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种群和群落第1讲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一、 单项选择题1. 下列属于种群层次的是()A. 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B. 一个草原上全部的动植物C. 一个被杂菌污染的培养皿上的全部生物D.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马尾松2. (2012海南卷)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随机取样B. 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 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 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3. (2012广东六校联考)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值变化曲线(如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出生
2、率大于死亡率B. 第5年后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C. 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 第15年时野兔种群数量最小4. (2012合肥一检)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蚯蚓等B. 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C. 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D. 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5. 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 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6. (2012课标全国卷)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 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 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 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二、 双项选择题7. 农业上为有效地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可通过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性引诱剂的治理达到的目的是() A
4、. 改变蝗虫性别比例B . 降低蝗虫出生率 C. 增加蝗虫死亡率D . 改变蝗虫年龄组成8. (2012中山期末改编)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 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B. 用滤纸吸去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的培养液C. 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无需将试管轻轻震荡D. 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在显微镜下观察三、 非选择题9.(2012广东卷改编)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1) 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
5、将兴奋传给,促使其释放,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 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下图)。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 10. 下图示为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 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 (2) 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 (3) 该种群的增
6、长速率由缓慢到增大是在迁入年后开始的。 (4) 此动物种群增长的曲线呈型。 (5)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的点是,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动物资源的更新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点上。 11. (2012广东六校联考)马缨丹是热带或亚热带植物,最初是作为一种观赏植物从巴西引入广东。科研人员在城郊一块长期弃耕的农田中,对马缨丹和本地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连续5年的跟踪调查,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植物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A11.49.38.46.75.5B3.52.31.40.80.3C0.20.40.91.62.3D4.22.5
7、0.400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表中数据所用的调查方法一般为,该调查方法的关键是。 (2) 由上表数据分析,代表马缨丹的是植物,它和本地植物形成了关系。 (3) 预测若干年后马缨丹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将最有可能转变为曲线,发生这种转变,其原因是 。 12.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1) 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下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株。 (2) 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鲫鱼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回;第二
8、次捕获160尾,其中被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尾。 (3) 细菌-显微记数法。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50个细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液体中培养4 h后稀释10倍,与以前相同的条件下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次观察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80个细菌。则细菌细胞分裂的平均时间为h。 (4) 昆虫-去除取样法。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根据捕获量的减小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回,理论上种群数量应当越来越小,因此,我们把每次捕获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以推算种群数量。以捕获积累数为X轴,每次捕获数为Y轴,根据数据描点作直线向右延伸与X轴的交点即
9、为种群估计数。假如在某田块(120 m2)连续捕虫8次,得到下表数据:捕获次数12345678每次捕获数(Y)7263443223171615捕获积累数(X)72135179211234251267282 依数据可得出该昆虫种群平均密度大约是只m-2。 如果你捕获到的昆虫数并不是递减的,请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 。 第三单元种群和群落 第1讲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1. D 2. B 3. A 4. C 5. D 6. D 7. AB 8. AC 9. (1)升高垂体 抗利尿激素 (2)J b K2 10. (1) d(2) b(3) 2(4) S(5) db 11. (1)样方法 随机取样 (2) C竞争(3) “S”型生存资源有限、种内竞争加剧、逐渐出现天敌、寄生生物的出现等 12. (1) 8 (2) 3 200(3) 1(4) 3可能有外来昆虫的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