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二 第十五单元单元过关测试单元过关测试(十五)一、选择题(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9届山东日照一模)20世纪50、60年代,苏联一方面宣传亚非拉独立国家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另一方面为新兴国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此举旨在()A扩大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B排挤老牌殖民国家的势力C与美国的全球战略相抗衡D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解析:选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处于美苏争霸时期,苏联援助是出于冷战的需要,扩大势力范围,故选C项;根据材料“20世纪50、60年代,苏联一方面宣传亚非拉独立国家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另一方面为新兴国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可知,此举旨在推
2、广苏联模式,与美国争夺霸权,排除A项;此举旨在排挤美国的势力,排除B项;此举只是在客观上支持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排除D项。2(2019届河南洛阳、许昌二模)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表明美国()A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出现动摇B试图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分权制衡原则发生巨大变化D国家政策受到冷战格局影响解析:选D据材料中关于福利国家的立法方案被否决,加强国防的方案获得支持可知,美国的政策受到与苏联争霸的影响,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美国注重国防并不能说明其世界霸主地位
3、的动摇,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60年代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排除B项,总统提出的方案受到国会的制约,说明分权制衡原则没发生巨大变化,排除C项。3(2019届山西一模)1972年,美苏就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协议,规定今后不再建造陆基洲际导弹发射器,导弹拥有数量限制为美国1 710枚,苏联2 358枚。这一协议()A表明美苏努力维护世界和平B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了冲击C说明苏联综合国力超越美国D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局势解析:选D材料中美苏签订了限制军备的协议,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局势,故选D项;美苏签订了限制军备的协议意在维持两国间军事均势,并不在于维护世界和平,排除A项;
4、美苏签订了限制军备的协议是美苏两极格局的表现,排除B项;美苏签订限制军备的协议意在维持两国间军事均势,不能体现两国综合国力的大小,排除C项。4(2019届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二次素质测试)下图为1962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刊载的一幅漫画,标题为朽木难雕。这幅漫画表明()A美国陷入经济“滞胀” B政府干预宣告失效C意识形态影响明显 D越战拖垮美国经济解析:选C漫画中美国人对代表美国经济的一截枯木正在实施干预,而20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黄金增长期”,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结合漫画的内容这应该反映了美苏对峙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故选C项;美国经济陷入滞胀是在20世纪70年代,
5、与材料1962年史实不符,排除A项;20世纪5070年代是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增长期,而这次的经济增长就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施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是政府干预的成功而非失败,排除B项;美国发动越南战争是在1961年,而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良好,所以反映不了越战拖垮美国经济,排除D项。5(2019届江西九校高三联合考试)1952年,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英国拒绝参加该组织的谈判。其原因主要是()A国内经济还处在恢复之中B遭到六个成员国的强烈抵制C法德两国尖锐矛盾的影响D拥有资源和海外市场的优势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时
6、,英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海外市场的优势,不需要煤钢合营,故选D项;英国在二战中没有直接被法西斯侵略,在西欧国家中经济损失相对是比较轻的,排除A项;西欧六国在建立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共同体时,都没有忘记战后竭力鼓吹欧洲联合的英国,它们邀请英国参加进来,但却被英国拒绝了,排除B项;二战后法德和解,故法国和德国的矛盾不是英国拒绝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6(2019届云南一模)冷战时期,日本作为抵御苏联影响的桥头堡,得到了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朝鲜战争爆发使日本重工业复苏。这些都开启了日本经济奇迹的大门,由此可见()A日本经济发展与国际形势密切相关B日本经济发展缺乏内部驱动力C日本经济实质上是美国经济的附庸D日
7、本经济缺乏政府的主导作用解析:选A由材料“得到了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朝鲜战争爆发使日本重工业复苏。这些都开启了日本经济奇迹的大门”可知,日本经济的发展深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故选A项;二战后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革,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内部驱动力,排除B项;日本经济受到美国经济的扶持但并不是美国经济的附庸,排除C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恢复和重建经济,日本政府实行“统制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进行高度统制,排除D项。7(2019届福建三明高三上学期期末)进入21世纪,有着30多年斗争历史的不结盟运动并没有衰落下去,在经过成员国多次争论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把工作重心调整到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营造有利于
8、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国际大环境等问题上来。材料旨在说明不结盟运动()A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B是冷战时期的特殊产物C内部的凝聚力急剧下降 D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解析:选A根据材料“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把工作重心调整到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营造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国际大环境等问题上来”可知,不结盟运动随时代发展不断发展,故选A项;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强大的生命力,随时间推移不断发展,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不结盟运动的凝聚力问题,排除C项;不结盟运动还在不断的发展中,排除D项。8(2019届广东茂名一模)2018年12月17日,世贸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开始对美国进行新一轮的贸易政策审议。已有40个成员向
9、美国提出了1 700多个书面问题;64个成员发言,对美国相关贸易政策提出关注,要求美国放弃单边主义措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材料反映了()A美国失去了国际贸易的主导权B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D美国对世界控制力开始减弱解析:选C材料中40个成员向美国提出1 700个问题,64个成员要求美国放弃单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这说明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故选C项;材料中国际贸易是表象,其背后反映的是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格局而不是当今世界经济特征,排除B项;美国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但不能说其控制世界,排除D项。9(201
10、9届江西重点中学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本世纪初,美国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首次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并称为“金砖四国”。2005年,高盛集团又提出“新钻十一国”,包括埃及、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等11国。2007年,日本学者门仓贵史提出“展望五国”概念,即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这些新概念的不断出现表明()A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B亚洲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崛起C新兴国家呈群体性崛起态势D国际格局中心转移到第三世界解析:选C“金砖四国”“新钻十一国”“展望五国”这些新概念的不断出现表明冷战结束后,新兴国家呈群体性崛起态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选C项;“金砖四国”“新钻十一
11、国”“展望五国”这些新概念涉及的越南、中国等国家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是否陷入危机,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巴西、俄罗斯、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等不属于亚洲国家,排除B项;第三世界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它地区中的发展中国家,材料涉及的俄罗斯、韩国等不属于第三世界,排除D项。10(2019届河北沧州高三联考)下图为1954196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统计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赫鲁晓夫农业改革()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利用了自然环境因素C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D是新经济体制的体现解析:选C据材料“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统计图”可知,玉米种植面积达到最大时,玉米的产量下
12、降,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不结合当时苏联实际情况,盲目扩大耕地面积,造成水土流失等环境恶化现象,故选C项;依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并未从根本上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依所学可知,苏联因不顾气候条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的范围,造成玉米欠收,而非利用了自然环境因素,排除B项;依所学可知,赫鲁晓夫并未突破原有的斯大林经济体制,排除D项。11(2019届湖北武汉四月调研测试)19761980年间,苏联的谷物年均产量较19611965年增加57%,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4.4%;1981年,苏联的小麦、甜菜、土豆、牛奶等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这一时期,苏联的改革()A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激活了集体
13、农庄C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D调整了所有制结构解析:选C根据材料“苏联的谷物年均产量增加57%”“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4.4%”“1981年,苏联的小麦、甜菜、土豆、牛奶等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工农业产值的增长,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故选C项;勃列日涅夫改革依旧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修正,排除A项;“激活了集体农庄”,不能涵盖“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4.4%”,排除B项;勃列日涅夫改革依旧实行的是斯大林模式下单一的公有制,排除D项。12(2019届福建厦门高三上学期期末)从1979年10月到1988年底,英国共有27家国有企业全部或部分实行私有化,政府
14、由此取得近200亿英镑的股票变卖收入;私有化并未消除垄断,反而推动国家垄断向私人垄断的转换。这表明英国政府()A彻底抛弃凯恩斯主义B力求充分激发市场经济活力C信奉平等的价值理念D加强对劳资冲突风险的管控解析:选B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发达国家陷入经济“滞胀”,为了走出困境,英国政府实行“私有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激发市场经济活力,故选B项;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发达国家经济“滞胀”后凯恩斯主义失去了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但不能说“彻底抛弃”,排除A项;材料是英国政府解决“滞胀”现象采取的措施,看不出平等的价值理念,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劳资冲突风险问题,排除D项
15、。13(2019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当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企业家、政治家意识到,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还是经济问题。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为此,这些国家()A完善社会福利制度B开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D发展知识经济增加社会财富解析:选A材料强调“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因此要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缩小贫富差距,故A项正确;B项是罗斯福新政,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缩小贫富差距无关,故C项错误;发展知识经济与缩小贫富差距无关,故D项错误。14(2019届安徽“
16、江南十校”一模)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协议确定浮动汇率,成员国自行选择汇率制度,取消黄金官价;实现黄金非货币化,按照市价自由交易。该协议表明()A资本主义经济已摆脱“滞胀”B凯恩斯主义的主导地位得到强化C原有的货币体系已经崩溃D资本主义各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解析:选C根据“牙买加协议”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故选C项;该协议是美国为摆脱“滞胀”采取的应对措施,而结果如何材料并没有显示,排除A项;凯恩斯主义在二战后随着各国对经济干预的加强而确立了主导地位,但随着经济“滞胀”的出现,各国纷纷减弱了对经济的干预,排除B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
17、资本主义各国在金融领域的组织而非贸易领域,排除D项。15(2019届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联合考试)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反映了()A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B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C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经济民族化发展特点解析:选D“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属于地方性的组织,往往具有民族性,故选D项;“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建立不能体现国际资本的情况,排除A项;“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
18、市场、加勒比共同体”属于区域治理的结果,排除B项;“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有很多国家属于发达国家,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第16题25分,第17题12分,共37分)16(2019届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起点考试)(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殖民主义是西方列强使用侵略手段使落后国家变为其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侵略政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材料一西班牙人劫掠阿兹特克帝国,劫掠印加帝国,劫掠他们所侵略的其他国家,这是最直接的攫取财富的手段 有些北欧洲人的确知道西班牙新财富的来源,因此决定不再通过西班牙人之手,而由
19、自己直接去夺取。英国、荷兰、法国的商人,虽经官方授权组成商业公司,掠夺起来和做买卖一样毫不犹豫这些冒险家摇身变成海盗,直接掠夺货物,烧毁城镇。 材料二在工业化时代,大部分国家致力于保护本国和殖民地市场,排除外国竞争,英国强大的海军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它为英国产品打开了全球市场;降低了产品运往远方市场的航运成本(有一部分是通过扫荡海盗实现);在某些情况下,它还防止外来者在英国殖民地与英国货竞争。 摘编自彭慕兰贸易打造的世界材料三1949年1月在杜鲁门总统的就职演说中提出了四点主要的行动原则,其中第四点谈到:“为了以我们先进的技术和进步的工业帮助改善和发展那些尚未发展起来的地区,提供我们所有的技术和
20、知识给那些爱好和平的人们,促进对需要发展地区的资本的投入”“该计划是我们对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国家援助的具体表现,是和我们保证这些国家在衣食住等条件方面得到适当改善,从而防止共产主义在自由世界扩张的政策相辅相成的,致力的不仅是为这些人民带来民主的理想,而且要通过合作为他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实际利益。”这就是杜鲁门政府对第三世界进行开发援助的第四点计划。 摘编自刘国柱第四点计划与杜鲁门政府在第三世界的冷战战略(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它们所反映的殖民方式存在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针对第三世界国家推行的冷战战略的主要特点,并
21、分析其影响。(11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以来西方大国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差异”,根据材料一“西班牙人劫掠阿兹特克帝国,劫掠印加帝国,劫掠他们所侵略的其他国家, 这是最直接的攫取财富的手段 有些北欧洲人自己直接去夺取。英国、荷兰、法国的商人掠夺起来和做买卖一样毫不犹豫这些冒险家摇身变成海盗,直接掠夺货物,烧毁城镇”可知,西班牙等欧洲列强以暴力方式,进行直接掠夺;根据材料二“工业化时代,大部分国家致力于保护本国和殖民地市场”可知,工业化时代,欧洲殖民者注重市场的保护,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早期殖民时
22、代,欧洲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奉行重商主义,经济优势不明显,没有太多可以拿来交换的产品;而在工业化时代,工业文明持续发展,国家奉行自由主义政策,特别重视市场的开发与原料的获取。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三“为了以我们先进的技术和进步的工业帮助改善和发展那些尚未发展起来的地区”可知,以经济援助为主;根据材料三“该计划是我们对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国家援助的具体表现”可知,目的是对抗共产主义的扩张;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为了以我们先进的技术和进步的工业帮助改善和发展那些尚未发展起来的地区促进对需要发展地区的资本的投入”可知,对美国而言,扩大了美国的影响范围,有利于推进美国的全球霸权;
23、对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有利于亚非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在经济与政治发展过程中会深深地打上美国烙印;根据材料三“保证这些国家在衣食住等条件方面得到适当改善,从而防止共产主义在自由世界扩张的政策相辅相成的”可知,加剧了冷战,使更多国家卷入冷战。第(3)问“认识”,根据材料一、二可知,西方国家把亚非国家当做殖民地,材料三的主旨是西方国家把亚非国家当做对抗共产主义的伙伴。据此我们可以得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国家对亚非国家的态度也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是适应西方大国不同发展时期的社会需要的。答案:(1)差异:前者以暴力方式直接掠夺;后者以抢占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为主。原因:前者是资本主义原
24、始积累的需求,后者是资本主义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前者受重商主义影响,后者受自由主义影响;早期西方经济及军事优势不明显,工业时代欧洲经济及军事实力领先。(2)特点:以经济为主要手段;强调反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色彩明显。影响:有利于维持美国经济繁荣与发展,扩大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亚非国家得到美国援助,经济发展,但其经济发展模式和政治制度选择受到美国深刻影响;更多国家卷入冷战。(任意两点即可)。 (3)不同时期,大国在处理亚非拉国家关系上呈现不同特点;不同时期大国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主要由大国发展的需求来决定,本质上是大国国家利益的体现。17(2019届湖北八校联考)(12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关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的关系,西方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一些人认为全球化将威胁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无国界的时代;但也有些人说情况“完全不是这样”,他们认为全球化只会造成我们关于主权看法的变化,它“不危及主权的安全,更精确地说全球化正在促使我们采取一种更精密的眼光来看主权问题”。这些人还说,关于全球化使民族国家成为过时的论点“与象牙塔里的废话没有区别”。还有人指出,为了促进整体的重大战略和使其他方面主权的最大化,主权的各个方面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从这一意义上讲,“主权更可以看成是一套人们正在使用的准则和习俗,可以显示出变异和灵活性”。王加
26、丰“欧洲化”、西欧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主权问题依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材料中人们争论的焦点,即全球化是否会威胁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解题时,应明确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论证。在阐述过程中,要围绕所拟论题,从国家自身的发展与建设以及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论题一:全球化将威胁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阐述:经济方面,经济全球化为了实现全球范围的自由贸易,要求各民族国家放宽或解除国家间经济交流的种种限制,使各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冲击和挑战;世界银行、世界贸
27、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要国际经济组织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日益增大;一些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也都在有限的范围内“攫取”了原属于国家经济主权的部分权力;跨国公司及其经济扩张也对国家经济主权造成冲击。政治文化方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将经济作为武器,意图达到控制他国内政外交的目的;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国家间协作增多,日益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主权观念日益削弱。结论:经济全球化已超出经济领域,对国际政治、社会、文化、安全等领域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对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产生威胁。论题二:全球化不会威胁民族国家的主权。阐述: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促使各
28、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加强维护国家主权,尤其是在制定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生活方面强化国家的作用。现今的经济全球化过程是由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导的。因此,有关国际贸易、金融等各方面的“游戏规则”往往偏重于发达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利用主权这一武器尽可能地保护本国的利益,并努力争取较好的国际贸易和金融条件。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是跨国公司,它们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和雄厚资金确实能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比较迅速的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通过制定政策来维护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平衡。结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发育尚不成熟,需要国家采取措施予以完善,从而加强主权。故全球化不会威胁民族国家主权,反而会促使发展中国家加强国家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