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三十六.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57271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三十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三十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三十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三十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三十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三十六.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三十六.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提升练(三十六)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2015怀化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前提:既然自然界最终只有一个权力;小前提: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是世俗的统治者;结论:那么,君权是神圣的。托马斯阿奎那对“君权神圣”的论证材料二詹姆士一世在英格兰即位时宣称:“既然对上帝能做什么事提出质疑是无神论和亵渎的行为,那么臣民对国王所做的事提出质疑也是胆大妄为和对上帝的大不敬。”(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奎那论证“君权神圣”的目的是什么?有何特点?(2)材料二体现了詹姆士一世的什么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上述材料体现的思想有何相似点?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解析】第(1)

2、题主要考查阿奎那“君权神圣”的目的,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2)题联系所学知识,提炼材料总结詹姆士一世的思想。第(3)题概括两则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得出结论。【答案】(1)目的:论证教权高于君权,维护教会的神学统治。特点: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2)思想:“君权神授”“王权至上”。影响: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引起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尖锐对立,最终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3)相似点: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为君主的权威辩护。时代潮流: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城市力量不断壮大;民族主义增强;王权力量逐渐强大起来。2(2015潍坊高三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

3、答问题。材料一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或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材料一、二共同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哪些原则?据此,你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是否一致?为什么?(2)简要概括两部宪法在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解析】本题考查民主思想与实践。第(1)题从材料中不难归结出共同

4、原则:主权在民、分权制衡。本质理由根据所学不难判断回答。第(2)题是对教材知识的归类总结。作用要从推进民主进程上分析。地位引用教材原话归纳即可。【答案】(1)原则:人民主权;分权制衡。一致,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2)作用:都确立了民主共和体制,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地位:前者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后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3(2015保定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

5、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法国人权宣言材料三公民享有人权宣言中规定的自由权利,还增加了迁徙、请愿、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利。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宪法规定国王是“国家的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忠于国家和法律。宪法规定按照公民纳税额来确

6、定选举权。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享有选举权,称“积极公民”;未达到者无选举权,称“消极公民”。法国1791年宪法(1)拿破仑曾说“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结合材料一、二对此进行说明。(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评价1791年宪法的规定。【解析】第(1)题考查卢梭的启蒙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可从卢梭社会契约思想与人民主权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等的推动作用方面分析。第(2)题的“评价”可从反封建贵族特权和专制方面的积极意义及其资产阶级的本质、有财产资格限制的选举权等方面分析即可。【答案】(1)卢梭主张:建立契约国家,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共同意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作为法国大

7、革命成果颁布的人权宣言强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赋人权等体现了卢梭所倡导的民权平等思想,充分体现了卢梭对法国大革命的作用。因此,拿破仑说“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2)在原则上提出权利自由、平等和在国家权力上实行三权分立,从反封建贵族特权和专制制度的角度看,具有进步意义;但用种种条件限制公民的选举权,违背了人权宣言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存在局限性,反映了其资产阶级的本质。4(2015淄博质检)实行法治是近代社会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大革命中,法成了革命的最重要的武器。制宪议会废除旧国家体制、旧等级制度、旧区域划分、旧行会制度和工业法规统统靠的是一系列

8、立法;建立经济自由,公民平等宪政体制等等,靠的也是法。法是新政权全面改造封建制度的有力工具,法律和法令成为国家中的最高权威。在大革命中任何个人都不得随意发号施令,权位再高的人,其言论也决不能形成为法律。刘宗绪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启示(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法”在法国大革命中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能够起到这些作用?(2)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何启示?【解析】第(1)题据材料“在大革命中,法成了革命的最重要的武器。法是新政权全面改造封建制度的有力工具,法律和法令成为国家中的最高权威。在大革命中任何个人都不得随意发号施令,权位再高的人,其言论也决不能形成为法律”概括即可,即是革命的最重要武器、是全面改造社会

9、的工具、是限制专制的工具等,究其原因,需结合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如启蒙运动的影响、人民的革命热情等。第(2)题材料体现了法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应加强法制化、民主化建设,依法行政等。【答案】(1)作用:是革命的最重要武器;是全面改造社会的工具;是限制专制的工具。原因:启蒙思想的熏陶,法国人民的革命执情,欧美国家革命的影响。(2)启示:加强法制化、民主化建设,依法执政、依法行政。5(2015南昌联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今以后,任凭他那一种异族,野蛮咧,文明咧,日本咧,欧美咧,独占咧,共管咧,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的坏主意,可断断乎做不到了。任凭什么人,尧舜咧,桀纣咧,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咧

10、,王莽、朱温、袁世凯咧,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这回革命,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所以从历史上看来,是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和那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性质完全不同。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1)梁启超这篇文章写于哪一年?根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空前绝后的大意义”。 (2)“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和辛亥革命两者在性质上有何不同?简要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不会退回”的主要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1)题,关键信息是材料的出处“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可知

11、是武昌起义爆发十周年,概括辛亥革命的意义时注意分析材料,抓住要点。第(2)题,回答二者的“性质”时要运用阶级分析法。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不会退回的主要原因”要从辛亥革命的影响来回答,主要包括经济方面和思想方面。 【答案】(1)1921年。 “大意义”:粉碎了列强统治中国的企图,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激发了民族民主意识,推动了社会进步。 (2)性质上的不同:“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争权夺利的斗争(改朝换代);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主要原因: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

12、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故须其名曰国民党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 国民党宣言(1)“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探索中国政治民主化道路上有哪些派别分别作出了怎样的努力?这些探索活动对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巩固共和”与“专制”进行了哪些较量?这种反复较量说明了什么?【解析】第(1)题,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和

13、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不同派别为救亡图存所作的努力。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戊戌变法推动国人的觉醒,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2)题,辛亥革命的成果被篡夺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领导了反对北洋军阀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这些较量说明民主的发展的曲折性。【答案】(1)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实现君主立宪制,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的精神将激励后人为实现真正的民主继续斗争。(2)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说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民主取代专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