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频考点解读】1.哲学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的概念、特点;真理的客观性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4.系统优化、形而上学的观点5.发展的观点以及发展的趋势、发展的状态,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6.联系的观点以及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矛盾的观点以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 【热点题型】题型一 哲学思想例1、(2013天津文综,7,4分)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
2、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解析:“新发现”说明思维能够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A切题,答案选A。B为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切题。题干不涉及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故排除C。D错误,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而非对世界的惊异。 答案:A【提分秘籍】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区别 联系 世界
3、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不自觉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 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哲学基本派别 (1)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
4、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是世界的本原 进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局限性: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5、根本利益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3)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举一反三】(
6、2013福建文综,35,4分)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有学者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ABCD 解析:观念不能支配社会的发展,错误;题干没有涉及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与题干无关。题干反映了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
7、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正确,应选D。 答案:D 【热点题型】题型二 物质与意识例2、(2013课标,21,4分)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BCD 解析:意识的能动作用。错误,意识活动的能动性、创造性表现在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8、。正确,“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体现了此观点。人的意识不能直接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客观事物,而是要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故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选C。 答案:C【提分秘籍】 1.世界是物质的原理依据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自然界是物质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物质的反映 2.物质是运动的原理内容 错误倾向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反对脱离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运
9、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运动是有规律的 (1)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3)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规律。【特别提醒】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
10、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2)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3)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4物质决定意识表现 原理 方法论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5.意识
11、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反映),人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哲学依据第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第二,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2)怎么样第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第二,把
12、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第三,反对两种错误: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特别提醒】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举
13、一反三】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解析:意识的本质。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旋律会激发人发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可知,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B、C、D均与题意不符,故选A。 答案:A 【热点题型】题型三 实践和认识例3、“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
14、步。”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D“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解析:实践的作用。梦想能否实现,关键在“脚步”实践。A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与题意不符;B强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符合题意;D夸大了理想的作用,属唯心主义观点;C中“行动”指实践,“纲领”指认识,体现了实践的重要作用,故C正确。 答案:C【提分秘籍】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概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15、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和范围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真理是客观的,我们要坚持真理,真理是具体的相对的,我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的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16、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的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特别提醒】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
17、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反对: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举一反三】(2013天津文综,8,4分)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煽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都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D真理是
18、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 解析:真理是对客观对象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故A说法不当。题中对图一的“不同见解”要么只有一个正确,要么两个都错,不能二者都正确,因为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B切题。C、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答案:B【热点题型】题型四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例4、(2013课标,23,4分)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时,将几块小鸡骨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实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氢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行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 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
19、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A B CD 解析:错误,间接联系并不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错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正确,人为事物的联系是意识指导下人类实践的产物,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故答案选D。 答案:D【提分秘籍】 1.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内容 要求 联系的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
20、机整体 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发挥主观能动性 联系的多样性:联系具有多样性 要注意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要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部分影响整体,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含义: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第一、用综合的思维方
21、式来认识事物 第二、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重视整体的功能;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举一反三】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如图所示,“五行”相生相克。“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A B C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的知识,考查学生结合图形理解文字材料的能力。“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生相克,形成了世界上事物之间、事物内部直接的或间接的、表面的或内部的联系,“五行
22、”说蕴含了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的哲理,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错,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不是周而复始的循环。错,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认为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故排除。 答案:A 【热点题型】题型五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例5、 (2013福建文综,36,4分)下列与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AB CD 解析:漫画反映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
23、看问题,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发展的过程,体现了这一点,应选B。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的实质,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与漫画主旨不符。 答案:B【提分秘籍】 1.发展的普遍性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具有普遍性。(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地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3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2)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
24、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4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2)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坚持适度原则。 【举一反三】 (2013江苏单科,29,2分)智齿是人的第三大臼齿,用于切割食物。现代人的饮食比古人的软,也更容易咀嚼,颚部因此变小,智齿往往长不出来。有科学家认为,智齿将
25、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外部矛盾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解析:智齿的最终消失这一质变结果的发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积累导致的,体现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符合题意。B错误,违背了联系的条件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根本属性,C错误。内部矛盾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D错误。 答案:A【热点题型】题型六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例6、(2013重庆文综,10,4分)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26、 B为官发财,应当两道C四面出击,全面突破D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解析:A体现的是实践第一的观点。B体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C错误,该观点不分主次。A、B、C均排除。D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故选D。 答案:D【提分秘籍】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原理: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承认
27、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 相互转化:二者在不同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坚持从个性到共性,再从共性到个性的认知秩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3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区别 联系 方法论 主要矛盾和次
28、 要矛盾 地位和作用不同(支配、决定;从属、非决定)。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地位和作用不同(支配和被支配、主导和非主导)。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特别提醒】矛盾分析的方法 (1)矛盾及其普遍性原理要求
29、坚持一分为二的两点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原理要求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举一反三】(2013重庆文综,10,4分)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B为官发财,应当两道C四面出击,全面突破D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解析:A体现的是实践第一的观点。B体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C错误,该观点不分主次。A、B、C均排除。D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故选D。 答案:D【热点题型】题型七 辩证的否定观例7、(2013四川文综,11,4分)“
30、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有人因为使用手机成瘾,让手机变成了“手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对此,我们应该()正视手机控制社会的事实适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转化辩证否定手机功能的拓展创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点 AB CD 解析:矛盾的同一性和辩证否定观。手机给人们交流带来便利,但有人因使用手机成瘾,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是正确对待这种现象的做法,故选C。错误,夸大了手机的作用。错误,夸大了科技创新的作用。 答案:C【提分秘籍】1.辩证的否定观 (1)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2)特点: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也是联系的环节。(3)实质:既不是简单地
31、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4)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要求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开拓新境界。 (2)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3.创新的理论根据
32、(1)唯物论:创新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树立创新精神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2)辩证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要求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开拓新境界。(3)认识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
33、高考风向标】1.(2014高考江苏卷25)我国的许多成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道理。 下列每组成语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相近的是A. 胸有成竹 一叶障目 B. 掩耳盗铃 画饼充饥C. 盲人摸象 唇亡齿寒 D. 拔苗助长 刻舟求剑2.(2014高考江苏卷22) 被誉为古代织锦“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借用西方的“错视艺术”,因其时尚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用硫酸纸拼装的创意秦淮花灯,内置节能环保的 LED 灯,各部件以中国家具榫卯原理扣合,可以拆解装盒带往各地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B. C.
34、 D. 3.(2014全国新课标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起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 B. C. D.4.(2014高考江苏卷28)201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
35、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A.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5.(2014高考天津卷5)漫画如此创新启示我们,在创新活动中要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 D实事求是,尊重规律6.(2014高考天津卷4)现实世界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
36、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 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C对客观对象正确的反映 D对客观对象直观的反映7.(2014高考大纲卷28)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却感到“而无车马喧”。朱自清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却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出现这些认识现象是因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选择性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的局限性影响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A. B. C. D. 8.(2014高考大纲卷29)心理学家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许多小鱼放在同一个大水箱里,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
37、最初,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攻,但每次都碰壁了。多次进攻无果后,它放弃了努力。后来心理学家取走玻璃挡板,小鱼在鳄鱼身边游来游去,但鳄鱼始终无动于衷,最后饿死了。“鳄鱼试验”进一步佐证了动物心理没有能动性,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动物心理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动物心理没有创造性,不能通过行动改变环境以满足生存的需要动物心理没有主观性,不能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的世界A. B. C. D.9.(2014高考江苏卷27)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A.
38、 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 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C.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 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10.(2014高考四川卷9)观察图1。从哲学角度看,图中之人否认意识活动的选择性 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否认实践的主观能动性A. B. C. D.12.(2014高考江苏卷31)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 这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9、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 B. C. D.13.(2014高考大纲卷30)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 B. C. D. 14.(2014全国新课标20)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
40、。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据此回答问题。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 B. C. D.15.(2014高考新课标22)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
41、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A B c D16.(2014高考浙江卷29)从甲骨、金属直到数字化屏幕,每一次汉字载体的变革都带来书写和阅读的巨大变化。这表明 读写技术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文字载体的变化对认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知识的传播方式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A. B. C. D.17.(2014高考浙江卷30)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把健康成年小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它们辨别音高的能力也可显著提高。此前,科学界通常
42、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幼年阶段,且需要更长的时间。这表明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A. B. C. D.18.(2014高考北京卷27)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 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 B. C. D.19.(2014高考山东卷35
43、)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该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20.(2014高考山东卷33)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
44、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21.(2014高考江苏卷26)图 2 漫画“好大的手笔!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A. B. C. D.22.(2014高考安徽卷39)(28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材料二 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
45、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2)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其所蕴含的哲理。(20分)23.(2014高考福建卷39)(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材料一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发展历程重要成果新
46、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10分)24.(2014高考山东卷42)(14分)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
47、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6分)25.(2014高考浙江卷41)(20分)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
48、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1)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10分)26.(2014高考新课标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蜒、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
49、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栽,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从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2)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
50、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12分)(3)结合材料,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27.(2014全国新课标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现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草本,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
51、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于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草本,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草本“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李时针”,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草本过程中的作用。(10分)(3)结合学习冯洪钱的事迹,班级举行“我的青春,我的梦”主题班会,请你以“理想、奋斗、价值”为关键词拟写一份要点或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每个关键词对应相应要点,总字数1
52、00字左右。(6分)28.(2014高考江苏卷37) 材料一 2013 年,以“xx宝 ”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 目前,互联网金融年化收益率一般为5.0% ,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 ,活期存款利率为0.35% 。 巨大的利差让网民用鼠标投票,开始了银行存款的“搬家”。 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金融一方面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一方面也受到审视和质疑。某普通民众:不用怎么打理,每天都有利息到帐,比存银行获得的利息多,感觉挺好的。某银行业从业人员:我们一方面要利用自身的地位和优势抵制“ xx宝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推出类似的产品。某财经评论员:互联网金融抬高了社会融资成本,干扰了货币市
53、场秩序,且存在许多未知的风险,应该取缔。材料二 2013年8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组成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研究小组 ”成立,并赴上海、杭州等地对互联网金融业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建议与诉求,未来可能在国家明确互联网金融组织和业务法律地位、监管体制等问题上提供决策建议。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从认识论角度,分析“鲜花和掌声 ”、“审视和质疑 ”并存的原因。 (4 分)29.(2014高考大纲卷39)(6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四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自2011年起,我国开始对棉花实行临时收储政策,以支持价格敞开收购棉
54、花。2012年国家储备棉花(下称“国储棉”)收购量达634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90%以上。同期,国际市场的棉花价格约为1.5万元吨,国储棉收购价格约为2万元吨。2013年,我国国储棉库存超过1000万吨,约占全球棉花库存的60%,占用国家财政资金2000多亿元。此外,国家每年要支付的棉花收储成本约为300亿元。2014年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2014年启动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自此,实施3年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将走向终结。(6)材料表明,棉花生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生产实践对社会发展作用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0分)【随堂巩固】 1.俗话说
55、:“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现在的动车组不一样了,它在靠车头带的同时普遍采用动力分散技术,每节车厢都有动力装置,因此跑得又快又稳。这说明( )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A.B.C.D.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说:“什么叫科研工作?科研工作就是解决困难。路都摆在那儿了,你顺着走,还叫什么科研工作?科研的根本精神就是没有路可走,自己想出条路来走。”谢家麟先生用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从事科研工作必须()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不断推动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树立
56、革命批判精神,否定一切现存事物解放思想,突破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BC D3中国中铁参建的世界首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哈大高铁,在施工中不断创新技术,成功攻克了防冻胀路基、接触网融冰、道岔融雪等国际公认的技术难题,为世界高寒地区高速铁路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充分说明()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能够突破规律的限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ABC D42013年初春,上海、南京、杭州等地连续出现“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江苏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结合江苏地域特点,制订了江苏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2013
57、年第1版),这一方案提供了预防、诊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多个中医方。这表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A BC D5现代智能通讯工具方便使天各一方的人们相互交流,可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人们相聚时的无语和隔膜。于是,有人感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玩平板电脑,我玩智能手机。这告诉我们()A对事物的价值要具体分析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C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6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20年来,广大航天人发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58、,完成了从“神一”到“神十”的研制,实现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十”的手控交会对接。这说明()质变要通过量变的积累才能实现量变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不可忽视量的积累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循环往复A BC D7跌倒,你也可以在低处看到一个新的世界。下列与此观点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B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C指鹿为马乐极生悲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8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是指通过逐层增加材料的方式将数字模型制造成三维实体物件的过程。该技术对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和消费电子产品等核心产业的革新有巨大推动作用。然
59、而,3D打印是材质一层层堆积成形,每一层都有厚度,这决定了它的精度难以企及传统的减材制造方法。上述认识体现的哲理是()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连接的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依存的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9右边漫画腾不出时间休息的人,迟早腾出时间生病的哲学寓意是()A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B整体的功能影响部分C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D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10最近中央加大反腐败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启示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坚持两点论和重点
60、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学会抓主流,把握事物的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同时兼顾次要矛盾A BC D11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A画龙点睛重视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时机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吐故纳新,革故鼎新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D瑕不掩瑜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12某饭店老板请来许多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探讨如何扩建狭小老旧的电梯。他们一致认为:饭店必须停业半年才能扩建好电梯。饭店一位清洁工说:“要是我,就会直接在屋外装上电梯。”根据清洁工的建议,新电梯很快就安装好了。这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
61、外。这一案例表明()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首要环节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A BC D1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材料一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并曾以头号世界强国“独领风骚”达1 500年之久,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欺凌,但“中国梦”从未泯灭过。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她带领人民迈上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她又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62、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到2011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0.48%,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为实现2l世纪“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梦”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12分)材料二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2)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12分)14材料一目前,我国在推进城镇化
63、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少城镇超越资源环境容量,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城乡之间、城镇之间发展不协调,城镇布局紊乱,不同规模、类型的城市和城镇尚未形成协调互动关系;由于行政壁垒的分割和短期利益驱动,许多城市各行其是,盲目发展,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如何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2分)材料二长期以来,人们对城镇化、城市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传统文化会阻碍城市化,要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就必须摧毁“旧的文化”。为此,很多专家呼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地方的历史风貌惨遭破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多是些所谓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一些城镇、村庄甚至都变成了“同一张脸”,失去了自己的特色。(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原理”分析我国城市化的得失。(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