,H2O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6mol2=1.2mol,NH

13、3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7mol3=2.1mol,氢原子物质的量越大,氢原子数越大,因此氢原子数关系为:=,C正确;Dm(CH4)=0.3mol16g/mol=4.8g,m(HCl)=0.5mol36.5g/mol=18.25g,m(H2O)=10.8g,m(NH3)=0.7mol17g/mol=11.9g,因此质量关系为:,D正确;答案选A。【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物质的构成以及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尤其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11. 2.3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的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g固体,由此可判

14、断其氧化产物是A. 只有Na2OB. 只有Na2O2C. Na2O和Na2O2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可能为氧化钠、过氧化钠或者二者的混合物,根据方程式计算判断。【详解】已知钠与氧气反应,产物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此题可采用极值法: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若生成物全为Na2O,其质量为0.05mol62gmol-1= 3.1g3.5g;若生成物全为Na2O2,其质量为0.05mol78gmol-1=3.9g3.5g;故其生成物为Na2O和Na2O2的混合物;故选C。12. 某城市以“液氯泄漏”作应急预警演习,演习时下列防护措施合理的是( )及时向上风

15、口和地势较高处转移疏散人群;及时戴上用浓烧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用高压水枪向泄露口附近喷洒稀碱液并设法控制氯气泄漏;及时戴上用稀纯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就近向地下商场转移。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大,可与碱或碱性溶液反应。【详解】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应及时向上风口和地势较高处转移疏散人群,正确;浓烧碱溶液有腐蚀性,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错误;氯气能被碱液吸收,可以用高压水枪向泄露口附近喷洒稀碱液并设法控制氯气泄漏,正确;稀纯碱溶液可以吸收氯气,可以及时戴上用稀纯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正确;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应就近向地势高的地方转移,错误。正确的是;答案选A。1

16、3.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结果有晶体析出,对析出晶体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B. 溶液中溶剂减少了C. 溶质质量增加了D. 反应过程放热【答案】D【解析】【分析】产生沉淀的原因不是产生的碳酸氢钠不溶于水,而是因为碳酸氢钠溶液达到了饱和,不能溶解的碳酸氢钠沉淀了下来。【详解】A. 碳酸氢钠溶液达到了饱和后可析出,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 饱和Na2CO3溶液的溶剂为水,通入CO2后,Na2CO3、水和CO2反应生成NaHCO3,水的量减少,即溶液中溶剂减少了,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

17、. 1mol碳酸钠,1mol水和1molCO2反应生成2mol NaH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 Na2CO3、水和CO2反应生成NaHCO3,析出晶体的过程与该反应放热无关,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选D。14. 如图所示,从A处通入新制备Cl2,关闭B阀时,C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D瓶中装的可以是( )A. 稀硫酸B. NaOH溶液C. H2OD. 饱和NaCl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潮湿的氯气中存在HClO,HClO具有漂白性。【详解】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而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所以干燥的氯气不能漂

18、白有色布条,含水蒸气的氯气能使有色布条褪色,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后,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布条为湿润的有色布条,可知D中溶液可吸收氯气或干燥氯气符合条件的是氢氧化钠溶液,答案选B。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B. 将一小块钠投入溶液中可置换出红色的固体C. 与中阳、阴离子的个数比均为21D. 向某待测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待测溶液中含【答案】C【解析】【详解】A. 钠与水能发生反应产生,且钠着火时生成的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均能发生反应产生,钠着火时应该用干燥的沙土盖灭,故A错误;B

19、. 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与反应可生成蓝色沉淀,故B错误;C. 中含有2个Na+和1个O22-,则与中阳、阴离子的个数比均为21,故C正确;D. 不能用盐酸酸化溶液,因为盐酸与反应生成沉淀,干扰的检验,故D错误;故选C。16. 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它的摩尔质量成正比。一只气球若放在空气 (空气平均摩尔质 量为 29 gmol-1)中可静止不动,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气球放在下列气体中会下沉的是( )A. O2B. Cl2C. CO2D. CH4【答案】D【解析】【详解】一只气球若放在空气(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29g/mol)中可静止不动,在相同条件下该气球放在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20、中就会下沉,则:A、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mol,大于空气,则密度比空气大,该气球放在氧气中上升,选项A错误;B、氯气的摩尔质量为71g/mol,大于空气,则密度比空气大,该气球放在氯气中上升,选项B错误;C、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g/mol,大于空气,则密度比空气大,该气球放在CO2中上升,选项C错误;D、CH4的摩尔质量为16g/mol,小于空气,则密度比空气小,该气球放在CH4中下沉,选项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注意把握题意,特别是密度与摩尔质量的关系,如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气球放在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中就会下沉,从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

21、度与它的摩尔质量成正比的角度分析。17. 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时,若有0.2molMnO2被还原,则被氧化的HCl为A. 29.2gB. 14.6gC. 21.9gD. 7.3g【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0.2mol二氧化锰被还原,则被氧化的氯化氢为0.4mol,质量为14.6克。故选B【点睛】掌握反应中盐酸表现酸性和还原性,其中表现还原性的占二分之一。18.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几位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锂单质化学性质与钠类似,活泼性比钠略弱。它的密度为0.534g/cm3,锂元素的焰色为紫红色,将绿豆大的锂投入水中,下列实验现象合

22、理的有( )锂沉入水中锂浮在水面上水中有大量气泡反应后在水中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反应剧烈,发出紫红色火焰锂四处游动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锂的密度比水小,因此锂浮在水上,故错误;正确;锂和水反应生成LiOH和H2,溶液中能产生大量气泡,故正确;生成的LiO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错误;锂和水反应相对平缓,放出的热量并不能使锂融化,且生成的H2并不能推动锂四处游动,故错误;答案选A。19. 常温下,下列三个化学反应均能发生:X2+2W2+=2X-+2W3+ ;Z2+2X-=2Z-+X2 ;2W3+2Y-=2W2+Y2 则在相同条件下,下列三个反应Y2+2X-=2Y

23、-+X2 Z2+2Y-=2Z-+Y2 2W3+2Z-=2W2+Z2 也能发生的是A. 只有B. 只有C. 和D. 和【答案】B【解析】【详解】反应X2+2W2+2X+2W3+,则得出氧化性关系X2W3+;Z2+2X2Z+X2,则得出氧化性关系Z2X2;2W3+2Y2W2+Y2,则得出氧化性关系W3+Y2,所以单质的氧化性顺序是:Z2X2W3+Y2,Y2+2X2Y+X2,则得出氧化性关系Y2X2;与已知氧化性顺序不同,则反应不能发生,故错误;Z2+2Y2Z+Y2,则得出氧化性关系Z2Y2;与已知氧化性顺序相同,则反应能发生,故正确;2W3+2Z2W2+Z2,则得出氧化性关系W3+Z2;与已知氧化

24、性顺序不同,则反应不能发生,故错误;只有正确,答案选B。【点睛】该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中的原理“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剂+弱氧化剂”的理解与掌握,以及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20. 某干燥粉末可能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逸出,通过足量的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来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粉末中一定有、, 粉末中一定不含和粉末中一定不含有和 无法肯定粉末中是否含有和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

25、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从而得出该粉末中有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或两者都有,气体体积缩小,即还剩余有气体,说明剩余气体为氧气,从而说明有过氧化钠;将原来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只有碳酸氢钠受热要分解,说明一定有碳酸氢钠,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说明此固体中有氧化钠,氧化钠在加热时要变为过氧化钠,从而质量增加。因此得出粉末中一定有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氯化钠无法确定。故A正确;答案为A。第卷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每空2分,共50分)21. 现有下列九种物质:盐酸溶液 石墨 蔗糖 CO2 熔融Na

26、HSO4 Ba(OH)2固体 液氯 硫酸 NaCl固体(1)属于电解质的有_;能导电的物质有_。(2)和SiO2在高温下可发生如下反应:3C+SiO2SiC+2CO (已知SiC中Si元素为+4价),上述反应中还原产物是_;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3)上述九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的电离方程式为_。【答案】 (1). (2). (3). SiC (4). 1:2 (5). 2HCl+Ba(OH)2=BaCl2+2H2O (6). NaHSO4 = Na+ HSO【解析】【分析】【详解】(1)盐酸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

27、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盐酸溶液中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石墨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石墨能导电;蔗糖属于化合物,蔗糖溶于水和熔融时都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蔗糖不能导电;CO2属于化合物,虽然其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的离子是由C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电离产生的,CO2属于非电解质,CO2不能导电;熔融NaHSO4属于化合物,溶于水和熔融时都能导电,属于电解质,熔融NaHSO4中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Ba(OH)2固体属于化合物,溶于水和熔融时都能导电,属于电解质,Ba(OH)2固体中的阴、阳离子不自由移动,不能导电;液氯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液

28、氯不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不能导电;纯硫酸属于化合物,溶于水能导电,属于电解质,纯硫酸中只存在分子,不能导电;NaCl固体属于化合物,溶于水和熔融时都能导电,属于电解质,NaCl固体中阴、阳离子不自由移动,不能导电;故本题属于电解质的有;能导电的物质有。(2)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至CO中的+2价,CO为氧化产物;SiC中Si的化合价为+4价,则C的化合价为-4价,C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至SiC中的-4价,SiC为还原产物。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3)H+OH-=H2O代表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中和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B

29、a(OH)2=BaCl2+2H2O。(4)NaHSO4属于强酸的酸式盐,熔融时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点睛】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必须注意:(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时导电的离子必须是电解质本身电离产生的,如CO2等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离子是它们与水的生成物H2CO3电离产生的,CO2属于非电解质。(3)物质导电的原因: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a.金属导电的原因:存在自由电子;b.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时导电的原因: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22. (1)4.9g H2SO4含_个H2SO4分子(2)含0.4m

30、ol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的物质的量是_。(3)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原子总数之比为_。(4)0.3molNH3与_gH2O具有相同的氢原子数。(5)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气体X2跟3体积气体Y2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答案】 (1). 0.05NA (2). 0.6mol (3). 5:3 (4). 8.1 (5). XY3【解析】【详解】(1)告诉质量求物质的量,根据公式n= ,可知 n(H2SO4)=0.05mol, N(H2SO4)= n(H2SO4)NA=0.05 NA。(2)根据Al2(SO4)3的化学式可知,含

31、0.4molAl3的Al2(SO4)3的物质的量是0.2mol,所以0.2molAl2(SO4)3含有的SO的物质的量是0.6mol。(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物质的量,所以它们的分子数是相同的,它们分子各自构成的原子个数分别是5个和3个,所以在分子数相同情况下,它们的原子总数比是5:3 。(4)0.3molNH3具有0.9mol的氢原子,要使H2O具有0.9 mol的氢原子,H2O的物质的量必须是0.45 mol,0.45 mol的水的质量是m(H2O)=n(H2O)M(H2O)=0.45 mol18g/ mol=8.1g 。(5)1体积气体X2跟3体积气体Y

32、2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那么根据题意可写出反应式X2+ 3Y2=2XaY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1,b=3,所以反应后生成物的化学式为XY3 。23.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部分仪器已略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甲在加热过程中能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的烧杯是_(填“”或“”),该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通过实验甲可证明_(填“Na2CO3”或“NaHCO3”)更稳定。(2)实验乙用来探究Na2O2与CO2的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包有Na2O2的棉花着火。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棉花着火说明该反应的特点是_。(3)区分Na2CO3和NaHCO3溶液可选用的方法或

33、试剂是_。aCaCl2溶液 b焰色试验cCa(OH)2溶液 dNaOH溶液【答案】 (1). (2). Ca2+2OH-+CO2=CaCO3+H2O (3). Na2CO3 (4). 2Na2O2+2CO2=2Na2CO3+O2 (5). 该反应放出大量热 (6). a【解析】【分析】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水。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过氧化钠遇到二氧化碳会反应放出氧气,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够倾倒。【详解】(1)碳酸氢钠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水,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则甲图中可观察到与小试管相连的烧杯中变浑浊,该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22OHCO2=CaCO

34、3H2O,则由甲图可比较二者的热稳定性,故答案为;Ca22OHCO2=CaCO3H2O;Na2CO3;(2)包有Na2O2的棉花着火燃烧,则Na2O2与CO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且生成氧气,则该反应为2Na2O2+2CO22Na2CO3+O2,说明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3)a.Na2CO3和NaHCO3溶液遇到CaCl2溶液,Na2CO3溶液会变浑浊,产生大量沉淀,而NaHCO3不会,故a正确;b.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不能用焰色反应,因为它们有相同的钠离子,故b错误;c. Na2CO3和NaHCO3溶液遇到Ca(OH)2溶液都会变浑浊,故c错误;d. Na2CO3和NaHCO3溶液遇到NaOH

35、溶液,虽然NaHCO3和NaOH能反应,但反应看不到现象,故d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a 。24. 采用如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饱和氯水,并进行氯水的性质实验。(1)在装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_。(2)写出丁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用制得的饱和氯水分别进行下列实验: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有气体生成,说明氯水中发生反应的粒子是_;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的现象:_。(4)久置的氯水漂白效果明显不足或消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5)将制得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一定量时,红色突然褪去。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简要文字说明):_;_。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或者的实验

36、方法是:_。【答案】 (1). 检查装置气密性 (2). Cl2+2OH- =Cl-+ClO-+H2O (3). H+ (4). 先变红后褪色 (5). 2HClO=2HCl+O2 (6). 盐酸中和了氢氧化钠的碱性 (7).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红色消失了 (8). 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是原因;若不变红说明是原因【解析】【详解】(1)气体实验装置实验前必须检查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2)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 =CI-+CIO- + H2O,故答案为Cl2+2OH- =CI-+CIO- + H2O。 (

37、3)氯气与水发生的反应为:Cl2+H2O=H+Cl-+HCIO,其中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的粒子是H+,故答案为H+;氯水中的H+使溶液显酸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同时,氯水中的HClO有漂白性,能使石蕊试纸褪色,所以看到的现象是: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答案为试纸先变红后褪色。(4)氯气和水反应是可逆反应,Cl+HOHCl+HClO,但次氨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2HCIO=2HCI+O2,所以氯水放置时间久了,就变成稀盐酸了,故答案为2HCIO=2HCI+O2(5) 由于氯水中的盐酸具有酸性,红色溶液消失也可能是溶液碱性变弱而消失了。由于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能是次氯酸的漂白性使变红的酚酞溶液褪色了。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是原因;若不变红说明是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