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能力专题4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2501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能力专题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能力专题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能力专题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能力专题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效滚动冲击系列训练:能力专题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能力专题4情景信息给予类提升要诀该类试题的题干部分往往以文字叙述为主,并辅以图示、数据等信息,题干的特点往往具有隐蔽性,问题部分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该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要诀第一步:认真阅读题干,读懂题干给出的新信息,剔除干扰信 息,从中找出规律。第二步:运用规律进行联想、迁移,将发现的规律和已有的知 识相联系,并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第三步: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等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于开放性的问题,回答可以是多角度的,但要有依据,要有一定的落脚点。典例精析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化学递质,在控制疼

2、痛方面有重要作用。当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导致大量阴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GABA发挥作用后可被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基丁酸在突触前膜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中,以防止被胞内酶分解B氨基丁酸作用的机理是使突触后神经元静息电位增大C氨基丁酸转氨酶抑制剂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氨基丁酸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发生在细胞内液中解析本题以抑制性递质氨基丁酸为命题材料,考查了突触处化学递质的作用机制,意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由题意可知,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性递质,这是解答本题的出发点。氨基丁酸在突触小体中合成,在突触小泡中

3、储存,然后通过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故A错误;氨基丁酸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大量阴离子内流,膜内侧电位进一步降低,从而增大了静息电位,使突触后膜不易发生电位逆转,最终达到抑制突触后膜兴奋的目的,故B正确;氨基丁酸转氨酶抑制剂能够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从而使氨基丁酸发挥作用后不被分解,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被抑制,故C错误;氨基丁酸的特异性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氨基丁酸和特异性受体结合发生在突触后膜上,而非细胞内液中,故D错误。答案B押题训练29依据基因重组的概念,下列生物技术或生理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答案D解析R型菌转化成S型菌、基因工程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4、均会发生基因重组,而普通青霉菌诱变成高产青霉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30某生物调查小组对本市人口进行了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统计数据如下表:性别只患甲病只患乙病患甲病和乙病不患病男(个)291150104 549女(个)2871324 69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病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乙病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B甲病和乙病的遗传肯定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若甲病患者中有200个人为纯合子,且控制甲病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甲病致病基因的频率为3.89%D控制甲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D解析根据调查数据判断不出这两种病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

5、,故A错误。由于甲病的男女患者数量之比接近11,因此甲病的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中男患者明显多于女患者,因此乙病的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故D正确。若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与X染色体上,则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故B错误。根据C选项中的假设条件“甲病患者中有200个人为纯合子”可知,其他甲病患者应为杂合子,故推出甲病为显性遗传病,患甲病的人共有291102872590(个),共含有致病基因2002(590200)790(个),调查总人数为291150104 5492871324 69810 000(个),因此致病基因的频率为790(210 000)100

6、%3.95%。312009年10月21日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报道,贵州深山里一对正常的夫妻,其12个子女都因为流鼻血不止在8岁前夭折。最后一个健在的是今年7岁的黄红春,也曾出现一样的症状。上海浦东公立医院进行了4次会诊后确诊其患有“巨大血小板综合症”,该病与白化病同属一类遗传病。如图最能反映该病的遗传图谱是()答案A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表现型正常的双亲能生育患病的后代,且该疾病与性别没有关系。32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

7、关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答案D解析解题时注意把握题干中的有用信息并用排除法做题。信息之一是“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由此可知A、B选项是正确的;信息之二是“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由此可推测P基因起作用的机制,如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生长素抑制物的合成等有关,故C选项正确。题干文字中没有有关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与P基因突变的关系的叙述。33已知水稻的光效(光能利用效率)由一对基因(A、a)控制,抗病性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光效抗病水稻的育种方案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纯

8、合低光效抗病水稻(甲) (1)水稻的低光效与高光效这对相对性状中,_是显性性状,而甲的基因型为_。(2)假设辐射处理后得到一株水稻,检测突变基因转录出的mRNA,发现第二个密码子中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问该水稻的光能利用效率一定能改变吗?_,原因是_。(3)若要在最短时间内,用乙来培育高光效抗病水稻新品种,为了提高其在子代中的比例,应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其比例为_。(4)右图表示一株水稻(Aa)中一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细胞,该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同一位点上分别存在基因A和a,造成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有_。若要使水稻的高光效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表达,从理论上讲常用的育种方法是_。答案(1

9、)低光效AABB或AAbb(2)不一定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或一个氨基酸可以由一个或几个不同的密码子来决定)(3)单倍体育种1/2(4)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基因工程育种解析破题的关键在于认真研读题图,找出与教材知识的“契合点”。如题图中的“辐射”,应引申为诱变育种,并由 “F1(F1中低光效抗病水稻高光效抗病水稻31)”推知,诱变育种中发生的是隐性突变,水稻乙为显性杂合子。(1)由“F1(F1中低光效抗病水稻高光效抗病水稻31)”可推出低光效是显性性状,且乙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因此,甲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2)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

10、会引起性状发生改变,因此,虽然辐射处理使该水稻发生了基因突变,但该水稻的光能利用效率不一定改变。(3)我们通过单倍体育种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纯合子。由于乙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因此,用乙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的高光效抗病水稻新品种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1/2。(4)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同一位点上的基因应该相同,如果不同,则可能是在DNA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34人体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图1表示人体某器官由于感染出现炎症时,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相互调节的关系模式图,图2是雌激素调节细胞功能的示意图。

11、请据图回答:(1)图1中的_(填名称)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并作用于炎症部位的淋巴细胞,使炎症减轻。(2)图1中物质由产生并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物质的名称是_。和图2中的雌性激素一般都作用于对应的结构,从位置上看在图1、图2中有何不同?_。(3)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作用于,并使兴奋,在此发生了_的信号转换过程。(4)人体在初次接触新病毒时,免疫系统往往会产生过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由图1分析可知,医生可给病人注射_以降低免疫反应的强度。(5)雌激素作为细胞间的信号分子,通过改变细胞代谢过程来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结合图2

12、分析,其调节作用的机理是:雌激素以_方式进入细胞后形成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并进一步启动基因表达的_过程,最终使细胞内的酶等蛋白质合成增加,产生一系列效应,从而使机体发育加快。答案(1)脑垂体(2)化学递质图1中的(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图2中的受体蛋白位于细胞内(3)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4)糖皮质激素(5)简单扩散转录解析(1)图1中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图1中是化学递质。图1中的(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图2中的受体蛋白位于细胞内。(3)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白细胞介素作用于由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4)人体在初次接触新病毒时,免疫系统往往会产生过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由图1分析可知,医生可给病人注射糖皮质激素以降低免疫反应。(5)性激素以简单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后形成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并进一步启动基因表达的转录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