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习导航课标要求: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一、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1康有为(1)背景:游历香港和对资本主义文明的亲身体验。(2)基本思想: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来论证社会进行维新变革的必要。以中国传统的三世之说,强调当时中国应实行君主立宪制。把孔子尊为变法改制的祖师,以此证明维新改制的神圣性与合理性。(3)民主实践:1895年领导“公车上书”后,又多次上书。百日维新期间,编译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等书,主张设“制度局”。2梁启超(1)思想特点:与康有为有许多共同之处,在阐述维新变法思想上甚至显得更激进,特别是民权思想更为突出。(2)表现:他把张
2、扬民权与批判封建专制紧密结合。还把“伸民权”与“广民智”联系起来,提出“议院以学校为本”的说法。维新运动失败后,其思想一度更趋进步。3谭嗣同思想尤其激进,带有比较明显的民主革命色彩。4评价(1)君主立宪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基本政治主张。(2)君主立宪是资产阶级的一种政体形式,与封建君主专制有本质区别。(3)君主立宪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又与民主共和有明显差距。拓展延伸 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一方面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另一方面也符合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情况,减少了维新变法思想传播的阻力,是宣传维新变法的策略和需要。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1形成孙中山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3、中,形成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2核心民权主义(1)“创立合众政府”和“创立民国”都属于民权主义范畴。(2)主旨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3特点(1)在对西方民主政治学习的过程中,考虑中国实际,加以改造借鉴。(2)在西方“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增加“考试权”和“监察权”,形成“五权分立”的方案。4联系(1)三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是完整的思想体系。(2)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3)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也要“毕其功于一役”。(4)三种“革命”都是从不同方面反对专制,为人民争取权利。5评价(1)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为核心,大大超越了君主立宪制。(2)孙中山当时所认识和要求的民主,仍带有较大局限性。拓展延伸 孙中山认为五权分立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础,更进一步是要筹备一部完善的中华民国宪法,使中国成为民族的国家、国民的国家、社会的国家。反映了孙中山力图扩大人民参与和监察现行政治的权利的可贵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