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035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肇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统一检测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主观题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卷一并收回。5.请保持答题卷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一、现代文阅读(36

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些年来,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新冠病毒等的大范围流行,给人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一次次重大疫情表明,由于破坏自然环境和滥食野生动物,人类正在遭受大自然的报复。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就是自然对人类的警示,它在告诉我们:人类不能因为自身变得强大而无所顾忌,必须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天地万物之庞大、之幽深、之神秘,人类难以完全把握。大自然是人类获得物质、能量、信息和各种可利用资源的唯一源泉。没有大自然的恩赐,人类的生命旋即终止。单就人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而言,整个食物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断裂都会使人类崩溃。而自然中存在的生物

3、都是这个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我们伤害它们,必然会被反噬。中国传统文化把天视为人类之父,把地视为人类之母,把万物视为人类的同胞。实际上,天地万物远在人类之前就存在,它们是我们的远祖,我们应慎终追远,常怀感恩之心。一般认为,敬畏天地万物包含以下基本要求:首先,尊重和维护天地万物存在的地位和权利。天地万物是宇宙进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是宇宙系统中的有机构成部分,像人类一样在宇宙中有其地位,也有其存在的不可侵犯的权利。这种地位和权利必须得到人类的尊重,如同人类的存在亦应得到宇宙万物的尊重一样。这就是佛教讲的“众生平等”,张载讲的“民胞物与”。其次,尊重和遵循天地万物共同的和各自的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

4、“道”和“德”,它们实际上都是事物的规律。“道”是万物共同的本根,而“德”则是万物循道而生以达至繁荣昌盛之道。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即道生万物,德蓄养万物。既然人是万物的顶端,作为万物本根的道也就是人的本根。人更因为有自主性、高贵性而能够充分体现道的精神,通过识道、得道、行道而获得与自身身份相匹配的至德,使自己真正成为天地之骄子、万物之灵长。因此,人类不仅要尊重和维护人与天地万物共享的本根,而且要彰显天地万物之大德,给宇宙增辉。再次,尤其要敬畏和爱护生命。生命是天地万物中唯有生物才拥有的,敬畏生命就是敬畏生物。人类是宇宙生命中的一部分,与其他生命血肉相连,而其他

5、生物又需要有主体性的人类加以呵护。王阳明讲“万物一体之仁”,认为具有观天地之生生之德并加以效仿能力的人,要把有知觉的动物、无知觉的植物,甚至无生命的砖石瓦砾都看作自己身体和心灵的一部分。当它们受到伤害时,我们要有怜悯、同情之心,尽力保护它们。这也就是孟子所要求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最后,对自然和动植物的利用和摄取必须有理、有节、有情。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生存,不可避免地要从自然中获取资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要懂得尊重自然规律和生命规律,取用有度。比如,“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人类要呵护和蓄养天地万物,促进其繁荣昌盛,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摘编

6、自江畅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只有对天地万物进行深入地研究,做到完全把握,才能避免大自然的报复。B. 天地万物给予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应常怀感恩之心。C. 人和天地万物都是宇宙的构成部分,有着同等的地位和权利,应相互尊重。D. 人能成为真正的天地之骄子、万物之灵长,是因为人有自主性和高贵性。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近年流行的病毒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开篇,针对性强。B. 文章从第二段开始按照“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展开,条理清晰,逻辑严密。C. 文章最后四段由主到次,多角度地论证了心存敬畏,行

7、有所止的重要性。D. 作者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依据,论据典型,文章的说服力很强。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新型冠状病毒在大范围地流行,这是大自然又一次对人类敲响的警钟。B. 敬畏万物、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得到传承和弘扬。C.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这与文中取用有度的观点是相通的。D. 为了呵护其他生物的生命,人类要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利用和攫取。【答案】1. C 2. C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题干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

8、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本题考查这种题目的难度较单纯的信息筛选要大。考生要在通读若干句子或者一两个段落乃至全文后,才能进行判断。A项,“只有才能避免大自然的报复”理解有误。选项中的条件关系在原文不成立,文中作者认为“人类要懂得尊重自然规律和生命规律,取用有度人类要呵护和蓄养天地万物,促进其繁荣昌盛,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此选项曲解了作者在文中的观点。B项,“天地万物给予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应常怀感恩之心”混淆原文意思,是对原文“中国传统文化把天视为人类之父,把地球视为

9、人类之母,把万物视为人类的同胞。实际上,天地万物远在人类之前就存在,它们是我们的远祖,我们应慎终追远,常怀感恩之心。”这两句话的信息曲解整合,不符合文意;D项,“是因为人有自主性和高贵性”理解有误,依据原文“人更因为有自主性、高贵性而能够充分体现道的精神,通过识道、得道、行道而获得与自身身份相匹配的至德,使自己真正成为天地之骄子、万物之灵长”推断可知作者的意思是“人更因为有自主性、高贵性而能够充分体现道的精神”,而不是“能成为真正的天地之骄子、万物之灵长”,故此项因果关系不成立。故选C。【2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

10、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文章最后四段由主到次,多角度地论证了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的重要性”表述有误,阅读文章最后四段可知:文章最后四段顺序不是由主到次,无主次之分;内容也不是论证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的重要性,而是论证如何敬畏自然,保护环境。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项,“为了呵护其他生物的生命,人类要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利用和攫取”理解有误。

11、依据原文“对自然和动植物的利用和摄取必须有理、有节、有情”“人类要呵护和蓄养天地万物,促进其繁荣昌盛,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文句推断,作者认为人和天地万物都是宇宙的构成部分,有着同等的地位和权利,应相互尊重。并无“人类要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种用和攫取”之意,故此项的推断不正确。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近日,中国慕课大会召开,让中国慕课再次受到广泛关注。所谓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2018年,教育部正式推出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高校和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今天,互联网、大数

12、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拓展了学校的边界。通过慕课的线上平台,知识可以跨山越海,实现无远弗届的传播。中国慕课建设经过6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大带小、强带弱、同心同向、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从数量上来说,上线慕课数量由2017年的3200门增加到12500门,增加近3倍;学习人数由5500万人次到2亿多人次,增加近3倍;从结构上来说,从面广量大的公共课、通识课逐步拓展到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验课,建立起覆盖所有专业门类的慕课体系。如今,我国幕课的数量和应用规模居于世界第一。一道道教育“鸿沟”正在互联网上消弭,中国慕课为学习型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些地方涌现出这样的经验:

13、贫困地区的学生通过直播与城市的重点中学保持同步学习,升学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跨越时空”的慕课,带来无数块改变命运的屏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通过技术赋能,慕课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方法路径。(摘编自张烁中国慕课,促进“互联网+教育公平”,人民日报2019年4月22日)材料二:在偏远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13岁男孩王洵是远近闻名的“慕课达人”。元阳是国家级贫困县,辖区内多是深山老林,山高坡陡,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我们班有60 多名同学,

14、除了上课,平时没有太多业余活动。我每天放学后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周在学慕课上。”王洵告诉记者,是慕课为他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口,“通过中国大学MOOC平台,我学了古文字学奇异的仿生学人体科学等课程,有的课程还获得了优秀证书!”作为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诗歌艺术的主讲教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王红直言自己也是慕课的受益者。“2005 年,中国诗歌艺术 获批川大文科首门国家级精品课, 校内每年都开课,也比较受学生欢迎,但13年来选课学生总计不超过5000个。”王红感慨,是慕课让她拥有了三尺讲台外的广阔天地,“该课程慕课刚开设一学期,选课学生竟超过10000人次,这让我看到了教育最本质的意义。

15、”从乡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陆,慕课正在跨越时空界限,形成一种新型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方式。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慕课走进了西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等中西部高校,东中西部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得以实现。“这有效破解了校际之间教学质量差距大、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中西部高校选用慕课即达8600门次。”(摘编自邓晖中国慕课跑在世界发展前列,人民日报,2018年4月17日)(数据2016年中国慕课行业研究白皮书新华网数据新闻)(数据2016年中国慕课行业研究白皮书)4.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幕课用户

16、规模飞速增长,2015- 2016年增长速度比2014-2015 年增长速度放缓,但用户人数突破1000万大关。B. 中国慕课学习者以男性为主,90后居多,学历普遍较高,主要分布在二三四线城市。C. 慕课用户以学生和在职人士为主,占比超过七成,两者都想通过慕课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D. 与在职用户为了提升自己职业技能、充实生活不同,学生用户倾向于接触更多优质资源,作为在校课堂的补充。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慕课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必须建立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 之上。B. 慕课是一种新型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方式,可以实现知识无远弗届,

17、消弭一道道教育“鸿沟”。C. 中因慕课经过六年的快速发展,数量和门类不断增加,用户的规模也不断增长,已经跑在世界发展的前列。D. 慕课的发展,不同身份,不同区域的人都可以从中获益,而最大的受益者是中西部高校的学生和老师。6.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发展慕课的意义。【答案】4. B 5. D 6. (1)发展慕课,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拓展了学校的边界,实现知识无远弗届的传播。(2)发展慕课消弭教育“鸿沟”,为学习型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3)发展慕课可以形成一种新型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方式,有效破解了校际之间教学质量差距大、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4)发展慕课可以改变边远贫困山区学子的命运,促

18、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公平。【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题干要求“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从题干要求可知晓,此题是对材料三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考生可锁定答题区,材料三是由图标构成的,分别是“慕课学习者特征”和“学习慕课动机”的数据汇总,考生要从整体把握材料三的文意,要会分析数字所反映的信息,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B项,“主要分布在二三四线城市”分析有

19、误。从数据显示分析可知,主要分布应该是在一二线城市。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题干要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项“最大的受益者是中西部高校的学生和老师”理解有误,依据材料一最后一段“贫困地区的学生通过直播与城市的重点中学保持同步学习,升学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跨越时空”的慕课逐步缩小

20、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通过技术赋能,慕课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方法路径”等文句推断可知,慕课最大的受益者应是贫困、教育落后地区的学生等。而不仅仅是中西部高校的学生和老师。分析范围缩小了。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提取、筛选、整合、梳理探究作品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做这种题,首先要通读全文,全面提取信息,然后快速筛选出相关的段落或文句,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梳理和探究,接着做出精准地整合;最后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进行归纳和概括。题干要求“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发展慕课的意义”,考生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非连续文阅读文本虽然来源不同,但它们论述的内容是相通的,是有内在联系的。故考生要有文本意

21、识,学会梳理文本内容。因每则材料都有可能有简答题的答案。如材料一“今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拓展了学校的边界。通过慕课的线上平台,知识可以跨山越海,实现无远弗届的传播”“如今,我国幕课的数量和应用规模居于世界第一。一道道教育“鸿沟”正在互联网上消弭,中国慕课为学习型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通过技术赋能,慕课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方法路径”。材料二“这有效破解了校际之间教学质量差距大、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中西部高校选用慕课即达8600门次

22、”。材料三数据显示“慕课用户通过慕课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接触更多优质资源,作为在校课堂的补充”。信息筛选后,用自己文字整合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稻草人候发山日头挂在半空中,像个热鏊子似的,照得大地暖烘烘的。麦子已经由青变黄,空气中弥漫着成熟麦子特有的那种味道,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香甜,那样的润人肺腑,不由得让人心生欢喜。庄稼人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到了收获的季节,一切都会云消雾散。香草走在田埂上,脚步也不由得变得轻快了。“妈妈,等等我。”耳边传来了小孩子的叫唤声。香草这才想起儿子还在后边。大军走了,不是还有儿子吗?电影一句顶一万句有这样一句

23、台词,女主人公喜欢,香草同样也喜欢一日子是往后过的,不是往前。不能给别着了心! 也正因为这样,送走了大军后在家闷了这么多天,香草便想到田里看看,换一下心情。儿子说,妈妈,麦子为什么都低着头?香苹本想说“麦子成熟了”,话到嘴边却变了,她说,麦子是在向土地公公鞠躬,因为土地公公养育了它们。儿子停下脚步,摘掉草帽,转身向香草鞠了一躬:“妈妈,谢谢你,你也养育了我。”才六岁的孩子啊,却那么懂事,那么疼人。香草甩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心里一下子凉爽了许多。日子是往后过的,不是往前。得好好活着,把儿子抚养大。这,怕也是大军所牵挂的。对,好好过,不能让大军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生。他自参加工作,就没黑没夜,没有节

24、假日, 太辛苦了。如果不是毒贩的那一刀,他应该还在东奔西跑呢。是该好好歇歇了,到了下面,他应该可以闲下来了吧。“妈妈,地里怎么都有稻草人啊?它们会干活吗?”“孩子,麦子成熟了,那些麻雀闻到香味就会来偷吃。所以大家就弄一些稻草人吓唬那些麻雀”没等香草说完,儿子抢话道:“妈妈, 我知道了,稻草人是不是就是保护麦子的警察?就 像爸爸一样”儿子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他看到妈妈眼里藏着的泪水。香草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怕吓着儿子,忙说:“儿子, 汗流进妈妈眼里了,妈妈没事。”儿子皱着小眉头说:“妈妈,你说爸爸太累了,去睡了,他什么时候才醒来啊?我想让他带我去海洋馆玩。”儿子还小,还不懂得什么是死亡。唉,能骗一

25、天是一天,等他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也会为大军感到自豪的。香草拭了一下眼角的泪珠,平静了一下心情,说:“儿子, 等收割了麦子, 妈妈带你去海洋馆。”“行!”儿子歪着头想了想, “不行!爸爸答应我好几次了,他得说话算数我们拉过勾。”香草轻轻叹了口气。“妈妈,咱的麦地里也有稻草人吗?”“有,都有。”“麻雀真可怜,它吃什么啊?”“这十万个为什么里有答案,你回去好好看看就知道了。”香草为自己的机智而高兴。对,以后回答不出来儿子的问题,就让他去书里找。“妈妈,咱家的麦地在哪里?”这是儿子头一次去自家田头。“拐过前面那个弯就是了。”香草想起田里的低垂的麦子,声音变得轻快起来。眼看着麦子熟了,地里怎么都不见人

26、呢?麦熟一晌,蚕老一霎。不该啊。前几天收割机来 了,老贵说今年天旱,麦子焦,不能经机器。老贵是村里的支书,他的话就是圣旨,没有人敢违抗,再者,他说的也是实情。即便麦子不焦,收割机过后,麦粒飞得到处都是,看着真让人心疼。不过,这下可喜欢坏了那些麻雀,一个个飞到地里拼命地啄食。它们若是和田鼠一祥聪明,怕是过冬的食物都能储存来哎,刚才怎么没想到这个答案呢。自己还是笨,还以为聪明呢。收割机走的时候,香草还有点不舍得。看到大伙几都不用,她也不好意思用。有两年没用机器了,大军又不在家,两亩多的麦子不都是自己一个人割的?村里好多男人都外出打工了, 家里不都是妇女?她们能干,自己也能干!她是大军的妻子,不能让

27、人小瞧了。“哇,妈妈,你看,好多好多稻草人!”儿子显得有点兴奋。香草收回思绪,抬头一看,发现自家的麦田里有好多人!定晴再看,原来是老贵带着乡亲们在收割麦子一个个都带着草帽,儿子以为是稻草人呢。“妈,你眼里又流汗了。”儿子说罢,摘下草帽,使劲给香草呼扇着。“我长大了也要当稻草人,保护庄稼,帮你干活。”儿子稚嫩的声音坚定无比。香草眼里的泪流得更欢了。(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标题耐人寻味。“稻草人”既是守护成熟麦子的实物道具,也喻指守护人民幸福的警察,还暗指关爱弱小的朴实乡邻们。B. “眼看着麦子熟了,地里怎么都不见人呢?”这不经意的一问,为下

28、文乡亲们急人所困,先帮香草收割麦子埋下了伏笔。C. 小说善用语言描写塑造人物。一路上母子的对答,既写出了儿子的懵懂好奇与活泼可爱,也写出了香草的温柔善良与坚强独立。D. 小说构思巧妙,通过香草的心理活动,揭示了她因丈夫无暇顾家而独力挑起家庭重担的事实,让读者感同身受,为香草抱不平。8. 文中前后两次写到香草情不自禁地流泪,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9. 这篇小说如同一部以弘扬爱为主旋律的微电影;不同角色身上体现的爱的内涵有别,予人启发不同,对比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谈谈你的理解。【答案】7. D 8. 第一次是儿子提起了为公牺牲的丈夫而伤心流泪;第二次是看到乡亲们帮忙收割麦子和儿子说长大后替她分担感到

29、暖心而流泪。)两次流泪相互照应,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让香草走出情感低谷显得真实可信;同时也表现了儿子的可爱懂事和乡亲们的体恤关爱,营造了温馨氛围,进一步深化了小说关于爱的主题。 9. 香草启发我们要热爱生活。丈夫在世时,她默默支持丈夫,守护家庭;丈夫牺牲后,她走出情感低谷,带领儿子开启新生活。大军启发我们要热爱工作。作为警察的他忘我工作,舍小家为大家,守护人民甚至英勇牺牲。老贵及乡亲们启发我们要关爱弱小。他们温和善良,自发帮助失去丈夫的香草收割麦子。儿子启发我们要懂得感恩。他年龄虽小,但感受到妈妈的辛劳,感谢她的养育之恩,立志为妈妈分担农活。【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

30、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小说阅读的选择题往往涉及小说内容(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和艺术特色(怎样写的)两个方面。内容方面包括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对主旨的理解等;特色方面主要是解读艺术手法。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生抓住两点(内容艺术特色)去读文,速解小说选择题,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做此题,要着重了解选项的常见错误类型和题干中的敏感点,并注意把握二者间的关系。D项,“让读者感同身受,为香草抱不平”理解有误,作者这样构思的目的是彰显香草的坚强大度与大军为公忘私的可贵。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情

31、节安排的理解分析能力。情节是由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和性格冲突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住场面,寻找线索,理清小说的结构。题干要求“文中前后两次写到香草情不自禁地流泪,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2、第一次“香草流泪”在原文有两处:“因为他看到妈妈眼里藏着的泪水”“香草拭了一下眼角的泪珠”,写香草母子间的对话,引出大军因公殉职的事实,故此处“香草流泪”流的是伤心和思念的泪水,此次流泪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巧妙无痕地引出着墨不多却给读者眼前展现了一位兢兢业业、爱岗敬业、公而忘私、有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伟大英雄形象。小说是以“香草第二次流泪”作结,即“香草眼里的泪流得更欢了”,看到乡亲们帮忙收割麦子和儿子说长大后替她分担感到暖心而流泪,如果说第一次流泪是伤心和思念的泪水,这次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感动的泪水,小说以“香草眼里的泪流得更欢了”作结,可谓卒章显志,升华了主题。两个情不自禁的流泪细节,分别表

33、现出香草的伤心和感动,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9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作品主题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概括并探究小说的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情节结构,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然后结合小说标题、时代背景、人物命运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来探究并概括即可。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作者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纳即可。具体而言,审题,题干“这篇小说如同一部以弘扬爱为主旋律的微电影;不同角色身上体现的爱的内涵有别,予人启发不同,对此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谈谈你的理解”,题干提示考生,这篇小小说是以“弘扬爱为主旋律”的,“不同角色身上体现的爱的内涵有别”,则要求考生能概

34、括出在不同人物身上体现“爱的内涵”;考生可从香草、孩子、乡亲以及大军身上挖掘“爱的内涵”。示例如下:香草的乐观坚强贤惠睿智仁义友善;香草儿子懵懂好奇、善良懂事、灵动可爱的儿童形象,给读者以美的愉悦。老贵及乡亲们帮助香草收割麦子,既表现出人们善良友爱的品质,又侧面写出大军的美好精神在人们身上的延续。大军的责任和担当,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奉献、勇敢无畏、为集体利益献出宝贵的生命。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馆于府舍,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自谦退, 每步行趋府门,逾年,人不

35、知其为帅客也。举进士,礼部奏名第一。经四年,当迁,宰相庞籍言:“镇有异材,不汲汲于进取。”超授直秘阁,判吏部南曹、开封府推官。擢起居舍人,知谏院。帝在位三十五年,未有继嗣。嘉祐初,暴得疾,中外大小之臣,无不寒心,莫敢先言者。镇独奋曰:“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 ”即拜疏。章累上,不报。除兼侍御史知杂事,镇以言不从,固辞。执政谕镇曰:“今间言已入,为之甚难。”镇复书执政曰:“事当论其是非,不当问其难易。” 凡见上面陈者三,言益恳切。镇泣,帝亦泣,曰:“朕知卿忠,卿言是也,当更俟三二年。”章十九上,待命百余日,须发为白。朝廷知不能夺,乃强知谏院。镇虽解言职,无岁不中前议,见帝春秋益高,每固事及之。又

36、因袷享,献贼以讽。其后韩琦遵定策立英宗。出知陈州。陈方饥,视事三日,擅发钱粟以贷。监司绳之急,即自勃,诏原之。是岁大熟,所贷悉还。神宗即位,复为翰林学士兼侍读、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辞枢密副使诏许之镇再封还帝以诏直付光不由门下镇奏曰由臣不才使陛下废法有司失职乞解银台司。镇清白坦夷,遇人必以诚,恭俭慎默,口不言人过。临大节,决大议,色和而语壮,常欲继之以死,虽在万乘前,无所屈。笃于行义,奏补先族人而后子孙,乡人有不克婚葬者,辄为主之。其学本六经,契丹、高丽皆传诵其文。少时赋长啸,却胡骑,晚使辽,人相目曰:此“长啸公”也。镇于乐尤注意,自谓得古法,独主房庶以律生尺之说。镇作律尺、龠合、升斗、豆区、黼

37、斛,欲图上之,又乞访求真黍,以定黄钟。乃请太府铜为之,逾年而成。帝及太皇太后御延和殿,召执政同阅视, 赐诏嘉奖。镇时已属疾,乐奏三日而薨,年八十一。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忠文。(节选自宋史范镇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司马光辞枢密副使/诏许之镇/再封还/帝以诏直付光/不由门下/镇奏曰/由臣不才使陛下废法/有司失职/乞解银台司B 司马光辞枢密副使/诏许之/镇再封还/帝以诏直付光/不由门下/镇奏曰/由臣不才/使陛下废法/有司失职/乞解银台司C. 司马光辞枢密副使/诏许之/镇再封还帝/以诏直付光不由门下/镇奏曰/由臣不才/使陛下废法/有司失职/乞解银台司D. 司马光辞

38、枢密副使/诏许之镇/再封还/帝以诏直付光/不由门下/镇奏曰/由臣不才使陛下废法/有司失职乞解银台司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超授,指升迁,亦指越等授官。同样表升迁的有迁、擢、陟等,而表降职的有谪、放、左迁等。B. 谏院,宋代设立的舆论机关和执法机关。谏官可议论施政的得失,供皇帝参考,有时还可纠正皇帝的错误。C. 黄钟,我国古乐十二律之一,声调最宏大响亮,在宫、商、角、徵、羽五音之中,宫属于中央黄钟。D. 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去世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范镇谦逊有才,受人

39、赏识。他受到蜀地守官薛奎赏识,在薛府讲学,过了一年人们都不知道他是帅府的宾客;踏上仕途后,宰相庞籍认为他有才华而不热衷进取官职。B. 范镇心系国家,敢于直谏。仁宗在位多年未确立继承人,范镇认为这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重大事情,多次面陈皇上,先后十九次上书直陈己见,后来还写赋来讽刺仁宗。C. 范镇临节不屈,笃行道义。他常冒死罪来争是非,即使在皇帝面前也不屈服;他奏请授官时先提本族的人,然后再提自己子孙;常帮助乡里没有能力办理婚葬的人。D. 范镇文章出色,精于乐律。他的文章在契丹、高丽传诵,年少时作长啸一文,曾以此使胡骑退却;他晚年精心校订乐律受到皇帝下诏书嘉奖。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40、语。(1)镇虽解言职,无岁不申前议,见帝春秋益高,每因事及之。(2)陈方饥,视事三日,擅发钱粟以贷。监司绳之急,即自劾,诏原之。【答案】10. B 11. B 12. B 13. (1)陈州正逢饥荒,他到任三天,擅自散发钱粮借给百姓。监司(监察部门)追究得很急,他就奏劾自己,皇意下诏书宽恕他。(2)范镇虽然被免去了言官职务,还是年年重提以前的建议。他见皇帝年龄更大,常常借别的事说及此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此句大意:司马光辞去枢密副使,诏令准许,范镇又封还诏令

41、。神宗把诏令径直交付司马光,不经门下省。范镇上奏说:“由于我没有才能,使陛下废弃法令制度,这是官吏失职,请求解除我的知通进银台司职务。”从句法结构和句意上看,“诏许之”是一完整句意,应断开,故排除AD项,镇再封还“镇再封还”中“镇”是传主“范镇”,是“再封还”的主语,“帝”是“以诏直付光”的主语,故“镇再封还”和“帝以诏直付光”是两个完整句意,应各自断开,“由臣不才”是一完整句意,应断开,故排除C项。故正确的断句应是:司马光辞枢密副使,诏许之,镇再封还。帝以诏直付光,不由门下。镇奏曰:“由臣不才,使陛下废法,有司失职,乞解银台司。”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

42、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B项,“谏院,宋代设立的舆论机关和执法机关”表述有误,“谏院”只是舆论机构,负责在朝廷中搜集建议和评论,并不是执法机构。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B项,“后来还写赋来讽刺仁家”理解错误。原

43、文“献赋以讽”指献上赋来暗喻劝谏。“讽”不是讽刺而是劝谏,文中指劝谏仁宗应早日确定国家继承人。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此类试题,看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1)采分点:“视事”,指官员到任;“贷”,借出,借给;“绳”,约束,制裁,追究。(“视事”、“贷”、“绳”各1分,句意2分)(2)采分点:“中”,陈述、述说、提及、申明,;“春秋”,指年龄,;“每”,屡次,常常;(“中”、“春秋”、“每”各1分,句意2分)【点睛】“筛选文中的信息”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分

44、析综合”能力层级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所谓“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把握文中的信息。综观近几年各地区高考试题可知,文言文阅读题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有两类: (1)传记类文本中表现人物品格、情操和主要事迹的信息,考查重点为文中所写人物的言行主张、性格特点与品德等。 (2)非传记类文本中体现作者观点的信息,包括重要概念或知识的解释、文章的主旨句、作品中议论性或抒情性的观点句等。 考查题型常为客观选择题,具体命题形式有三种:(1)从阅读文段中选取6个句子,任选3句组成一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组。(2)从阅读文段中选取8个句子,每两个句

45、子编为一组,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3)题干对文段中的传主形象或作者观点已做归纳,要求考生找出不正确的一项。一般来说,对于客观题,考生只须明确常见的出题陷阱,将题干信息与原文仔细比对,即可作出准确判断;而主观题除考查以上能力外,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难度会有所增大。二、解题攻略:(一)表现人物品格、情操和主要事迹的信息筛选。1历年高考试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2)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3)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聪明才智的信息;(4)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2传记类文章中筛选信息题的常见设题陷阱 (1)所给语句不符合题干要求。传记类文章中传主的品

46、格等往往是复杂的、多变的,但题干要求筛选的信息却只是其中的某一方面,而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往往把没有体现传主某种品格的语句也夹杂在了选项中,以迷惑考生。参考译文: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为蜀守,一见到范镇就很喜欢他,把他召到府舍中,使他给子弟讲学。范镇更加自谦恭退,每每步行到官府门口,一年以后,人们还不知道他是守帅的客人。等到薛奎回到朝廷,就带着范镇一起到京城。赴试进士,礼部奏名为第一。经过四年,按常规应当升迁,宰相庞籍说“:范镇具有特殊才能,而不汲汲于官职的升迁。”于是越级授官直秘阁,判吏部南曹、开封府推官。提拔为起居舍人、知谏院。仁宗在位三十五年,没有继承皇位的后代。嘉初年,仁宗忽然

47、得病,中外大小官员,无不寒心担扰,但谁也不敢带头说此事。惟独范镇奋起而言“:天下还有比这更重大的事情吗?” 奏章累上,没有得到朝廷的答复。被任命为兼侍御史知杂事,范镇因所上言没被采纳,坚决辞谢。执政谕示范镇说“:现在你的言论已经上报了,但要实行你所说的很困难。”范镇再写信给执政说“:事情应当论其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不应当问其是困难还是容易。诸公认为今天比以前困难,如何知道他日不比今天更困难呢?”范镇进见皇上共面陈三次,言词更加恳切。范镇流泪,仁宗也流泪,仁宗说:“我知道你忠厚,你所说的是正确的,当再等三二年再说。”范镇十九次上奏章,等待复命一百多天,头发胡子都变白了。朝廷知道不能夺其志,于是罢

48、去他的知谏院,改任集贤殿修撰、纠察在京刑狱、同修起居注,于是任知制诰。范镇虽然解除了谏官职务,但没有一年不重申前议。见仁宗年岁越来越高,每每因事说及此事。又乘合祭祖先的机会,献赋讽谏。此后韩琦主谋策立英宗为皇位继承人。出任陈州知州。陈州正闹饥荒,范镇治事三天,擅自散发钱粟来借贷给百姓。监司追究很急,范镇马上自己弹劾,诏令赦免他。这年陈州获得大丰收,百姓所借贷的钱粟全部偿还。神宗即位,范镇再任翰林学士兼侍读、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辞去枢密副使,诏令准许,范镇又封还诏令。神宗把诏令径直交付司马光,不经门下省。范镇上奏说:“由于我没有才能,使陛下废弃法令制度,这是官吏失职,请求解除我的知通进银台司职务

49、。”范镇清白坦荡,遇人必以诚相待,恭敬俭朴谨慎静默,不说他人的过错。面对国家大体,决断国家大义,心平气和而语言雄壮,常常打算随后而死,即使是在皇帝面前,也无可屈服。笃行大义,奏补子孙时先族人而后子孙,同乡人有不能够结婚、下葬的,就替他们主持。他的学识本于六经,契丹,高丽都传颂他的文章。年少时作长啸一文,退却胡骑,晚年出使辽国,人们互相看着说:“这是长啸公啊!”范镇对乐特别注意,自己认为得到古代之法,独自主张房庶以律生尺的说法。范镇制作律尺、龠合、升斗、豆区、斛,打算把它们绘成图呈上,又请求访求真黍,以定黄钟。范镇便请求太府给铜制造,一年后制成,比李照乐降一律有奇。神宗及太皇太后御驾延和殿,召令

50、执政大臣一同阅看视察,赐诏嘉奖范镇。置放太常礼院,诏命三省、侍从、台阁官员,都前往参观。范镇当时患病,乐奏三天而去世,终年八十一岁。赠金紫光禄大夫,谥号为“忠文”。(二)古代诗歉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题壁上韦偃画马歌杜甫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戏拈秃笔扫骅骝,欻见骐驎出东壁。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注骅骝:赤色的好马。欻(x)见:忽见。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开头两句交代了韦偃作面的原因,“怜君” 二字表现了诗人对朋友遭际的深切同情。B. 诗人先总体评价韦偃“曲无敌”,然后通过用笔和作

51、画过程表现他画技的高超。C. 三四两句“扫”和“出”用得十分贴切,形象地表现出画家挥亳作画、下笔有神的情态。D. 五六两句写画中一匹马低头吃草, 而另一匹马却昂首长嘶,透露出进取的渴望。15.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4. A 15. (1)国家处于危难存亡之时,能到哪儿去寻找到像画中一样的千里马, 同英勇的人们一起同生共死呢?(2)诗人由画中的马,联想到像千里马一样的良才难得,正值内乱外患,寓以选拔贤能,渴望人才为国效力,匡济时危的深刻含义。(3)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崇高爱国主义情感。【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

52、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题干要求“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怜君二字表现了诗人对朋友遭际的深切同情”理解有误。“知我怜君画无敌”的大意是说画家也十分清楚地知道,杜甫喜欢他所作的画,其中“怜

53、”是喜爱的意思,原意应是诗人喜爱市偃的画。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手法,具体分析情感。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例如,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惜别、热爱自然、归隐田园、关心民间疾苦、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例如本题就可根据标题、注释、等关键词句分析作答。题干要求“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此题答题步骤:分析诗

54、歌描写了什么内容;分析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如果涉及到艺术手法,需要指出手法的运用)。答题格式:本诗通过对( )的描写(叙述、回忆),抒发(表现)了诗人( )样的情感。具体而言,结联“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是说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时,能到哪里去寻找像画中一样的千里马,同英勇的人们同生共死、匡济时危呢? 这里的良马比喻的其实是人才。杜甫希望朝廷多选贤与能,奖掖有识之士,从而挽救时局,使大唐国运昌盛,这正是他忧国忧民的情怀的委婉含蓄地表达。这里说明了良马是多么难得,而发现良马的确远非易事。作者面对内乱外患,战争不息的多事之秋,这两句寄寓了作者渴望人才,选拔贤能,颇有“忧时思将帅”的深刻含意

55、,这也充分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感世伤时的崇高思想感情。【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

56、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或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感情。附诗歌赏析:题壁上韦偃画马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赞赏韦偃画艺高卓,同时借物言志,慨叹时局。诗人用骏马比作志士,希望他们能够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寄托了忧国忧民的感情。作品注释:韦偃,唐代画家,善画马。题壁上,唐人好在墙壁上作画或题诗,这里的壁,就是草堂的墙壁。别我,向我告别。有所适,要到其一地方去。安史之乱,造成“天下学士亦奔波”的局面,名画家也四处漂泊。韦偃离开成都,大概也是为了谋生。怜,爱。韦偃知杜

57、甫爱他的画,故一来告别,二来作画留迹。这句是加一倍写法。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韦偃画千里马只用秃笔。说“戏拈”,写韦造诣之高。画来全不费力,只如游戏。歘见,即忽见。写其神速。麒麟,传说是一种瑞兽,也善走,故以喻良马。“出”字与丹青引“须臾九正真龙出”同妙。以假为真。坐看,犹眼看。当,对也。这句专写一首长鸣的那匹马,大概在这匹马的面前展开一条长道。句意谓千里之遥,眼看就要消失在它的霜蹄之下。可与“所向无空阔”(房兵曹胡马)一句互参。庄子马蹄篇:“马蹄可以践霜雪”。故谓马蹄为霜蹄。亦犹松柏耐霜雪,故称松根为“霜根”。杜甫总是念念不忘国家的灾难,那怕是一些题画的诗也往往流露出这种爱国精神

58、。因此,浦起龙说:“结联,见公本色。”(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荀子以“雕刻”为喻说明学习应持之以恒,认为拿刀刻东西,如果中途停止,那么“_”;如果不停地刻下去,则“_”。(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随地形而建、宫室结构的交错和精巧的句子是“_,_”。(3)出师表中,以对偶句式表明在国家倾覆之际诸葛亮临危受命、勇于担当的精神的两句“_,_”。【答案】 (1). (1)朽木不折 (2). 金石可镂 (3). (2)各抱地势 (4). 钩心斗角 (5). (3)受任于败军之际 (6). 奉命于危难之间【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59、。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此题难写的字和词有:折、镂、钩心,容易漏掉“于”。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60、在历史上,吐蕃曾长期统治河西走廊地区,是丝绸之路上另一股_17_的力量,特别是在公元7世纪至9世纪,吐蕃与中原唐王朝乃至相邻的南亚、中亚各国开展了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形成了_18_的“高原丝绸之路”。2019年7月,敦煌研究院和美国普利兹克艺术合作基金会合作,举办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讲述了丝绸之路沿线的各种文明如何交融在吐蕃贵族生活之中。这次敦煌研究院的吐蕃艺术珍品大展让人_19_,不仅在于丰富的展品_20_首次来华的绝大多数外国借展的展品,还在于西藏历史对公众的认知被刷新了。与唐代是汉人历史的高光时刻一样,吐蕃帝国时代也是西藏历史上的辉煌期。征战、贸易和同化,使

61、高原上的吐蕃爆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 21 )。众多带有粟特、波斯、地中海风格的珍宝展现了一个深受内亚文明影响的吐蕃文化。文化上的交流、开放、创新,是吐蕃帝国的关键词。该展览丰富了我们对西藏的认知,从而_22_出中古时期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的文明。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举足轻重 纵横交错 耳耳一新 还原B. 首当其冲 纵横交错 耳目一新 呈现C. 举足轻重 风谲云诡 赏心悦目 还原D. 首当其冲 风谲云诡 赏心悦目 呈现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正是与其周邻诸文化的交融,激发了吐蕃帝国创造力的爆发。B. 这种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

62、周邻诸文化交融中激发出来的。C. 很大程度上,受其周邻文化的影响,吐蕃帝国被激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D. 正因为其周邻诸文化的同化,激发了吐蕃帝国惊人创造力的爆发。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不但由于其展品的丰富、绝大多数外国借展的展品是首次来华,也在于西藏历史对公众的认知刷新了。B. 不仅在于有丰富的展品、绝大多数首次来华的外国借展的展品,还在于公众对西藏历史的认知来说被刷新了。C. 不但因为其有丰富的展品、外国借展的绝大多数展品是首次来华,更在于它刷新了西藏历史对于公众的认知。D. 不仅在于其展品的丰富、外国借展的绝大多数展品是首次来华,更在于它刷新了公众对西

63、藏历史的认知。【答案】17. A 18. B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为了减少题量,将词语(实词和虚词)和熟语(成语、惯用语等)合并起来考查,结合语境分析是关健。词语的运用要靠平时多积累。熟记其意义和用法。另外还要注意运用范围是否准确,感情色彩是否得当,与语境是否矛盾或重复,是否有语法错误等,切忌望文生义,并注意一词多义现象。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举足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文段主要谈及吐蕃帝国在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提到其受到攻击或者遭到灾难,所以应该选择“举足轻重”。纵横交错:形容情况复杂。风谲云诡:

64、比喻局势复杂多变,神秘怪诞。此处指“高原丝绸之路”情况的复杂,并没提及神秘怪诞,因此选择“纵横交错”。耳目一新:指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此处语境“这次敦煌研究院的吐蕃艺术珍品大展让人看到的和以前不同”,无“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之意,故在此应选“耳目一新”。还原:指恢复事物原来的样学或位置。呈现:指显露,表现。此处语境是“该展览丰富了我们对西藏的认知,恢复出中古时期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的文明”,故此处应填“还原”。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

65、,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具体分析,所填文句的前一个分句强调的是爆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根据话题统一的原则,故所填句子应该承接上一个句子的话题“创造力的爆发”;另外,后一个句子讲的是出土的文物说明了周邻文化对吐蕃帝国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因为吐蕃帝国和周邻国家的战争、贸易,通过经济和文化的交融才有了创造力的爆发。在逻辑上来说,一种文明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不仅有外因,还会有内因,因此应该在句子中加上“很大程度上”,逻辑上会更为严谨。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66、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划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一是主客体颠倒。A项,“首次来华的绝大多数外国借展的展品”语序不当,“西藏历史对公众的认知”主客倒置。B项,第一个分句缺主语“其”,“绝大多数首次来华的外国借展的展品”语序不当,而且与“在于”搭配不当。C项,第二个分句“西藏历史对于公众”主客倒置。故选D。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67、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瑞典研究人员首次发现,_。 随着气候变化不断加快,某些鸟类自身的免疫系统可能会跟不上气候变化的步伐,从而难以应付新出现的疾病。研究发现,一个物种免疫系统相关基因的多样性与它所处气候环境有关。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许多鸟类的免疫系统完成了精准“校准”, 使它们能够_比如,生活在热带雨水充足地区且不迁徙的物种,其免疫系统相关基因最丰富多样,使其能应对更多病原体。研究还发现,快速的气候变化会给这些“量身定制”的免疫系统带来挑战。受到相关影响的动物并不限于鸟类,_,因为他们研究的免疫系统相关基因在所有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答案】 (1). 参考答案鸟类的免疫系统与它们生活

68、的气候环境有关; (2). 应对所居住的特定环境和气候中的疾病; (3). 这项新发现可能也适用于其他动物(或“脊椎动物”)。【解析】【详解】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要兼顾话题,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注意字数要求。具体而言,首先通读语段,此段大意是鸟类的免疫系统和它们生活的环境有关联。考生所要补写的第一句

69、是这一段的总领句,根据它后面所给的文句“随着气候变化不断加快,某些鸟类自身的免疫系统可能会跟不上气候变化的步伐,从而难以应付新出现的疾病”可知处关键词为“鸟类的免疫系统”和“所处环境/气候”有关;第二处所填文句可根据“瞻前顾后”的原则,“”处前后的关键词分别是“所居住环境”和“疾病”;处关键词为“适用于”和“其他动物”(或“脊椎动物”)。然后考生可把这些关键词整合成句子即可。在规定的字数范围内意思对即可。21.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一支话筒、一个摄像头、一台电脑,就能打造出一种全新的销售方式。2019年以来,在一些网红主播的带动下,直播带货彻

70、底“出圈”了。近期,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包括导购、企业高管、 健身教练、银行柜员等,纷纷变身主播登上屏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道新风景。直播的一个好处是“所见即所得”,能够帮助消费者建立对产品品质直观的信任感;同时,直播把单向购买变成双向互动,交流更有温度和趣味性,增加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019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总规模一举超过4000亿元,诞生了“5分钟卖掉1.5万支口红”的带货纪录。开拓销售新渠道、探索数字化转型,成为许多企业在困境中必须面对的课题。当“宅”成为大部分人的生活常态,直播不仅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用户之间的交互也形成了万人同购物的特殊消费体验。线下消费停滞

71、、线上市场复苏,许多传统行业乘势而为,抓住这一机遇,大大降低因疫情造成的损失,甚至找到了新的增长机会。尤其是当前的“直播+助农”,为农产品产销对接提供了新模式。【答案】关键信息:直播成为-种全新的销售方式,其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直播可为企业开拓销售新渠道(模式),实现数字化转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主要考查我们三个方面的能力:理解材料、筛选信息和整合信息。做题的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

72、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题干要求“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具体而言,此题材料共有三段文字,考生可先提取每段的关键词。第一段可从“直播带货彻底“出圈”了”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道新风景”提取关键词为“直播”,“全新的销售方式”;第二段可从“直播把单向购买变成双向互动”和“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提取关键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第三段可从“开拓销售新渠道、探索数字化转型,成为许多企业在困境中必须面对的课题”和“为农产品产销对接提供了新模式”提取关键词“开拓销售新渠道(模式)”或“实现数字化转型”。然后考生把提取的关键词整合成一

73、句话,句子简洁流畅,不超字数即可。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英明决策,果断部署, 迅速调集数万医护人员援助湖北,并在全国组织展开了一场全民抗疫阻击战、综合战。到3月底湖北已取得抗疫阶段性胜利,大批医护人员从湖北有序撤离,全国疫情比基本得到控制。据统计,截至4月18日15点12分,全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人数为84183人,累计死亡人数为4642人。 当前,境外输入病例成防控重点。与国内疫情的成功防控相比,目前海外疫情依然呈快速蔓延之势,截至4月18日15点12分,美国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人数为706779人,死

74、亡37079人,西班牙确诊190839人,死亡20002人,意大利确诊172434人,死亡22745人。法国、德国和英国确诊与死亡人数都超过中国。此外非洲南 美洲都有许多国家有疫情流行。断冠肺炎已成全球流行疾病。另据报道,中国已经向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国派出医疗队协助这些国家抗击疫情。有人说:这次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也是一面特殊的镜子,从这面镜子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平时难以看到的东西。假如你所在的班级即将召开一次特别的主题班会,你被确定在这次班会上做一次主旨发言,发言的内容就是你在此次疫情这面特殊镜子里的所见及因之引发的思考。请你就此先拟出发言稿。要求:自拟标题,白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

75、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中国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中国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以世界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和效率,担起了阻断疫情的大国责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认为:“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计利当计天下利。”一个大国能不能担当,既要看有没有相应的能力,更要看有没有愿意为全人类共同利益付出艰辛努力甚至作出奉献牺牲的强大决心和坚定意志。一个把一己之利凌驾于人类利益之上的国家和民族,不可能在应对全球性的重大风险挑战时担起自

76、己应有的责任。中国既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也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复杂形势,中国人民挺起“中国脊梁”,挑起国际社会期许的中国担当。担当,仅有决心意志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足够多的付出和足够高的标准。当勇毅笃行的实际行动、高标准严要求的行动规格与强大的决心意志形成匹配,必然造就令人叹为观止的硬核担当!面对可能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以砥柱中流、敢打硬仗的战斗姿态,把应对疫情大考的答案写在世界防疫斗争的中国战场上,谱写了人类战“疫”的壮丽新篇。如果把当今世界所有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地方比作战场,那么,中国就

77、是这个战场中的第一线。“中国担当”的直接体现,就是承担起一线战场的担当,内防扩散、外防输出,把绝大部分新冠病毒狙杀在中国境内。这个一线战场的担当,体现在中国不遗余力调配医疗资源,推动“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医疗战线超强阵容的“国家队”“地方队”驰援荆楚,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依法采取果断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措施,力争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这个一线战场的担当,体现在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医院在数日内克服重重困难高速建成并迅即投入使用,以“超级速度”赢得国际社会的“超级震撼”。担当,体现在一封封请战书、一枚枚红手印、一声声誓言、一

78、个个“最美逆行”联结成战“疫”的强大“中国力量”,体现在14亿人更改了古老的过年习俗,把尽量“猫”在家里作为对防控疫情的无声支援,同时,全社会依然有序运转,水不停、电不停、暖不停、通信不停、生活物资供应不停,中国在担当的同时仍然阔步向前!人类文明的大观园万紫千红,多样文明争奇斗艳。人们往往依据不同的国籍、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等而区分出千千万万个不同的群体。其实,在这无数个“不同”的群体背后,人类却有一颗“大同”的心。这个“大同”就是心灵深处的人间大爱。为了这样的大爱而担当,这样的担当给人温暖、令人赞美。谢谢大家!抗疫路上,为你而歌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抗疫路上,

79、为你而歌”。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你们,辛苦了!是你们,为我们托起冬日暖阳。病毒无情,人间有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你们牢牢地把自己“钉”在“战场”上,筑起了牢不可破的“生命防线”。这是一场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战争,也注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嘹亮的军号,你们已然集结起来,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你们向“疫”而行。感人的一幕幕,在抗“疫”战场上接连上演。没有轰轰烈烈,你们只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的初心。“等疫情过后,我们就结婚!”“我是一名医生,在患者需要的时候,就算有再大的风险,我都要坚守岗位。”你们舍小家,为大家;你们泪

80、别亲人,守护病人,你们没有多么感天动地,毅然战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成为坚定的最美逆行者,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没有什么超能力,你们只有豁出去的勇敢。这些向“疫”而行的医务工作者,你们是丈夫、是妻子、是父母的心肝宝贝。面对肆虐的疫情,你们毅然决然地在团聚时选择告别和逆行,在畏惧时选择坚守与担当。把医院的角落当软床,把医院的过道当食堂你们跟病毒进行着殊死搏斗,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生命防线”。与病毒争夺时间,用生命点燃生命。长时间穿戴着口罩、护目镜、防护服、隔离衣、手套等多层防护,加上负压病房空调的温度,你们几乎在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身体透支。目的只有一个,抢救那一个

81、个的鲜活生命。防护面具在脸上留下的红红痕迹,脱下防护服后湿漉漉的身体,都在诉说着他们的不畏艰辛。这一幕幕看哭了无数网友:“穿上防护服的您,所向披靡!摘下口罩的您,却令人泪目!” 与死神赛跑,与疫情抗争。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你们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你们以护佑生命的大爱、舍己为人的奉献,为疫情笼罩的寒冬带来了丝丝温暖;用勇敢的牺牲精神,临摹出壮丽又动人的画卷!我们不知道你们都是谁,但我们心里都明白你妈妈是为了谁。疫情面前,是你们让我们心安。疫情终会散去,这个冬天,是你们为我们托起了冬日的暖阳。我深信有了你们的努力,这场战役我们必胜!再次谢谢你们!请你们多多保重,早日凯旋!谢谢大家!【解析】【详

82、解】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材料作文的能力。这是一道现实性、针对性很强的作文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切中实际问题,学生有话说,有情表,我们需要概括。材料大致可以概括如下:全球性大流行,中国为世界抗击疫情争取了时间;疫情之下,需要同舟共济;疫情需要全球团结、全面合作;极快应对,防止全球性大流行;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中国志愿者的奉献、责任和主人翁精神全面体现。不难看出,就总体而言,主要突出疫情之下的全球协作以及中国为世界做出的卓越贡献。写作的时候可围绕这些来写国家的担当,一个国家对世界的责任。同时,材料中最后一段“有人说:这次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也是一面特殊的镜子,从这面镜子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平时难以看到的东西”

83、,此文段给考生提供了写作范围,考生可书写了“硬核”担当的国人;也可写为开学“科学道德素养与战胜灾难”的主题班会;可书写反思疫情爆发、抗疫过程,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给世界疫情发展严重的国家写一篇发言稿;“山河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日本援赠的物资与标语典雅而温暖。生于非典,考于肺炎的你,在这个特殊的春节,一定有不少温情的故事同时,发言稿的形式又限定了具体的写作要求。立意角度:1为“硬核”担当的国人写一篇发言稿。书写青年学生肩负时代使命,勇敢担当。2为开学“科学道德素养与战胜灾难”的主题班会写一篇发言稿。3反思疫情爆发、抗疫过程,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给世界疫情发展严重的国家写一篇发言稿

84、。4.为中国有着强大力量、博大情怀和宏大使命写一篇发言稿,以爱和坚守的名义致敬祖国。5可书写疫情是一面镜子,折射各色人生的发言稿;6可书写疫情面前没有种族和国界,唯有携手共渡难关的发言稿作文结构示例:(1)标题:“中国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扣材料,彰显观点文章主体:首先说中国以世界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和效率,担起了阻断疫情的大国责任,并引用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中国的表现进行赞赏。(提出问题)然后分析中国担当的原因,“既源于党和政府的初心使命”“也源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分析问题)接着分析中国怎么担当,“既要看有没有相应的能力,更要看有没有愿意为全人类共同利益付出艰

85、辛努力甚至作出奉献牺牲的强大决心和坚定意志”“还必须有足够多的付出和足够高的标准”。(解决问题)最后作者把中国这种担当精神实质归结为“爱”,“人间大爱”。(结束全文,升华主题)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层层深入,曲终奏雅。(2)抗疫路上,为你而歌,议论性抒情散文。开篇“是你们,为我们托起冬日暖阳”表达敬意,热情讴歌。首先绘出医务工作者向“疫”而行、与病魔较量、守护生命的崇高精神面貌;然后抒写医务工作者拥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的初心,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再写面对肆虐的疫情,医务工作者们以豁出去的勇敢,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生命防线”;最后写与病毒争夺时间,用生命点燃生命,医务工作者们

86、与死神赛跑,与疫情抗争。结尾照应开头,同时表达慰问之意。作文素材积累:1环顾当今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浪潮此起彼伏,贫富差距扩大、全球气候变暖、恐怖袭击频发等问题交织难解,全球治理秩序亟待改革完善乱象之中,“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依然发人深省。2计利当计天下利。今日之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倡导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赢得越来越广泛的国际认同。3向着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万里长江奔腾不息。一个开放包容、自信自强的中国无惧风雨、砥砺前行,必将为世界带来更大机遇,与各国携手创造

87、更加美好的未来。4中国第一时间向全球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信息;与全球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向世卫组织提供2000万美元捐款;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举行专家视频会议;向12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等物资援助,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巴基斯坦、委内瑞拉、老挝等国派遣医疗专家组5“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主席提出4点倡议,为全球协调行动抗击疫情指明方向。6“疫情没有国界,

88、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面向世界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战“疫”时期,习主席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阐释和呼吁,在世界范围引发强烈认同和广泛共鸣。面对疫情,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唯有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战而胜之。7“2003年,我还太小,17年后刚刚好。”在来势汹涌的疫情面前,不少90后选择“逆行”,奔赴抗击疫情一线。“如有不幸,请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肿瘤科95后的年轻护士李慧,在疫情严重的时间节点上,主动请缨

89、,要求到任务重、风险高的呼吸二病区参与一线工作。为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90后女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神经内科护士单霞剃光了及腰长发,她说:“头发没了可以再长,现在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今年24岁的佘沙是2008年汶川地震幸存者,也是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的一名护士,在医院征集援助武汉的医护人员时,她主动请战,“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一句话,感动了无数人。8.连日来,从武汉到各地市的一些医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物资告急。这个时候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急需的不是资金,而是符合标准的医疗物资。对于这种情况,年轻人选择用自己笃定而行之有效

90、的方式参与战“疫”,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一位在浙江的四川小伙,和朋友出钱筹集25万只口罩,在阿里公益、菜鸟物流绿色通道下加急送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机构。小伙说:“经历过汶川地震,那年还小,这是我长大后第一次碰到疫情,只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帮助医护人员。”除夕夜里,南京大学几名学生发起了NJU(南京大学)自组援助湖北团,在不到24小时之内,完成了两批物资捐助,其中就包括医护人员急需的护目镜等医疗物资。提供最直接有效的帮助,这是不少年轻人理性思考下做出的选择。9.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新年。过年总意味着成长,而这一次,我们收获的是关怀、责任、担当、勇敢,面对生命的挑战和威胁,我们义无反顾。疫情阻隔

91、了交通,却不能阻隔一颗颗怀着大爱心向光明的心。隆冬总会结束,明媚春光在前!10.很多人常常庆幸生活在太平盛世,很多人常常感慨岁月静好,可是我们知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在负重前行”。还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时,救援士兵背影的坚毅;还记得,2015年天津爆炸事故时,消防战士背影的决然;还记得,2019年四川大凉山火灾时,消防战士背影的无畏当灾难带着恐惧、无助向毫无防备的我们袭来时,无数的逆行者挺身而出、迎难而上、负重前行,他们用实际行动给我们吃下一颗定心丸。如今,面对武汉的可怕疫情,我们始终坚信这场灾难很快会过去,中国会变得越来越好,因为我们有无数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正在逆行武汉、

92、奋战武汉,为我们的健康生活奋斗着!11.当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汹涌来袭,是他们选择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阻挡病毒前进的脚步。他们是白衣战士,从九零后的姑娘到八十四岁的钟南山院士,他们响应号召,奋勇直前,九死不悔,用生命护佑我们的生命和健康。他们是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他们是疫情防控物资的供应者,他们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者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们舍小家为大家,英勇地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让我们向勇士们致敬!让我们携手同心,众志成城,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12.危难时刻,我们并不孤独,也并非孤军奋战,而是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关心,他们的肤色也许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语言也许和我们不一样,但是在共同的灾难面前,我们彼此的心是相连的,彼此的爱是一样的,他们伸出了爱的双手帮助了我们,就像我们帮助过他们那样,是真挚的,是无私的,也是感人肺腑的,在爱的主题下,呵护的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