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单元写作 审题立意写作目标1.掌握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学以致用,能较为精准地审题、立意,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3.培养多角度、多方面分析材料的思维方式。写作点拨例文引路做人贵在自省长期不照镜子,灰头土脸也不自知,自然不够文明。一天照镜一次,洗去仆仆风尘,便能容光焕发。这说明,做人贵在自省。唯有善于自省,才能进步。审题:课本中写作实践一的寓言故事告诫人们,遇到问题不要逃避,要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如果是自身的错误,就要勇于改正。立意:要认清自己的不足或缺点,不回避问题,积极反省并做出改变。呼应标题,引出中心论点做人贵在自省。提出分论点一。审题:课本中写作实践一的寓言故事告诫人们
2、,遇到问题不要逃避,要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如果是自身的错误,就要勇于改正。立意:要认清自己的不足或缺点,不回避问题,积极反省并做出改变。呼应标题,引出中心论点做人贵在自省。提出分论点一。曾子“吾日三省吾身”,最终成为贤德之士。司马光小时候贪玩贪睡,为了改掉这个毛病,他用圆木头做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到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每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写出了资治通鉴。本段采用引证法和例证法,证明分论点“唯有善于自省,才能进步”。二。本段采用引证法和例证法,证明分论点“唯有善于自省,才能进步”。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
3、明得失。铜镜也好,历史也好,他人也罢,这些都是自我反省的参照物。一个人想要进步,反省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唯有善于自省,才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提出分论点二。提出分论点二。高尔基说:“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承认错误,将会成为你与他人关系的调和剂。”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处处为难蔺相如,但蔺相如有不与他计较的宽大胸怀。当廉颇听到蔺相如对敌狠、对友宽的肺腑之言后,反省自己,最终悔悟,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二人终成好友。这一文一武成为赵国的中流砥柱,“将相和”的故事也一直传颂至今。韩愈年轻时曾到朋友家作诗会友,在创作时因情绪激动打翻了朋友的一只碗,回到家后他反省自己:打破了一只碗事小,但如果办公也意气用事,岂不
4、会坏了大事?于是他登门谢罪,削掉了一束头发以作誓证。朋友被他这种精神感动,更加信任韩愈,与他成为至亲至信的挚友。本段采用引证法和例证法,证明分论点“唯有善于自省,才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本段采用引证法和例证法,证明分论点“唯有善于自省,才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廉颇的反省,让他的品性得到了升华,让他在自我的大海里找到了正确的航向。反省能使人变得更好,但有些人害怕承认错误,害怕丢面子,从不反省自己,自欺欺人,坚持自己是对的,最终使人际关系僵化,甚至连至亲好友也弃他而去。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继续论证分论点“唯有善于自省喻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继续论证分论点“唯有善于自省,才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反
5、省是黎明,它能为你带来新一天的曙光;反省是阳光,它能为你带来无限的温暖;反省是街灯,它能为你照亮夜行的道路。反省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时刻记住它,践行它吧!生命因反省而更加精彩!先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反省的作用,最后发出号召,收束全文。先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反省的作用,最后发出号召,收束全文。名师点评本文写作的主题是“反省”,从主题中提炼出中心论点做人贵在自省。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作者设置了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从自我进步的角度论证,第二个分论点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论证,论证时采用了大量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有的论据详写,有的论据略写,但都紧紧围绕论点展开,全文详略得当,例证丰富,逻
6、辑清晰。本文写作的主题是“反省”,从主题中提炼出中心论点做人贵在自省。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作者设置了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从自我进步的角度论证,第二个分论点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论证,论证时采用了大量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有的论据详写,有的论据略写,但都紧紧围绕论点展开,全文详略得当,例证丰富,逻辑清晰。写作实践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人物的悲欢离合往往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杨志纵使武功盖世、谨小慎微,最终还是丢了生辰纲;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诉说着那个时代读书人的命运;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登场,又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向死亡;奥楚蔑洛夫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小说中一个个鲜活
7、的人物形象,引发你哪些新奇的想象,或者丰富的联想,抑或深度的思考?请你从上面四个人物中选定一个,以对话或评说或“遇见”为题(例:对话杨志评说杨志“遇见”杨志),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讲述经历或见闻,可发表见解,也可进行文学创作。要求:根据要求,任选一个题目并将其补全;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思路点拨:一、审题立意。此次作文取材于学生的文学阅读生活,也是同学们阅读成果的生动展示。材料提示“小说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引发你哪些新奇的想象,或者丰富的联想,抑或深度的思考”,此处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生在对话、评说、“遇见
8、”小说中人物的同时,也是在展现自己的阅读广度和深度,更是在写作中展现自己“思接千载”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在写作时要注意:所写内容要符合人物在小说中的形象设置;要写有意义的内容,得出自己对小说主题别样的感悟;所写的内容不能是小说内容的简单复述,要力求新颖独特。二、选材构思。本题可以采用记叙和议论的文体。若写记叙文,则要扣住“情节”,描述与小说人物相关的事件,细致描绘人物,凸显对小说主题别样的理解。若写议论文,则要扣住所选择的人物进行论证,在“人物背景”“人物经历”“人物命运”和“人物启示”等问题上有思考并有侧重,明确呈现观点即可。例如写“评说范进”,可以抓住范进中举发疯的事件对科举制度进行批判,进而提出人要全面发展,不能够太过于执着一端的观点。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