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效导学》14-15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5641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导学》14-15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效导学》14-15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效导学》14-15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效导学》14-15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效导学》14-15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高效导学》14-15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5章第5节一、选择题1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稳态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稳定不变B生态系统具有完整而且稳定不变的营养结构C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收支稳定不变D生态系统具有保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能力解析:生态系统的稳态是一个动态的稳态,其成分、营养结构、物质和能量的收支等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不断变化中的相对稳定状态。答案:D2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乙甲B时间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两个种群数

2、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解析:由图中曲线可知,乙随甲的变化而变化,且甲的起始数量多,故两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为甲乙。答案:A3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该生态系统()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的收支随气候周期性变化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产者的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ABCD解析: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已经处于森林阶段,通常不会有大量物种的更替,错误;生产者所含的能量最多,并不意味着其个体数量就最多,错误。答案:B4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

3、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解析:抵抗力稳定性是指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A项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没有恢复原状,B项和C项都抵抗了外界干扰而保持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只有D项在大型肉食动物闯入封闭的生态系统后,经各种成分相互作用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4、答案:D5以下实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是()A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B草原上羊数量剧增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长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或掠夺式砍伐后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的发生D废弃多时的耕地上会逐渐生长出杂草,进而逐渐出现小灌木林解析:A项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种间关系中的互利共生;B项是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部通过负反馈调节来自我调节;C项是自然资源等被掠夺式的开发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因为外来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显示的是群落的演替现象。答案:B6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相邻类型的不同生态系统,在遭受同等程度的外来

5、干扰时,其稳定性发生明显波动后,再恢复到原有的结构状态所需时间的图像。关于这两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乙强B乙的恢复力稳定性较甲强C甲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而恢复力稳定性较强D甲为森林生态系统,乙为草原生态系统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据此分析坐标图,可找出随时间(横轴)推移,甲、乙两条曲线的变化情况,甲偏离稳态的幅度大,表明抵抗力稳定性差,乙恢复稳态所需时间长,表明恢复力稳定性弱,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应强于草原生态系统,C正确。答案:C7如下图所示,两条虚线之

6、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B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数量有关,与种类无关C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关DTS值越小,表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小解析: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应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不变,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外来干扰越大,恢复原状需要的时间越长,即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关,在遭到干扰时,x、y值与生物种类数量都有关

7、,生物种类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TS值越小,说明生态系统恢复原状越快,总稳定性越大。答案:C8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的本质是“抵抗干扰、保持原状”,一般而言,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越高。四选项曲线中,只有C选项的曲线受干扰后,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变化与原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所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最高的。答案:C9某地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

8、量分别是W1和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就可能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AW15W2BW110W2CW110W2DW15W2解析:生态系统中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若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前一营养级的能量也应是后一营养级的5倍左右,若W15W2,说明初级消费者不能满足次级消费者的能量需要,初级消费者有可能灭亡,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答案:D二、非选择题10下图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小变化曲线,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范围,当受到外界干扰时就偏离正常范围,偏离值为T,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恢复到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为S。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主

9、要功能有_、_、_。(2)图中T值大小可作为生态系统_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值越大,该定量指标越_。(3)图中S值大小可以作为生态系统_稳定性的定量指标;森林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S值较大的是_。(4)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T值和S值之间呈_(正相关/负相关/无关);从图示可知,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从而使生态系统功能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解析:(1)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三大基本功能。(2)题图中T为受到外界干扰时的偏离值,它可作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值越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小。(3)题图中S为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恢复到正常范围所需的

10、时间,可作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S值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小;森林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当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恢复到正常值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S值较大。(4)对于同一个生态系统而言,偏离值越大,恢复到正常范围所需时间越长,故二者呈正相关。从图示可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主要通过负反馈调节的方式实现。答案:(1)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2)抵抗力小(3)恢复力森林生态系统(4)正相关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11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密度长期在一定范围中波动,保持动态平衡。后来在时间T点,对森林施放了一种邻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

11、虫剂,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甲昆虫是_食性昆虫,乙昆虫是_食性昆虫,甲、乙两种昆虫之间的关系为_关系。施放化学杀虫剂后,甲昆虫密度上升的原因是_,乙昆虫密度下降的原因是_。(2)施药前,该生态系统保持_的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稳定性;施药后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3)预测当施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合作用产物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何种稳定性?_。答案:(1)植肉捕食具有抗药性没有抗药性(2)相对稳定抵抗力自我调节(3)当施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

12、光合作用产物量会逐渐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12某水产学院开展“施肥对池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的研究,本实验通过施入不同肥料量,观察不同施肥量(N/P浓度)对池塘中浮游植物种群数量的增减和种群的消失或兴起的影响。(1)该项研究实验的自变量为_,因变量为_。(2)该研究小组选用了6个池塘,其中5个作为实验组,1个作为对照组,这6个池塘内水的选取标准为_,_其目的是_。(3)测定时往往每个池塘取不同的采样点,每个点采集的表、中、底层水样混合,是为了确保采样的_。(4)随着不断地向实验池中施肥,实验前期球藻类占优势,实验后期裸藻类开始出现,且逐渐占有优势,但其他的生物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该生态系统稳定吗?_。解析: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不同施肥量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实验采取的变量探究方法为:施肥量不同,观察池塘中浮游植物种群数量的增减和种群的消失或兴起。为了确保单一变量,除自变量外,其余条件都相同,如水质(即水深、水温、pH、离子浓度等)、水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仅浮游植物的种类要相同,而且以浮游植物为食的动物,如浮游动物、蟹等的种类和数量也要基本相同。答案:(1)不同的施肥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水质基本相同水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基本相同确保无关变量相同(或遵循单一变量原则)(3)随机性(4)稳定-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