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618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视整体的结果一定是盲人摸象。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是出和入、间离和沉浸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升的关系。有了“从周边看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实。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约束。比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比人生

2、轨迹,没什么好比,但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比较,不但有益而且必需。有些比较无意义,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回答不了“然后呢”这个问题。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文明离不开人,而物作为文明的见证,也很重要。物是实实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文化的联系,后来我们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

3、,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前者受时空约束,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作出解释,能改变的很有限。后者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同样在叙述欲望与爱的业事;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神的外化,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题都是牺牲文明的比较,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有个就叫“文明”

4、的游戏,选哪个来玩都可以,结果只和操作有关,真实的文明也是。现在讲多元,不是否认进步与落后,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基因更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文明体系。(摘编自郭青生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和方注)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比较文明研究需处理好整体研究和个体研究的关系,一般而言,先关注整体再研究个体。B. 比较文明研究即使前提正当,也未必能得出有益的结论,因为比较文明研究受伦理约束。C. 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其积极意义是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D. 更好地理解文明,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达成文化认同和自信,这是比较文明的主要意义。

5、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为了让读者全面认知比较文明,文章从多个维度全方位进行论述,层次清晰。B. 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手法,以突出比较文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差异和联系。C. 文章多用具体的实例来论证观点,说服力强,也加深了读者对比较文明的理解。D. 文章通过对微观文明比较两个范畴的阐释,论述了两个范畴不同的价值和意义。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能恰当地进行比较文明研究,我们将能更清晰地理解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B. 要理解某一文明就不能脱离世界维度,这样才能对它理解得更加完整、更接近真实。C. 由于制度比较存在文献真实性等缺陷,宏观的文明比

6、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D. 比较文明无需关注文明是否进步与落后,这是时代和比较文明的核心任务所决定的。【答案】1. B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先关注整体再研究个体”错误,由第2段可知并没有对整体研究和个体研究作先后主次之分,只是强调比较文明不能脱离整体;C项根据原文第4段“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可知,“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

7、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不是批判的积极意义;D项,根据原文最后一段“文明的比较,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基因更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文明体系”, 文明的比较的意义是为了达到文化认同与自信,而不是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本题中,B项,“文章采用对比论证手法”

8、错误, “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论述比较文明两个层面时没有采用对比论证,而且也没有突显出两个层面的差异和联系。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

9、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C项,参照原文第5段,“由于制度比较存在文献真实性等缺陷,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 强加因果,根据文本无法推出“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故选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自行车周波东沙决定去买自行车。老婆如晶嚷开了:公家的小车不坐,买什么自行车嘛,真是浪费。东沙说:来乡镇工作第一天就有过买车的冲动,只是忙得脱不开身。东沙还说:我是县里的自行车环岛赛冠军,不练岂不废了好身骨。东沙又说:干吗非要乘公家小车子呢?那才是浪费。老婆如晶说:你现在

10、是镇长呢。镇长怎么了?镇长就不能骑自行车?东沙说。来乡镇前东沙是县局的副局长,副局长都有专车接送。像很多领导一样,东沙去办公事时得钻小车。其实,东沙最喜欢骑自行车,小车是风光了些,可没有自行车来得轻松自在。在县城上班时,东沙习惯早练。到了乡镇,他经常晚间有应酬,早上闹钟响时还处在迷糊中。现在东沙很少有早练的时间了。东沙曾经有过好几款自行车,读中学的时候,他就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即使后来参加工作了,也一直骑。东沙不骑自行车是当了副局长之后的事,照他的说法,自己是被迫去钻小车的。之前,东沙一直不想扔掉那辆骑惯了的自行车,他天天把它擦得锃亮。现在,那辆自行车不知丢哪儿去了。东沙骑着新自行车去上班了。头

11、几天,没见什么动静。时间一久,人们就议论开了:镇长怎么骑自行车呀?稀奇!东沙笑着说:骑自行车既锻练身体,又给单位省车油费。因为东沙是镇长,人们不敢当面多开玩笑。不久,惹事了。因为大家发现,东沙除了上下班骑自行车,连下乡工作去也骑着那辆自行车。有人曾偷偷地把自行车藏了起来,可是,一次次被东沙找了出来了。为这事,他专门在机关大会上批评了下属,东沙说:镇里是不是治安不好呀,连一辆自行车都管不住。办公室主任显然受了委屈,找机会解释说:不是治安的问题。东沙不开心了,问:那是什么问题呀?有一回,在班子学习会上,东沙特意叫人播放干部先进事迹电视片,东沙指着电视里的画面说:他们也骑自行车。那天,东沙又骑着自行

12、车准备去下乡检查工作,办公室主任支支吾吾地想说啥,却始终讲不清楚。东沙显然对这位主任不满意,吼道:怎么变得像娘们似的。主任说:镇长,乘小车去吧。东沙说:又怎么了?难道我骑自行车会出交通事故吗?主任终于鼓足勇气说:驾驶员咋办?正在气头上的东沙眼一瞪说:最好让他们都下岗回家。下乡去的东沙后来果真遇到了些事,当然还是有关自行车的。东沙听见有人说他是个喜欢玩虚的镇长。东沙心里一惊,他们为什么这么说我呢?东沙还看见有人跺着脚叹息:怎么可以骑自行车呢?再穷也不能穷了咱镇长,他可是咱们的脸面呢!当然,东沙也听到了表扬话,有位老农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焦裕禄又回来了!东沙想:那位老农实在是太抬举自己了,我只想骑

13、骑自行车健身嘛。接到县领导电话是后来的事东沙吃惊地发现,县领导开口就和他说自行车的事。以前,县领导可不是这样的。领导说:听说你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东沙猜不透领导的话,直截了当地说:是的。领导说:你把艰苦奋斗的作风带回来了!明儿我们也骑自行车去。东沙听着觉得不是滋味,他感觉领导好像话里有话。东沙无精打采地回到家。如晶问:咋了?东沙不语。如晶又问:不会是自行车惹事了吧。东沙瞧着老婆,像瞧西洋镜似地看,她怎么还在关心自行车的事呢?东沙后来把那辆新买的自行车搁到了自家的车库里,他不想骑自行车了,当然这是后话。如晶有一天笑着说:我早就说你买自行车是浪费,到头来新买的自行车还会找不到的。东沙说:你赢了!其

14、实,东沙有自己的体会,他发现,只要骑着自行车去单位,工作就没有一天安稳过,他面对的眼神都充满着异样,这让他有点惶恐不安。他把原来乘的那辆专车卖了,换成了新轿车。他对驾驶员说,原来小车的空间实在太小,每次钻进去腿脚伸展不开来,一点也不自由。东沙不骑自行车了,单位里重归风平浪静。那天,东沙最后一次听到有关自行车的话题。有人说:这年头,谁会真的去骑自行车。瞧,我们的镇长果真换好车了。(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8年8期)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因为喜欢骑自行车锻炼身体的目的,当镇长的东沙放弃乘坐公家的小轿车,买了自行车并骑行上班,不料这个行为使他每天面对异样的眼

15、神。B. 如晶预见东沙“买自行车是浪费,到头来新买自行车还会找不到的”,东沙最后不骑自行车上班了,由此可见,如晶比东沙更有眼光,更有水平。C. 小说中众人纷纷反对镇长东沙骑白行车上班,只有“老农”表扬东沙这种行为,称“焦裕禄又回来了!”可谓是众多浊流中的一股清流。D. 小说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达技巧,以镇长东沙买自行车骑行上班这件小事及大家对此不同的态度,反映了社会现象,引发了人们的深层思考。5. 小说中众人为什么纷纷反对镇长东沙骑行白行车上班?请简要分析。6. 小说以“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4. B 5. 如晶认为不坐公家的小车,自己买自行车是浪费自己的钱;镇上的人认为

16、镇长不坐公家的小车,骑自行车上班会导致镇公车驾驶员没事做,会下岗回家;还有人认为镇长这种行为会让人感觉到东沙穷得让镇长坐不上小车,丢了镇的脸面;还有人认为镇长这种行为暂时是在作秀;打来电话的县领导,认为东沙这种艰苦奋斗的行为会让他们难堪。 6. 从情节上来看,自行车是小说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使小说结构紧凑;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来看,众人对东沙骑自行车上班一事不同的态度,展现了其不同的心理和性格特征;从表现主题来看,小说借东沙骑自行车上班事件反映众生百态揭示社会弊病,寄寓褒贬情感。【解析】【4题详解】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

17、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B项,“如晶比东沙更有眼光,更有水平”分析不当,小说对东沙骑行自行车的行为是肯定的。故选B。【5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多角度分析问题,归纳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众人纷纷反对镇长东沙骑行自行车上班的原因。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小说的内容。明白小说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抓住小说的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领悟小说的主旨。然后明确问题的指向,结合小说的三要素及主旨分析。通读文本后,可以找出,“众人”包括东沙的妻子如晶,县里的

18、领导,还有镇的人。东沙的妻子如晶认为“公家的小车不坐,买什么自行车嘛,真是浪费”,该坐现成的公车,而不是花自己的钱买自行车,纯属浪费。县领导说“你把艰苦奋斗的作风带回来了!明儿我们也骑自行车去。东沙听着觉得不是滋味,他感觉领导好像话里有话”,这个话里的话就是县领导认为东沙自己骑自己买的自行车上下班,包括办公,而他们都是坐公家的小车,东沙这样会让他们显得有点难堪,把他们比下去了。镇上的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包括主任而对东沙的质疑“终于鼓足勇气说:驾驶员咋办?”他认为镇长不坐公家的小车,那么司机就无事可做,这个职务就可有可无,可有能会面临失业下岗的问题。“东沙听见有人说他是个喜欢玩虚的镇长”还有人认

19、为东沙这样做是作秀,给别人看,务虚。“东沙还看见有人跺着脚叹息:怎么可以骑自行车呢?再穷也不能穷了咱镇长,他可是咱们的脸面呢!”还有人认为东沙是一镇之长,骑自行车不成体统,会让人认为这个镇是因为穷得无法给镇长提供公车,这样丢小镇的脸,让他们脸上无光。答题时要注意,只总结反对的声音和态度,对于有肯定,则不必分析,否则答非所问。【6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小说标题的作用很多,具体作用要结合文本内容来理解,大致可以从题目反映的内容、情节(线索或在文中推动情节的发展等方面)、对表现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作用等角度来考虑。另外,有时还可以从题目本身的表达效果角度分析。本题要

20、求分析小说以“自行车”为题的作用。从情节的角度分析,全文围绕东沙喜欢骑自行车上下班和办公,遭众人的反对,最终无可奈何,只好坐公家小车的事情展开,自行车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也推动情节的发展,正是因为他骑自己买的自行车上下班,所以引得众人议论纷纷,最后县里的领导也找他谈话,他顶不住压力,最终放弃骑自处车,又坐公家小车。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东沙骑自行车后,大家对他颇有看法,但看法各不相同,妻子认为他傻,有公车不用;有人认为他是作秀;有人认为他丢了小镇的脸,有人认为他让别的领导难堪。不同的看法也展现了不同人的形象和心理。从表现主旨的角度分析,小说借镇长想骑自行车却受到各种非议这件事来反映社会弊端。

21、从而引发读者的深思。(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实体书店多年来一直是人们选购书籍的第一选择,有着“城市的文化标的”之称。可近年来,受当当网、亚马逊等专业购书网站以及天猫、京东等综合购物平台的冲击,加之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阅读方式的改变,传统纸质阅读空间被严重地挤压,实体书店面临危机。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书业商会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的10年里,有近五成的民营书店倒闭。面对如此形势,实体书店应该何去何从? (摘编自图书零售业结构布局,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4月)材料二:一直以来,实体书店图书并不够全面,经营业务以图书、电子音像

22、出版物为主,其中教育类图书、中小学教材教辅是重点经营业务之一。而消费者的爱好千差万别,这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有的书店为了争取最大的利润,更是尽可能多地摆放一些自认为是比较受消费者欢迎的书,可“有心栽花花不成”,结果依然是“门前冷落鞍马稀”。除此之外,实体书店在税费、店面租金、装修设施、人工费等经营成本不断上涨的同时,图书的价格又是固定的,这就制约了书店的利润空间,生存可谓举步维艰。10月16日,号称“全球首家共享书店”的新华书店合肥三孝口店,正式成为共享书店已满3个月,每天客流量达七八千人次。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书店可以这样:除了特色书籍,有咖啡餐饮、文创产品等售卖,还有各种展览、讲座

23、沙龙、签售、分享会、亲子阅读等活动。整个书店极具设计感,图书摆放讲究,细节设置细腻,让读书带有某种仪式感。 (摘编自 书店“玩”共享,图谋在长远,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12月15日)材料三:时代在变化,人们的读书方式、阅读习惯也在发生改变。然而实体书店,无疑是读者畅游书海的一个理想港湾。尤其在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书店自有存在的价值,它不仅是出售图书的场所,还是一个地方的公共文化聚集地,传播着文化气息。在不少人眼里,有实体书店在,我们的文化就实实在在地坚守在那里。正因为如此,2013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协调财政部、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持续推出相关支持政策。据统计,仅图书批发

24、零售环节5年免征增值税,每年就为实体书店减免税负50多亿元;财政部5年累计安排实体书店奖励资金达6.7亿元。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政府相关领导在得知三联书店五道口店准备撒离时发出指示:三联书店决不能离开海淀区。最终为三联另外择地,在五道口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新建一座书店,几乎与此同时,朝阳区政府也对三联书店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三联在北京寸土寸金人气极旺的三里屯开设新店,而且免收房租并承担装修费用。(摘编自实体书店回来了,人民日报)2018年01月18日)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一直以来,传统纸质阅读空间被严重的挤压,致使实体书店面临着危机,生存举步维艰。如不思改变,

25、还会有民营书店相继倒闭。B. 为了满足消费者购书的多样化需求,一些书店尽可能多地摆放一些自认为是消费者喜欢的书,可结果依然是“门前冷落鞍马稀”。C. 有着“城市的文化标的”之称的实体书店,既是人们选购书籍的最佳场所,也是一个地方的公共文化聚集地,坚守、传播着文化。D. 虽然网上书店的图书销售对实体书店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但是在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实体书店自有其存在的价值。8. 致使实体书店面临困境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走出困境?【答案】7. D 8. 原因:购书网站的冲击,阅读方式的改变。图书单一,难以满足顾客需求。经营成本过高,利润空间不大。方法:政府要扶持,政策要支持。观念要改变,经营

26、模式要创新。拓展服务功能。多元化发展。【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一直以来,传统纸质阅读空间被严重的挤压”,理解有误。根据原文可知,实体书店多年来一直是人们选购书籍的第一选择,有着“城市的文化标的”之称。选项B,“为了满足消费者购书的多样化需求”,对原文的原因分析有误,原文说的是“有的书店为了争取最大的利润,更是尽可能多地摆放一些自认为是比较受消费者欢迎的书”。选项C,有着“城市的文化标的”之称的

27、实体书店,“是人们选购书籍的最佳场所”理解有误。原文说的是“尤其在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书店自有存在的价值,它不仅是出售图书的场所,还是一个地方的公共文化聚集地,传播着文化气息”。故答案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査时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归纳、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致使实体书店面临困境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走出困境?根据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致使实体书店面临困境的原因有:“可近年来,受当当网、亚马逊等专业购书网站以及天猫、京东等综合购物平台的冲击,加之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

28、阅读方式的改变,传统纸质阅读空间被严重的挤压,实体书店面临危机”“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书业商会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的10年里,有近五成的民营书店倒闭”可总结出。“一直以来,实体书店图书并不够全面,经营业务以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物为主,其中教育类图书、中小学教材教辅是重点经营业务之一”可总结出。“除此之外,实体书店在税费、店面租金、装修设施、人工费等经营成本不断上涨的同时,图书的价格又是固定的,这就制约了书店的利润空间,生存可谓举步维艰”可总结出。如何走出困境:“10月16日,号称全球首家共享书店的新华书店合肥三孝口店,正式成为共享书店已满3个月图书摆放讲究,细节设置细,让读书带有某种仪式感”可

29、总结出。“正因为此,2013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协调财政部、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财政部5年累计安排实体书店奖励资金达6.7亿元”可总结出。【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

30、文言文,完成各题。李业兴,上党长子人也。业兴少耿介。志学精力,负帙从师,不惮勤苦。耽思章句,好览异说。晚乃师事徐遵明。时有渔阳鲜于灵馥亦聚徒教授,而遵明声誉未高,著录尚寡。业兴乃诣灵馥黉舍。灵馥乃谓曰:“李生久遂遵明,何所得也?”业兴默尔不言。及灵馥说左传,业兴问其大义数条,灵馥不能对。于是振衣而起曰:“遵明弟子正如此耳!”遂便径还。自此灵馥生徒倾学而就遵明。遵明学徒大盛,业兴之为也。后乃博涉百家,尤长算历。虽在贫贱,常自矜负,若礼待不足,纵于权贵,不为之屈。后为王遵业门客。举孝廉,为校书郎。以世行历法,节气后辰下算,延昌中,业兴乃为戊子元历上之。于时屯骑校尉张洪、荡寇将军张龙祥等九家各献新历

31、,世宗诏令共为一历。洪等遂共推兴业为主,成戊子历,正光三年奏行之。魏迁邺之始,起部郎中辛术奏曰:“通直散骑常侍李业兴硕学通儒,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庶经始之日,执事无疑。”诏从之。业兴爱好坟籍,鸠集不已,手自补治,其家所有,垂将万卷。览读不息,多有异闻,诸儒服其广博。性豪侠,重意气。人有急难,委之归命,便能容匿。与其好合,倾身无吝;若有相乖许,便即疵毁,乃至声色。性又躁隘,至于论难之际,高声攘振,无儒者之风,时人以此恶之。至于学术精微,当时莫及。子崇祖,武定中,太尉外兵参军。崇祖弟遵祖,太昌中,业兴传其长子伯以授之

32、。齐受禅,例降。(节选自魏书列传卷七十二)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B. 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C. 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D. 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黉”指古代的学校。庠、序、塾、郡学、太学等在古代也曾用作学校的称呼。B

33、. “校书郎”,指从三国魏开始设置的官名,掌管校对宫中所藏典籍、订正讹误诸事。C. 节气,指时节和气候,是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D. “坟籍”,记录有关丧葬礼仪的著作。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业兴专心求学,为人耿介。少年时不辞劳苦,背负书籍求师,深思好览,精于治学,曾以左传大义当面责难鲜于灵馥,从此徐门学徒大盛。B. 李业兴知识广博,倍受时人推重。他曾被群臣推举主持将进献朝廷的十家历法编为一历,也曾在朝廷迁都时由朝臣举荐主管新都的房舍建造工作。C. 李业兴豪爽侠义,为人注重义气。人家有急难,委身投奔他,他能挺身相助;与他情投

34、意合之人,他更是倾心待之,在财务上毫不计较、吝啬。D. 李业兴急躁偏狭,缺乏儒者风范。他在与人论辩的时候,高声大气,伸拳振臂,举止粗鄙,没有风度。当时的人因为这些而厌恶他。1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遵明学徒大盛,业兴之为也。(2)览读不息,多有异闻,诸儒服其广博。【答案】9. C 10. D 11. B 12. (1)徐遵明学生大增,全是李业兴的功劳。(2)(徐遵明)读书不止,常有不同的见识,众儒者佩服他的学识渊博。【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可用排

35、除法。原句: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这两句必须断开,排除B项;“折中”是一个词,不能断开,排除D项;“并所须调度”语意相连,不可断开,排除A项。故选C。【10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D项,“坟籍”是指古代典籍,不是“记录有关丧葬礼仪的著作”。故

36、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B项,“也曾在朝廷迁都时由朝臣举荐主管新都的房舍建造工作”错,原文中“万门千户,所宜访询”并非主管。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大盛,

37、大增;为,功劳;也,判断句。息,止;异闻,不同的见识;服,佩服;广博,学识渊博。【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李业兴,上党长子人。李兴业年少年时非常正直,专心求学,背着书去求学,不怕辛苦。深思经书中章节句子,喜欢浏览看奇闻异说。稍大一

38、些以徐遵明为师。当时有渔阳人鲜于灵馥也聚徒讲学,而遵明声誉还没多高,著录尚少。业兴于是到灵馥的学校中去,与其他求学的人一样。灵馥于是说:“李生你长久跟随徐遵明学习,收获了什么?”业兴默不作声。等到灵馥讲说左传,业兴拣几条传中大义问灵馥,灵馥无法回答。于是业兴整理衣服而起说:“遵明弟子正像我这样!”于是扬长而归。从此以后,灵馥的学生纷纷改换门庭,来到徐遵明这里。徐遵明学生大增,全是李业兴的功劳。 后来,李业兴广泛涉猎百家之学,尤其擅长算术历法。李业兴虽然贫寒地位低下,却一直骄矜自负,如果别人对他礼待不周,即使权贵之人,他也不因此低头屈服。后来当王遵业的门客。被推举为孝廉,任校书郎。由于朝廷施用的

39、赵的元始历节气少算而后于天时,延昌年间,李业兴编写了一部戊子元历献给朝廷。当时,屯骑校尉张洪、荡寇将军张龙祥等九家各自献上一部新的历法,世宗下诏,让把它们合为一部。张洪等人于是共同推荐李兴业为主,编成戊子历。正光三年(522),奏请推行新历。魏都刚迁到邺城时,起部郎中辛术启奏说:“通直散骑常侍李业兴是博学大儒,有广博的知识,营造房屋这样的事,应征求他的意见。现在请求皇上让我到他那里去,展阅图籍记录文字,考核审定正确与错误的地方,检验古今文字,择其中确定规模制度,召集画工连同所需要的一起安排,详细地设计新图,申奏皇上裁决。臣希望开始营造的时候,百事顺利。”皇帝下诏,同意这个意见。李业兴爱好古代典

40、籍,收集不停,亲手修补整治,他家里收藏的书籍,将近一万卷。而他则读书不止,常有不同的见识,众儒者佩服他的学识渊博。李业兴性格豪爽侠义,重义气。别人遇到急难,委身投奔他,便能得到他的收留和藏匿。人家与他情投意合,他便能倾注身心,绝不吝啬。如果有与他相悖的地方,他便会指责缺点加以诋毁,以至于怒形于色,横加诅骂。性情又很急躁偏狭,以至于论辩的时候,高声粗语,伸拳振臂,没有儒者风度。当时的人因这一点,厌恶他。至于他学术的精深微妙,当时无人能赶得上。 他的儿子李崇祖,武定年间,任太尉外兵参军。崇祖的弟弟遵祖,太昌年间,李业兴把大儿子的爵位传给了他。齐建国,归降了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4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13.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总领全词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B. 因为“短棹”划船无力,不能使船行进得很快,无可奈何地让轻舟缓慢地飘荡在湖面上。C.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D. “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从听觉的角度写景,“隐隐”和“处处”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14. 下片运

42、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写景?请结合诗句简析。【答案】13. B 14. 动静结合。一二两句写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镜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移动缓慢,衬托了“静”。三是两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拂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表现了诗人流连山水愉快的心境。【解析】【13题详解】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B项,“无可奈何地”赏析有误。“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

43、,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并不是“无可奈何”的意思。故选B。【14题详解】此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要从多角度考虑,可以从修辞角度,抒情方式角度,表现手法角度来考虑。抒情方式分两类:一类是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一类叫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结句写景又叫以景结情。表现手法,包括动静相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相结合,以虚衬实,想象,联想,用典,对比,烘托,细节描写,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等手法。先点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本题要求赏析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景。“无风水面滑”是静态画

44、面,描绘风平浪静时,水面平静如同琉璃一样平滑,着力写湖面的静态美。“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是动态画面,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涟漪微起,水鸟惊飞,写出了西湖的动态美。下片动静相结合,表现诗人流连山水愉快的心境。【点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

45、,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云树绕堤沙,_,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2)六朝旧事随流水,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3)大阉之乱,_,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4)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所宜深慎。(魏徵谏太宗十思疏)(5)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_。

46、(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6)_,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7)_,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8)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答案】 (1). 怒涛卷霜雪 (2). 但寒烟衰草凝 (3).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4). 载舟覆舟 (5).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6).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7). 因人之力而敝之 (8).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

47、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注意“缙绅,敝”等字。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16.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B. 安能屈豪杰之流C. 项伯杀人,臣活之D. 且庸人尚羞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主要考查活用。解答此类题目要掌握常见文言实词活用的特点,再根据选项进行比对。D项中“羞”为意动用法,对感到羞耻;A项中“兴”为“使兴旺”;B项中“屈”为“使屈身,使折服”;C项中“活”为“使活”。故选D。17.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D

48、.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六大类文言句式的特点,再对照选项选择。本题A项是定语后置句,应是“能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BCD都是介词结构后置句,标志分别是“于”和“以”。故选A。18.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竹是什么呢?竹本固,不 ;竹性直,不 ;竹心空,不 ;竹节贞,不改志向,所以,竹是君子的化身。A. 通权达变 趋炎附势 见异思迁B. 见异思迁 趋炎附势 刚愎狭隘C. 趋炎附势 通权达变 刚愎狭隘D. 刚愎狭隘 见异思迁 通权达变【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

49、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平时对成语的积累和语境进行分析判断。成语中的语境是经过命题者强化了的语境,是命题者根据所考的成语的一些特殊点设计的,所以要详审语境,注意到其整体性和联系。要能从句子中找到语境(命题者)的暗示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见异思迁”,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趋炎附势”,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刚愎狭隘”,固执己见,心胸不宽广,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见;“通权达变”,为了应付当前的情势,不按照常规做事,而采取适合实际需要的灵活办法。本题应结合横线前面对竹特点的介绍来进行选择。第一处,前面说“本固”,意思是“根基深厚牢固”,可以引申为“坚守原则,不会改变”

50、,自然不会“见异思迁”;第二处,前面说“性直”,突出的是“直”,即“正直”“耿直”,这也就不会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应用“趋炎附势”;第三处,前面说“心空”,说的是心胸宽阔,应使用“刚愎狭隘”。故选B。19.下列各句中,诗句与节日不对应的一项是A.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七夕节)B.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端午节)C.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重阳节)D.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元宵节)【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诗句,分析把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诗句与节日不对应的一项”,然后根

51、据传统节日的特点以及诗句中的标志来分析。本题中,C项,“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不是重阳节,由“禁火”可知应是寒食节,因为“寒食节”有禁烟火、吃冷食的传统。A项,“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中由“乞巧”可知是七夕节,因为“七夕节”又叫乞巧节、七巧节。B项,“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中由“棹影斡波”“鼓声劈浪”可知这是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D项,“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中由“灯山”可知这是元宵节赏花灯的活动。故选C项。20.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众姐妹商议芦雪庵赏雪作诗。宝玉第二天起来,出站见雪色皎洁,在栊翠庵赏玩梅花。宝钗和宝玉向凤姐要了一块

52、鹿肉。众人吃鹿肉,平儿丢了一个镯子。B. 宝玉不愿会雨村,宝钗劝他谈讲仕途经济,宝玉对她下逐客令,说黛玉不说这些混帐活。C. 宝玉甘诸丫环充役,骂宝钗入了“国贼禄鬼”之流;除“四书”外,别书皆毁,深敬黛玉。D. 贾赦不知何时看上了鸳鸯,便命邢夫人向贾母讨她做妾。鸳鸯拒绝了这个做主子奶奶的好机会,而且在贾母王夫人面前铰发立誓死也不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有关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旨等有一定了解。本题B项中“宝钗”应为“湘云”。故选B。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 王熙凤小月,身子病弱,交与探春、宝钗、李纨三人理家。赶上赵姨娘兄弟死

53、了,探春在旧例赏银二十两的基础上多给了十两,引得赵姨娘很是感动。B. 宝钗不肯教香菱作诗,她便求了黛玉。黛玉给她讲作诗的道理,鼓励她讲读诗的心得,并叫她做了诗来给她看。香菱本有悟性,又苦读勤思,读诗竟然颇得要领。第一、二首诗做得不太好,后天天想着作诗,于梦中得了一首,得到黛玉赞赏,正式邀请她进诗社。C. 刘姥姥走后,惜春因奉命作画而向诗社告假,众人追根溯源,埋怨起刘姥姥来。湘云嘴巧,戏称刘姥姥为“母蝗虫”,又给惜春的画取名叫携蝗大嚼图。D. 贾母提议为凤姐过生日。方法是凑份子。邢夫人尤氏也被叫来了。贾母带头出了二十两,薛姨妈也出了二十两,邢王二位夫人各出十六两,尤氏李纨出十二两,但贾母体恤李纨

54、是个寡妇,就替她出了十二两。【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有关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旨等有一定了解。A项探春按旧例赏银二十两,遭到赵姨娘的抱怨,说她对舅舅刻薄。C项中“湘云”应为“黛玉”;D项中贾母本欲替李纨出份子,但凤姐在贾母前应承替李纨出份子,过后又赖掉。故选B。四、写作(70分)22.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写作。生活中从不缺少细节:生病住院时同学递上的整洁笔记,送你离家时母亲背过身去迅速擦拭眼泪的动作只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常被我们忽略了。在这些被忽略的细节中,有温情、有关怀、有悲伤、有感动人的力量请以“细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55、的记叙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记叙文。【答案】细节合上揉皱的书页,揉揉有些发酸的手指,趁着放松的空档,透过已经失去明艳色泽的树叶的缝隙,看见高楼上人家温馨的灯火,脑海中展开了家的模样。想必,家中现在也已亮起了灯,母亲仍在就着东屋那盏台灯做她的十字绣吧。许是笔尖的移动让我产生了幻觉,那些生活中从未留意的细节,此时也随着影子鲜活跳跃起来。刚开学的第二天早上,不知道是着了凉还是病又反复,摸着额头竟有些烫,浑身也觉得冷。我紧紧衣服,昏昏沉沉地翻着行李箱,想找点药出来,但自己也没抱什么希望。我一向粗心大意,大约是把药又忘在家里了。叹一口气,刚准备把行李箱关上,上层没有拉好的链口处露出一角塑料袋,伸

56、手漫不经心地扯了扯,竟响起了纸盒碰撞的声音。猛的想起什么,急匆匆地解开塑料袋,果然,袋子中码好了各种药品,一张张小小的便签贴在上面,五颜六色,分外好看。这便签还是上次去书店买书赠的呢,我早就不知道扔在哪里了,没想到母亲还在好好地收着。拿起药盒,用指腹细细摩挲着熟悉的字迹,明明微凉的便签却透过指尖温暖了全身。便签上用娟秀工整的字迹写着药主治什么,一天吃几次,每次几片,饭前吃还是饭后吃,要忌凉忌辣一切说明书上都有的,母亲又认认真真全写了一遍。末尾,还加上了好几个大大的感叹号。透过这张普通的便签,我可以想象到妈妈写它时的样子。她一定坐在那张堆满了我的书的写字台前,凝神思考该写些什么,来提醒她那不懂照

57、顾自己的女儿。她一定是灵光一闪,想到了说明书上的内容,她知道女儿太懒,不会仔细看说明书,所以干脆拣择主要的亲自写一遍。我能想象到妈妈写它的认真,眼眶不由得湿润了,耳边似乎响起了妈妈关心叮咛的一字一句:“多吃点爱吃的,想我了打电话,不想洗衣服拿回家来妈给你洗,注意身体,好好听讲,认真听老师的话.”以前听烂的话现在像暖阳一样用温暖拥抱着我,字里行间溢满了母亲的爱和不舍。细节似乎不会一鸣惊人,似乎无法光彩夺目,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但它浑然构成一种张力,营造着一种沁人肺腑的美丽和感动。生活中有无数这样的细节,只是我们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情感越来越粗糙,感知细节之美的能力越来越差。今天,就让我从这小小的爱的

58、便签中体察母爱的力量吧,我会借助它学会品味细节,让我的亲人、朋友、陌生人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友情的温馨、人世的美好,这个世界才会变得和谐。【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引导性材料。首先,按照抓关键词这一基本审题方法,我们不难看出命题者意在要求我们围绕“细节”这一中心话题来展开立论,但是提及“细节”,大家自然会联想到“细节决定成败”、“大行不顾细谨”“小处不可随便”等,而材料中的“细节”显然与此不同。它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细致的生活方式、细心的处世态度、细腻的感情交流、细小的审美情趣等等。这些“细节”,应具有小、真、美等精神特质。所以,对材料中“细节”这一关键词内涵的准确理

59、解和把握,是立意和行文的关键。其次,联系现实思考,“商业化和娱乐化”所带来的功利性、浅表化、空心化、模式化、快节奏、粗糙感和倦怠感等弊端。考生应对处于“没有细节”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特征进行观照和反思,从而表达积极思想和美好愿景。参考立意:1、 世界因细节而美丽,生活因细节而丰富,情感因细节而精致2、 一叶落知天下秋,用心体察细节,做一个有情感丰富而高雅的人3、 细节的处理反映了人的素质,不可不重视,人品、情怀、胸襟无不在细节之中可用素材:1、我问妈妈,为什么她能辨别出爸爸的脚步声?她笑着,却没正面回答我,只是说:“听了几年了。”这简单的五个字让妈妈仿佛老了许多,我也懂了许多。是啊

60、,几年了,时间将这不会改变的脚步声在妈妈心里一次次地碾压着,最后成为一块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印记,而这印记里,溢满了爱。这是时间的神奇,也是细节的力量。2、门开了一条缝,一个熟悉的面孔露了出来,那不是爸爸吗?!在月光的照射下,只见他摄手摄脚地走进了我的房间,来到了空调处。他先是看了一下空调,紧跟着就到处找着什么。终于,他找到了。借着月光,我看见了他手里的东西空调遥控器。爸爸让空调上的温度不断上升着,最终停在了26摄氏度。然后他又走到我床前,把我的脚放进了被子里,准备离开。3、细节反映一个城市的风貌,更决定了它未来的发展。 杭州市图书馆向社会全体开放,在全国迈出了第一步。它所展现出的人人平等,人权

61、至上的现代精神,必将使杭州向着民主、和谐的美好未来不断进发。公交站点随处可见的无人售报点,那满满的收款箱也映射出城市的诚信风尚。江苏常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恐龙园,让人充分地感受到这里的文化创意,创新理念,相信那里必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新奇的魅力都市。从小处着眼,便可看出大处的轮廓;从细节出发,便可改变大事的方向。参考结构:可写成散文。开头写路过街头看到的一些细节,母亲为孩子遮挡风雨的手臂,书店门口放着的供人使用的雨伞等,触动我的情感,不由回想起几个细节。读过的一篇文章,儿子正在赶稿子,从反光镜里看到年迈的母亲正轻手轻脚走来,试图为他的衬衫钉一颗扣子。这是母爱的细节。再写最美板凳大爷免费为路人提供歇脚的板凳和遮阳的打伞。这是关爱他人的细节。最后写国家医疗改革,癌症药物可以报销等。这是关注民生的细节。最后呼吁,多关注细节,不要让自己的情感变得麻木、冷漠;要传递细节之爱,共建和谐社会、美好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