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名校推荐》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陈情表学案教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5663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推荐》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陈情表学案教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名校推荐》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陈情表学案教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名校推荐》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陈情表学案教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名校推荐》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陈情表学案教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名校推荐》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陈情表学案教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名校推荐》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陈情表学案教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陈情表导学案编号: 励志语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课题:陈情表 时数(第 周第 课时) 编写人: 编写时间: 审核人: 审批人: 学习目标:1理解“夙、凶、薄、息、寻、除、听、卒”等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注意文言词义积累。2结合作者的身世及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主题和表现出来的深厚感情。3体会作者复杂深挚的感情及巧妙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习时数:两课时课前预习 1通读全文,对照注释,翻译全文。 2.相关知识介绍 作者简介李密,字令伯,武阳人,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蜀亡

2、,晋武帝多次召他为官,以故脱辞。祖母死后征为尚书郎,转汉中太守。后免官回乡,度过晚年。写作背景西晋王朝初年,武帝为了安抚、吸引蜀汉的士族倾心于晋朝,对蜀汉的旧臣采取了笼络收买的怀柔政策:或任命他们留在中原的子孙为官,或征召他们到京城洛阳任职。晋武帝立太子,下诏聘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是亡蜀降臣,故国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有伤感之情,另一方面作为亡国之臣,忧于司马氏集团的内部矛盾,顾虑多多,所以他要坚辞。可若不应诏,又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难免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写了这篇陈情表,围绕着“情” “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3、。真情可鉴,晋武帝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在生活上给予了他比较优厚的待遇。待刘氏死后,服丧期满,李密才出仕晋朝。作品出处文选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世称昭明文选。文选是一部文学作品总集,选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文章思路全文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共分四段。第一段:叙述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家庭的困境。第二段:叙述朝廷多次征诏的经过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第三段:进一步阐明祖孙相依为命的关系,委婉表达自己并非欲全名节才辞不赴命。第四段:恳请武帝批准终养祖母的要求。文章主旨李密借陈情表主要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言辞极其恳

4、切,情深感人,言之成理,才致使君王收回成命。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 人言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二、检查预习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祚薄( )逋慢 ( )床蓐( ) 终鲜兄弟( )闵凶 ( )陨首( )优渥( )期功强近( )矜育( )拔擢( )盘桓( )茕茕孑立( )2. 学生朗读全文,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三、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言知识。1.找出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密今年四十有四2、一词多义犹蒙矜育 慈父见背矜 不矜

5、名节 见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愿陛下矜悯愚诚 彗星见于东方 门衰祚薄 臣以险衅薄 但以刘日薄西山 以 谨拜表以闻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猥以微贱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于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3词类活用则刘病日笃 猥以微贱愿陛下矜悯愚诚 无以终余年保卒余年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谨拜表以闻 3. 辨析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九岁不行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之辛苦6.指出下列句式类型而刘夙婴疾病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

6、见明知,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谨具以表闻 7、名句填空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形影相吊。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_,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_,实为狼狈。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_,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_,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四、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背诵1、2段。二、文本研读1如何理解“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这句话?【点拨】在武帝看来,皇君至高无上,降臣至卑无下,动不动就可以非常方便地施以高压,作者看准了这种心理状

7、态,尽量把自己压低,把国恩抬高:“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一个“贱”字,仍旧感到不足,再加上一个“微”字和一个“陋”字,而且是“至微至陋”。与此同时,国恩深重是“过”蒙拔擢,是“宠”命“优”“渥”,前朝降臣恩荣加身,必然要欣慰、惶恐,感激不已,效忠不二,这正是武帝所急切希望的。接着用反诘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只能是增强陈情语气而不会激怒武帝,降臣对新主竟能如此措词这是少见。 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点拨】作者又一次综述了自己跟祖母血肉相连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

8、,“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是一种意思,一种说法;“母、孙二人,更相为命”,还是这种意思,但是另一种说法,强调中具有错综变化,又自然地得出了“区区不能废远”的结论。 3文章开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这句在全段中起到总摄作用,你能具体分析“夙遭闵凶”的具体体现吗?【点拨】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第二幼年多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直陈其事,运用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无依的情状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让人动容。寥寥数语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酸与劳苦,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张本。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强调“无”“鲜”字,“儿息”虽有却“晚”

9、,可见“门衰祚薄”,祖孙相依为命。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4.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下位置,先说理后讲情好不好?【点拨】不好。出于情,归于情,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而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同情。5、合作探究: 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点拨】文中写道:“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此对偶句,通过“长”与“短”的比较,提出了一个先尽孝后尽忠的两全其美的方

10、案。“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个对偶句,通过“生”与“死”的并连,表现了李密一定要报大恩的诚心 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情。总之,对比鲜明的对偶句,既表现了诚心,也解决了问题。6、 探究争鸣 晋王朝建立后,鉴于李密是著名的孝子,朝廷多次征召,先征为郎,后又征为太子洗马。他却以“供养无主”为由,“辞不赴命”。对于李密的“辞不就职”,你是如何看待的?【各抒己见】李密为供养祖母。正如文中所说“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丧父,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改嫁。他是在祖母抚养下长大成人的。祖母对他关怀备至,他对祖母也十分孝敬。李密在祖母去世,服丧期满后才出仕。可见,李密与祖母刘的感情笃深,是李密“辞不就职”的一个原因。李密是蜀汉旧臣,自然有怀旧的思想。李密被蜀后主刘禅封为尚书郎,得到后主重用。陈情表中有“乌鸟私情”一句,鸦知反哺,羊知跪乳,更何况得到礼遇的人呢?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刘禅是如此注重国人现实利益的一位政治家,我想李密对刘禅肯定是念念不忘的,对晋灭蜀汉也是有一点不服气和惋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