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题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程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一、中央政治制度1.汉代:“中朝”与“外朝”。 汉初,丞相掌握实权;汉武帝时,形成“中外朝”。 2.唐代: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3.宋代:(1)北宋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2)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3)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这样宰相权力一分
2、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4.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期宰相权势扩大,有时甚至左右皇位继承。魏晋门阀政治的特点(1)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2)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3)不与庶族通婚。二、官僚政治的成熟三省六部制1.概念:“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的是吏、户、礼、兵、刑、工。2.职能:(1)中书省制定决策。(2)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3)尚书省掌行政,下设六部处理日常军政事务:a.吏部负责官吏的任免和考核;b.户部负责户籍、土地、赋税;c.礼部负责礼仪、科举;d.兵部负责军政;e.刑部负责刑狱;f.工
3、部负责国家的工程建设等。3.特点:分工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形成了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4.意义:(1)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2)三省的分工,使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更加完善。图示法巧记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为了最终集权于皇帝,巩固君主专制制度;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是为了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三、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三个阶段: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1.世官制(先秦):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2.察举制(两汉至魏晋):(1)汉初(德行和才能为选官标准)。(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3)评价:体现封闭特征,民意无从体现。3.科举制(隋唐以来):(1)隋
4、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制度。(2)评价。进步性:a.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b.保证了行政人员来源,提高了行政效率。c.形成了重学风气。d.体现了公平公正。e.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弊端:a.科举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b.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隋唐时期科举制的演变(1)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了科举制度。(2)唐代科举制发展,最重要的科目是进士科,考试方式为命题写作诗、赋,录取不易。
5、探究点一制度创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1.三省六部制的演变、特点以及作用材料一 三省制演变大事年表汉武帝设中朝,任用近臣如尚书参与决策,以丞相为首的三公成为外朝东汉尚书台取代三公权力曹魏尚书官署迁至宫外,尚书省建制开端,设中书监制约尚书省东晋设门下省侍从左右,制约中书,正式有门下省建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形成武则天低品级官员加“同平章事”头衔,参与决策,宰相数量增多,更替频繁五代三省形同虚设,政事由皇帝特派使臣办理,成为宋代以差遣为正官的开始北宋三省合为一省,同时与枢密院、三司分权思维交互:(1)根据材料一大事年表说明从汉至北宋三省制演变的特点,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提示:特点:皇帝任用近臣设置新机构制约相
6、权;内朝权力逐渐增大,外朝向执行机构演变;三省间形成权力制约;宰相人数增多相权分割;具有传承性与创新性。实质:皇权加强,相权削弱。材料二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和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中书、门下两省是以皇帝的名义草拟和颁发诏令,且门下审复的第一个手续就是向皇帝复奏画敕,最后一个手续是用皇帝的宝玺进行“印逢”,就是说其工作运转受到了皇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是皇帝所赋予。在以皇帝和三省为核心的最高领导机构之下,政令的具体执行由六部与尚书省具体负责。赵冬云等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及其发展思维交互:(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作用。提
7、示:特点:政府决策与执行分离;三省与六部分工明确;运转具有程序性,且突出皇权。作用:使中央行政运行规范有序;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2.三省制下相权对皇权的制约材料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旧唐书刘祎之传思维交互: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诏敕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说明三省制下,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评价 1.特
8、点: (1)职权分明: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2)程序合理: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3)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推动了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4)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评价: (1)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2)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
9、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沿用。 (3)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恶性的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名家评史】材料 唐朝中枢机构以三省为核心,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中国历代官制解读:材料信息“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
10、封驳审议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反映了三省的分工与合作;“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敕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反映了皇权受到制约。探究点二阶层从固化到流动选官制度的演变1.从世卿世禄制到军功爵制度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 商鞅之法推行“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思维交互: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根据材料一信息指出其弊端。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进步性。提示
11、:(1)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世官制)。弊端:以血缘为选官依据,固化了社会阶层,使人失去了立功报国的积极性,不利于选拔人才。(2)选官制度:军功爵制度。进步性:按照军功作为选官标准,调动了士兵立功报国的积极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条件;比世卿世禄制更加公平,打击了旧贵族,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力量。2.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材料一孝,指孝悌者;廉,指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材料二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隋唐五代史论集
12、思维交互:据材料一指出与之对应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出现的原因。据材料二指出两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提示:制度:察举制。标准:德行、才学。原因:军功爵制度的局限性,不适合和平年代的形势需要;汉武帝的推行;儒学受重视,儒生参政重视品德。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中正独揽人才的选拔与评判;世家大族垄断高级官职;寒门才俊遭到埋没。1.察举制的建立和演变 (1)概念:察举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 (2)标准:理论上是德行和才能,东汉时,形式和实质背离,渐趋败坏。 2.科举制时代依靠考试
13、凭才能选拔人才 (1)演变过程:科举制萌发于隋,以隋炀帝创立进士科为标志,经唐代、五代的发展,至宋走向成熟,原则上向全社会开放,强调公平竞争。元代遭受打击,明清时期得到恢复,但最终走向僵化衰落。1905年,清廷进行全面改革,科举制度被废除。 (2)两大转变: 选官主体变化从世家大族到中央政府。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选官依据变化从血缘门第到学识能力。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名家评史】材料 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
14、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解读:材料信息“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可以看出察举制的演进为科举制的产生提供了一定实践经验。探究点中央集权地方管理体制的调整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材料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
15、。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思维交互:依据材料,概括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提示:措施: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意义: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2.元代加强中央集权材料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思维交互:材料反映元代行省在权力设置上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行省设
16、置的积极意义。提示:特点: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积极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标志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体制走向完善,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央集权的发展 1.西汉: (1)王国问题: 问题:汉初郡国并行,导致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影响:王国越分越小,诸侯王势力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朝廷解决匈奴边患问题的条件成熟。 (2)巩固统一:北击匈奴;张骞通西域;设西域都护府;有效治理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2.唐朝:在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
17、战,后发展至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 3.宋朝: (1)问题: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2)措施: 军事: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中央掌控地方大部分财政。 (3)特点及影响: 重文轻武、文人治国。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战斗力低下。 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4.元朝:行省制度。 (1)内容: 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
18、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 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 (2)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拓展延伸】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1)组织独立,自成系统。(2)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3)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4)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增大,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
19、制度畸形发展。1.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解析】选C。科举考试并不是当时唯一的选官途径,官员特权只是受到限制而不是否定,故A错误;科举制是扩大官吏来源,对君主集权效果不明显,故B错误;材料中“分科考试、差额录取”说明科举制注重才学,故C正确;重视思想品德是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故D错误。【拔高训练】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上表
20、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高级官员”“中级官员”“低级官员”比例越来越低,“无官职记录”的比例越来越高,南宋达半数以上,可知“世家大族影响巨大”说法错误,A不正确。宋代社会流动性加强,“朝廷无世臣”,士庶界限趋于瓦解,官民之间身份可以转化,这与科举制关系较大,B正确,D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宰相职责、权限变化,C排除。2.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
21、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解析】选C。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目的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为维护自身统治服务。这必然会出现丑化前朝,美化本朝的现象,带有鲜明的政治性。故C正确。【深化点拨】 古代官修史书带有一定的政治性,但绝大部分史官都能秉公记录,这种重视历史、记录历史的传统体现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3.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解析】选C。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理解。根据题干提示彻底改变“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双
22、重否定等于肯定,完全君主专制开始于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撤消中书省,权分六部之后。故答案C符合题意。4.汉武帝时期刺史的职责有监督“二千石(郡守)”选署不平,任人唯亲一项,唐代监察官员的职责中已不存在此项目。这一变化的出现是由于()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选官制度的变革C.中央集权趋势的加强D.专制皇权的强化【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官员不可能通过任人唯亲的方式产生,因此,唐代监察官员的职责中已不存在此项目,故选B;汉代、唐代儒学都居正统地位,A不能说明变化的原因,排除;唐代监察官员的职责中已不存在监督“任人唯亲一项”,无法体现中央集权加强,排除C;材料信息与君
23、主权力的强化无关,排除D。5.据史记吴王刘濞列传载:“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这一现象()A.增加了中央政府的收入B.加剧了地方割据的隐患C.反映了江南经济的发达D.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选B。材料信息“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体现了汉初吴国实力的强大。这一现象加剧了地方割据的隐患,威胁到了中央集权,故B正确;材料体现了吴国财政收入的增加,故A说法错误;材料主旨不能体现出江南经济的发达,故C错误;汉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尚未开始,故D错误。6.“玄武门之变”(12分)五代时期官修的旧唐书尉迟
24、敬德传历来是研究玄武门之变的重要史料。其中记载:“太宗命(尉迟)敬德侍卫高祖(李渊)。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问曰: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对曰:秦王(李世民)以太子(兄李建成)齐王(弟李元吉)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高祖意乃安。”1908年发现的敦煌文书中,有一件武则天时期的俗讲话本唐太宗入冥记。其中描述了阎罗王手下判官崔子玉在冥间审问唐太宗的故事,“问大唐天子太宗皇帝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太宗)闷闷不已,如杵中心争答不得。”(1)辨析上文所引史料,据此能够确认的玄武门之变的史实有哪些?(6分)(2)指出上文所引两则文献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6
25、分)【解析】第(1)题史实:据材料“秦王(李世民)以太子(兄李建成)齐王(弟李元吉)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争答不得”可知,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并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死了兄弟;据材料“太宗命(尉迟)敬德侍卫高祖(李渊)。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问曰: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囚慈父于后宫争答不得”可知,李渊并未参与玄武门之变。第(2)题类型:据材料“五代时期官修的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历来是研究玄武门之变的重要史料”可知,是官方史书;据材料“1908年发现的敦煌文书中,有一件武则天时期的俗讲话本唐太宗入冥记”可知,是文学作品。
26、价值:据所学可从旧唐书是五代时期编成、代表了后世的官方评价、流传更久、对玄武门之变的传统评价影响很大、更具有权威性,而唐太宗入冥记成文的时间更早、是当时的一种民间看法、但属于近代新发现的新史料、相对于旧唐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等方面分析。答案:(1)史实: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死了兄弟;李渊并未参与玄武门之变。(6分)(2)类型:史书与文学作品。(官方史料与民间史料)(2分)价值:旧唐书是五代时期编成,代表了后世的官方评价,流传更久,对玄武门之变的传统评价影响很大,更具有权威性。唐太宗入冥记成文的时间更早,是当时的一种民间看法,但属于近代新发现的新史料,相对于旧唐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4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