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统测试题(含解析)1.春秋时期成书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这种变化表明编者A. 注重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B. 推崇法家富国强兵之术C. 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D. 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答案】C【解析】【详解】国语记载了各国公卿之“语”,侧重公卿的言论,战国策主要记载游士之“策”, 主要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由于士阶层的崛起,侧重点由公卿转向游士,体现了社会权力由贵族向士阶层转移,即社会权势的变动,故C正确;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史书体例的创新,战国策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已
2、经不能算是创新了,故A错误;两本书不是法家思想家著作,不能体现法家富国强兵之术,故B错误;两本书主要记载的是言语而不是各国历史风貌,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对材料的理解,强调由公卿之“语”到游士之“策”的变化,是由于士阶层的崛起,记载对象由公卿到士的变化。2.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冶铁工业区设铁官管理铁的冶炼、铸造和贸易,共49处中今山东占了12处,大多集中于黄河流域。唐代全国铁矿产地118处,江南、剑南二道有51处,占43.2%.这反映出A. 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B. 经济重心南移趋势C. 全国矿产分布不均衡D. 唐代冶铁业发展较快【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冶铁工业
3、区大多集中于黄河流域。唐代全国铁矿产地118处,江南、剑南二道有51处,占432%”可知汉代主要集中于北方,唐朝南方铁矿得到一定发展,结合课本知识可知是因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得到开发,所以南方铁矿数量出现增长,故B正确;本题主要反映的是南方的开发,而不是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故A错误;材料只列举了汉代山东和唐江南、剑南的情况,不能得出矿产分布不均的结论,故C错误;材料“唐代全国铁矿产地118处,江南、剑南二道有51处,占432%”不能反映唐代冶铁业发展较快,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得到发展,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3.宋史创立道学传,认为“道”盛于三代,昭
4、于孔子,及于孟子,孟子没而无传,千余年后,至于宋代得圣贤不传之学而焕然大明。这种认识A. 突出了程朱理学的地位B. 混淆了儒家与道家思想C. 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D. 阐明了道学的发展历程【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道至于宋代得圣贤不传之学而焕然大明”可知题干的“道”指的是儒家的道,强调的是魏晋儒学受到佛道的冲击,独尊的地位受到挑战,到了宋代,随着理学的发展推动了儒学的进一步繁荣,故A正确;由材料可知“道”不是道家的道,而是以仁与礼为核心的儒家之道,没有混淆儒家与道家思想,故B错误;儒学在汉代经过董仲舒的改良已经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故C错误;本题阐述的是儒家思想在
5、宋代繁荣的原因,而不是道学的发展历程,故D错误。【点睛】本题注重对材料的理解,注意辨析“道”的含义,即儒家之道。再结合课本知识魏晋时期儒学受到佛道的冲击,独尊的地位受到挑战,到了宋代,随着理学的发展推动了儒学的进一步繁荣即可。4.明代内阁大学士把奏折的主要内容和处理意见写在“票拟”上,上呈给皇帝供皇帝参阅,皇帝批阅同意后把“票拟”交给司礼监太监进行“批红”和用印,只有批过“红”的“票”才能正式生效。这一规定A. 弱化了君主权力B. 扩大内阁决策权C. 提高了行政效率D. 使辅政制度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票拟只有批过“红”的“票”才能正式生效”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朝中央的决策过程
6、,即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最终集权于君主,两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体现了明朝辅政制度的完善,故D正确;此措施加强了君主权力,故A错误;内阁只有票拟权而无决策权,故B错误;题干与行政效率无关,故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要注意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5.鸦片战争前,烟叶已经成为商品性的农作物,1844年,烟叶的出口数量为24443万担,1894年为113886万担。导致烟叶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是A. 鸦片战争使国内战乱不断B. 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需求【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184
7、4年,烟叶的出口数量为24443万担,1894年为113886万担”可知烟叶的出口量大量增加,主要是因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的市场,让中国沦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故D正确;国内战乱不断会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不利于出口的增加,故A错误;小农经济的解体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不是烟叶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故B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容易错选小农经济的解体,要注意题干问的是烟叶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紧扣主要原因即可。6.1890年,与西方相比,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男女工人收入较低,平均工资是银元5元左右(月薪)。而农业相对发达的直隶(京津地区)
8、,普通农民的总收入,即使在年成好的年头,每人也只有18元。这说明当时A. 直隶地区经济发展优于上海B. 上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 新生产方式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D. 男女工人收入差距日益缩小【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男女工人收入较低,平均工资是银元5元左右(月薪)”可知其年收入大概是5*12=60元,而“农业相对发达的直隶(京津地区),普通农民的总收入,即使在年成好的年头,每人也只有18元”,说明工人的年收入要高于农民,故C正确;由两地工人和农民年收入的比较可知是上海优于直隶,故A错误;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就开始解体,故B项“开始”错误;材料未体现男女工人收入差距
9、,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注意材料给的工人工资是月薪,而农民是年收入,不能直接进行比较。7.1912年3月5日孙中山颁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云:“满虏窃国,易于衣冠,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淄流,以终余年。痛矣,今者满庭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以除虏俗而壮观瞻。此令!”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力倡剪辫主要目的是A. 改良社会风气B. 恢复汉族传统C. 推翻专制统治D. 革除满清恶俗【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或遁入淄流,以终余年。痛矣
10、”可以看出孙中山力倡剪辫的主要目的是改变社会风气,故A正确;由材料可知其主要目的是改变社会风气,而不仅仅是为了恢复汉族传统,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封建专制问题,故C错误;“革除满清恶俗”是手段,而不是主要目的,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力倡剪辫的主要目的,紧扣“主要目的”4字,注意辨别其它选项。8.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被后人誉为西方“史学之祖”,他在其著作历史中声明:“我的职责是记录人们所讲的一切,但我绝无义务相信他们,这适用于整个这部书。”这种主张A. 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B. 反映了理性的研究历史的精神C. 表明他注重历史的客观真实D. 说明希腊人对历史规律的探索【答案】C【解析】
11、【详解】由材料“我的职责是记录人们所讲的一切”可知作者认为历史是历史事件的客观真实反映,不应掺杂个人主观感受,故C正确;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与本题无关,故A错误;希罗多德的历史掺杂了宿命论思想,不是一种理性的历史研究精神,故B错误;希罗多德一个人不能代表希腊人,以偏概全,故D错误。【点睛】本题注重对材料的理解,要准确获取材料有效信息“我的职责是记录人们所讲的一切”。9.15世纪,意大利掀起了一股艺术品投资和消费热潮。教堂、公共建筑内装饰着宗教画和雕塑,私人住宅悬挂着个人或宗族肖像和小型人物雕像。美第奇家族购买一
12、件希腊式花瓶花费4850弗洛林,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向佛罗伦萨著名艺术家吉尔伯蒂订制的一件法冠耗资3.8万弗洛林。这一现象A. 表明资产阶级热衷于艺术品投资B. 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C. 表明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 导致社会奢侈风气盛行【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时间15世纪可知意大利当时的艺术品投资和消费热潮,是因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出现了以人为中心满足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文化消费观,所以这些消费品有人物肖像、雕像、花瓶和法冠等,故B正确;热衷艺术品的不都是资产阶级,如教皇,故A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主要是出现资本主义性质雇佣关系,题干讲的是艺术品消费,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故C错
13、误;奢侈风气并不是艺术品消费导致的,故D错误。【点睛】本题注意对材料关键信息的获取,即“悬挂着个人或宗族肖像和小型人物雕像”“花瓶”“法冠”可知意大利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不仅满足了生存需求的物质消费而且出现了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文化消费,主要表现为向艺术家定制或购买不同题材、不同形制的艺术品等为代表的文化消费活动。10.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签署的“禁穆令”(暂停中东部分国家移民入境)被联邦法院裁定为违宪,予以终止。这反映出美国A. 行政权力服从于司法权B. 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制约C.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D. 联邦法院享有特殊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可知,“禁穆令”违背
14、了宪法,所以联邦法院可以裁定其违宪并终止实行,体现了美国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故D正确;美国是三权分立制度,行政权和司法权地位是平等的,故A错误;材料是联邦法院,不是国会,故B错误;材料未反映宪法的国家根本大法地位,故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者互相制衡,在地位上是平等的。11.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皆属错误的”“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42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的道理”,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
15、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材料表明A.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逐渐深化B. 马克思主义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C. 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的影响发生变化D. 西方学者逐渐认同社会主义【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在1894年时,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错误的,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这种认识的变化是因为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暴露,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故A正确;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故B错误;材料是西方部分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变化,不是影响,故C错误;D选项以偏概全,不能因为部分学者的赞同就代指全部,故D错误。【
16、点睛】本题考查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暴露,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逐渐深化。注意对不同时期出现不同认识的比较。12.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对经济的干预或减少干预的根本出发点是A. 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B. 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C. 扩大内需以刺激产品消费D. 缓和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国家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17、。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是国家从整体上对经济进行的调节控制。由两次比较可知,对经济的干预和减少干预其根本出发点都是保障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故B正确;减少经济危机的损失不是其根本出发点,故A错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缓解危机的措施,故C错误;缓和社会矛盾是其出发点,但不是根本出发点,根本出发点都是保障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为应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或减少干预,其根本出发点是保障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本题注重对选项的比较、辨析,明白根本出发点即根本动机要从经济根源上找。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宋之际,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
18、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唐宋推行的科举考试制造了一个拥有特权却居于乡间的士绅阶层。宋代以后,在大举将地方神明纳入国家祀典的同时,随着识字率的激增和文化的相对普及,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吕大钧首创“吕氏乡约”,后由王守仁发扬光大;朱熹等理学家则开始将宗族制度庶民化。迨至明后期,里甲制度崩坏,就由乡约、保甲承担了村落治安职能。清代的里甲、保甲、乡地、宗族、包税人则承担催征赋税的职能,基层自治功能被明清时期勃兴的宗族等各种社会组织分担。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等材料二 传统英国乡村治理,其实质是以庄园为核心的生产活动的安排问题和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
19、关系调节问题。贵族阶级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将部分司法和行政权转移到庄园中,以庄园法庭为载体,有效地维护着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庄园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历史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英国土地私有产权的形成,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英国政治变迁具有精英斗争的特征;庄园制度也衍生出了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朱可心庄园制传统与英国乡村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唐宋至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英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做法,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特点:由官方主导向官绅结合发展(或乡村治理的力量向多元
20、化发展);士绅发挥较大作用;中央的权力逐步延伸到乡村;弥补国家管理体制的不足(或维护社会稳定和征发赋税;是官方机构的有益补充);乡规民约进一步发展;基层治理与宗族管理紧密结合;儒家伦理(理学/心学亦可)不断渗入乡村治理;是自然形成的自治状态原因:稳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科举制的推行,促使士绅阶层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儒学的发展和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宗法制庶民化和乡村族权的发展;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行政管理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2)主要做法:处理好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影响: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英国近代政治具有精英政治的特征;使得英国形
21、成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为近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乡村治理和英国乡村治理的比较,中国的特点和英国的做法、影响都可以根据材料进行概括,而中国的成因需要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归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思考。【详解】(1)特点可以根据材料进行归纳,考生需要从政府、士绅、儒家思想等方面进行作答。根据材料“唐宋之际,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可以看出乡村治理的力量向多元化发展;根据材料“唐宋推行的科举考试制造了一个拥有特权却居于乡间的士绅阶层”,可以看出士绅发挥较大作用;根据材料“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可以看出中央的权
22、力逐步延伸到乡村;根据材料“乡约、保甲承担了村落治安职能”“承担催征赋税的职”,可以看出维护社会稳定和征发赋税;根据材料“吕大钧首创吕氏乡约,后由王守仁发扬光大,朱熹等理学家则开始将宗族制度庶民化”,可以看出乡规民约进一步发展和儒家伦理不断渗入乡村治理以及基层治理与宗族管理紧密结合;根据材料“清王朝推行新政,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可以看出是自然形成的自治状态。原因需要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考生可以从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士绅阶层兴起、文化的繁荣兴盛、宗法制庶民化和乡村族权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回答。(2)做法可以根据材料进行归纳,由材料“实质是以庄园为核心的生产活动的安排问题和
23、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调节问题”可以看出其主要做法是处理好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 影响可以从材料归纳“它为英国土地私有产权的形成,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便利”得出其影响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使得英国政治变迁具有精英斗争的特征” 得出具有精英政治的特征;从“庄园制度也衍生出了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得出英国形成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另外结合课本知识为近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关键信息的获取、归纳能力,第(1)问从唐宋至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主要特点可根据材料进行归纳,其形成的历史原因需要根据所学
24、知识回答,结合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来回答;第(2)问英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做法和影响根据材料概括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3719381939194019411942194319441945总计全国共计92816491976190116681711166716119391405四川1031712962663453673523912832574河南12732426438424321420611251897江苏1820138广东3581321261012210418936924陕西376912612789911814586887黑龙江山东1316201176湖南19122122
25、3216169208184101541567材料1937-1945年抗战期间中国部分省份征发壮丁人数统计表(单位:万人)(注:此表中的壮丁包括女兵与民夫)摘编自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过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两则抗战期间各省份贡献壮丁的信息,并运用史实加以解释。(要求:信息清晰、合理、史实准确)。【答案】示例一信息一:四川在抗战中贡献壮丁人数最多。说明:首先,因为四川人口基数大,因此更容易比其他省份贡献更多的壮丁;其次,四川处于西南内陆,在抗战期间,受战争影响相对较少,环境相对安定,国民政府可以在四川征发到更多壮丁。信息二:黑龙江贡献壮丁人数没有统计。说明:因为东北三省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沦陷
26、,其后东三省又建立了伪满洲国,长期处于日军控制之下,因此除了以参加抗联和东北军等方式坚持进行抗战的东北同胞外,国民政府在东北三省征发壮丁的可能性很小。综上所述,各省贡献的壮丁人数取决于该省人口总数、抗战环境等多重因素,但无论贡献人数多少,中华民族的各省同胞都以自己的方式对抗击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示例二信息一:河南在抗战中征发的壮丁人数呈递减趋势。说明:首先,随着抗日战争的进行,河南逐渐成为抗战的最前线和重灾区,尤其是1944年豫湘桂会战后,河南全省基本沦陷,人口损失很大;其次,河南在1941年至1942年,遭遇了严重的水旱蝗灾,发生大饥荒,这
27、也是河南壮丁人数大减的重要原因。信息二:江苏抗战壮丁征发集中在全面抗战爆发头两年,而1939年后基本没有。说明:抗战爆发初期,在江苏境内国民党组织进行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因此江苏省有壮丁贡献,但1938年之后,江苏全省基本沦陷,因此没有壮丁贡献。综上所述,各省贡献的壮丁人数取决于该省人口总数、抗战环境等重要因素,但无论贡献人数多少,中华民族的各省同胞都以自己的方式对抗击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时空观念
28、和史料实证及家国情怀。【详解】根据图中的表格“总计”一列得出信息:四川在抗战中贡献壮丁人数最多,黑龙江贡献壮丁数没有统计;根据图中表格横向得出信息:河南在全面抗战期间征发的壮丁人数呈递减趋势;江苏抗战壮丁征发集中在全面抗战爆发头两年,而1939年后基本没有。可以结合抗战环境和本省的人口基数、所处地理位置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最后进行综述,各省贡献的壮丁人数取决于该省人口总数、抗战环境等多重因素,但无论贡献人数多少,中华民族的各省同胞都以自己的方式对抗击日军侵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点睛】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首先,认真阅读表格信息,从
29、中总结出两则信息。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阐述,阐述时要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15.材料 隋以前,地方官制重叠,滥立名目形成了“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状况,出现了“资费日多”“租调岁减”的局面。583年,隋文帝废除郡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些冗官。汉、魏时,州、县两级长官权力很大,可以自行选择僚佐隋朝确立制度,全国各地的“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还规定地方长官及其重要属僚每年
30、年终到中央“上考课”(报告工作),中央还常常派使臣出巡各地,考察州县官员政绩好坏。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指出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2)简要分析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历史作用。【答案】(1)背景:地方机构混乱、官制重叠、官员人浮于事(民少官多),导致财政困难;地方长官权力很大,不利于中央集权。措施:撤并地方机构,裁汰冗官;将地方属官的任命权收归中央;规定官员异地任职;要求地方长官定期到中央报告工作;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察。(2)使地方机构得以精简,工作效能得到提高;限制了地方官员的权力,有效抑制了官场的腐败,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本题考查隋朝地方官制改革。这场改革的背景可
31、以根据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得出,改革的历史作用除了根据所采取措施进行分析以外,还要联系所学,从我国古代针对地方采取的措施大多带有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来分析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以及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地方官制重叠,滥立名目”“出现了资费日多租调岁减的局面”“汉、魏时,州、县两级长官权力很大,可以自行选择僚佐”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主要措施可以根据材料中的“583年,隋文帝废除郡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些冗官”“隋朝确立制度,全国各地的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还规定地方长官及其重要属僚每年年终到中央上考课(报告工
32、作),中央还常常派使臣出巡各地,考察州县官员政绩好坏”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2)隋朝地方官制改革历史作用,应当根据上述归纳的改革措施,以及联系教材所学,从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来分析说明。16. 材料一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汉书西域传材料二 汉书西域传记载,安息:“其地无丝漆,不知铸铁器。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它兵器。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28卷记载,“杂记言苜蓿原出大宛,汉使张骞带归中国,然今处田野有之,陕陇人亦有种者”。同时,西域的各种观赏动物和牲畜,也随着丝路的开通而传来中原。西域的“天马”、驴、骡、牦牛、骆驼的引进,为内
33、地社会生产和交通运输带来了明显的效益。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动力。而西方犀牛、大象、狮子、鸵鸟、大狗、鹿等观赏动物的输入,则为中原人民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乐趣。据陈频张骞凿空西域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述论整理(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骞始开西域之迹”的条件以及张骞通西域后中原与西域交流的突出特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骞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答案】(1)条件: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汉武帝宣扬大汉威德的政治需要;匈奴对西域、中原的威胁;汉武帝的雄韬武略;张骞本人不畏艰险、忠贞不屈的意志和坚毅的品质等。特点:双向交流;中原输入西域的主要是先进的技术和制
34、度,西域传到中原的多为地方特产;中原先进文化发挥中心辐射的作用;共赢互利,共同发展;影响深远,开辟了中西方之间的直接交流等。(2)贡献:沟通了中原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联系;促进西域地区的开发和社会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弘扬了汉朝文明;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促进了中西交流;对人类社会发展、文明进步起到催动作用。【解析】【分析】本题是选修史部分内容,第(1)问概括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的条件以及张骞通西域后中原与西域交流的突出特点可以根据材料知识进行概括;第(2)问张骞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主要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回答。【详解】第
35、(1)问由材料“事征四夷,广威德”可得出国力强盛,宣扬大汉威德的政治需要;结合课本知识可知通西域是为了联合其他国家共击匈奴,即匈奴对西域、中原的威胁;也与个人的主观努力命不可分,即汉武帝的雄韬武略;张骞本人不畏艰险、忠贞不屈的意志和坚毅的品质等;特点结合材料“其地无丝漆教铸作它兵器”“苜蓿原出大宛,汉使张骞带归中国,然今处田野有之,陕陇人亦有种者”可知中原与西域互通有无,加强了两地的沟通和联系。第(2)问由中原与西域交流的特点可知沟通了中原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联系;中国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促进西域地区的开发和社会进步;“西域的各种观赏动物和牲畜”流入中原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西域的“天马”、驴、骡、牦牛、骆驼的引进,为内地社会生产和交通运输带来了明显的效益”可知推动了中原地区交通工具的进步,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促进了中西交流;对人类社会发展、文明进步起到催动作用【点睛】选修史问题一般比较简单,需要学生紧扣材料,根据材料进行概括,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比较强的阅读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要调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思考,即要求学生能充分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