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必修一)二轮专题卷(含解析):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2.5高考北京二模12)下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2011年10月吉安市三校联考6题)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
2、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3(2011年11月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期中13题)“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明太祖在位时曾再三对百官诉苦。明成祖时,为改变皇帝过于劳累的局面,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丞相 B设立南书房 C设立内阁 D设置殿阁大学士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帝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一转型完成后确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B.州县制 C.道州县制 D.行省制5(2012年4月浙江省衢州市二模13题)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
3、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6(2012年9月福建四地六校高一月考17题)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与这一论断无关的历史事件是( )A确立王位世袭制度 B创立郡县制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开创科举制 7下列关于秦朝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郡县
4、长官均由皇帝任免B.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C.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D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8(2011年5月濮阳市二模27题)“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A唐朝门下省 B宋朝中书门下 C元朝中书省 D明朝内阁9(2011年11月德州期中40题)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最终被奴隶制的国家夏朝所取代的史料是( )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谬之”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10(2010年5月厦门外
5、国语学校高考模拟14题)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与这一论断无关的历史事件是A创立郡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C开创科举制 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 11(2010年9月扬州宝应县高三调研10题)右图是某老师在课堂上分析一些历史现象时多次使用的图示。该图示不可能用来表示( )A雅典民主政治突破城邦体制,得到发展B二战后多种力量崛起,冲击两极格局C封建社会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斗争激烈D近代列强环伺、侵略中国12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
6、“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13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秦汉郡县制 十二铜表法 英国权利法案 美国1787年宪法A. B. C. D. 14(2010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三二模)学者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
7、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A中央集权制 B郡国并行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15(2010年11月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期中题)秦朝丞相的职责是A执掌群臣奏章 B掌丞天子,助理万机C掌管国家监察事务 D侍从顾问,以备咨询 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后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摘自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
8、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 请思考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各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17(2010年9月福州八中高三质检31题)(11分)阅读材料:材料一: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
9、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明)太宗皇帝入继大统,首擢翰林编修,初建内阁于奉天门,简任翰林之臣七入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造咸属焉。”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赵翼薝曝杂记请根据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1)秦朝、隋唐、明朝、清朝的中枢权力机构各是什么?(4分)(2)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演变有什么规律?(
10、2分)(3)材料一的制度有什么特点?(2分)(4)材料四中的机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2分)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1分)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从材料信息“封黄帝之后于蓟”可以直接判断。2B解析:本题考查元代的行省制度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即代行中书省职权,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权利受中央牵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可排除C、D。而材料中强调若遇紧急情况,如一一禀报,恐误事,所以授予行省长官紧急事务处置权。故选B。3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明成祖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的措施表现为
11、设置内阁大学士,辅助皇帝办理政务,所以此题应选择C。4A解析:商鞅变法中行县制,秦始皇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设36郡,汉武帝基本上解决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郡县制得以巩固。5A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应该理解为宋真宗时宰相的权力仍然很大,所以错误的是A,故此题应该选择A。6A7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再现和迁移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秦朝实行文化专制,严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愚民政策。故错误的是D.8A解析:从材料的“驳正”等可知该机构有封驳职权,为A项唐门下省。9D10D11A解析:本题命题科学性不够。大致判断选择A项,雅典民主政
12、治突破城邦体制,得到发展说法错误,根据所学雅典民主政治并未突破城邦体制。12A解析:从“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等选用的材料可以看出,大明律对明朝大臣作了种种限制,而且这些列罪条款还是明律所特有,由此分析,明朝皇权专制与过去朝代相比,又得到继续的强化。13B解析:解析:注意题干要求“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采用联邦制的国体。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
13、列举的有限权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14B解析:考查汉代地方行政体制知识点。从“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中可知汉初即实行郡县制的同时也分封,汉代吸取秦亡之教训,地方行政体制是郡国并行。15B解析:根据所学史实秦朝丞相的职责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所以此题应选择B。二、非选择题16(1)分封制。因为是按爵位的高低赐给土地。(2)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3)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 积极作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17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