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932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53页
2013届高考政治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新人教必修4).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 考 考 点考 查 重 点命 题 焦 点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命题内容1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法等。二、命题形式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考查1.结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及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分析,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2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

2、必要性,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3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内涵及关系。(对应学生用书P189)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

3、倾向和趋势。(4)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含义: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

4、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普遍性和特殊性21 相互联结:一方面,22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

5、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23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24 事物范围极其广大和 25 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方法论: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 26 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27 理论基础。(2)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努力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

6、,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问题探究1: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与哲学上的矛盾是什么关系?提示: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不能等同于哲学上的矛盾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则是指事物内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哲学意义上讲的“对立”特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概括与反映。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1)含义: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2)

7、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方法论:我们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1)含义: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方法论:我们看问题,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

8、面对主要方面的影响。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2)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3)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4)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问题探究2:办事情,我们既要重视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这是为什么?提示:我们既要重视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其原因有二:一是主次矛盾相互影响,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二是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次要矛盾可能转化为主要矛盾。(对应学生用书

9、P190)要点一 矛盾基本属性的区别和联系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区别含义不同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特点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特征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贯穿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区别作用不同(1)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为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吸收有利因素来发展自己、推动事物的发展。(3)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向(1)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发生变化,推动事物发展。表现为:一是矛盾双方的斗争,使双方共同发展;二是矛盾双方的

10、斗争,使一方力量不断削弱,另一方力量不断增强以至战胜对方,推动事物向前发展。(2)矛盾的斗争突破某一事物的界限,使旧统一体瓦解,一事物转化为它事物联系(1)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理解矛盾的基本属性要注意:(1)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2)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统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11、,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例1 (2011天津文综)“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见图)。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绝对同一的观点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A B C D解析 从“阴阳鱼”图的哲学寓意看,体现了一分为二的矛盾观点,也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观点,符合题意。矛盾双方的“同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错误。故选B。答案 B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矛盾观点的内涵、特点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搞清矛盾同一性的特点。本题易错选A。导致误选A的原因在于未准确把握矛盾同

12、一性的特点,以及未能准确理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内涵。(2011河南郑州)近来,爆发于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的“超级细菌”引起人们担忧。专家指出,“超级细菌”主要是由滥用抗生素引发,如持续过度滥用抗生素,人类将“重回到抗菌药物发现之前的黑暗时代”。从矛盾的观点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抗生素从“有效”到“无效”的转化,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抗生素“有效”和“无效”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抗生素“有效”和“无效”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抗生素“有效”与“无效”之间的对立统一,根源于人类不恰当的用药行为ABCD解析 错,抗生素从“有效”到“无效”的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而不是

13、斗争性。抗生素“有效”与“无效”之间的对立统一是客观存在的,人类不恰当的用药行为不影响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故说法错误。切题,答案选B。答案 B点拨 易错选D。其原因是对矛盾内涵的理解认识不到位,未认识到本身说法错误。要点二 正确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区别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性质表现同类事物的共性每一事物的个性方法论要求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找到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事物之间数量上多与少的差别,更

14、不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普遍现象和特殊现象。具体联系是:(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相反方面转化。(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2.正确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从事物的性质上来讲的,二者

15、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是从范围上来讲的,可见有根本的区别。(2)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因为各种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是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出了它们的共同的本质。有关矛盾客观性的认识误区(1)人们能有意识地制造矛盾的问题。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矛盾,不是人们制造出来的。矛盾的产生和消灭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的结果,不是人能够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因而,决定了我们只能承认矛盾,并敢于揭露矛盾。(2)解决矛盾就是取消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们解决的是某一具

16、体矛盾,当这一矛盾解决后,又会有新的矛盾出现,是不可能取消矛盾的。(3)有矛盾就是坏事。矛盾具有普遍性,但是不能认为有矛盾是坏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就没有世界的变化和发展。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这才是正确对待矛盾的态度。例2 (2011江苏单科)当今,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解析 题干中“各地城市建设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属于矛盾的普遍性,而注重展现个性魅力、地方

17、特色和时代气息,属于矛盾的特殊性,B项切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与题意不相符合。故选B。答案 B点拨 此题考查哲学中几对典型的关系问题。解答此题必须正确理解这几对关系,然后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加以分析。本题易错选C。原因是学生错误地以为各地城市建设追求共同目标和注重展现个性魅力等是主次矛盾关系问题。(2011江苏无锡)在上海世博会上,有关人士聚集到一起,会诊中国的城市病。某专家提出一个视角:一个和谐、宜居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婴儿车能在街头任意出现”的城市。原因在于婴儿车能否上街,会反映出城市的交通、环境、居民生活质量等情况。这一独特视角蕴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物质决定意识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18、唯一标准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D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解析“婴儿车能否上街”内含矛盾的特殊性,“反映出城市的交通、环境、居民生活质量等情况”内含矛盾的普遍性,C符合题意,答案选C。A、B、D均与题干不符。答案 C点拨 易错选A。其原因是对题干理解有误。题干未提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故排除A。要点三 正确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类别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区别外延相对“许多矛盾”而言,一般只有一个主要矛盾,可以有一个或几个次要矛盾相对“同一矛盾”而言,主次方面都只有一方内涵主次矛盾指“矛盾体”,可称为“一个”或“一种”,内部又含主次方面主次方面是指“矛盾侧面”,只能叫“一方”或“方面

19、”作用作用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方法论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看问题要全面,还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标志词语中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首要任务、突出地位、中心环节、核心性质、本质、主流、大局、主体、形势、利弊关系类别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联系复杂事物包含的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而此复杂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都是由于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在复杂事物的多个矛盾中由于地位作用的不平衡可分为主次矛盾,由于矛盾双方的

20、地位作用的不平衡可分为矛盾的主次方面二者的关系都是相互依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都体现矛盾的特殊性都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都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关于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区别(1)主次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相比较而言的。(2)主次矛盾说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矛盾”或“一种矛盾”,而矛盾的主次方面说的则是“矛盾的各个侧面”,因此只能叫“一方”或“方面”。正因为主次矛盾都是“矛盾体”,其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双方,所以,主次矛盾又都有各自的矛盾的主次方面。(3)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做工作要抓

21、重点、抓中心,但又不忽视一般;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忽视支流。前者侧重于讲办事情应该怎样,后者侧重于讲看问题应该怎样。例3 (2011安徽文综)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BCD解析 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实践”而不是“静止”,“见仁见智”体现了人们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而不是说明“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故排除,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故选C。答案 C点拨 本题考查

22、学生调动和运用有关哲学知识来理解有关成语内涵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成语内涵与有关哲学知识的对应关系。本题易错选D。原因在于考生未准确区分中“认识”与“真理”的区别,而将二者混淆。(2011甘肃诊断试题)2010年,全国人大加大立法力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得到完善;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推进;网络问政热潮不断兴起;公民的人权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上述认识()A抓住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把握住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流C看到了民主政治建设是整个社会建设的一部分D强调了民主政治建设要重视量的积累解析 题干未涉及民主政治建设与整个社会建设的关系,未涉及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量的积累,故排除C

23、、D。题干中的内容为分析事物的性质、认识世界,不是办事情、改造世界,故A不切题,B切题,答案选B。答案 B点拨 易错选A。其原因是未把握住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二者的根本区别是方法论意义不同:主次矛盾用于办事情、改造世界;矛盾主次方面用于分析事物的性质、认识世界。(对应学生用书P192)易错点:不能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理论分析: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方法可简单归纳为“四看”:一看问题的角度,是“办事情”,还是“看问题”;二看地位和作用,是促进事物发展,还是正确看待事物;三看数量关系,是“多个中的一个”,还是“二者之一”;四看关键词。典例 (2011北京文综)2010年以

24、来,我国物价上涨较快,稳定物价和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两大目标,但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右图所示的关系。基于图所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政府在当前宏观调控中应当()A把握重点,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B遵循规律,促进二者的协调增长C立足整体,防止二者的循环往复D创造条件,避免二者的相互制约错因分析 本题易错选B。原因在于没有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制约关系,宏观调控一方面要防止通货膨胀,一方面要扩大就业,二者的方向是不一致的。正确解答 该题考查学生对控通胀与控失业关系的认识。通胀与失业相互制约,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扩大就业,应在二者的动态平衡中把握重点,故A项正确;B项表述错误,一

25、方面要防止通货膨胀,一方面要扩大就业;C、D两项表述错误。故选A。(2011山东烟台)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但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里蕴含的哲理是()A事物的整体对部分具有统率作用B认识事物要注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C事物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解析“是药三分毒”为矛盾的次要方面,“七分的药效”为矛盾的主要方面,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答案 B(对应学生用书P192)(对应学生用书P192)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实现“十二五”良好发展背景材料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发表

26、题为“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的社论指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今年及“十一五”时期经济工作,科学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对于统一全党认识、凝聚全国力量,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极为复杂,各类自然灾害和重大挑战极为严峻。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决策,沉着应对,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好成绩,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圆满收官。“十一五”是我国

27、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在过去5年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共克时艰,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这就必须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

28、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角度分析1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反对片面的观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坚持了全面的观点。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

29、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主要任务,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做工作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4.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明年的工作,体现了意识的目的计划性和实践的能动性。5.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每年的经济工作会议都从每年的实际出发,部署明年的工作。6.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明年的经济工作要积

30、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坚持了联系的观点。练习提升(2011原创题)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11年的经济工作,关键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这是因为()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不可分割的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解析 我国经济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只有围绕主题、主线抓经济,才能抓住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关键、重点,这突出体现了主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故选D。

31、答案 D(对应学生用书P193)1(2011杭州质检)虽然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日本的1/10。这一看法表明()A同一事物存在不同矛盾 B量的积累是质变的前提C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D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解析 经济总量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小,说明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C切题,答案选C。题干未涉及矛盾的多样性,未涉及量变与质变,故排除A、B。D说法错误,正确的说法是有序结构的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答案 C2(2011北京丰台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下列选项中与该观点体现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乱生于治,怯生于勇造化钟神秀,阴阳割

32、昏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A B C D解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说明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乱生于治,怯生于勇”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也说明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故切题,答案选D。“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说明事物发展的无限性,“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说明自然界的客观性,故不符合题意。答案 D3(2011湖北荆州)伊索寓言来自民间,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较突出的反映。如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对懦弱、懒惰的讽刺;对勇敢斗争的赞美。这些寓言,能启迪智慧,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让人们懂得了如何处世,如

33、何做人。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是因为()A矛盾的普遍性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B矛盾的特殊性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C实践出真知,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解析 A错,正确的说法是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矛盾的普遍性。C错,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并非都是正确结论,对实践活动并非都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说明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矛盾的普遍性,B切题,D不切题,答案选B。答案 B4(2011湖北八校联考)“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这是北京光明小学教给学生的八句“我能行”。它体现的哲学道理有()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的特殊性联系观和发展观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ABCD解析 题干未涉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故排除。“努力才能行”与“明天争取行”说明意识的能动作用,“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说明联系观和发展观,“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符合题意,答案选A。答案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