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梯度作业 练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450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梯度作业 练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梯度作业 练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梯度作业 练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梯度作业 练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梯度作业 练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梯度作业 练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第15课一、素养达标1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D)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解析材料信息“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说明农业和市场联系加强,这体现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D项正确;“传统粮食生产比重降低”不能说明农业生产出现衰退,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人口大大增长,粮食需求应该加大,故B项错误;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会带来农业收益的增加,故C项错误。2(2021鹤壁)如图是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明代丝织业相关内容的部分目

2、录,据此可知当时丝织业(D)A雇佣关系产生B商品化程度高C实现机器生产 D制造工序精密解析根据目录可知,当时丝织业工序复杂精密,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3(2020山东省等级考模拟卷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D)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解析据材料“改旧志 赋役志为田赋志也改户役为户口”并结合所学可知,“役”指需要为官方出劳力,对 “役”的改动说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无关。4黄宗羲指出“古者以天下

3、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C)A维护封建礼教 B提倡经世致用C抨击君主专制 D主张君主立宪解析根据“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可知,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不得安宁的原因,猛烈地抨击君主专制,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计民生,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黄宗羲没有主张改革政治制度,D项错误。5下面是明清时期小说读者与传播方式示意图。据此可知,明清小说 (D)A直接读者均属社会上层B成为当时文学的唯一体裁C曲艺传播优于版籍传播

4、D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趋势解析据材料“明清时期小说读者与传播方式示意图”可知,小说的读者有“直接读者(购买文本、转借、租赁文本)和间接读者(听书、看戏)”等;传播方式有“版籍传播(购买文本、转借、租赁文本)和曲艺传播(听书、看戏)”等,这说明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趋势,D项正确。据材料不能体现“直接读者均属社会上层”,A项错误;B项违背史实;材料没有涉及“曲艺传播优于版籍传播”,C项错误。6“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百个经典人物,这些人物分属不同阶层,有皇亲国戚、贵族官吏、商人和丫鬟等。它对18世纪中国的社会生活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堪称经典巨著。”这部小说的作者是(D)A关汉卿 B罗贯中C施耐庵 D曹雪

5、芹解析依据材料“人物分属不同阶层18 世纪中国的社会生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雪芹是清代人,其著作红楼梦符合材料所述,故答案为D项。A项关汉卿是元代人,不符合材料所述18世纪,排除;B项罗贯中、C项施耐庵都是元末明初人,不符合材料所述18世纪,排除。7(2021长江中学)明清小说中,有些商人因在日常生活中施行仁义之举,而得到财富、寿命、子嗣等现实利益的回报。如刘小官雌雄兄弟中的小店主刘德乐善好施,先后救助并收养了两个落难的年轻人,“无子而有子”。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B)A体现了价值观的多元B渗透了儒学的教化作用C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成为了主流的文学形式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明清小说中,

6、有些商人因在日常生活中施行仁义之举,而得到财富、寿命、子嗣等现实利益的回报”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商人义举的描写,反映出明清小说渗透了儒学的教化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价值的多元性,排除A项;C项太夸张,材料并没有体现社会基础的广泛性,排除;没有比较不能得出小说是主流,排除D项。8明朝后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以及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几部重要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它们的问世,反映出(B)A科举制发展推动科技进步B中国古代科技进入总结阶段C科学理论获得重大突破D中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解析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以及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几部重要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它们

7、分别属于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和工艺学的总结性著作,故B项符合题意;科举制重道轻器,不利于科技进步,故A项不符合题意;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视实用,轻视理论,所以科学理论难以获得重大突破,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科技在世界地位的问题,故D项不符合题意。9明至清中叶岀现社会阶层变化与人口危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明代中后期开始,随着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人们的私有观念亦空前强烈,农村贫富两极分化空前迅速。首先表现在争夺土地上,以地权分化为其主要内容。这种分化通过权势占夺和私人买卖两条途径得到实现。争霸社会财富的主要势力,由内廷皇族集团转为外廷官僚集团,由中央转向地方,

8、以缙绅为代表的各地官豪势要趁机而起,大肆争夺土地,积聚财富。这种分化扩大了贫困群体,激化了人际关系,加剧了社会矛盾,明王朝也陷入无法摆脱的危机之中。林金树明代中后期农村的贫富两极分化材料二康熙帝在其统治的后期,已经明显地感到庞大的人口对社会形成的压力。人口增长过快,直接造成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大规模流迁。由于中国各地区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在经济发达较早的腹地,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尖锐,并由此引发出新的问题,即人口的长时间、大规模的流迁。人口稠密区的劳动者,由于生活压力,被迫离开地少人多的故乡,迁往土旷人稀的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在那里定居生活,繁衍后代。人口的长时间大规模流动,严重冲击着社会旧有的制度

9、和统治,人口压力与阶级矛盾相交织,使得社会更加动荡不定。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1)分析材料一中农村贫富分化的原因,并概括其社会影响。(2)材料二中出现了什么现象?与材料一中相比,二者有何共同点。答案(1)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私有观念盛行;权势力量争夺土地。影响:扩大了社会贫困人群;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统治危机。 (2)现象:人口激增;人口流迁。 共同点: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引发社会危机。解析(1)原因:依据材料一信息“随着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人们的私有观念亦空前强烈,农村贫富两极分化空前迅速争霸社会财富的主要势力,由内廷皇族集团转为外廷官僚集团,由中央转

10、向地方,以缙绅为代表的各地官豪势要趁机而起,大肆争夺土地,积聚财富”概括得出: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私有观念盛行、权势力量争夺土地等。社会影响:依据材料信息“这种分化扩大了贫困群体,激化了人际关系,加剧了社会矛盾,明王朝也陷入无法摆脱的危机之中”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扩大了社会贫困人群、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统治危机等角度分析。(2)现象:依据材料二信息“人口增长过快,直接造成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大规模流迁”得出:人口激增、人口流迁。共同点:依据材料一信息“从明代中后期开始,随着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这种分化扩大了贫困群体,激化了人际关系,加剧了社会矛盾,明王朝也陷入无法摆脱的危机之

11、中”和材料二信息“人口的长时间大规模流动,严重冲击着社会旧有的制度和统治,人口压力与阶级矛盾相交织,使得社会更加动荡不定”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引发了社会危机等角度比较。二、能力提升10(2020江苏高考5)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D)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解析“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产

12、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表明这一时期农业生产领域有租佃、雇佣、面向市场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故选D项;“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表明农村出现雇佣劳动现象,但是无法得出基本普及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地主收入来源,没有涉及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排除C项。11(2021全国高考乙卷27)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讦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B)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C阻碍了官方

13、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解析由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士绅编撰”“忠孝友悌”“戒饬攻讦宗亲”“众善奉行”等可以看出,“善书”宣扬的是儒家倡导的价值观念,故B项符合题意;理学思想在国家中的主导地位不是通过民间流行的“善书”确立,排除A项;这些“善书”体现的就是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排除C、 D两项。12(2020山东高考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B)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解析根据材料“

14、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可知,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他作出这一论断的主要目的是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故选B项;“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并非其作出这一论断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计民生,与材料主旨“崇本抑末”的经济思想不符,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黄宗羲在论述本末的关系,主张“工商皆本”,并未涉及此时的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排除D项。13(2020全国卷高考2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

15、的纂修(B)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解析明清时期宋明理学是官方哲学,材料中宗谱的主要内容“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符合儒家伦理道德,故选B项;宗谱的纂修反映出儒家思想的道德教化作用,与选官制度科举制无关,排除A项;材料“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并非士族独有,与维持血统纯正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宗谱的纂修反映出儒家思想的道德教化作用,与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结构无关,排除D项。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白银时代”为何会最终奠定于明代前中期,内在的驱动机制到底为何?总结来说,学界对此问题的解答不外乎以下几点:经济发

16、达的江南地区产出的手工制品大量出导致中国出现大量顺差;明代历时漫长的赋役财政改革的结果是贡赋体制日益嵌入白银的运作,规模渐趋庞大,形成了贡赋纳银运作体制;明初政府发行的宝钞由于是不兑换纸币,发行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其贬值急速,迅速走向崩解。摘编自邱永志元明变迁与明代货币白银化的体制促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影响。答案(1)原因:生产力的恢复,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格局的演变;海外白银大量内流;原有货币制度存在缺陷;白银作为货币本身的优势;国家赋税改革的推动。(2)影响: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和互动;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市场经济结构;改变了财政运作方式以及货币流通制度。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产出的手工制品大量出导致中国出现大量顺差”可归纳出生产力的恢复,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明代历时漫长的赋役财政改革的结果是贡赋体制日益嵌入白银的运作”可归纳出赋税制度的改革;根据材料“明初政府发行的宝钞由于是不兑换纸币”可归纳出原有货币制度存在缺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市场格局的变化、美洲金银的涌入等也是重要因素。(2)影响: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从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改变了财政运作方式以及货币流通制度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