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百家争鸣”1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1)经济上 井田制 瓦解,封建经济 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趋于崩溃。(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崛起。(4)文化上 私学 兴起。2概念:春秋战国 时期,涌现了许多学术旨趣不同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他们彼此学习、吸收,互相诘难、批驳,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一、“百家争鸣”派别 代表 时间地位主张儒家孔子 春秋 儒家创始人核心:“仁”;政治: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教育:有教无类;性相近孟子 战国 亚圣“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性本善荀子 战国 集大成者仁义、王道;“君舟民水”论;性本恶一、“百家争鸣”派别代表 时间地位主张道家老
2、子 春秋 道家创始人世界本原是“道”;政治:“无为而治”;朴素辩证思想庄子战国世界万物是 相对的;消极主义法家韩非子战国“以法治国”;君主专制墨家墨子 战国兼爱、非攻、尚贤一、“百家争鸣”4.影响:(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思想解放 潮流。(2)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3)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条件:(1)汉初的“无为而治”政策引发了社会危机;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政策。(2)董仲舒 改造儒学适应当时统治者需要(最主要)。董仲舒把 道 家、法 家和阴阳五行家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新儒学体系。其主张包括: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提倡“三纲五常”。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汉武帝尊儒:(1)起用儒生。(2)把 五经 规定为国家教科书,儒学垄断教育。(3)中央兴办 太学 提高儒学地位。(4)地方郡县学,使儒学在民间开始独尊。3结果:使儒学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 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排列顺序式选择题的特点是要求学生把一些历史事件、现象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方位,或按因果关系等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答案。在学习的时候,一方面必须牢固掌握时间、空间概念;另一方面,更要注意对历史事实、概念的分析理解,强调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避免死记硬背现象发生,重视知识的灵活运
4、用。解题技巧上,此类题型可以采用“首位判断法”,即找出发生最早的一件史实。然后找出选项中以这一史实的序号为首的选项,便可用“直选法”选出正确答案。除了“首位判断法”外,还有“尾端判断法”、“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先两头,后中间”的判断法等等。排列顺序式选择题的特点和解法1.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诸子学说也是政治学派的总称,这是因为其各家的宗旨大都是为国君提供政治方略。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名家主张去尊偃兵。汉代以后,墨家和名家成为绝学,农家独立成一门技术性学科,阴阳家演化为神秘的方术。因此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道、法。1.诸子百
5、家的思想精华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孔子的“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我们可以也应该借鉴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借鉴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借鉴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借鉴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借鉴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我们还可以借鉴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等等思想。“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统治在证明了
6、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还证明了儒家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里说的“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所反映的思想与下列思想主张相吻合的是()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应当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BB。A是荀子的观点,认为不能消极地顺从自然,而要主动地控制和利用它,与题意不相符,C是墨家的“兼爱”观点,D是法家的观点。解析2汉代儒学的历史价值与影响董仲舒通过对春秋的解释,将先秦的儒学思想与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起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的思想主张适应了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和推行“有为”政策的时代需要
7、,因而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有利于节约民力,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总之有利于扭转汉武帝时代内外松弛的局势,因此,汉代儒学深受汉武帝的赏识。因为汉武帝的赏识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政策的实施,儒学获得统治地位,进而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汉代儒学的历史价值与影响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后,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此后历朝历代,统治者皆奉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光大了儒学的精神。但也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抑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探索的精神,有消极之处。天
8、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黄宗羲C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理论。他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人君受命于天,统治天下,所以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同时提出,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解析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2010年10月15日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9、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热点溯源早在古代,儒家就提出了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政治和谐等方面在内的和谐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古代儒家的和谐思想有很多相通、相融之处,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儒家的和谐思想有可供我们借鉴的重要价值。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孔子“仁”的思想、以德治民的主张,孟子的“仁政”主张和民本思想,荀子强调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的思想,都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下列儒学主张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的有()“为政以德”以道德理性指导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孝为“天经”“地义”仁、义、礼、智、信A BCD
10、D此题结合热点问题从儒学的思想入手,考查儒学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要注意分析各个历史时期儒学思想的优秀成分和消极因素,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解析儒家、法家、道家的治国思想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仁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主张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主张“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因而我国封建统治者在治国实践中往往兼采三种思想,“外儒内法,剂之以道”,不是只用其一。预防陷阱“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
11、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D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儒学。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思想后儒家思想成为了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在汉代时统治者采取外儒内法的方式进行管理,所以选D。解析孔子的首要原则是“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阐释了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们之间应该有的社会关系。如果各
12、人都按自己身份行事,家庭就会有秩序;家庭有秩序时,国家就会安宁,天帝治下的一切就能和谐共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解读史料解读解读: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A“仁”B“礼”C“德”D“孝”B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解析 1
13、.(2010上海历史)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B“百家争鸣”法家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提倡专制独裁,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考虑。故选B。解析 2.(2010山东卷)“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B“百家争鸣”题中意思是说,要视他国为自己的国家;视其他人家为自己的家;对待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反映的本质是要相亲相爱,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思想主张。解析
14、 3.(2010天津卷)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董仲舒新儒学思想D董仲舒新儒学思想此题可将问题表征为“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的原因是什么?“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风”?对于没有文言文障碍的同学而言,答案不难从材料的前后文得出: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为什么效仿?公孙弘的成功,对于具有政治敏感的“天下学士”而言,不难把握“儒学地位正在提高”这一新的政治动向。解析4.(2009海南卷)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A春秋 B论语C孟子 D易经董仲舒新儒学思想A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是源自春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