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下列各地与“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是( )A. 89S 90WB. 40N 120EC. 0 50WD. 30N 90【答案】C【解析】【详解】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
2、,其长度约4万公里,约8万里;“坐地日行八万里”在赤道上随着地球自转一周走过的距离约8万里。选C正确。2.有关地球的形状,叙述正确的是( )A. 皮球状的正球体B. 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椭球体C. 橄榄球似的椭球体D.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答案】D【解析】【详解】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故D正确,其它选项均不对。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31N,103.4E)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下列关于震中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 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 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 位于南半球,高纬度【答案】A【解析】【详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3、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地球的纬度分为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依据汶川县震中的坐标(31N,103.4E)可知,汶川地震震中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A正确,BCD错误。故选A。4.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院子里,一条备受世界瞩目的金属线嵌在地面上,把脚跨在这根金属线的两侧,意味着脚踩( )A. 东西两半球B. 南北两半球C. 东西两个经度D. 南北两个纬度【答案】C【解析】在地球仪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
4、直相交的半圆。按国际规定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然后向左右延伸,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故C正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线为20W和160E,故A错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0纬线,故B错误;南北两个纬度的分界线为0纬线,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5.下列关于经线与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B. 赤道是最短的纬线C.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D. 所有纬线都是圆,所有经线也都是圆【答案】C【解析】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所有纬线都是圆,所有经线也都
5、是半圆,即选C。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6. P点的地理坐标为( )A. (30N,80E)B. (30S,80E)C. (30N,80W)D. (30S,80W)7. 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A. 月球或水星B. 水星或金星C. 金星或木星D. 火星或土星【答案】6. C 7. B【解析】【6题详解】图中纬度数值向北增大,为北半球,经度数值向西增大,为西经。因此P点的地理坐标为(30N,80W),C正确,ABD错误。故选C。【7题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从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图中的M天体位于地球内侧,可能是水星或金星,B正确,AC
6、D错误。故选B。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我国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回答下列各题。8. 以下属于天体的是( )A. 入轨后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B. 刚刚起飞的火箭C. 入轨前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D. 发射台上的火箭9. 可以对“天宫二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A. 太阳辐射B. 月球引力C. 太阳活动D. 流星雨【答案】8. A 9. C【解析】【8题详解】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判断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可以用三看来概括:一是看它是不是宇宙
7、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际物质尽管用肉眼看不见,但它是天体;二是看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天体的某一部分不是天体;三是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中,位于外层空间的是天体,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不是天体。故A正确,B、C、D位于地球大气层中,因此不属于天体,故错误。【9题详解】天宫二号与地面联系应当使用无线电信号,而太阳活动发生时,产生的带电粒子会引发磁暴,影响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故C正确。10.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A. 黑子出现B. 核聚变反应C. “磁暴”现象D. 耀斑爆发【答案】D【解析】【详解】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耀斑爆发,D对。黑子出现的大小、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势标志,A错。核聚变反应是太阳
8、能量的来源,不是太阳活动类型,C错。“磁暴”现象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磁暴现象,D错。11.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A. 适中的质量与体积B. 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C. 与恒星的距离适中D. 适中的自转周期【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属于知识迁移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上存在生命条件的理解。【详解】“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与“超级地球”的引力有关,适中的质量与体积使得“超级地球”引力适当,故A正确。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与恒星的距离适中、适中的自转周期影响的是行星表面的温度,故排除B、C、D项。12.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
9、表示小行星。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 )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即图示是火星 是木星,地球是紧临火星的是;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现象的行星。选A正确。13.冬至日时,地球公转速度A. 最快B. 较快C. 最慢D. 较慢【答案】B【解析】【详解】冬至日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对。在1月初,地球公转到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A错。7月初地球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C错。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D错。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2010年12月6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
10、“大痣”(如下图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3 600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 800摄氏度。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4. 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A. 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D. 中心区域15. 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A. 20002001年B. 20222023年C. 20062007年D. 20872088年【答案】14. A 15. B【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特点。“大痣”出现在太阳光球层,是光球层出现的太阳黑子;它的温度较光球表面温度低,而出现的发暗现象。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若20112012年是太阳
11、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20002001年。【14题详解】“大痣”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是光球层出现的太阳黑子;它的温度较光球表面温度低,而出现的发暗现象。选A正确。【15题详解】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若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20002001年。选A正确。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6. “太阳发脾气”时可能导致A. 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B. 出现日食C. 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D. 地球高层大气高速散逸到星际空
12、间17. 到下列哪个国家旅行有可能欣赏到因“太阳发脾气”而形成的空中梦幻景观A. 加拿大B. 泰国C. 意大利D. 巴西【答案】16. A 17. A【解析】【16题详解】“太阳发脾气”即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发生时会扰乱地球磁场和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影响手机用户通信,故A正确;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的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故B错误;极光主要出现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故C错误;地球高层大气经常散逸到星际空间去,是因为受地球引力场的束缚很弱,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故D错误,所以该
13、题选A。【1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太阳发脾气”为太阳活动。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极光现象主要出现在高纬度地区,泰国、意大利、巴西位于中、低纬度,没有极光现象,故BCD错误;加拿大部分领土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可见极光现象,故A正确。【点睛】太阳活动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对气候的影响,它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具有相关性;二是对地球上大气层中电离层的影响,从而扰乱无线电短波通讯;三是高能带电粒子扰乱地球上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四是在南北两极地区产生极光。18.莫霍界面处地震波波速的变化特点是A. 横波、纵波都明显减速
14、B. 横波、纵波都明显加速C. 横波加速,纵波减速D. 横波减速,纵波加速【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属于识记题目,难度小。【详解】莫霍界面处横波、纵波都明显加速,故B正确。19.下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从极点往下看,呈现出北逆南顺的特点,据此结合图示选D。20.下图是从不同角度观测的地球光照图,表示12月22日前后光照图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符合题意,D正确;
15、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为6月22日光照图,ABC错误。故选D。21.地球上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是根据什么确定的A. 恒星日B. 日地距离C. 黄赤交角D. 地球公转周期【答案】C【解析】【详解】地球上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是根据黄赤交角确定的,黄赤交角度数,决定了回归线度数,C对。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周期,A错。日地距离与回归线无关,B错。地球公转周期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与回归线度数无关,D错。22.广州与北京两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A.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B.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小于北京D.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答案】D【解
16、析】【详解】两者自转角速度相等,为15/小时;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北京纬度高于广州,故线速度小于广州,故D项正确。23.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中心点为北极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为晨线B. 为晨线C. 为昏线D. 为晨线【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晨昏线的定义可知,黑夜和白天的分界线为晨昏线,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为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为昏线,题中的极点为北极点,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可以判断MB是晨线,AM是昏线,故B项正确。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B. 地轴与C平面的交角
17、就是黄赤交角C. 图中角表示黄赤交角D. 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25. 如果黄赤交角增大,那么地球上五带范围的变化是A. 寒带范围变小B. 温带范围变大C. 热带范围变大D. 各带范围不变【答案】24. D 25. C【解析】考查黄赤交角及影响。【24题详解】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A错误;赤道平面与C平面的交角是黄赤交角,B错误;图中角表示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C错误;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D正确。【25题详解】如果黄赤交角增大,那么地球上五带范围的变化是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减小,C正确。26.夏至日时 ,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 )A. 海口(20N)B.
18、汕头(23.5N)C. 上海(30N)D. 北京(40N)【答案】D【解析】【详解】夏至日时,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此时越往北、纬度越高昼越长,北京纬度最高,昼最长,海口纬度最低,昼最短,D正确,ABC错误。故选D。27.冬至日时 ,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 海口(20N)B. 汕头(23.5N)C. 上海(30N)D. 北京(40N)【答案】A【解析】【详解】冬至日时,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海口距离南回归线最近,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近,因此正午太阳高度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28.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
19、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下题。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A. 软流层B. 地壳C. 地幔D. 地核【答案】B【解析】【详解】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地壳,B对。软流层位于地幔,地幔、地核在地壳下面,埋藏比地壳深,A、C、D错。29.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岩石
20、圈指地壳部分 岩石圈是地壳加地幔 软流层之上部分为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在一起为岩石圈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也即是软流层之上部分为岩石圈。选D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岩石圈概念。30.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地球外部圈层可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B.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近地面的大气密度最小C.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D.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详解】地球外部圈层可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A正确;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
21、层,近地面的大气密度最大,B错误,符合题意;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C正确;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生态系统,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3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嫦娥二号”于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北纬27.54, 东经102.16)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2012年12月13日16时30分09秒,是地球首次对“战神”进行近距离探测。2013年01月18日被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13年7月14日1时许,已成为我国首个人造太阳系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卫星与
22、地球间距离突破5000万公里,再次刷新“中国高度”。材料二 “嫦娥二号”发射当日某时刻的太阳光照图。(1)在材料二图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西昌所在时区?判断“嫦娥二号”再次刷新“中国高度”时,西昌的区时?(3)材料二中的A、B、C、D四点中,判断线速度最大、最小的地方。(填字母)(4)判断材料二中的弧BC是晨线还是昏线?找出A、B、C、D四点中,昼长最长的地点?(填字母)及昼长几小时?A点的日出时间是几点?(5)“战神”图塔蒂斯小行星是一颗近地小行星,因运行时与地球距离近,被美国航空航天局列入“潜在危险小行星名单”。“嫦娥二号”对“战神”的实地观测证实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比较安全的
23、,这也是地球上会出现生命的重要外部条件。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答案】(1)按顺时针方向运动(2)东七区 2013年7月14日0时或7月13日24时(3)A和B C (4)昏 C 24 6 (5)日地距离适中,公转和自转周期适当,有适宜的温度;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有液态的水。【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区时计算、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等知识点。【详解】(1)东经向东增大,据图中经度递增方向,可知此俯视图地球是顺时针旋转,为南半球俯视图。按顺时针方向画自转箭头即可。(2)西昌位于102.16E,东7区中央经线为105E,因此西昌位于东七区,北京
24、时间7月14日1时许,再次刷新“中国高度”,此时东七区为7月14日0时或7月13日24时。(3)线速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材料二中的A、B、C、D四点中,AB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C点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4)此图为南半球俯视图,地球顺时针旋转,弧BC由白天进入黑夜,为昏线。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因此A、B、C、D四点中,昼长最长的地点是C,正好出现极昼,昼长为24小时。A点位于赤道,6点日出,18点日落。(5)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条件。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经
25、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地球大气转化为以氮和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上有液态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最初的单细胞生物,就出现在海洋中。【点睛】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1、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2、内部条件: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32.读我国年太阳辐射能分布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与相比,简析地区太阳能更丰富的主要原因。(2)指出地区东侧重点发展太
26、阳能发电站的原因。(3)简析地区太阳能最少的原因。【答案】(1)与相比,地区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多;海拔较高,空气稀薄。(2)太阳能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地区太阳能丰富,利于建设太阳能电站;太阳能电站占地较多,当地地广人稀,地价低;邻近我国东部地区,利于电力输送到市场。(3)盆地地形,水汽难以扩散,多云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能的分布及影响太阳能分布的因素等知识点。【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相比,地区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多;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太阳能更丰富。(2)发展太阳能发电站需要考虑太阳能丰富程度、市场、建设成本等。地区东侧晴天多,太阳能丰富;当地地
27、广人稀,地价低,适合大规模开发太阳能;地区东侧人口较多,且邻近我国东部地区,利于电力输送到市场。(3)地区为四川盆地。该地为盆地地形,水汽难以扩散,多云雨,对太阳辐射反射强烈,获得的太阳能最少;海拔低,大气层厚度大,大气削弱作用强。【点睛】影响太阳能资源的因素纬度因素: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太阳能比较丰富;气候因素:一般来说,气候干旱地区的太阳能资源比气候湿润地区的太阳能丰富;海拔高度:一般来说海拔高的地方太阳能资源比同纬度海拔低处太阳能主要丰富;天气状况:晴朗天气较多的地方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33.读图,回答问题。(1)写出AB、ABC、D分别代表的圈层?CDE属于哪个圈层的一部分?写出F
28、所在的不连续面?(2)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3)A和B为什么厚度不均?(4)分析说明C+D+E圈层和G圈层的物质状态,并说明判断依据。【答案】(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地幔 莫霍界面(2)地震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3)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厚度平均33千米;B是大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4)C+D+E圈层是地幔,横波和纵波均能通过,可能为固态;G圈层为外核,横波不能通过,纵波能够通过,可能为液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地震波的特点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能力。【详解】(1)从图上看:A、B所在的圈层是地壳
29、,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地壳的厚度不均,A处是陆地,地壳厚度平均33千米,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壳最厚的地方,有60多千米;B处是海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C+D+E是地幔的一部分,其中,C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A+B+C共同构成了岩石圈;D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F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即莫霍界面,G界面属于古登堡面。(2)F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即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此不连续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地震波穿过古登堡面时,横波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降低。(3)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B是大洋地壳,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大洋地壳自上而下,系由沉积层和硅镁层(56km)组成,缺失硅铝层;大陆地壳自上而下系由沉积岩层、硅铝层和硅镁层所组成,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5km。(4)横波一般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和气体中传播;而纵波既可以在固体中传播也可在液体和气体中传播。C+D+E圈层位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是地幔。地震波横波和纵波均能穿过,由此推断可能是固体;G圈层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是外核,横波不能通过,纵波能够通过,由此推断可能是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