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文言文主题阅读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D)A.具答之独具匠心B.遂与外人间隔间不容发C.既出,得其船既来之,则安之D.探之不可穷山穷水尽点拨:A.详细/具有;B.隔开/中间;C.已经/既然;D.意思都为“穷尽”。故选D。D123456789一、周口一模改编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45页第1-4题。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答案:(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1234567893.【甲】文中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要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答案:因为桃花源中生活
2、安宁,人们安居乐业、和睦相处,桃花源中的人对自己的美好生活很珍惜,既不愿离开,也不愿外面的人来打扰。123456789【甲】文结尾写真实人物刘子骥探寻桃花源未的内容,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这样写的目的是暗示这样神秘美好的境界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乙】文开篇中“土人或曰无有(或: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填原文)的内容增添了小盘谷的神秘色彩,这样写的目的是表明小盘谷的幽深难测。真实人物刘子骥探寻桃花源未果暗示这样神秘美好的境界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土人或曰无有(或: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表明小盘谷的幽深难测4.【甲】【乙】两文中都透露出一种神秘色
3、彩,但其目的又有所不同。请你根据两文的内容完成填空。1234567896.解释下列加点词。(1)日光下澈 穿透(2)溯洄从之逆流而上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答案: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穿透逆流而上123456789(2)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答案: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柳梢在风中散开。1234567898.小石潭记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答案: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文章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