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二历史:3.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7111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二历史:3.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高二历史:3.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高二历史:3.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高二历史:3.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高二历史:3.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12高二历史:3.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12高二历史:3.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12高二历史:3.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12高二历史:3.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12高二历史:3.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12高二历史:3.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12高二历史:3.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12高二历史:3.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12高二历史:3.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12高二历史:3.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师用书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3.4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教师用书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5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米诺斯、迷宫、祭祀王及其疑问克里特文明未解之谜的原因以及人类对社会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通过学习,能把伊文思等在克里特文明探索过程中的科学考古探究的方法与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再现克里特文明; 对比识记内容; 实物资料、图片比较; 问题探究 阅读图片与文字,归纳总结与问题探究 情景再现 问题与探究了解克里特文明及其历史意义;理解人类认识历史问题的复杂性和艰难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和历史创新思维的意识,了解、掌握考古发掘、研究的基本常识及解开人类社会历史之谜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认识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重要性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及其疑问米诺斯文明的消失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克里特文明的历史地位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及克里特文明的历史地位。 难点 克里特文明未解之谜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课本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公牛、双刃斧与线文、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原因。这一方面说明克里特文明的存在与伟大,又说明还有许多未

3、解之谜需要继续探索。建议教学中要重视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和图片的运用,增强真实性,提高可信度,培养创造性思维;适当突出伊文思等科学考古的情况和精神,培养学生为科考而执着追求的献身精神。 本节引言主要讲了两个问题:1克里特文明衰落的时间;2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具体有哪些。第二个问题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线索,提醒学生重视,便于总体把握。 第一目“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 教材概述了关于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的种种传说、神话和人们的考古研究和推论,并用【学思之窗】来补充介绍人们关于迷宫的不同学术观点。 关于米诺斯 关于米诺斯,传说是一个国王的名称,亚瑟伊文思爵士认为可能是一个王朝的名称,美国的威尔杜兰

4、也持同一观点,他讲:“也许,这个字(米诺斯)只是一个头衔,就像法老和凯撒一样,包括了许多国王。” 根据希腊神话的描述,强有力的国王米诺斯在其位于克诺索斯的宏伟而豪奢的宫殿中统治着自己富庶的王国。他的宫殿就是克里特岛上克诺索斯宫殿,它不仅是王室的住所还是宗教、政治、工艺和商业的中心。克诺索斯宫殿中有一间特殊的御座室;女祭司会向那位端坐在一把精雕细刻的石膏椅上的米诺斯祈祷;御座室中的御座,伊文思称它为“欧洲最古老的御座”。米诺斯是一个国王,同时也是个祭司王,掌握着君权和神权,权力至高无上。 持米诺斯是一个王朝者认为: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间(相当我国的夏朝),克里特王国的文化盛极

5、一时,在最后的一二百年中,正是米诺斯王朝。王朝前后相继有多个国王。当时,米诺斯王朝称雄爱琴海,威震雅典,是联系欧、亚、非三洲先进国家的纽带。米诺斯王朝充分利用了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造船业,并建立了强大的舰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支海军。米诺斯王朝所向披靡的舰队,使他的国家与埃及、叙利亚、巴比伦、小亚细亚等区域保持贸易来往,并成为建立海上霸权进行扩张和殖民的威慑力量,爱琴海诸岛纷纷向米诺斯王朝称臣,雅典也得向米诺斯王朝纳贡。 关于迷宫及其主人 传说中的迷宫是建于克诺索斯王宫地下的宫殿,但也有人认为迷宫即克诺索斯王宫,伊文思说:“迷宫并不处在王宫地下,迷宫就是王宫本身!” 古希腊关于克里特岛的各

6、种传说中,最曲折离奇的是雅典英雄提修斯独闯迷宫的故事。相传,克里特最好的建筑师兼工匠达尔达路斯,为米诺斯建造了一个迷宫。迷宫里道路弯弯曲曲,迷离小径比比皆是。人一旦进入,休想找到出口。迷宫里关着米诺斯的妻子帕西菲生的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诺陶诺斯(俗称“米诺牛”)。米诺牛靠吞食前来送死的人生存。雅典城每年要贡献7对青年男女给米诺牛。这一年,雅典老王挨果斯的儿子提修斯为了安慰他的父亲和人民,自愿献身,来到克里特。提修斯引领着13名青年男女去朝见米诺斯时,米诺斯的女儿,美丽的阿里阿德涅公主被提修斯勇敢镇定的风度所打动,爱上了这个雅典英雄。她暗中与提修斯相会,提出帮助提修斯走出迷宫,提修斯答应了阿里阿德涅

7、的条件并立下誓言。于是阿里阿德涅求巧匠达尔达路斯帮忙,想出了一个走出迷宫的巧妙办法。提修斯进入迷宫时,阿里阿德涅给了他一个线团和一把魔剑,她让提修斯把线头紧拴在迷宫的入口处,然后一边走一边放线。提修斯进入迷宫,用魔剑刺死了怪物米诺牛,然后顺着线团走出迷宫,与阿里阿德涅公主一起远走高飞了。这个传说可信度如何,直到1980年,英国考古学家在克里特岛上一所铜器时代的房屋里,发掘出200多根支离破碎的人骨,从而证明了:古代克里特人在米诺斯时代确有食人肉的习惯,才流传下雅典向克里特进贡童男童女的传说。从而这也使提修斯独闯迷宫成为一个被证实的传说。 整个王宫依山而建,占地面积2 200平方米。入口位于王宫

8、西南部,进了宫门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甬道,甬道尽头,便是中心庭院。它的周围分布着各种房间,据最低估计,总数也在1 500间以上。庭院的东侧估计是国王居住部分,有正殿、王后寝室、卫生间、浴室、库房等;西侧有一系列狭长的仓库;东南角有阶梯直通山下。 王宫西北角有一个长方形的露天剧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露天剧场的遗迹。根据壁画内容看,这里肯定演出过一些宗教内容的舞蹈和其他一些精彩节目。 克诺索斯王宫层层相连、宫室环抱、数不清的门户和数不清的阶梯,加上无数错杂的小走廊,给人以扑朔迷离的感觉。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宫殿依山而筑,地势高低错落,建筑物之间遍设楼梯和台阶所致。 王宫的建筑结构颇具特

9、色,房屋宽敞,室内室外房间之间往往只用几根柱子划分。每一组围着采光天井的房间中,有一个长方形的主要房间,称之为“麦加伦”,意即“正厅”。这种“麦加伦”形制,在以后的希腊神庙,如著名的雅典卫城等,也都沿用了这种结构。 此外,克诺索斯王宫广泛使用圆柱,柱头和柱基大多是厚实的圆盘,圆盘之上有一块方形的顶板,用以传递载荷和保护柱子。有些柱子的柱身有凹槽和凸棱。 王宫的柱子上粗下细,看上去非常协调,说明当时的建筑工匠已经考虑到了人的视觉差异,因此用这种办法来矫正人的视差。倘若上下粗细一样,看上去柱子上部就会显得比下部细,这实际上是人的视错觉。而克里特的建筑师将这样一点小小的视差都纳入到建筑设计之中,足见

10、他们是一群精益求精的艺术家。 建筑的采光照明系统安装得非常巧妙。建筑师们在高低错落的宫室之间安置了一个个采光和通风的天井,让光线和空气通过靠近天井的窗口和通风口进入室内。对于光线较暗的底层,则在采光天井的一角装上一块磨光的大理石,让光线通过大理石的反射照入室内,使底层的房间也能获得较好的光线。 更令人叫绝的是王宫的供水与排水系统。它们由石头砌成的沟和陶土管组成。排水用的管道形状别致,是由一节节两头小中间大的陶土管衔接起来的。这些圆管之所以特地做成两头小中间大,从流体力学原理来讲,水流经过不同口径的管道时,随着口径的变化,会产生一种冲力,这样就可避免排水管道被污物所堵塞。这种独步古代世界的排水系

11、统的应用,使王宫各处浴室、厕所的卫生程度令现代人难以想象。 王宫还有更优秀的水力建筑工程,在中心庭院东北角,有一道雄伟的露天阶梯向下直通接近河流的较低地面。阶梯的两边开有沟槽,用来把雨水引走。每一级阶梯与下一级成直角,克里特的水利工程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使水沿沟槽顺利流走而又不溢出到阶梯平台上来,如果两边的沟槽是一般的平底斜面,雨水就会向前冲流,在转角处不可避免地溢出来。这个看起来很小的问题却有极大的难度。克里特的工程师们找到了一种最佳方案。他们使沟槽底部形成一连串抛物曲线,曲线本身与流向侧面的雨水在那样的角度所要形成的抛物线一致。这样,雨水就以减半的速度流到每个级阶梯的底部。减缓水流速度是解决

12、这一难题的关键,克里特人如此巧妙地控制水流速度的设计,令现代建筑师们也心悦诚服。 王宫的主人是国王,国王同时是一位男性的“祭司王”,他既拥有王权,又拥有神权。 整个克诺索斯王宫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系列的惊叹,大到整体布局,小到一节导水陶管的设计,无不闪现出克里特人的智慧之光。在一个8 000多平方公里的岛屿上创作出如此巨大而完美的建筑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第二目“关于公牛、双刃斧和线形文字” 主要从米诺斯的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公牛”“双刃斧”图样和符号进行分析,并简介关于对“公牛”“双刃斧”的未解之谜和不同的学术观点。介绍了人们对线形文字未能解读的遗憾。课本用“历史纵横”的文字补充发现线文和线文以

13、及人们破译线文的情况。建议进行本目内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四幅插图,增强直观性、形象性和有效性。 公牛 伊文思等考古学家在克诺索斯王宫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在壁画、浮雕、印章上,公牛的形象一再出现,他们在宫廷中、神圣的树林或洞穴中,或山顶建立了祭坛。祭坛设有可能代表圣牛的“圣角”等。在王宫的南面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公牛角的标本。公牛在克里特人宗教的仪式、神圣的庆典中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模仿牛角而制的各种模型与公牛的图案几乎是克里特每一座神堂的必需品。它们的形象我们可以在神堂的顶上和神堂内见到:例如在供物台上陈列着牛角,在供物桌上画上牛等等。特别是1900年发掘出的一幅壁画,壁画绘着一个年轻人在向

14、前冲的公牛背上翻筋斗。可见,克里特人对公牛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公牛背上一跃图 公牛背上一跃图,表现的是克里特人在假日的圆形剧场中人与凶猛公牛的相斗图:当牛低头在一小池喝水时,猎人一跃而上跨骑牛头。职业驯兽师扭着牛头直到牛对于他无可奈何。身段矫捷的职业演员,在竞技场遇上牛之后,便双手握住牛角,跃入空中,在牛背上翻筋斗。这种在今天仍然流行的残忍并需勇气的游戏是与文明一样古老的。看过这种图片的一个北美洲的斗牛士认为,图案上描绘的内容是不能实现的。他说:“你不可能在公牛对你迎面冲来的时候起跳而抓住牛角,因为这时你没有机会保持平衡。”他还说,“公牛比一头小牛力量强过三倍,而又奔跑时是歪斜地昂着头,并用

15、角来抵伤它前面的人”,所以,这种表演是不可能付诸实践的。 也有人认为,画面上的人很可能是给公牛的献祭品,在公牛背上一跃的图案上常常出现米诺斯女神形象,似乎暗示着这种仪式有可能是一种献祭,可见,公牛背上一跃图可能是克里特人的一种宗教活动。古老传说所讲述的,迷宫中的米诺牛每年要吞食7对青年男女这一神话故事,是否是从这种献祭仪式中产生的呢? 米诺斯艺术和雕塑作品中充满了人在牛背腾跃的场景,少男和少女们单枪匹马或者成群结伴地在野外捕牛图,或是在牛背上完成令人惊叹的动作。这些事件很可能发生在重大的节日里,也许是在庆祝丰产和再生的春天的节日中。但这仅仅是一项由技艺高超的运动员表演的紧张刺激而又场面壮观的运

16、动,亦或是从捕获野牛作为宗教牺牲的活动演化而来的仪式。克里特人信仰、希望、畏惧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供奉可能代表圣牛的“圣角”,在公牛背上翻筋斗是祭祀,还是斗牛、还是运动、还是献祭品,或其他?然而,在米诺斯文明的书面语言线形文字A被破解之前,人在牛背腾跃中所蕴含的意义一直是一个谜。 双刃斧 米诺斯艺术和雕塑作品中所抽绘的宗教活动,常有一种女性形象反复出现。很显然,这是一位女神,她有时是单独的,有时旁边站立着一些侍从、祭司与信徒。女神间或也和一位男神在一起,但男神从不与女神平起平坐,他的地位比女神低一些。最动人的是一个陶土印章上的图案是双狮拱卫着女神,伊文思称之为“米诺斯女神”,她常常手握毒蛇或

17、“双刃斧”,“双刃斧”是米诺斯艺术作品中较普遍的现象。在克里特黑暗的地下室,其主要特征是用一些沉重的石柱作为这种地窟的支撑。石柱上常常刻有神圣的双刃斧的符号,旁边偶尔有一道沟,也许是献祭牺牲时接受鲜血用的。有专家认为,双刃斧标记代表宙斯。威尔杜兰说:“重叠的双刃斧是献祭的工具,它所杀伤动物的血可使其更具神力,它也可以作为神力引导下的一件神圣武器,或甚至可以代表以闪电避开天空的宙斯。” 线形文字“” 大约从公元前17世纪开始,克里特居民从每个符号表示一个一定的字或概念的图画式表意文字,过渡到每个符号表示一个音节的线形文字。这种线形音节文字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因为有三分之一的线形文字符号可以确

18、定出象形文字的原型。 古代克里特居民把自己的文字写在泥版、家用陶器、墙壁、皮革和棕桐树叶上。当然,其中传到我们现在的只是些在粘土上写成的文字。学者们在发现的3 000多件“线形文字A”的泥版上,统计出有137个符号,铭文不仅表示包括音节的符号,而目还有一些象形的表意符号,文字的书写总是从左至右。可惜“线形文字A”直到现在也没有被破解。 第三目“米诺斯文明的消失” 教材概括介绍了考古学界对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原因三种推论以及克里特文明的历史地位。用“学思之窗”补证米诺斯文明消失于火山爆发的根据。建议教学时对“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有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就给予鼓励,以培养学生的

19、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 关于克里特文明的毁灭: 根据现代研究,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克里特岛上所有的城市,突然在同一时间全部被毁灭了,不久,这个古老的海上霸国便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究竟什么原因突然消失?1967年,美国考古学家揭开了这个谜。 在克里特岛以北约130公里,有一座桑托林火山岛。桑托林火山海拔仅566米,公元前1500年前后,桑托林火山大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渣多达625平方公里,岛上的城市几乎在一瞬间就被埋在厚厚的火山灰下,美国人曾在岛上60多米厚的火山灰下挖出了一座古代商业城市证明了这一点。直冲天际的火山灰弥漫在空中,覆盖着地中海东部地区。据记载,当时埃及的上空曾出现3天

20、漆黑一片的情景。火山爆发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浪头的高度达50米,这滔天的巨浪滚滚南下,很快便来到克里特岛,摧毁了岛上的城市、村庄和沃土良田,船只被狂滔击碎,米诺斯无敌的舰队顷刻间化为乌有。由此他们推断:可能就是这次火山大爆发所引起的强烈地震和海啸,毁灭了克里特岛上的城市。 美国的威尔杜兰认为克里特的没落,可能有各种原因。克里特一度著名的柏木和杉木林消失了,今天岛上三分之二的土地是不毛之地,无法吸收冬天的降雨量。也许克里特正像许多没落文化地区一样,人口控制做得太过分了,生育率大减。也许是由于财富和奢侈的剧增,耽于肉体欲乐而使整个民族活力丧失,削弱了其生活或自卫的意志。出生时是一个禁欲主义者,而死时

21、已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也许埃及国王艾克那方死后,埃及的崩溃中断了埃及与克里特之间的贸易,而使得米诺斯诸王的财富减少。克里特内部并没有什么重大的资源,它的繁荣有赖于商业及其工业的海外市场,就像现代的英国一样,它的繁荣仅赖于对海上的控制。也可能是内战削减了岛上的人,结果面对外侮时不能团结一致。也可能是一场地震使所有宫殿变成废墟,或是一次革命,在恐怖中破坏了一切。 克诺索斯衰落后,以迈锡尼为代表的一批大陆城市强盛起来,历史舞台转到了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迈锡尼。克里特文明的许多成就被继承发展。从此,爱琴文明翻开了新的一页。 就这样,一次火山大爆发或其他原因,消灭了一个古老的文明社会。克里特王国被人们遗忘了

22、,只留下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传说。克里特文化的兴亡,至今仍是考古学中令人费解的难题之一,它的神秘面纱远远未被完全揭开。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一目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的基本概况及存在的未解之谜,教师可首先对学生关于克里特文明的已有知识和掌握的程度如何进行了解。例如什么叫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的时间,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关系等等。然后导入本节课的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本条目的内容后,帮助学生掌握关于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几种不同的学术观点,思考分析我们从中能够获取哪些历史信息?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示学生,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的关系,历史

23、考古发掘和历史科学推论的关系,历史考证的依据和方法等,让学生在解决历史问题过程中,感受科学考古探究的方法与精神的重要性。 关于“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一目的教学。课本的四幅历史艺术作品图片大地女神公牛背上一跃饰有双刃斧的花瓶双刃斧厅复原图展示了克里特文明丰富的文化。教学时可以将此四幅历史艺术作品图片作为本目教学的一条线索。通过线形文字和线形文字的比较,掌握两者的关系,以及人们至今仍未破译“线文”的概况。让学生从中感受克里特文明的特点,克里特文明与道德、信仰、精神之间的关系,线文至今仍未破译的遗憾。 关于“米诺斯文明的消失”一目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出系列问题,例如:1米诺斯文明消失于什么时候?2米

24、诺斯文明消失的可能性有哪些?3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原因是火山爆发、地震、迈锡尼人的入侵,还是其他原因?请说明理由。4克里特文明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让学生在探究克里特文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历史考古探究的兴趣、理解历史考古探究的重要和历史的多样性,感受克里特文明的伟大以及克里特文明的历史地位。 最后小结可以利用【资料回放】和本课测评第一题的内容进行。请学生首先阅读,然后完成其中的问题,活动过程请参见问题答案提示部分的内容。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在学习“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一目时,教师可以从米诺斯的传说和提修斯独闯迷宫的故事导入本目,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媒体展示米诺斯迷宫图(可用世界文明奇迹大象出版社,

25、2003年3月版,第2223页图),概述迷宫的布局、建筑及结构;学习伊文斯科学考古的方法与精神,领略克里特文明的伟大;掌握人们对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的种种推断和学术观点。 案例二在学习公牛、双刃斧与线文A一目内容时,用多媒体展示大地女神公牛背上一跃饰有双刃斧的花瓶双刃斧厅复原图四幅图片进行教学。 大地女神米诺斯女神展开的双手上各拿着一条蛇,在当今还生活着的一些土著民族中,蛇常常是崇拜的对象,持蛇女神是神话传说中帮助宙斯生存下来的大地女神,有人认为克里特人供奉她是为了向大地赎罪。 公牛背上一跃是一枚黄金图章戒指上描绘一个人在一头公牛背上灵巧地腾跃图,米诺斯艺术和雕塑作品中充满了人在牛背上腾跃的场

26、景,这些事件很可能发生在重大的节日里,也许是发生在丰收和再生的春天的节日中的庆祝活动,也可能是一项由技艺高超的运动员表演紧张刺激而又场面壮观的运动,也或是从捕获野牛作为宗教牺牲的活动演化而来的一种仪式。 饰有双刃斧的花瓶花瓶饰有传统的米诺斯双刃斧的图案,但它所展示的风格、形式与希腊大陆迈锡尼的艺术更为接近,考虑到该艺术品和以往克里特艺术品风格的突然变化,以及克里特文明的文献记录开始使用迈锡尼人的线形文字B这一事实,学者们怀疑在最后几十年中控制克里特岛的是大陆人。 双刃斧厅复原图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等,在克里特岛发掘出了克诺索斯王宫,众多的房屋均由迂回曲折的廊道连接,结构之复杂实为罕见

27、,迷宫中还发现了双斧标志,学者一致认为,这就是米诺斯王国的双斧宫殿。这幅图片只是双刃斧厅复原图的局部,王宫的建筑结构颇具特色,对后来的希腊建筑有重大影响。威尔杜兰认为:“重叠的双斧是献祭的工具,它也可能是一件神圣的神器或甚至可以代表以闪电劈开天空的宙斯。”墙壁横梁上的“8”字形盾牌也可能是一种神的力量的象征。 以上四幅图片各自代表什么,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这就是都和宗教崇拜有关,但这里又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克里特人信仰、希望、畏惧的是什么?女神究竟代表什么?女神双手各自拿着一条蛇,是图腾崇拜还是其他?他们为什么要供奉持蛇的大地女神?向大地赎罪的观念是怎样产生的?人在牛背上腾跃的场景

28、是庆祝丰收和再生的春天的节目中紧张刺激而又壮观的运动,抑或是从捕获野牛作为宗教牺牲的活动演化而来的一种仪式?双刃斧、“8”字形盾牌究竟是什么的象征?人们对克里特人宗教活动的大多数细节还没有搞清楚,这些问题吸引了当代众多的考古学家去钻研探索,因为了解人类在文明初始时期的道德、精神和信仰,对于我们认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案例三在学习“米诺斯文明的消失”这一目时,教师可这样导入:在当今世界上,人们对克里特文明的突然消失的原因有哪些观点?你赞同哪一观点?理由是什么?除了课本所讲的原因和老师提及的原因之外,你是否认为还有其他原因?如有,理由是什么?从克里特文明的消失中,我们应如何处理

29、好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问题?当前良诸遗址有许多新的发现,众说纷纭,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你是否能从研究方法上提出些建议? 四、问题解答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 解题关键:未解之谜的不同解释。 思路引领:米诺斯、迷宫及其主人、公牛、双刃斧与线文、米诺斯消失的原因。 答案提示:1米诺斯是国王还是一个王朝的名称?2迷宫是宫殿、国王的居所,还是“死人之宫”,神庙,抑或其他?3迷宫的主人是国王,还是“祭司王”,抑或其他?4公牛、双刃斧究竟象征什么?5线形文字究竟是什么文字,如何解读?6米诺斯文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米诺斯遗址发现的重大意义何在? 解题关键:米诺斯文

30、明的历史地位。 思路引领:古希腊文明的源头、爱琴文明的组成、爱琴文明把古希腊文明提前了1 000年左右。 答案提示:米诺斯遗址的发现,使人们更进一步接近了历史真实,认识到克里特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真正源头;克里特文明与比它稍晚的迈锡尼文明一起,合称为爱琴文明。在研究史上,爱琴文明把古希腊文明提前了1 000年左右,从而使其居于世界最早文明之列。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四中学张文星)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辛克莱胡德是米诺问题研究的英国专家,他认为:公元前1450年左右,希腊的迈锡尼人入侵克诺索斯,摧毁了克里特各地的新宫殿,惟有克诺索斯迷宫被特意保留下来,作为他们统治克里特岛的基地,胡德进而描述

31、说: 公元前1450年大灾难后,即使不是全岛,至少克里特的中、东部处于克诺索斯的直接统治下。正如伊文思所注意的那样,武士墓和宫殿墙壁上的军事题材壁画,表明一个新的好战王朝建立起来了。“宫殿风格”装饰的大陶缸表明了首都的富有和辉煌,也显示出欣赏情趣的下降。 克诺索斯这个冷峻的军事辉煌时代在大灾难中结束了。宫殿被大火焚毁,再未重建。毁灭年代是60年代以来一直有争议的问题,但最可能发生的时间是公元前1375前1350年,不会更晚。 克诺索斯宫殿的最后毁灭,不管年代如何,很可能是出于敌手。克诺索斯地区的武士墓和王子墓都属于毁灭前的时期。破坏者似乎来自海外,而且可能再次来自希腊本土。他们蹂躏了克里特,并

32、将克里特置于他们的统治之下。 有证据表明,希腊本土忒拜遗址上的所谓“卡德谟斯王宫”和克诺索斯的宫殿大约是同时被毁的。可能两者都是强大的中心城市,一个在北方,另一个在南方,它们都成了迈锡尼扩张的牺牲品,后者在公元前13世纪似乎成为一个大帝国的首都,主宰着大部分爱琴地区。 辛克莱胡德:米诺人第60页。(录自王以欣著:寻找迷宫神话、考古与米诺文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59460页) 2课文注释 大地女神 在克里特神庙里还常常看到持蛇女神的画像和雕像,以及与祭蛇有关的供物。图示的象牙雕像就是很出名的一尊。她下裙有黄金片条相图,双手各握一蛇,挺直的头部,高耸的乳房,有人说这是生殖女神,因为蛇

33、与乳房都是生殖力的象征。还有人说,克里特人把蛇看成是守护家庭安宁的善神。这是一尊供祭拜用的偶像,当初被岛上的农民得到,经过辗转后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还有一尊比较出名的陶质持蛇女神像,现藏于雅典考古博物馆内。 牛头图 克里特的神话故事中,牛的形象具有特殊的意义。克诺索斯王宫发掘的文物中,有供在神庙里的“圣角”牛角,有绘着斗牛的壁画,饰有牛头图案的陶器。这只硬石刻成的牛头属晚期米诺斯文化,据说是只大型的酒杯。刻刀在它的表面凿出很好看的皮毛纹路,它的眼球是用水晶镶嵌的,还加有红宝石。两只鼻孔镶有白色的贝壳。后人又加上了金饰的木质牛角,整个造型显得咄咄逼人。 双刃斧 米诺宗教有一套很独特的祭礼用具

34、,其中最典型的是“双刃斧”。“双刃斧”是米诺祭礼中的神圣器物,具有宗教象征意义。它常常出现于祭礼场合,或插在角锥形石托上;它也是壁画、陶器和印章图案热衷的主题,出现在神幻和写实的图景中,或仅仅作为一种装饰。大的青铜制双刃斧显然可以当工具使用,一些小型双刃斧,如用金、银、铅、松软的蛇纹岩和赤陶等制成者,装饰华丽而不实用,显然只是一种宗教象征物和装饰物。有关双刃斧的真正意义和功用仍是个谜。在近东地区,双刃斧是雷神的霹雳武器,然而,在米诺造型艺术中,男神持双刃斧的场景从未出现,女神使用双刃斧的场面却屡见不鲜。有人把双刃斧解释成杀祭牲用的工具,但造型艺术中并未真正表现过。 神秘的古文字:象形文与线文A

35、 米诺人是欧洲最早使用文字的民族。公元前2000年代初,宫殿书记们已利用象形文字登记注册库存产品了。米诺象形文有两种字体:一种图画体,刻在三边或四边的棱柱印章上,语句很短;另一种为线体,即图画体的草写,刻在泥版、泥棒、泥球或泥盘上,语句稍长。它们只起封泥或档案分类的标签作用,因侥幸被宫殿大火焚烧而存世;真正的文献可能写在羊皮纸、纸草或棕榈叶上,装在木箱里,早已朽坏不存。象形文铭文主要发现在三座大宫殿的档案室里,数量很少。在已发现的331件象形文铭文中,泥版数量十分稀少。米诺象形文是为适应宫殿经济管理的实际需要而发明的。尽管受到埃及和两河流域古象形文的间接影响,米诺象形文基本是在本岛发明的,其主

36、要字符是在“前宫殿时期”的图画符号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伊文思归纳出135个象形文符号,涉及人体、器具、房屋、船、动植物等各种图形。据新的统计,象形文共有音节符号96个,表意符34个,部首符9个,还有几个标点符号。由于象形文泥版数量少,字数有限,破译困难,因而迄今未能释读成功。现存字数最多的象形文铭文是著名的“费斯托斯圆盘”,1908年由意大利考古队发现于费斯托斯宫殿的档案室里,年代属于新宫殿时期。这一时期象形文作为书写宗教文献的神圣文字仍继续存在,圆盘上的符号是用活字印模在泥盘尚湿时压印上的,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活字印刷文献。 新宫殿时期,象形文仍使用,但从旧宫殿晚期线体象形文简化而来的一种新文字“

37、线形文字A”开始流行。在马里亚新宫殿的档案室里,象形文和线形A泥版曾同时出现。线文A刻写在泥版、泥棒、泥球、墙壁和陶器上,据最新统计,在已发现的1 487件线文A铭文中,泥版只占323块,线文A泥版不是标签,而且真正的文献,一般认为是账目清单。刻写在祭礼器皿和祭桌上的铭文无疑属于宗教文献,可以是些颂词、祈祷词和巫术咒语等。线文A在“新宫殿时期”的克里特岛使用广泛,甚至传播到爱琴岛屿上。同期塞浦路斯岛出现的线形文可能也受其影响。虽然线文A尚未释读成功,但学者们普遍相信,线文A不是希腊语,而是米诺人自己的语言。有些学者试图证明其为闪米特语或卢维语,但没有被广泛接受。 3学术观点 克诺索斯迷宫在公元

38、前1375年遭大火焚毁的原因: 学者们普遍认为是人为破坏的结果,破坏者尚不能确切肯定,有两种可能:一是憎恨克诺索斯主宰爱琴海的大陆迈锡尼人的入侵。二是克里特土著反抗迈锡尼人异族统治的起义。 迈锡尼人何时入主克诺索斯迷宫? (1)公元前1500前1450年,他们可能是克里特各地新宫殿的破坏者。 (2)公元前1375年,迈锡尼人首次入侵克诺索斯,迷宫被焚毁,但又重新修复。 对克诺索斯迷宫最后毁灭的时间和原因,学者们所持的观点 (1)公元前1400年毁于地震。(伊文思持此观点) (2)公元前1400毁于克里特土著起义的战火。英阿兰瓦斯 (3)公元前1357前1350年毁于希腊入侵者的战火。英辛克莱胡

39、德 (4)公元前1200年毁于多利亚人的入侵。英帕尔墨 关于迷宫 在古代,迷宫用来称呼那些有很多回环歧道而且难于找到出口的宫殿。古代作家们说有四座迷宫:克里特岛迷宫,相传是代达罗斯为米诺陶洛斯所建;埃及迷宫,在法尤姆绿洲地区,据希罗多德说,其中约有房屋三千间;萨摩斯岛迷宫,系波吕克剌忒斯兴建;意大利迷宫,大概是埃特鲁里亚国王波塞那的陵墓。考古发掘工作使我们可以这样推测,关于迷宫的神话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的。例如,关于克里特岛迷宫的神话反映了人们对公元前二千纪克里特国家兴盛时期的回忆。学术界对迷宫一词的来源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此词来自双面斧的名称,它的图形常见于克里特迷宫的墙上;另一处认为此词来自

40、埃及国王阿美涅姆黑特三世的宝座名称,埃及迷宫就是他下令建造的。在现代语中,迷宫一词不仅指歧道回环的建筑物,而且还指混乱的状态、错综的关系、繁复的议论等等,从中很难找到解决的办法。 迷宫是干什么的? 古希腊神话中,迷宫是能工巧匠代达罗斯遵照米诺斯王的旨意,为囚禁吃人牛怪而设计建造的。这个故事给后人留下抹不去的恐怖印象,迷宫是吃人的魔窟,是一去不复返之乡。 伊文思拨开神话迷雾,认为迷宫是青铜时代克里特岛国王们的“宁静的居所”。伊文思的看法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他的观点不仅有牢固的考古学基础,也有神话支持。按另一神话版本,米诺斯晚年曾退隐到迷宫里,吃人牛怪被囚禁在迷宫的深处。既然是王宫,就应有进行国

41、事活动和祭礼的厅堂,当然,还要有国王的宝座。伊文思毕竟找到了这样的房间,如迷宫西翼的御座间。伊文思起初认为御座间是米诺斯王的御前会议室,后来解释成祭司王主持神秘祭典的礼厅。总之,在伊文思眼中,迷宫有明显的宗教功能,但它仍是王宫,其主人是世俗君主,也是大祭司。迷宫中的神祠有王室家庙性质,是王宫的有机构成,当然,它也是国人的祭拜中心。 20世纪70年代中期,有一位叫汉斯冯德尔利克的学者,写了一部克里特的秘密的书,发表了不少惊世骇俗的怪论。他对迷宫的功能提出新看法,声称迷宫根本不是活人住的地方,而是存放木乃伊的死人之宫,一个古代殡仪馆。冯德尔利克对“宫殿说”提出诸多质疑。他分析了迷宫的种种怪现象,例

42、如,迷宫建筑布局并不实用便捷:从西门至中庭须绕过很长的弯路,按冯氏解释,此为有意所为,旨在阻止邪恶力量畅通无阻地进入至圣之地。按古典传统,东门主吉,西门主凶,但迷宫西门却是主要入口,东门却无足轻重,表明迷宫是亡者之归宿。迷宫的底层房间狭窄幽暗,不适于王族居住,西翼几乎都是无窗的地窖;东翼所谓的王室生活区也深藏于地表下的幽暗处。迷宫的墙和地板大都用松软易磨损的石膏铺砌,说明迷宫不是供人往来行走的。大量卡马瑞斯风格的“蛋壳陶”,器壁又薄又脆,很不实用,按冯氏的解释,其功能只限祭礼用,是亡灵在阴间使用的器皿。迷宫中发现的工艺品绝大多数属随葬性质,其壁画是表现理想的来世生活的。 随着学术界对“迷宫”宗

43、教功能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宫殿说”的正统地位受到严峻挑战。但“宫殿说”自有其理论上的合理性,不宜轻易否定,一些学者从中调和,形成折衷的看法,这种观点在娜诺马林那托斯(N )的新作米诺宗教中有所阐述。马林那托斯指出:米诺文化突出的精致堪与埃及、近东文明相媲美;米诺人宗教活动的实物证据也颇丰富,惟独没有大型神庙,而大神庙是城市文化的普遍特征之一。解开此谜团并不难,“很可能,那些所谓的宫殿事实上就是我们寻找的大型宗教建筑”,即“遗失的米诺神庙”。马林那托斯深入剖析了迷宫各部分的宗教功能,甚至所谓的王室“家居区”也有礼仪职能,尤与“公牛舞”有关联,但她的结论并非极端的“神庙说”,而是一种折衷解释:克里

44、特各宫殿“是宗教活动的中心,里面住着一个统治集团,负责宗教、经济和政治事务。简言之,各宫殿是遗失的庙宇,所例外者,它们并不仅仅是庙宇,还是统治者的居所。”统治者的生活区极可能在早已荡然无存的楼上。简言之,迷宫是“神庙与宫殿的合二而一”,是“一组组神祠和行政单位的汇合体”,“这种组合并不新鲜;近东神庙已提供了佐证。一个宗教中心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和行政管理中心并非难以想象。相反,它与青铜时代的社会经济组织基础相适应。”(娜诺马林那托斯:米诺宗教N , ,南卡罗林纳1993年版,第3940、7475页。) 迷宫的主人是谁? 伊文思主张“宫殿说”。他相信迷宫是青铜时代克里特国王的居所,全岛的政治经济中心

45、,同时也意识到迷宫无所不在的宗教特征,他在两者间调和,遂推出了“祭司王”理论。伊文思的“祭司王”说法是有其人类学理论基础的。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早已指出:远古时代的君主普遍具有神性,“在神灵与世俗之间的分野还不是太大的时候,他们对于尘俗事物与宗教事务同样都具有无上的权力:一句话,他们既是国王,又是神。这种现象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深远的根源。” 伊文思的“祭司王”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学者们的普遍附和。“祭司王”理论的薄弱之处在于考古证据的匮乏。在大量涉及宗教祭礼场面的艺术造型中,女神和女祭司占据了显要地位,而男性“祭司王”主持祭礼的场面几无所见,可资佐证者仅有“祭司王浅浮雕壁画”及所谓的“酋长瓶”,但

46、在具体解释上仍是众说纷纭,疑窦丛生的。 胡德(.)强调女子的宗教主导作用,认为“宗教中女神的支配地位意味着妇女在宗教仪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女王们(王后们)作为高级女祭司,即使本身不是神,也显然有重要的仪式职能。确有理由假设,克诺索斯御座间的石座不是米诺斯的王座而是阿里阿德涅的王座,是女王们作为女神代表在仪式上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克里特处于女王们的统治下。传说和类比均表明:权力掌握在国王们手中,虽然王位继承可能一直通过女系,靠与国王的女儿结婚来实现。”胡德认为此习俗是克里特母权制传统的延续。历史上小亚的卡里亚人实行母系继承制;吕西亚人则以母亲姓氏为姓;这两个民族在青铜时代都与克里特人保持密

47、切的文化宗教联系。卡斯特勒登将上述对“祭司王”的异议推向顶峰。在他看来,克诺索斯迷宫不再是“米诺斯王的宫殿”,而是供奉诸女神的庞大神庙群,里面住着“一批神庙高级女祭司;无数的低级女祭司还有穿女装的阉人男祭司以及仆役、公牛跳跃者、角斗士、杂技演员和乐手”。这里有着“一种神秘的生活,周而复始地履行着神秘的祭礼,参加者是为数不多的一批批女祭司,以及秘教信徒、新入教者等善男信女们”。迷宫还“为香客们提供食宿,以壁画和标新立异的建筑吸引人,使之感受到仪式舞蹈、拳击、角力和公牛跳跃的刺激”。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有关克诺索斯迷宫的功能及克里特政权的性质,迄今仍为学术争论的热点。“宫殿说”受到怀疑,但仍保持

48、某种正统地位,“祭司王”理论则受到严重挑战。尽管新观点不断涌现,克里特政权的神权基础却得到公认。女祭司的宗教支配地位获得更广泛的承认,但其统治国家的世俗权力却因无旁例可循且与传说相悖而被质疑。多数学者仍相信克里特有位男性国王,但他的宗教作用乃至行政权力却可能被伊文思夸大了。学者们怀疑“祭司王”理论,也不愿冒然接受“女祭司王”的存在,主张对“女子神权统治”持审慎态度。王以欣认为,“宫殿说”得到传说和部分考古事实的支持,不宜轻易否定,而且,我们所了解的迷宫只限于其底层,不足以说明其全部功能。然而,国王的权力,特别是宗教方面,可能被伊文思夸大了。女祭司主宰宗教事务是事实,但她们对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

49、的影响及其与国王的关系却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学者们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该问题的研究日趋深化,但毕竟停留在假说阶段。我们期待更多有说服力的实物证据的出土和未来对线文泥版可能的破译以及对现有证据更充分细致的分析,以实现澄清问题的希望。 4参考资料目录 王以欣著:寻找迷宫神话、考古与米诺文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晏绍祥 杨巨平著:走进古希腊文明,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版。 李天祐:古代希腊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汉斯克里斯蒂安胡夫主编:发现米诺斯王国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 英列昂纳德柯特勒尔:爱琴文明探源,四川人民出版社1935年版。 克里特公牛舞神王周期性登基祭礼的一部分,载世界历史2000年第2期。 王以欣 王敦书:克诺索斯“迷宫”与克里特的“王权”,载世界历史1998年第2期。 前苏联M.H.鲍特文尼克等编著,黄鸿森等译:神话辞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