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总结提升【主干解读】理解1个主题:人民当家作主明确2对关系: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把握3项原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三项原则认识4种途径:公民政治参与的四种途径长效热点(五)保障公众参与立法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热点透视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是人民群众依法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的重要途径。立法法确立了民主立法原则,赋予了公众的立法参与权,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高考趋向命题角度
2、考点检索联系热点1.社会立法为何要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人民的地位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政治参与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义重大决策公众参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基层法制建设基层民主自治创新政府权力清单2.公民如何参与立法等政治活动?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政治参与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渠道和途径实现依法治国,要积极提高公民的法律观念加强环境保护清理整治网络有害信息各地政府部门在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时广泛征求民意,举行听证会等保障公民的监督权和参与权考题印证【典例】2014广东卷阅读下
3、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市自实施车牌拍卖政策以来,就一直未向社会公开收支信息。2013年7月,市民联名向政府提出信息公开请求。年底,相关部门公布了20112012年车牌拍卖的大类收支情况,但没有列出明细,市民不满意。材料二由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公民行使权利的意愿和积极性受到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公民不当行使权利的案例却时有发生,例如,刘某就政府工作人员陈某的疑似腐败行为进行了实名举报,纪检部门经查证举报不属实并反馈了处理结果,但刘某继续利用网络散布陈某腐败的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公民权利和政务公开的知识,分别分析“市民不满意”“
4、刘某被拘”的原因。答题规范第一步:审设问,明确回答方向(问什么,答什么)知识限定:公民权利和政务公开客体限定:“市民不满意”和“刘某被刑拘”角度限定:原因第二步:链教材,列出知识提纲(有多少,列多少)第三步: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有什么,选什么)知识提纲有效信息公民享有监督权市民联名向政府提出信息公开请求政府自觉接受监督一直未向社会公开收支信息公民政治参与原则公民不当行使权利的案例却时有发生享有的权利进行了实名举报履行的义务刘某继续利用网络散布陈某腐败的谣言第四步: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用术语,加材料)【答案】预测演练2015年9月,上海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修正案(草案)提交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5、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修正草案特别提出,地方立法要进一步拓宽公民有序参与途径,如果遇到重大意见分歧或涉及利益调整,都可听证。从2001年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至今,共有12部地方法规经过立法听证。立法听证、论证、法律草案等公开征求意见,都是立法协商,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重要途径。结合材料和政治知识,分析地方立法拓宽公民政治参与途径的必要性。单元总结提升考题印证“市民不满意”的原因:“对政府工作依法进行监督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或“依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或“公民对政府工作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相关部门的政务公开不透明、不具体,不利于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实现”或“
6、政府部门公开不透明或不具体,不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刘某被拘”的原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要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不侵害他人权益。刘某在行使监督权时,散布谣言,侵犯了陈某的权利,导致违法。预测演练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地方立法拓宽公民参与途径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地方立法拓宽公民参与途径,可以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做到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提高立法的质量。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是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机关,制定法律听取民意,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活动原则。地方立法拓宽公民参与途径,坚持了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推进了依法治国战略的贯彻和落实。解析此题考查国家性质和我国的政治制度。立足国家性质,可见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立足人大角度看,凸显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人大的立法权。立足法律的作用看,凸显了依法治国战略的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