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水平1、2限时15分钟分值 30分战报得分_一、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1.太平天国运动是利用中国宗教发动的起义。 ()提示:洪秀全在多次科举失败后,吸收了基督教布道书的一些思想,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创立了拜上帝会,因此是利用了西方宗教发动的起义。【拓展延伸】拜上帝会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而创立的宗教。2.天朝田亩制度 反映了农民阶级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3.洋务运动是统治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新政运动。 ()提示:洋务运动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
2、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对封建制度的修修补补,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4.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政府在新疆设省管辖,巩固了西北边疆。 ()5.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大大加强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提示: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其他列强也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纷纷在华设厂,大大加强了在中国的资本输出,而非商品输出。二、选择题(共7题,每小题2分,共14分)题组一太平天国运动1.致使太平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的事件是()A.清政府“借师助剿”B.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讧C.太平军北伐失败D.安庆战役败于湘军淮军【解析】选B。结合所学可知,
3、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讧使得太平天国运动元气大伤,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此太平天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故B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清政府“借师助剿”的时间是1862年,而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讧是在1856年,故A错误;太平军北伐失败是在1855年,故C错误;安庆战役败于湘军淮军是在内讧发生之后,故D错误。2.太平天国的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A.颁发天朝田亩制度B.严惩外国侵略者C.颁发资政新篇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解析】选C。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是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潮流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政新篇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符合历
4、史发展潮流,故C正确;天朝田亩制度的提出是为了满足小农对土地的需求,固守小农经济的范畴,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惩外国侵略者、反对封建统治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不符合题意,故B、D错误。【拓展延伸】正确评价资政新篇(1)进步性: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继续反封建反侵略的纲领,它有强烈的革命性。它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它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2)局限性:它没有反映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
5、,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题组二洋务运动3.(金榜原创题)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这里的“现代化”主要是指 ()A.生产组织形式B.生产规模C.生产手段D.产品流向【解析】选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使用机器生产,这是现代化的主要特征,C正确;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封建衙门形式,不符合近代化特征,排除A;生产规模不能作为近代化的特征,排除B;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产品主要满足政府军事需要,不流向市场,这不符合近代化特征,排除D。4.下图是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创办军事工业的资
6、金来源情况(1883-1884年)。这反映出 ()A.清政府支持兴办军事工业B.地方政府控制了军事工业C.经济开始被列强控制D.多种经济形式均衡发展【解析】选A。根据饼状图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军事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海关洋税,而这部分经费属于中央财政,说明当时中央政府支持洋务运动,A正确;地方政府提供的资金占比较小,而且通过这一数据无法判断当时地方政府对军事工业的控制情况,排除B;C错在“开始”,排除;D与题干数据无关,排除。5.下列洋务运动成就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创办新式学堂D.派遣留学生【解析】选C。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了大量近代人才,虽然洋务
7、运动失败,但是这些人才对近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C正确;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以及派遣留学生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与题干中“最为深远”的限定不符,排除A、B、D。【易错辨析】近代工业民族工业近代工业包含了使用机器生产的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以及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最早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民族工业是由商人、地主和官僚等投资兴办的近代企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题组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6.(金榜原创题)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是 ()【解析】选C。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壮烈殉国的历史人物,C正确;林则徐、洪秀全、刘铭传并未参加甲午中日战争
8、,排除A、B、D。7.台湾人民表示要“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与倭人”。以下与之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天津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南京条约的签订【解析】选C。材料信息明确表示台湾人民誓死与“倭人”决一死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向日本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台湾人民反对日本侵占,进行了顽强抗争,故选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南京条约签订后没有割让台湾,排除A、B、D。三、非选择题(共11分)题组四早期现代化的尝试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需求量增加,进口量迅速扩大,供求关系紧
9、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似尚可试办。”1872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绝,船、厂亦应用不穷”,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1874年,李鸿章、沈葆桢重提“开采煤矿,以济军需”。1875年,清廷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于是,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兴办煤矿企业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11分)【解析】原因:根据材料“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需求量增加,进口量迅速扩大,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
10、,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可知,洋务派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困难的需要;根据材料“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绝,船、厂亦应用不穷”可知,洋务派认识到自开煤矿的重要性;根据材料“1875年,清廷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可知,清政府政策转变,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答案:原因:洋务派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困难的需要;洋务派认识到自开煤矿的重要性;清政府政策转变,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水平2、3限时30分钟分值 50分战报得分_一、选择题(共13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2021济南高一检测)“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
11、彘,无失其时。”上述规定出自 ()A.海国图志 B.瀛寰志略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解析】选C。天朝田亩制度的理想社会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材料“凡天下,树墙下以桑无失其时”体现的是天朝田亩制度之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生活情形,故C符合题意;海国图志是一部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地理著作;瀛寰志略是一部启发国人了解世界的世界地理著作;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故A、B、D不符合题意。2.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私有制,而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的两个纲领 ()A.经济主张相互矛
12、盾B.都受到了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C.实施社会基础不同D.都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强烈愿望【解析】选A。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发展小农经济,而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如果发展资本主义,必然要废除小农经济,因此两者的经济主张互相矛盾,A正确;天朝田亩制度并未体现出西方思想对其影响,排除B;两者都未能实施,排除C;资政新篇脱离了农民阶级,排除D。3.(2021天津高一检测)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但直到19世纪60年代外国轮船才得以进入长江航线。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拒不承认天津条约有效B.太平天国战事影响C.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政策D.福州船政局的创办【解
13、析】选B。天津条约签订时,太平天国运动还没有结束,当时和清政府作战范围主要在长江流域,B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承认了天津条约,排除A;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即被列强打破,排除C;福州船政局创办于1866年,属于清政府官办企业,不会对材料现象构成干扰,排除D。4.1879年,轮船招商局的上海总局事务由外国人白德来主持,作为招商局商董的中国人反而充当他的助手。这表明轮船招商局()A.经营权不独立 B.设备、技术落后C.市场条件恶劣 D.人才、资金短缺【解析】选A。外国人白德来主持轮船招商局上海总局的一切事务,这表明轮船招商局经营权不独立,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设备、技术、市场和人才
14、、资金等,故B、C、D错误。5.从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到洪仁玕拿出“与番人并雄”的资政新篇,再到洋务派办洋务的实践,三者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特点是()A.学习西方以救亡图存B.反帝反封建成为时代主旋律C.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解析】选A。魏源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仁玕主张引进先进科技发展资本主义,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大办洋务,可见三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A符合题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故B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的标志,故C不符合题意;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不能体现阶级
15、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故D不符合题意。6.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贴在墙上。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B.“遗其体而求其用”C.“然欲自强必先理财”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解析】选B。漫画主旨是对以西方先进技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的讽刺,漫画体现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思想,即“遗其体而求其用”,B正确;A主张以传统文化维护国家主权,是地主阶级顽固派的主张,其不赞成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排除;漫画中未涉及理财,排除C;D是洋务运动的主张,但是与漫画讽刺内容相反,排除。【拓展延伸】“
16、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其目的是用“西用”巩固“中学”,即用西方技术维护封建统治。7.一位晚清重臣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并强调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而后他作为西征统帅,维护了国家主权。他是()A.曾国藩B.丁汝昌C.左宗棠D.李鸿章【解析】选C。题干所列人物主张海防和塞防并重,认为西北边防应当得到重视,由“西征统帅,维护了国家主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人物是左宗棠,其在19世纪70年代收复新疆,C正确。8.“此战,中方损
17、失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日军趁机控制黄海制海权。”上述评价针对的是 ()A.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B.丰岛海战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海海战之后,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日军趁机控制黄海制海权,C正确;A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排除;丰岛海战中日本并未控制黄海制海权,排除B;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排除D。9.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1500里长、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该现象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天津条约签订后C.北京条约签订后D.马关条约签订后【解析】选
18、D。依据题干“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1 500里长、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所以列强侵略势力可以到达重庆,故D正确;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重庆并没有成为通商口岸,排除A;1858年和1860年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都没有规定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排除B、C。10.1895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曾写道,(洋人)“夺我丝绸、纱布、小轮之利”,所以“我急宜筹护华商、华工之法,以抵倭人”。这一建议得到清廷认可。促成这一认识的原因是 ()A.受中体西用思想影响B.西方国家在中国倾销商品C.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D.西方国家获
19、投资设厂特权【解析】选D。材料中张之洞表达的是对西方在中国设厂的担忧,希望清政府能出台保护民族工业的措施。这一认识与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设厂的条款有关,D正确;材料与“中体西用”无关,排除A;材料未涉及西方在中国倾销商品,排除B;C是这一认识得到清廷认可所产生的影响,排除。【拓展延伸】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1)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厂制造。(2)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同时,条约也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
20、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1.下面是1894年英国笨拙杂志上的一幅名为文明的胜利漫画,画面下边为一位文明女神注视着左边大海两条巨龙之间的战斗。此漫画()A.体现了中日战争的复杂性B.暴露了殖民者的优越感C.谴责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D.展示了西方文明的力量【解析】选B。漫画中英国将西方文明塑造成了文明女神的形象,这暴露了英国作为强势的西方殖民大国的优越感,故选B;漫画表达的内容较为简单,无法体现战争的复杂性,排除A;1894年列强还未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且“注视”一词也说明英国是呈观望之势,而非谴责,排除C;D与材料无
21、关,排除。12.中国近代爱国人士谢缵泰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该诗反映了 ()A.鸦片战争失败的现实B.沙俄侵占北方大片领土C.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解析】选D。材料信息“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反映了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D正确;鸦片战争失败、沙俄侵占北方大片领土、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都不符合“莫待土分裂似瓜”的信息,故A、B、C错误。13.下表是18951898年11月西方列强在华修筑铁路的情况(单位:千米)。这一现象反映了西方列强()英国沙俄德国比利时法国美国2 8001 5307206504203
22、00 A.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深化B.联合对华进行经济投资C.已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D.使中国沦为殖民地国家【解析】选A。根据材料数据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列强纷纷抢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逐渐转向了资本输出,反映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深化,A正确;材料数据主要体现了1895-1898年11月西方列强在华修筑铁路的情况,无法体现列强联合对华进行投资,B错误;单纯通过西方列强在华修筑铁路无法说明西方列强已经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C错误;中国始终没有沦为殖民地国家,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4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88年,仅光绪皇帝的婚礼就耗资500万两白银,
23、从1888年开始,慈禧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大规模整修颐和园。与此同时,慈禧太后还下令进行“三海”工程。颐和园工程和“三海”工程耗资巨大,大大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从而给海军的建设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中国近代海军史材料二甲午前夕英国的阿摩士庄兵工厂(将)世界最快、时速二十三海里的四千吨巡洋舰,奉献给这位中国“宰相”。英人知道李鸿章是内行,非买不可;鸿章也自知非买不可举朝只有一个行家,余子碌碌,众口铄金,他就买不成了。结果这条船被日本买去,就变成后来日本的“吉野”号。摘编自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日本天皇为筹集资金购买“吉野”,甚至宣布自己从此到击败大清国,一日只吃一餐,皇太后捐出了自
24、己的首饰,由于天皇的举动激起民众的民族自尊,使得民众踊跃捐献购买“吉野”,日本商人和民间发起了“吉野号”募捐会,后来募集到的银两可以买三艘“吉野号”。半年后,日本政府把“吉野”开回了自己的港口。摘编自周英杰大历史的小切面中国近代史的另类观察(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慈禧太后不挪用海军军费,清政府能打赢甲午中日战争吗?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16分)(2)对比分析材料二、三,归纳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8分)【解析】第(1)题问题,根据材料“仅光绪皇帝的婚礼就耗资500万两白银”“慈禧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大规模整修颐和园”等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这时期清政府政治腐
25、败黑暗,统治腐朽的问题。结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即使慈禧太后不挪用海军经费,清政府也不能打赢甲午中日战争。理由,根据材料“慈禧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大规模整修颐和园”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慈禧太后挪用经费导致北洋海军建设经费不足只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统治腐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体制腐朽,无法对抗先进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第(2)题根据材料“举朝只有一个行家,余子碌碌,众口铄金,他就买不成了”“结果这条船被日本买去,就变成后来日本的吉野号”“由于天皇的举动激起民众的民族自尊,使得民众踊跃捐献购买吉野,日本商人和民间发起了吉野号募捐会”等信息可知,在购买“吉野号”的问
26、题上中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体现了这时期日本举国上下一心,而中国还未形成民族意识,爱国意识未觉醒是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答案:(1)问题:清朝政治腐败,统治腐朽。不能。北洋海军建设经费不足,军力下降只是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清朝封建制度腐败落后。(2)民族意识没有形成,爱国意识没有觉醒。 水平1至4限时10分钟分值 15分战报得分_1.(3分)(社会情境)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中国开设银行,但数量有限;甲午中日战争后,开设的银行越来越多,一大批中外“合办”银行出现,纷纷给予清政府大量借款。这些银行的设立()A.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B.说明西方侵略中国方式有所改变C.解决
27、了民族工业发展的资金问题D.加剧中国通货膨胀影响中国发展【解析】选B。西方国家在中国开设银行并给予清政府大量借款,都需要清政府以国家利益进行抵押,所以这些银行的设立是西方侵略中国的一种新的方式,故选B;这些借款主要借给清政府,是对中国进行的经济侵略,并不是要推动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和解决民族工业发展的资金问题,排除A、C;加剧中国通货膨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2.(12分)(开放式命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史中,不乏存在着“阴差阳错”的历史现象。如某些经济措施的实施或某些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是结果与初衷相背离,要么是“有心栽花花不开”,要么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可
28、谓是“事与愿违”。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或近代经济史的相关知识,试举一例,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并提取材料观点;然后,结合史实试举一例,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由材料信息“如某些经济措施的实施或某些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是结果与初衷相背离”可知,材料的观点是经济政策的实施与结果相背离。依据所学知识可从古代史中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工商业发展、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等角度举例说明。答案:示例:以“自强”“求富”为旗号的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民族
29、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论证: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是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以挽救清朝统治为目的的自救运动。但随着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而宣告破产,说明它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不可能实现。但是,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迈出了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总之,洋务运动“有心栽花”以实现富国强兵巩固清王朝统治而未果,但“无心插柳”却促进了近代中国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并不断发展。(说明:举其他事例如清末“新政”,只要符合题意,论证正确,也可酌情给分)微点拨(1)素养考查:体现时空观念,鸦片战争后甲午中日战争后。(2)关键信息:“西方国家在中国开设银行,但数量有限”到“开设的银行越来越多”反映出西方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微点拨(1)非选择性试题选材特点:呈现小型化倾向。(2)设问方式:体现新高考开放式命题的特点。(3)解题思路:发现问题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分析问题明确材料独立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论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