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胶体的制备及其性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化学 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本节课是以学生初中学习的纯净物、混合物、溶液和浊液等知识为基础,提倡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出发,在介绍了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基础上引入胶体的概念。本节的探究学习,既有助于巩固初中所学的内容,也对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习和研究化学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具有重要的功能,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二、学情分析 由于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中的专业生,初中知识很薄弱,对化学的要求只是学业考试,从思想上对化学的重视程度不
2、够。三、设计思路我准备通过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重视程度,通过鼓励学生主动与教师、同学交流,形成较浓的学习气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胶体 (2)了解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区别 (3)了解胶体的制备、性质与用途 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学习胶体的性质与用途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自由讨论,形成探究、合作的科学学习方式(3)体会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1)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验活动探究的乐趣,增强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奥秘的兴趣。 (2)重视化学学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性,体验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五、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及本节课在教材中的作用,胶体的定义与性质将成为本节的教学重点,而如何使学生理解胶体的性质与该性质的用途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实验材料七、教学策略本部分教学内容少,也很简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本节课首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入胶体,让学生具有熟悉感,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幻灯片投放、实验演示、录相演示、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四个重要环节来引导学生积极思
4、维,主动获取知识。利用实验探究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八、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多媒体演示】:早晨的森林里阳光铺洒地面,夜晚霓虹灯产生的奇妙景象,夜晚打开手电筒按钮,看到光柱。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育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为什么有趣的现象出现呢?就让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找到真正的答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燕麦粥、食盐水、泥水,让学生从任意的角度对比这三者的不同和相同之处。为学生营造民主、活泼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锻炼学生多角度的对物质进行分类、对比。教师讲述我们通过分
5、析知道这三者的共性都是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混合体系,这个体系我们称为分散系。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食盐水和泥水混合液中的泥沙除去,由此从微观的角度上我们知道溶液与浊液粒子直径不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则小于 1nm,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而胶体则位于二者之间,从而得出胶体的定义。胶体性质教学 实验探究一丁达尔效应 1、胶体的制备:取 3 个小烧杯,分别加入 25ml 蒸馏水、25mlCuSO4 溶液和 25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 FeCl3 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 Fe(OH)3 胶体,并与 Cu
6、SO4 溶液和泥水比较。有何异同?(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外观感受溶液、胶体与浊液的区别,培养观察能力自然过渡下部分内容。)【质疑】:澄清的这一类是同一种分散系吗? 2、把盛有 CuSO4 溶液和 Fe(OH)3 胶体的烧杯置于黑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 【提问】有什么现象?学生思考回答后小结:有光亮通路的是Fe(OH)3 胶体,告诉学生丁达尔现象可区别溶液、胶体。让学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奇特现象(回放)早晨的森林里阳光铺洒地面,夜晚霓虹灯产生的奇妙景象。【演示实验】在一支试管中放少量氯化氨固体加热分解,用激光笔照射试管内部(内部会有特别明显的光柱,让学生加深印象);
7、用激光笔照射有色玻璃;用激光笔照射喷在空气中的空气清新剂。【总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是因为其胶粒大小决定的,可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分胶体与溶液(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加深对丁达尔现象的印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思考与交流】:如果空气中没有气溶胶,我们的环境将会是什么样?最后得出“光照下无丁达尔效应空间变得一团漆黑人类难以生存”的结论。(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3、将Fe(OH)3 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现象。实验探究二 电泳现象【视频】Fe(OH)3 胶体的电泳实验:在盛有红褐色的Fe(
8、OH)3 胶体的 U 型管的两个口 (U 型管上方用少量导电液使电极与胶体分开,避免胶体粒子与电极直接接触),各插 入一个电极,通电,观察现象(带有正电的 Fe(OH)3 胶体粒子将向阴极移动)。【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现象?【讲解】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就产生了电泳现象。【总结】胶体可以吸附带电的离子从而带有电荷。 实验探究三 凝聚胶体的破坏 【演示】取出一支洁净的试管,往里面加入3mlFe(OH)3 胶体。再往其中加入 1ml 2mol/L H2SO4 溶液,观察现象。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现象?【讲解】:因为 Fe(OH)3 胶体中
9、的胶粒带正电荷,当我们加入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中带负电的阴离子会和带正电的胶粒结合在一起,由于地心引力,便凝固沉降了下来。回到我们课前提出的豆浆加盐卤豆腐问题,原理也一样。由于加入盐卤也属于电解质,其中与豆浆胶体中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会使得豆浆胶粒凝聚沉降,再通过其他的加工过程,就制作成我们常吃的豆腐。由于胶粒的沉降,胶体被破坏。 这就是我们这个实验所要讲的内容:凝聚胶体的破坏。【学生实验】:豆浆中加入葡萄糖酸内酯(豆腐凝固剂)制成内脂豆腐。【总结】胶体的带电荷胶粒会与与其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凝聚。(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让学生们更加热爱化学,同
10、时明白胶体具有介稳性。) 课程拓展 胶体的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胶体,比如:豆浆、墨水、雾、烟、白云、有色玻璃等都属于胶体。由于纳米粒子的尺寸正和胶体粒子大致相当,因此研究胶体有助于纳米科技的发展。比如天然纳米材料的应用:海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海边产卵,但出生后的幼小海龟为了寻找食物,却要游到英国附近的海域,才能得以生存和长大。最后,长大的海龟还要再回到佛罗里达州的海边产卵。如此来回约需56年,为什么海龟能够进行几万千米的长途跋涉呢?它们依靠的是头部内的纳米磁性材料,为它们准确无误地导航。生物学家在研究鸽子、海豚、蝴蝶、蜜蜂等生物为什么从来不会迷失方向时,也发现这些生物体内同样存在着纳
11、米材料为它们导航。课后围绕纳米科技查阅读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观点。(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高科技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反馈练习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 )(1)鸡蛋清溶液(2)水(3)淀粉溶液(4)硫酸钠溶液(5)沸水中滴入饱和 FeCl3 溶液A、(2)(4) B、(3)(4) C、(2)(4)(5) ) D、(4)课堂小结本节课的重点是胶体的定义、制备及其性质。一起完成下表: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分散质粒子性质外观稳定性是否有丁达尔效应能否透过滤纸(100nm)能否透过半透膜(1nm)九、板书设计 1、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的分散系(本质)2、胶体的制备:饱和FeCl3 水解3、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现象(区分胶体和溶液的物理方法) (2)电泳现象(3)胶体的聚沉4、胶体的应用十、反思与感悟在本节课的整个设计中,我意在营造民主、活泼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坚持“创设情境,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互动,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通过多给学生创造参与课堂的机会来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知识与技巧的内在联系化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