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题组训练:模块综合测评B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629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题组训练:模块综合测评B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题组训练:模块综合测评B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题组训练:模块综合测评B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题组训练:模块综合测评B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题组训练:模块综合测评B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题组训练:模块综合测评B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题组训练:模块综合测评B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题组训练:模块综合测评B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题组训练:模块综合测评B .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题组训练:模块综合测评B .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题组训练:模块综合测评B .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题组训练:模块综合测评B .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题组训练:模块综合测评B .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题组训练:模块综合测评B .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题组训练:模块综合测评B .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题组训练:模块综合测评B .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题组训练:模块综合测评B .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模块综合测评B限时75分钟100分战报得分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共48分)1.尊王攘夷、践土会盟、独霸西戎、问鼎中原等历史现象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基本特征。与这些现象的产生具有直接关系的是()A.百家争鸣的出现B.铁器牛耕的使用C.分封制度的瓦解D.阶级关系的变动【解析】选C。材料中的政治现象都是对分封制的破坏,故选C;材料中没有涉及思想领域,排除A;材料中政治现象也不涉及经济的变化,排除B;材料中没有体现宗法贵族的衰落和地主阶级的兴起,排除D。2. 汉武帝时期,曾多次大规模“巡狩”,视察地方,发现很多郡国监御史玩忽职守,地方许多问题没有及时奏报中央政府。为此,汉武帝()A.确立

2、察举制B.设立十三州刺史C.实行推恩令D.发兵平定地方叛乱【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设置十三州刺史,以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故选B;察举制是汉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推恩令”的目的在于分化地方上王国的势力,以削弱其与中央对抗的实力,与监察地方无关,排除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地方与中央对抗的实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D。3.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唐玄宗改政事堂(宰相议政之所)为“中书门下”,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简化了中枢机构的决策程序。这一变化()A.

3、有利于提高决策的行政效率B.进一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C.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使中枢机构的分工更加明确【解析】选A。根据题干中唐玄宗“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之后,“简化了中枢机构的决策程序”,这就表明政府机构简化之后,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故选A;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并之后,相权有所扩大,而不是削弱相权,排除B;题干中“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合并属于中央政府机构的调整,不属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排除C;题干中“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之后,就使得中枢机构的任务繁多,而不是使其分工更加明确,排除D。4.在事死如生的唐代中上层人士的墓葬中,陪葬的骆驼俑蔚成风尚。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

4、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由此可见,唐代()A.海上丝绸之路畅通B.民间制造瓷器技术高超C.汉藏文化交流频繁D.经济交流影响社会习俗【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唐代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影响到唐代中上层人士的墓葬习俗,故选D;据材料“陪葬的骆驼俑蔚成风尚”可知,强调的是陆上丝绸之路,排除A;材料是制陶业而不是制瓷业,并且从材料中也不能判断是官营手工业还是私营手工业,排除B;唐蕃和亲、会盟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排除C。5. 中国古代某历史时期,其突出特征是“强化的中央集权,叠层的政治架构,活跃的商业经济,成长的市民阶层,繁荣的海外贸易,南移完成的经济重心”。这一时期是(

5、)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解析】选C。根据材料描述的突出特征可知,这一时期政治上中央集权加强,经济上商品经济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这些都是两宋时期的表现,故选C;秦汉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时期,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排除A;隋唐时期中央集权制度渐趋完备与成熟,南方经济渐渐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还未完成,排除B;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排除D。6.元史地理志载,“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表明元朝()A.实现了民族平等B.国家

6、经济重心南移加速C.减轻了农民负担D.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发展【解析】选D。据材料“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可知,材料说明的是元朝边疆的治理变化,由唐朝羁縻到元朝实际控制等同内地,实际上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故选D;材料未涉及民族关系,排除A;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末年完成,排除B;材料“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说明农民负担没有减轻,排除C。7. 明朝户籍册称为黄册,从洪武十四年到崇祯十五年,共27次编制黄册,清初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雍正帝后户籍再没有修正过。其原因是()A.经济发展迟滞B.赋税制度变革C.地方管理松懈D.政府重农抑商【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

7、摊丁入亩,最终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人丁地亩的双重征税标准,使赋役一元化,这样户籍对税收的影响大大降低,因此出现“雍正帝后户籍再没有修正过”的现象,故选B;清朝时期农耕经济仍在不断发展,并非“经济发展迟滞”,排除A;清朝中央集权在不断强化,地方管理并未松懈,排除C;重农抑商政策是历代封建王朝奉行的政策,与户籍无关,排除D。8.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A.描写了古代官场的腐朽与黑暗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D.表明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解析】选C。根据材料“人们渴望世外

8、桃源的理想和追求”“敢于反抗斗争”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时期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使得有识之士壮志难酬;而明清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皇权对人民的束缚已达到最大,阶级矛盾尖锐,两部作品都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故C正确。9.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以下能佐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A.殖民者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B.列强取得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的特权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列强扶植地方军阀,形成割据状态【解析

9、】选A。根据“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可推得,清朝受到来自西方的外力才加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而签订不平等条约正是西方制约中国的一种形式,并且违背了中国的意愿,故选A;列强取得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的特权是在马关条约中,排除B;瓜分狂潮是19世纪末,排除C;扶持地方军阀是民国北洋军阀时期,排除D。10.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B.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C.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D.促使知识分子关心中国的发展前

10、途问题【解析】选C。根据题干“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大大加深,人们的民族危机意识大大增强,故选C;题干内容着重强调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民族危机的影响,而不是“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排除A;题干内容着重强调甲午中日战争对民族危机的影响,而不是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鸦片战争之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些知识分子就已经开始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而不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排除D。11.新文化运动早期,西方被国人当成一个绝对的、不容置疑的、唯一可能的行为标准来接受。1919年后,中国人开始从盲目崇拜西方的心理中苏醒过来。促成

11、这一转变的是()A.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广泛兴起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C.民主共和制在中国深入人心D.第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不合理的安排【解析】选D。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1919年的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不合理的安排暴露出西方文明的弊端,促成一部分知识分子转而以俄为师,故选D;国民大革命是在19241927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A;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这一转变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制即在中国深入人心,排除C。12. 下列歌谣与如图相关的是()A.“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

12、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B.“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C.“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筑成了坚固的抗日的阵线,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D.“刘邓大军过黄河,大军打俺门前过。俺给大军端碗水,大军还俺一条河。”【解析】选A。据材料图片可知为北伐誓师大会,而A反映的是国民革命军军歌,二者相吻合,故选A;B描述的是红军长征,排除B;C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总后方延安,排除C;D描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排除D。13. 1938年5月,毛泽

13、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点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日本)就非死不可。”其意在强调()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存在的重要性B.依靠军队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C.中国共产党应坚持持久抗战的革命路线D.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解析】选A。材料中“存在于民众之中”体现毛泽东对发动民众组织统一战线的意见,故选A;依靠军队体现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排除B;材料内容强调的是组织民众,不是强调持久抗战,排除C;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标志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排除D。14. 1947年11月,郏县之战打

14、响。郏县老百姓把口粮和所有能找到的粮食拿出来,供解放军吃了一天;第二天,又把田里的所有青苗都割了,又供军队维持了一天;最后一天,把村里的牲畜都杀了,又维持了一天。随后,郏县解放,国民党胡宗南军队被赶跑。这说明()A.中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B.民心向背影响着战争胜负C.国共合作关系开始破裂D.国民党指挥失当决策失误【解析】选B。根据题干内容可知,郏县之战的胜利主要是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支持,据此可以说明民心的向背影响战争胜负,故选B;题干内容主要论述老百姓对郏县之战胜利的作用,没有涉及社会矛盾的问题,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此时国共合作的关系开始正式破裂,

15、而题干中的郏县之战发生于1947年,排除C;根据题干内容可知,郏县之战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主要是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并非国民党指挥决策的失误,排除D。15.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主要是因为该原则()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C.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解析】选D。该原则在冷战大背景下提出,让不同意识形态国家能和平友好地建立外交关系、和平共处,故选D;广泛认可不能体现题目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意涵,排除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的

16、外交准则,与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关系不密切,排除B;发展周边关系不能体现题目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意涵,排除C。16.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国际关系话语或战略,要获得生命力,就必须提高我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在制度和规则中寻求持久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由此可知()A.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两极格局发展需要B.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大国的共同愿景C.中国发展道路要求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促进中国话语权持久性【解析】选C。 由材料“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国际关系话语或战略,要获得生命力,就必须提高我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可知中国发展道路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

17、体,这就要求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故选C;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因而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两极格局无关,排除A;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景,并非大国的要求,排除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这一格局下中国缺乏话语权,排除D。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11分)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子弟,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直接代表皇帝监察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设置太学,学生学业完

18、毕后,即派往各政府机构任事。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摘编自林永光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材料二魏晋以后的九品中正制度,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士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来说,较以前是进步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19、”。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仿照示例指出汉武帝治国举措及其判断依据。(3分)示例:举措,盐铁官营;依据,设盐官、铁官,直属中央。(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制度”的名称,并说明其较以前“进步”的理由。(4分)(3)根据材料三,评价宋初的地方治理措施。(4分)【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的政治制度发展变迁。第(1)题,主要结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的措施及其影响来回答;第(2)题,主要考查古代的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的科举制度评价进行回答即可;第(3)题,宋代管理地方措施主要特点是分散地方权力,把握此特点,结合相关措施回答即可。答案:(1)举措与依据:举措,实行推恩令;依据,诸侯王分

20、封子弟,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举措,设刺史;依据,设十三州,监察高官乃至诸侯王;举措,建中朝;依据,外廷转内廷,概由内廷官执掌大权;举措,兴儒学;依据,太学生毕业后在政府机构任职。(2)制度:科举制。理由:自由报考,打破了门第界限(扩大进士之门),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彰显一定公平公开性;官吏选拔权收归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考试选拔(竞选),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3)宋初削弱地方权力,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强化了中央集权,维护了政权的稳定,为后世地方治理提供借鉴。但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强干弱枝,边防力量薄弱。18.(12分)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

21、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摘编自富成慧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性研究(1)从材料一中任选至少两项史实,写出序号,提炼一个主题,并从所学知识中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史实。(6分)(2)你是否认可材料二作者的观点,并加以说明。(6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先进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斗争。第(1)题,可根据所学知识,将图中所列的救亡图存斗争简单归类,然后再进行补充即可;第(2)题,注意选取的史实一定要与自己所持观点的一致性。(1)示例一序号:主题:国家出路的探索(人民救亡图存的抗争)补充史实

22、:戊戌变法(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等)示例二序号:主题:列强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补充史实: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边疆危机等)示例三序号:主题:列强侵略与救亡图存补充史实:综合示例一、二(2)观点一:认可。依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共和政体,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法制史上的里程碑。观点二:不认可。依据:辛亥革命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后,逐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独裁统

23、治。观点三:不完全认可。依据:综合以上依据。19.(15分)时代风貌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内容解读20世纪50年代,报纸上几乎天天都可以看到全国各地开展劳动竞赛的报道和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工人的积极生产被认为不仅事关物质财富的创造,更是关乎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大局1952年1月1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一行270人抵达北京,受到国家相关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手捧鲜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团长李雪三带着全体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和决心向祖国和人民致敬1951年1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

24、。1952年6月20日,全国体育总会正式成立,毛泽东为此题写“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20世纪50年代访华的苏联诗人吉洪诺夫作诗:“当北京人出来做广播体操城里整齐的大街小巷,一下子变成了体育场。”依据材料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时代风貌,并加以解释。【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的时代风貌。主要结合新中国刚刚成立,整个时代风貌积极向上的中心思想来分析概括“风貌”,解释则结合时代背景和意义归纳。答案:时代风貌:崇尚劳动,提倡节俭,尊崇英雄,重视体育锻炼。解释:从时代背景作答: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调动了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国家经济困难,亟待建设;国家建设急

25、需各方面人才;国际局势紧张,新政权面临威胁。从时代意义作答:塑造了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激发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从现实价值作答: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20.(14分)农村发展,是衡量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方面。农民记忆,是乡土中国迈向现代中国的真实“手稿”。下面材料出自一位农民的日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81年10月23日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当晚,本组人员聚饮。1985年5月10日本村许多青年到城市里打工,有的去禹城市棉纺厂,有的去平原县造纸厂,有的还去了深圳等南方沿海城市,那

26、里有许多外国企业。听说技术很先进。有的回乡里,学人家自己办企业了。我也想出去闯闯。1992年12月3日孩子表哥从国营企业回家,说现在工厂叫公司了,厂长叫董事长,还入股分红。1999年4月17日早上8点,到禹城农机大世界,我花5800元,买一台18马力大轮“新湖”牌拖拉机。11点就到家了,别人见了,投来羡慕的眼光。2005年12月22日县里开人代会,电视直播,王县长承诺免费放电影、办图书馆等八件事。件件暖心。2006年1月1日国家对咱农民格外照顾,就连农业税都不交了,老百姓敲锣打鼓放鞭炮。摘编自人民日报农民日记见证乡村变迁(我的亲历)(1)指出日记中反映的农民身上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7、2)基于以上分析,谈谈你的认识。(4分)【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第(1)题,第一问变化,主要结合材料逐条归纳即可;第二问原因则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变迁等方面归纳即可;第(2)题,主要结合党的领导、改革开放和农村发展等几个方面归纳即可。答案:(1)变化:获得了土地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农业生产工具机械化发展;生计方式多元化;生活水平提高;负担减轻;文化生活丰富。(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科技发展;文化建设步伐加快;惠民政策的实施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乡村振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