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区域历史专题之一——中部崛起.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5702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历史专题之一——中部崛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区域历史专题之一——中部崛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区域历史专题之一——中部崛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区域历史专题之一——中部崛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区域历史专题之一——中部崛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区域历史专题之一——中部崛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区域历史专题之一——中部崛起.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区域历史专题之一——中部崛起.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区域历史专题之一——中部崛起.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区域历史专题之一中部崛起考点提示: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加速与国际接轨,西部经济大开发初见成效,东北经济振兴开端良好,中部经济的发展日渐凸显,作为连接东西部的桥梁和纽带,中部地区崛起是东西互动、南北合作,使我国经济布局均衡和协调发展的坚实支撑点。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考点指导:一、中部概况:(一)中部六省的基本状况位于我国中原腹地,不沿边、不靠海, 国土面积为102.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0.7%;2003年人口36310万人,占全国的28.1%; 国内生产总值26348亿元,占全国的22.5%;

2、 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和其它许多农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 我国主要的能源基地和主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二)中部六省的区位优势 1、重要的交通中枢地位:京九、京广、北同蒲-太焦-焦柳线贯通南北,有陇海、浙赣-湘黔线和长江横穿东西.2、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有黄淮、江汉、洞庭湖、鄱阳湖肥沃的平原;有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季的良好气候;有淮河、长江干支流丰富的灌溉水源;有煤、铁、有色金属、水能等多种资源;3、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河南的龙门石窟、中岳嵩山、少林寺等;山西的云岗石窟和平遥古城等;湖北的武当山、神农架、黄鹤楼等;安徽的黄山、九华山、皖南民居等;湖南的张家界、南岳衡山岳阳楼等;江西的庐山、井冈山、藤

3、王阁等。4、工农业生产有良好的基础:黄淮平原的小麦、棉花等;江汉、洞庭湖、鄱阳湖平原的水稻、油菜等;众多河流、湖泊的淡水养殖。丘陵低山的茶叶、毛竹、杉树等经济林和用材林。山西为煤炭大省,河南为人口、粮食大省,湖北为水电大省,湘、赣为有色金属大省。5、巨大的市场优势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三)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1、中部崛起战略是区域统筹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区域之间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梯度适宜,统筹发展。但是目前我国东中西差距较大,发展极不协调。经过20多年的大开发,东部地区成功地构建了珠三角、长三角和渤海经济圈三大增长极,西部在大开发的带动下,奋起直追,后来居上,经济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据国家

4、统计局研究,1997年至2002年,中部人均GDP相对东部的比重从54.14%下降到52.60%。2001年西部地区GDP增幅高达8.5%,高于全国7.4的增长速度。2003年东部地区增长速度比中部地区快了2.5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快了1.6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中部地区不仅低于东部地区2.5个百分点,而且低于西部地区0.9个百分点。近两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排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位居其次,中部地区速度最低。中部塌陷进一步强化了东部地区的极化效应,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东中西之间巨大发展差距与区域统筹的理念相距甚远,必须通过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恢复东中西自然经济梯度,维

5、持东中西地区的正常经济循环。2、中部崛起战略是工农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工业和农业互为市场、互相促进,协调增长、统筹发展。农业要为工业提供产品贡献、市场贡献、因素贡献和外汇贡献。工业要为农业提供广阔的市场需求。只有工农、城乡需求互相满足,国民经济才能够健康的运行。但是我国农业,特别是中部地区的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工农业极不协调。只要中部三农问题解决了,全国的三农问题和工农协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可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工农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 3、中部崛起战略是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发展战略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忽视了社会指标的改善和生存质量的提高,累积了不少社会问题,发展相对滞

6、后的中部地区尤为严重。农民负担问题、下岗失业人口、涉农案件集中在中部,乡镇政权危机表现在中部其中,中部劳动力过剩问题最为突出。鉴于中部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必须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中部为突破口缓解和扭转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严重对立的问题。因此,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也是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家将逐步从五个方面支持中部崛起。、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业投入力度,支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适当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的补贴;、指导和支持中部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加快发展城市群,经济带等经济密集区;、支持中部加强结构调整,促进新兴工业化进程;、放宽对外开放的权限,统一对外开放政策,增加

7、外商的选择余地;、支持中部基础教育的发展,建立中央、省、县三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合理分担机制,在实行以县为基础的同时,中央和省要加大投入比重,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中部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二、考纲要求:(一)2006年考纲要求在本区的体现(地理部分)1、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2、寒潮、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3、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4、南方地区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5、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 6、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8、,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2006年考纲要求在本区的体现(政治部分)经济学常识1、调整经济结构 2、加强国家对经济发发展的宏观调控3、三农业问题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5、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生产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哲学常识1、联系的观点、全面看问题2、整体与局部的关系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部各省在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中要充分分析本区经济发展的优劣,不能一刀切,而应从各个省的具体情况出发,扬长避短。4、实事求是的观点: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的过程中,需要遵重经济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盲目蛮干。2006年考纲要求

9、在本区的体现(历史部分)1、古代史(主要了解这一地区农业文明)2、近代史(1)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方面重点抓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如张之洞),分析本区域近代的整体共性与局部差异(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湖南、江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地(3)列强对长江中游的侵略对中部地区现代化的影响。三、 历史学科有关知识点综合:(一)中部在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1、春秋战国时期: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较早使用铁农具与牛耕;中原普遍使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等是著名的水利工程。中原手工业水平高,河南出土的莲鹤方壶是青铜器的珍品,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麻布残片,纤维相

10、当细密;山西池盐发达;商业发达,形成了统一的中原市场。2、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包括湖南、江西的江南地区则发展迅速,洞庭、鄱阳湖流域是重要产粮区。手工业发达,洛阳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培育八辈之蚕,相州军刀。洛阳还是有名的造纸中心。3、隋唐时期:注意“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二)、中部地区的现代化:1、经济现代化历程:洋务运动(曾国藩、张之洞)武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工业中心、交通运输。注意建国后四个时期的四幅地图)2、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活动:(首开风气的魏源)戊戍变法(代表人物、活动中心长沙)辛亥革命(思想传播、武装起义、组织会党)

11、维护民主共和(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大革命(北伐战争、工农革命运动)工农武装割据(武装起义、根据地)抗日战争(敌后抗日根据地、正面战争会战)解放战争(战略反攻)五、西方列强对中部地区的侵略活动经济侵略(开放通商口岸)军事侵略(日本侵华发动武汉会战、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专题训练:2、下列省区中即属于中部区域又加入泛珠三角经济协作区域的是: A、湖南,湖北 B、广东,广西 C、湖南,江西 D、江西,安徽3、有关中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部区域地跨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B、在我国五纵三横铁路线分布中,中部区域有其中的三横两纵通过C、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D、两湖平原就是鄱阳湖平原和

12、洞庭湖平原4、每年7、8月份: A、武汉受副高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B、郑州正处于高温多雨时期 C、湖南处于梅雨季节 D、太原受沙尘暴侵袭5、图甲图乙我国东、中、西部自然条件差异明显,经济发展不平衡。读图甲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图、图乙我国1990年东中西部人口密度图,回答(1)-(3)题。(1)下列省份中,地跨两大自然区,省内人口密度差异最大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B、青海省C、四川省D、湖北省(2)读图甲,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省(或市)的简称是A、沪B、青C、粤D、豫(3)读图乙,有关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在日益缩小B、人口从内地向

13、东部沿海地区及城市、工矿区迁移C、能源从中西部地区均以管道输气和输电方式向东部地区输送D、资金、技术、人才大量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6、下图是以120千米为半径划定的圆圈,读图完成(1)-(3)题(1)连接上面两图中心城市的铁路干线是A、京沪线 B、京九线 C、京广线 D、焦柳线(2)武汉与郑州均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工业部门大部分相同,武汉市的优势产业部门是A、纺织工业 B、食品工业 C、机械制造工业 D、钢铁工业(3)目前,争夺我国经济第四极的较量竞争异常激烈,而经济实力是重要酬码,能源又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上面两图城市圈所在省份的能源优势分别是A、水能和石油 B、石油和煤炭

14、C、天然气和核能 D、水能和煤炭7、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材料二:2004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此后一年里,中部崛起成为中部地区各省擘划经济蓝图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在2004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首次被列为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会议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写出经过图中两省会城市的南北向的铁路干线的名称 。(2)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试分析该地区

15、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3)该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具体分析图中A、B两地区水土流失所造成的不同危害。(4)为提高图示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应采取哪些措施? (5)试分析中部崛起战略中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六省的区位优势。(6)南水北调的中线方案经过湖北、河南等中部地区,说明其优点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善同认为,中部地区的优势在于地理位置,中部应该是天然的东西南北的交通、信息、产品、物资、金融等经济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果的汇集和扩散中心。(1)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其优越的区位

16、条件有哪些。在近代史上,武汉既是近代工业的摇篮,又是近代革命的中心,试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与有利条件。(2)江西省提出了把江西打造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沿海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基地、劳务输出基地,沿海发达地区的旅游休闲后花园的发展战略。结合江西省情,从地理角度分析江西省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材料二:河南古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国有国家的历史是从河南开始的。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曾上演过一幕幕历史话剧。可以说,传承中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河南,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保障力量。 因此文化旅游可以说是最符合中央倡导协调发展的时代精神的产

17、业,无疑应成为河南一个发展思路和方向选择。(3)历史上,河南曾演过历史话剧有哪些?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的河南,它的经济从何时开始衰退了?结合史实分析衰退的原因。(4)如果你到河南去发展文化旅游行业,你会选择哪座城市?试从历史的角度说明你的理由。材料三: 山西发展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煤炭的储量、产量、净调出量和出口量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电力、钢铁、机械等产业有良好基础。但是,山西的传统产业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产业的初级化、单一化、分散化、低效化问题突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山西建成国家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实

18、现可持续发展。(5)作为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山西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请你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几条针对性的建议。材料四:相对于遥遥领先的沿海开放地区和近些年迅猛发展的西部地区,中部的开放落差和投资落差显而易见,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是出现了所谓的中部塌陷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作为脊梁的中部真的塌陷了,中国经济又怎能整体起飞?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无疑给中部各省带来了重振雄风的契机。(6)运用经济常识,说明中央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原因。(7)运用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分析中央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性。材料五: 中部地区曾经是一块热土,也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无论是在民主

19、主义革命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8)在土地革命时期,在中部省区有哪些大的革命活动发生? (9)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哪些重大的建设工程? (10)中部地区的崛起,都将交通运输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9、(60分)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以长三为龙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长江经济带正在形成之中。 材料一: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江浙地区)所产米谷,不足供食用,”以前地广人稀、物产不丰的湖广地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成为粮食供应的重要基地。过去的“苏湖熟,

20、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了。 此时,江浙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粮食不能自给。松江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人口稠密、特别是集中了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工商业城镇,更是家无隔宿之粮,江浙市镇更是如此。 江西、两湖等省的米谷,运往下江(长江下游)时,都要通过汉口,“江浙商贩,多在汉口购买”,雍正九年(1731年)十一月至次年二月,三个月中间,“汉口地方外贩米船,已有四百余号”,按此计算,一年之中,由汉口往下江运米,船只不下一千六百余号。以上材料均引自戴逸简明清史和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试分析在清朝前期出现“湖广熟、天下足”局面的社会历史原因。(8分)简要说明清朝前期汉口在

21、我国南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2分)材料二:洋务运动后期,在湖北相继创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近代军工和民用企业,汉口成为中国近代制造业的发源地之一。建国初期,国家将八个重点工业项目投资于湖北。“一五”期间,由苏联援建的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二五”期间,武汉钢铁公司建成投产;70年代,二汽在湖北十堰市建成。亚洲最大的重型机床厂、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最大的特殊锅炉厂以及75个国优名牌产品等成为湖北经济曾经辉煌的标志。引自新华社通讯稿 (2)在洋务运动时期和建国后的二十多年里,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地区的工业发展状况是怎样的?简要分析各自形成的原因和对湖北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材料三:长江素

22、有“黄金水道”目称,其干流通航里程2800多千米,是我国内河运输的主动脉。沿线的石化、冶金、汽车等原材料运输对水运依赖程度高达80%。近20年来,随着中部经济与东部的差距拉大,长江河道治理和基础条件未得到有效改善,其运输能力仍有近70%未能发挥,和欧洲的莱茵河相比,其水量是后者的10倍,但年运输量仅为后者的1/5。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利用程度较低。 (3)对比莱茵河,说明长江航运效能低于莱茵河的自然原因。读图6并指出长江目前A段航运利用率高、B段航运利用率低的原因。(12分)(4)试从经济和环境角度比较分析长江航运与公路、铁路运输的优势(8分) 材料四:建国以来,国家对长江航运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大低

23、于对陆路运输的投入。近几年沿江各地多种经济成分的投资中,又存在投资见效快、收益高的地方重复建设多,乱建小码头问题突出;而施工难度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地方无人投资,沿江工业中心急需的现代化专业化港口少。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长江航道基本条件和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已迫在眉睫。 (5)结合材料四,根据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指出解决长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问题的主要对策。(6分)(6)中央最近作出了“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指示,请指出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对促进中部崛起、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及其哲学依据。(14分)参考答案:2、C 3、A 4、B 5、 (1)C

24、四川省跨东部季风区、青藏地区,人口密度差异大。(2)A直接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进行判断。(3)B根据我国人口的迁移特点进行判断。6、 (1)C解析:联系郑州与武汉两地的铁路应是京广线。 (2)D解析: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是全国的大型企业,2005年1月6日武汉与鄂钢重组,正将湖北钢铁大省打造成钢铁强省。(3)D解析:湖北省西部地处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过渡处,水能丰富;而河南的平顶山、焦作等是重要的煤炭基地。7、 (1)南北向铁路干线:京广线;京九线。(2)有丰富的铜、锑、铅锌、钨等有色金属矿产;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交通便利;临近消费市场(3)A地区为低山丘陵,水土流失使山坡土层变薄,土壤肥

25、力降低,严重的会造成岩石裸露地表,土地难以利用;山麓地带水冲沙压,旱涝严重 B地区为平原,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湖淤塞,河流水流不畅,湖泊调洪能力降低,使洪涝、干旱灾害加剧(4)发展立体农业,开展多种经营,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大科技投入,搞好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开发小水电,营造速生薪炭林,推广沼气,解决农民生活用煤、用能问题;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改造红壤,提高土壤肥力;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抗御洪涝、干旱(伏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5)中国商品粮基地;重要的原材料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优质人员提供的基地(河南、湖北、湖南、安徽都是人口大省);交通区位优

26、势(6)中线方案水质较好,影响范围较大,可自流输水,同时还可带动中部经济发展,加速中部经济崛起。8、(1)武汉优越的区位条件有:处于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 ;长江与汉江在此交汇, 水运便利;京广铁路纵贯南北,并于汉丹、武大两铁路在此交会;大冶铁矿为武汉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原料;武汉位于中部地区的中心,又是湖北的省会;多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科技实力雄厚。 武汉成为近代工业摇篮的条件:一是便利的交通条件:长江流经市区,长江流域航运发达,可以通过航运将货物运到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近代以来,通过长江水道,海外联系比较方便;平汉粤汉铁路修通,使武汉交通更加便利。二是市场覆盖面大:长江流域

27、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强。三是资源丰富:不仅湖北及长江流域农产品丰富,而且附近矿产资源丰富。四是通商口岸开辟较早,附近自然经济解体较快。因此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纷纷投资武汉。 武汉成为近代革命中心的主要原因:武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商业发达,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人数较多;武汉地区的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主义企业与洋务企业较多,产业工人人数较多,发达的商业、手工业使手工业者等人数众多,革命的群众基础较好;各种近代学堂的设立使武汉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他们成为革命的骨干力量;武汉是帝国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广大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尖锐,不断掀起反帝反封建斗争,为革命运动奠

28、定了基础;北伐战争的推动、中共大力开展工农运动使湖北的工人、农民思想觉悟、革命热情大大提高,为武汉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创造了条件。(2)江西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在平原地区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在丘陵地区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综合发展;在一些湖泊与河流地区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在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周围重点转为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 。(3)曾上演过一幕幕历史话剧:武王伐纣、春秋诸侯争霸、战国群雄逐鹿、隋末瓦岗暴动、赵匡胤陈桥兵变、岳飞抗金鏖兵、李自成中原血战、京汉二七惨案、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等。 唐朝后期。 战乱破坏;政治中心变动;经济中心南移;南北大运河改道。(4)答

29、案一:洛阳,白马寺和龙门石窟,反映了我国佛教的文化。隋炀帝时营建东都洛阳,它是古运河的中心,是隋和唐时期的政治、经济中心。反映隋唐时期的历史文化。答案二:安阳,殷墟。盘庚迁殷,甲骨文。反映了商朝时期的历史。(如果选择其它城市,只要言之有理也可)(5)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以高兴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要坚决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技术水平。要推行新的行业准入标准,控制新上高消耗项目。(6)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

30、决定的。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即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7)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关系,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强调局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中部地区既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又是国家综合运输网络的中心区域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中部塌陷会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央适时实施中部

31、崛起战略,有利于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保证我国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8)八七会议在武汉召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爆发;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9)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修建了武汉钢铁公司;文化大革命时期修建了第二汽车制造厂。(10)适应自身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便于对外联系和交往;增加客流、物流。9(60分)(1)社会历史原因:江浙地区人口稠密,非农业人口增多,粮食供不应求。江浙地区手工业发达,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影响粮食生产。湖广地区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供应粮食的重要基地。湖广地区便利的水路运输有利于粮食

32、的外运。(8分) 汉口地位:汉口成为长江水运的枢纽和粮食等农产品的集散地。(2分)(2)洋务运动时期:湖北地区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发展迅速,成为中国近代制造业的发源地之一。(1分)原因:洋务运动的推动。(1分)影响:推动了湖北地区经济的近代化,为以后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2分) 建国后的二十多年里,湖北地区重工业发展迅速。(1分)原因:近代工业发展打下的基础。国家对湖北地区工业建设投资的加强,“一五”、“二五”计划的推动。建国后,中国工业化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便利的水陆交通。苏联对我国经济建设的援助。(3分,回答出任意3点即可) 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湖北地区经济的发展。(2分) (3)

33、气候原因:长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2分)莱茵河流域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2分)地形原因:长江上游落差大,水流急,不利航运(2分)。莱茵河流经地区大部分河段地势平缓,水流平稳。(2分)A段运输方式主要依赖水运,长江三峡建成后,使上游库区水位落差大大减小,河道深且通航条件大大改善,水运利用程度较高。(2分)B河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航道易淤积变浅,通航能力受限,该河段沿岸目前缺少大型工业基地,运输重化工业原材料和大型机械的需求较少,对水运的需求不旺。(2分) (4)运量大(2分)投资省、成本低(2分)占地少(2分)、污染小(2分) (5)一

34、是加大对长江航运基本条件和基础设施改善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加大国家投入。(2分)二是继续贯彻以公有制为主,鼓励多种经济成分投资的方针,同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建设和无人建设问题。(3分)三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明确投资重点,加快现代化专业化港口建设。(1分) (6)充分利用长江黄江水道有利于节约资源,符合建立节约型社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2分)加大对长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促进沿江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拉动社会需求;(2分)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联系和纽带作用,有利于加强东、中、西部经济联系,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2分).世

35、界是普遍联系的。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有利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协调区域发展,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分).长江自古就是连结我国东、中、西的纽带,只有在承认这种联系客观性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好长江黄金水道,才能进一步加强东、中、西部的联系,从而推动长江流域经济和全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2分).不同事物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中部崛起是我国现阶段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能促进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分)欢迎各兄弟学校与本校交流各种高考资料!联系电话:13875473969 陈敏进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