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第二章 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688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第二章 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第二章 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第二章 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第二章 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第二章 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第二章 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第二章 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四川专用》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第二章 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题点训练五文言语段准确断句的技巧目标解说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做好断句题,要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此断句能力高低,成了判断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真题回做(2013四川)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因 民 之 所 利 而 利 之 斯 不 亦 惠 而 不 费 乎 择 可 劳 而 劳 之 又 谁 怨 欲 仁 而 得 仁 又 焉 贪 君 子 无 众 寡 无 小 大 无 敢 慢 斯 不 亦 泰

2、而 不 骄 乎(论语尧曰)答案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此短文,大致了解整个语段的内容。其次,借助“之”“乎”“又”“斯”等标志词断开一些比较明确的地方,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再次,注意文中有几个相同句式,如: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这样就可以顺利得出正确答案了。参考译文在饥荒之年,乞讨的人很多,县里没有房子来让他们居住,常常在严寒的冬天遭受风霜雨雪的侵袭,冻饿交加而死的人在道路两旁到处都是。州县

3、如果能给他们几间房来安身,难道不比建造亭台、扩建园林来作为没有用处的观赏更有好处吗?错题回练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部分断句。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_之_履_平_地_而_不_与_洼_适_也_及_其_久_则_洼_者_若_平_至_使_久_而_即_乎_其_故_则_反_窒_焉_而_不_宁_故_君_子_之_学_贵_乎_慎_始。 (刘蓉习惯说)答案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参考译文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

4、不能适应。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核心知识回放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高考考断句的省份和试题在增多,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也纷纷采用这种方式。高考考查的断句远不像古人断句那么难,它所选的材料篇幅不长,较浅易;考查形式只是要求用“/”标出停顿的地方即可,不需要标上具体的标点。但是,它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历

5、史等方面的常识。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文意的领会,因此,断句前要先通读几遍,弄清楚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同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句式特点(如判断句和对称句),还应注意文体的语言风格;最后,断好之后,再回读一遍,看看哪些地方读起来有“拗口”之感,再审查。一般说来,断句主要难在一两个句子甚至一两个词上,突破这一两个难点后,其余的就迎刃而解了。断句真正的基础在于平时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增强语感,提高能力。定向训练一教你答题文言断句的主要策略是:先明内容,后用方法。即

6、前提是弄清文段的意思,准确把握文段的内容与层次,然后根据文段的特点,注意运用一些断句的规律、方法来断句。常见的断句方法有:1从特殊标志词切入(1)句首标志词发语词或叹词:夫、盖、若夫、嗟夫、嗟乎、呜呼、嘻、且夫、今夫,等等。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等。谦词:下官、窃、寡人、妾、愚,等等。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女(汝)、彼、此,等等。疑问词:何、孰、安、胡、焉、奚,等等。复音虚词:然则、是故、何以、得无、大抵、何其等。(2)句中标志词:以、于、为、而、则等连词。(3)句尾标志词语气词:者、也、矣、哉、耳、乎、焉、与(欤)、耶(邪)等。复音虚词:而已、奈何、也夫

7、、矣哉、云尔、云云等。(4)对话标志词: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2从特殊文言语句切入(1)明句式,助断句借助文言文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帮助断句。如判断句:“者,也”等。反问句:“不亦乎”“安哉”等。被动句:“为所”“见于”等。固定结构:“如何”“何其也”“况乎”等。这些句式和固定结构都表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可以帮助断句。(2)修辞句,找特点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一些句式整齐、结构鲜明的修辞句,如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顶真句及骈文常见的四六句等,断句时可以根据修辞句在结构与句式上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按句子特点来断句。(3)审关系,明结构有些要求断句的文段在结构上存在较明显的结构关系:或并列

8、关系,语句间无明显的主次之分;或总分关系,语句间会有中心句与支撑句,在支撑句的展开上一般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或转折关系,语句间的转折会从语意上体现出来,有时也会有鲜明的词语提示(如“而”“然”“然则”等);或因果关系,语句间会有隐含的因果联系,在表因与果的语句间,一般是要停顿的。把握了语段内容后,参考语段的结构与逻辑关系,可以断开句读。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断句方法利用对称(偶)句式断句法。古人写作,常常喜欢“对举成文”,即两个句子成对称(偶)形式,这给断句提供了重要依据,应高度重视。演练体悟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臣闻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今天下郡县至广,官吏至众,而

9、赃污擿发,无日无之。洎 具 案 来 上 或 横 贷 以 全 其 生 或 推 恩 以 除 其 衅 虽 有 重 律 仅 同 空 文 贪 猥 之 徒 殊 无 畏 惮。昔两汉以赃私致罪者,皆禁锢子孙,矧自犯之乎!如此,则廉吏知所劝,贪夫知所惧矣。 (选自包拯乞不用赃吏,有删节)答案洎具案来上/或横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洎具案来上,或横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参考译文我听说:廉洁的官员,是百姓的表率;贪污的官僚,是百姓的祸害。现在国家郡县分布十分广泛,官员小吏众多,受贿贪污被揭发的情况可以说没有一天没有。等到整理

10、成案卷呈送上来,有的枉法宽赦使犯罪的人能保住性命活下来;有的施与个人的恩德,消除犯罪人的罪名;虽然有处罚严厉的法律,却如同一纸空文,那些贪婪猥琐之人,一点也不感到害怕。以前两汉时因为贪赃而招致犯罪的,都要禁止或限制他们的子孙做官,更何况他们自己犯罪呢!只有这样,廉洁的官吏才能明白该怎样勉励自己,贪赃的官吏才能知道该畏惧什么。定向训练二熟悉断句的几个小技巧1关注断句文字与前后文字的联系。断句文字不一定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义表达,最好要看断句文字前或后的标点符号。如果是逗号,说明断句文字只是前面文意表达的开始,或者,断句最后文字只是后面文意表达的开始。演练体悟(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

11、的部分断句。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以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_如_江_河_之_停_蓄_其_发_于_外_者_烂_如_日_星_之_光_辉_其_清_音_幽_韵_凄_如_飘_风_急_雨_之_骤_至_其_雄_辞_闳_辩_快_如_轻_车_骏_马_之_奔_驰。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答案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欧阳修尝慨七略四部,目存书亡,以谓其人之不幸,盖伤文章之不足恃也然读

12、史汉之书,而察徐广、裴因、服虔、应劭诸家之注释,其间不得迁、固之意者,十常四五焉。以_专_门_之_攻_习_犹_未_达_古_人_之_精_微_况_泛_览_所_及_爱_憎_由_己_耶_夫_不_传_者_有_部_目_空_存_之_慨_其_传_者,又有推求失旨之病,与爱憎不齐之数。 (节选自文史通义)答案以专门之攻习/犹未达古人之精微/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夫不传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传者2抓住最关键的一至两处。断句时大部分能断对,只有一两处是难点。在这点细心了,就能得满分。演练体悟(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

13、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_不_能_以_喻_臣_之_子_臣_之_子_亦_不_能_受_之_于_臣_是_以_行_年_七_十_而_老_斫_轮_古_之_人_与_其_不_可_传_也_死_矣_然_则_君_之_所_读_者_古_人_之_糟_粕_已_夫!”答案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

14、古人之糟粕已夫(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夫_所_以_读_书_学_问_本_欲_开_心_明_目_利_於_行_耳_未_知_养_亲_者_欲_其_观_古_人_之_先_意_承_颜_怕_声_下_气_不_惮_的_劳,以致甘膜,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 (颜氏家训勉学篇)答案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於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怕声下气/不惮的劳参考译文所以要读书做学问,本意在于使心胸开阔使眼睛明亮,以有利于做实事。不懂得奉养双亲的,要他看到古人的探知父母的心意,顺受父母的脸色,和声下气,不怕劳苦,弄来甜美软和的东西,于是谨慎戒惧,起而照办。3做后检查,最好小声朗读一遍

15、。其拗口之处,往往就是断错之处。再者还可检查文意是否通顺等。演练体悟(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学_者_之_于_古_人_必_始_而_遇_其_粗_中_而_遇_其_精_终_则_御_其_精_者_而_遗_其_粗_者_文_士_之_效_法_古_人_莫_善_于_退_之_尽_变_古_人_之_形_貌,虽有摹拟,不可得而寻其迹也。其他虽工于学古而迹不能忘,扬子云、柳子厚于斯盖尤甚焉,以其形貌之过于似古人也。 (选自姚鼐古文辞类纂序)答案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则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文士之效法古

16、人/莫善于退之/尽变古人之形貌参考译文神、理、气、味,是文章的精神;格、律、声、色,是文章的形式。但是如果舍弃文章的形式,那么文章的精神又依靠什么来寄托呢?学写文章的人对古人(的文章),一定先掌握它的形式,再掌握它的精神,最后就能灵活驾驭这些精神,并舍弃这些形式。文人学习古人,没有比韩愈更出色的了。他完全改变了古人(文章)的形式,虽然有模仿,却无法找到它的(模仿的)痕迹。其他虽然在学习古人方面非常擅长,但痕迹却不能抹却。扬雄、柳宗元在这方面尤其突出,因为他们文章的形式在模拟古人方面有些拘泥过头。(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

17、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_以_两_计_然_其_所_以_自_喜_者_又_必_用_竹_之_盘_根_错_节_以_不_事_刀_斧_为_奇_则_是_经_其_手_略_刮_磨_之_而_遂_得_重_价_真_不_可_解_也。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之。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张岱陶庵梦忆)答案价以两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参考译文南京的濮仲谦,拥有古朴的容貌、不同凡俗的思想,柔弱的形象像是一个没有才能的人,然而他的雕刻技艺高超,巧夺天工。他

18、雕刻竹器,一帚、一刷,竹片只是方寸而已,他在上面雕刻数刀,价值立即以两倍计算。然而,他自己最喜欢的,一定是用盘根错节的竹子,不用刀砍斧削就能出奇,竹子经过他自己的手略微刮磨一下,就能获得高的价钱,真不可思议。三山街因为通过仲谦的手修饰的工艺品而获利的有数十人,然而仲谦自己却赤贫自如。在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就立即自己动手雕刻起来。然而如果不合他的心意,即使以势压人、以利诱人,终究得不到他的作品。1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子 贡 曰 有 美 玉 于 斯 韫 椟 而 藏 诸 求 善 贾 而 沽 诸 子 曰 沽 之 哉 沽 之 哉 我 待 贾 者 也 (选自论语)答案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

19、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参考译文子贡说:“假如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把它珍藏在匣中好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好呢?”孔子说:“卖出去吧!卖出去吧!我正等待着(识货的)买主呢。”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陵_未_没_时_使_有_来_报_汉_公_卿_王_侯_皆_奉_觞_上_寿_后_数_日_陵_败_书_闻_主_上_为_之_食_不_甘_味_听_朝_不_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司马迁报任安书)答案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

20、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参考译文当李陵的军队尚未覆没的时候,使者曾给朝廷送来捷报,朝廷的公卿王侯都举杯为皇上庆贺。几天以后,李陵兵败的奏书传来,皇上为此而饮食不甜,处理朝政也不高兴。大臣们都很忧虑、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私下里并未考虑自己的卑贱,见皇上悲伤痛心,实在想尽一点我那款款愚忠。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能够换得士兵们拼死效命的行动,即使是古代名将恐怕也没有能超过的。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古_之_诗_人_虽_趣_尚_不_同_体_制_不_一_要_皆_出_于_自_得_至_其_辞_达_理_顺_皆_足_以_名_家_何_尝_有_以_句_法_绳_人_者!

21、鲁直开口论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处。而门徒亲党,以衣钵相传,号称“法嗣”,岂诗之真理也哉!(选自王若虚滹南诗话)答案古之诗人/虽趣尚不同/体制不一/要皆出于自得/至其辞达理顺/皆足以名家/何尝有以句法绳人者4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自仲尼之亡,六经之道,遂散而不可解。盖其患在于责其义之太深,而求其法之太切。夫六经之道,惟_其_近_于_人_情_是_以_久_传_而_不_废_而_世_之_迂_学_乃_皆_曲_为_之_说_虽_其_义_之_不_至_于_此_者_必_强_牵_合_以_为_如_此_故_其_论_委_曲_而_莫_通_也。 (选自苏轼文集诗论)答案惟其近于人情/是以久传而不废/而世之迂学

22、/乃皆曲为之说/虽其义之不至于此者/必强牵合以为如此/故其论委曲而莫通也参考译文自仲尼去世以后,六经的事理,就散失而不能让人理解了。其弊端大概在于后人对于意义的探求太深,对于理法的探究又太急切。六经的事理,就是因为它贴近人的性情,所以才能流传很久而没有遭废弃。而社会上那些迂腐之士,却都曲解立说,即使它的本义不是这样的,也一定牵强附会硬认为是这样,因此他们阐释的事理不流畅透彻。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御孙曰:俭_德_之_共_也_侈_恶_之_大_也_共_同_也_言_有_德_者_皆_由_俭_来_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司马光训俭示康)答案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参考译文御孙说:“节俭,是各种好品德的共有特点;奢侈,是各种罪恶中的大罪恶。”“共”,就是“同”,是说有好品德的人都是由节俭而来的。因为如果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不会为外物所役使,可以走正直的道路;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用度,避免犯罪,使他的家室变得丰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