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如图中大陆东岸从南向北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如图中温带地区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分布:二者并不完全吻合,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是
2、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2垂直分异规律(1)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一般是先增多后减小。(2)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与其基带所在纬度向高纬度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一致。(3)影响垂直自然带谱的因素有山地所处纬度和山地的相对高度。(4)从图中可知,该山地同一自然带南坡高于北坡(积雪冰川带除外),由此推断南坡热量条件好于北坡,南坡应为阳坡。(5)图中南坡雪线低于北坡,说明南坡比北坡降水量多,南坡为迎风坡。3地方性分异规律(1)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其原因是南半球该纬度地带大部分是海洋。(2)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带,其原因是地势高,热量和水分不足,不能形成热带雨林带。(3)美洲大陆
3、西海岸的自然带南北延伸呈条带状,其原因是受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4)南美洲40S以南的大陆东岸为温带荒漠带,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其原因是大陆西岸为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大陆东岸为背风坡,降水少。微点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判断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洲西海岸南北延伸)。看自然带变化: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看主导因素:热量。(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判断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看延伸方向:多南北方向。看自然带变化:森林草原荒漠。看主导因素:水分。微点2自然带与气候类型不是一一对应的(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
4、型不唯一,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微点3雪线与林线(1)雪线是永久积雪带的下限(雪线以上气温在0 以下),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有气温、降水、地形坡度等。(2)林线是森林带的上限海拔。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的共同影响。气温高、降水多,则林线高;气温低、降水少,则林线低。微点4影响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因素微点5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
5、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水平(纬度、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2017高考全国卷)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回答12题。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 B降水C光照 D土壤【图
6、解思路】 【尝试解答】1.B2.A1影响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纬度地带分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成因总结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1)在分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特别要关注纬度位置的差异。(2)在
7、分析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特别要关注海陆位置的差异。陆地自然带的判断技法1根据水热条件判断陆地自然带(1)下图中序号表示: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2)下图为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图中序号表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荒漠草原、荒漠带。 2根据分布模式图判断陆地自然带(植被类型)(1)下图中沿X方向热量递减,沿Y方向降水递增,甲、乙、丙分别为热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8、2)右图表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关系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为a热带雨林、b热带季雨林、c热带草原、d热带荒漠、e亚热带常绿阔叶林、f亚热带常绿硬叶林、g亚热带草原、h亚热带荒漠、s温带落叶阔叶林、t温带草原、k温带荒漠、m亚寒带针叶林、n苔原。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区域的自然带为()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从该区域到塔里木盆地的自然景观变化主要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主导因素分别是()A垂直分异规律水分和热量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热量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水分D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水分解析:
9、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冬季气温低于0 ,降水稀少,因而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气温高,降水较多,集中于7、8月份,因而夏季高温多雨,由此可判断出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2题,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从该区域到塔里木盆地,自然景观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这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其形成的主导因素为水分。答案:1.B2.C下表中序号至为我国六座城市。据此回答35题。序号1月均温()0.34.713.32.92.115.87月均温()27.329.328.426.628.328.8年均温()14.217.221.812.715.722.93.城市1月均温的变化体
10、现了()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4均为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影响它们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海陆位置C太阳辐射 D人类活动5与相对应的城市最有可能是()A成都、武汉、杭州 B石家庄、合肥、香港C郑州、西安、兰州 D长沙、郑州、广州解析:第3题,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南北差异大,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城市1月均温由高到低的变化说明随着纬度升高,气温降低,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A对;干湿度地带分异以水分为基础,而的变化是以热量(气温)为基础的,B错;垂直分异规律是由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情况,反映的是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情况,C错;由南向北气温递减,符合纬度
11、地带性规律,D错。故选A。第4题,三个城市夏季温度相差较小,说明地形不是导致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原因,A错;三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海陆位置对其影响小,B错;三地冬季气温相差较大,应与纬度相关,即太阳辐射成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C对;人类活动对年均温的影响较小,D错。故选C。第5题,三城市1月均温由低到高,说明三城市的纬度变化是由高到低;且地1月均温高于15 ,应位于热带地区,地1月均温低于0 ,应位于温带地区,地1月均温在015 之间,应位于亚热带地区;与相对应的城市最有可能是石家庄、合肥、香港,B对;成都、武汉、杭州纬度相似且都位于亚热带地区,A错;郑州、西安、兰州纬度相似且都位于温带地区,C
12、错;长沙比郑州纬度低,D错。故选B。答案:3.A4.C5.B垂直分异规律(2018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 5003 400 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 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12题。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2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B2.B(高考全国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
13、,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回答34题。3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4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 m处()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图解思路】【尝试解答】3.A4.C1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地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地,纬度越低,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2)山地海拔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3)山顶、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山地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2垂直分异规律的
14、表现(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 m,气温下降约0.6 。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如下图),纬度越低,山地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中部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3)随着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高度也不同山地所在纬度同一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低。如针叶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分布海拔可达2 800 m,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
15、分布到2 000 m,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分布到1 200 m。坡向同一山地,同类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阴坡分布海拔低。3山地坡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南北走向的山地山地东坡和西坡的热量差别不大;因而降水对两坡向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如东坡为来自海洋水汽的迎风坡,生物多样性丰富;反之不丰富。(2)东西走向的山地在阴、阳坡降水差别不大的情况下,阳坡的光照条件好,气温高,蒸发旺盛,水分条件较差,生物多样性可能略少。在阴、阳坡降水差别较大的情况下,若阳坡的降水多,热量条件又好,则生物多样性较丰富;若阳坡的降水少,蒸发又较旺盛,则生物多样性较少。(2020嘉兴测试)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
16、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回答12题。1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A BC D2该山地可能位于()A天山山脉 B祁连山脉C长白山脉 D台湾山脉答案:1.D2.D (2020柳州模拟)下图示意广西三座山的气候垂直带谱分布。据此回答35题。3在相近纬度上,从东向西,山地气候垂直带谱中气候类型的分布下限逐渐()A升高 B降低C先升高再降低 D先降低再升高4大明山西坡的气候带谱与东坡的组成相同,但同类气候带谱的分布海拔东坡明显低于西坡,主要原因是()A西坡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东坡反之B东坡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西坡反之C西坡为阳坡,光热资源丰富;东坡反之D东坡为阳坡,光热资
17、源丰富;西坡反之5根据三座山气候垂直带谱分布推测,其山麓地带性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有()土壤碱性强,土质黏重降水量大,地表水丰富,土壤中的有机质会随水流失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有机质分解比较快在冷湿的环境下,有机质积累慢,土层薄A BC D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候类型的分布下限从东向西逐渐升高。第4题,读图可知,大明山位于东部季风区,主要盛行东南季风,东坡是迎风坡,西坡为背风坡,同等热量(温度)分布迎风坡海拔低、背风坡海拔高,因此促使同种气候带海拔东坡较低,西坡较高,B正确。该山主要是南北走向,故东西坡光热条件差异不大。第5题,我国南方地区的土壤酸性强,降水较多,土质黏重,错;三山地处广
18、西,降水量大,地表水丰富,土壤中的有机质会随水流失,对;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有机质分解比较快,对;该地纬度低,气候较湿热,错。答案:3.A4.B5.B地方性分异规律(高考上海卷)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树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材料二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材料三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海南岛东部(海口、琼海)和西部(东方)旱季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19712000年
19、)表月份降水量(mm)平均风速(m/s)日照时数(h)东方海口琼海东方海口琼海东方海口琼海1126.581.3159.64.62.62.7202.2144.8121.11213.934.968.24.52.42.5187.0131.3112.217.619.531.44.22.52.4179.2109.1116.3214.235.043.54.12.62.6147.698.7101.6317.450.647.53.92.82.9185.3137.3150.3430.0100.2125.44.12.72.9213.9167.9181.4(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
20、明判断理由。(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少。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少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现象: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理由: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应该出现的是热带季雨林景观,海南岛西部却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因此其反映的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2)原因: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水汽受到中部山脉阻挡与拦截,西部为雨影区,降水明显减少。其他因素及其作用:风速大,日照长,导致蒸发量大;岩石和土壤持水性差,旱季土壤含水量更小。因此,这里旱季更旱,不利于热带季雨林的生长。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成因和表现成因地
21、方地形如华北平原地势地貌分异,从滨海到山麓依次是:滨海平原、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并由此产生水文、土壤、植被、地表物质的分异地方气候如海岸气候、湖泊气候、森林气候、灌溉区气候、城市气候等,也会导致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如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表现有序性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重复性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2020济南调研)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从甲地到丁地所
22、反映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2)写出甲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其未横穿大陆的原因。(3)分析丙地气候的形成原因,并从气候对地貌、水文、植被等要素的影响,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答案:(1)规律:纬度地带性(或答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热量。(2)名称:热带雨林带。原因: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3)原因: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影响,再加上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气候极其干旱。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径流很少或有季节性河流,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强烈,形成大片沙漠和砾漠,动植物稀少,从而形成了该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山
23、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反映了该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它多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呈现,也以某自然带分布高度等值线图呈现,它们都反映了随着高度不同,水热状况不同,从而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判读内容分析解决问题看基带,定位置基带是指高山山麓的自然带,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低层,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如图1中南坡基带为雨林季雨林带,由此可知此山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看带谱,析成因垂直自然带谱是指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与变化。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山顶与山麓间的相对高度。如图1中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自然带谱比北坡更复杂、完整析高度,辨阴阳坡向,辨南北半
24、球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高度不同,其分布高度随纬度和坡向而变化。(1)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2)坡向:一般情况下,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读雪线高低,析成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2)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3)季节:夏季气温较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4)降水: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一般降水多的山地或坡向雪线低。(5)多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
25、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6)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以及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都会使雪线上升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2)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判读流程】第一步,看基带的位置。从图中可知,南坡基带为雨林季雨林带,结合海拔和四个选项可知该山为喜马拉雅山。第二步,读雪线,析成因。图中南坡雪线较低,说明降水较多。结合喜马拉雅
26、山地理位置可判断其南坡为西南季风迎风坡。【尝试解答】(1)C(2)A(2020河南十校阶段性测试)下图为塔里木盆地边缘某山地两坡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A甲表示北坡,乙表示南坡B丙表示草甸草原带C甲表示东坡,乙表示西坡D丙表示温带荒漠带2该山地甲、乙两坡垂直带谱复杂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降水 B气温C相对高度 D山顶海拔3乙坡缺少森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气温低B海拔高,气温低C地形封闭,降水少D为阴坡,光照不足解析:第1题,塔里木盆地南缘为昆仑山、阿尔金山,北缘为天山。读图可知,该山地甲坡山麓海拔为4 600 m左右,乙坡山麓海拔为1 300 m左右。
27、昆仑山、阿尔金山大致为东西走向,山脉南侧为青藏高原,北侧为塔里木盆地,因此南坡的地面高度要远高于北坡,由此可判断该山地为昆仑山或阿尔金山,甲表示南坡,乙表示北坡。该山地的北坡山麓为塔里木盆地边缘,该盆地较为封闭,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气候极为干旱,因此丙为温带荒漠带。故选D项。第2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坡相比,乙坡的相对高度大,水热条件随海拔变化较大 ,因此自然带谱较为复杂。故选C项。第3题,由甲、乙两坡的地面高度可知,乙坡为昆仑山或阿尔金山北坡,位于塔里木盆地南部,因该盆地较为封闭,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导致缺少森林分布。故选C项。答案:1.D2.C3.C一、选择题(2020衡水冀州中学模
28、拟) 读我国不同纬度两座山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2题。1甲、乙两山高山草甸带分布的海拔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条件B热量状况C经度位置 D海陆位置2甲山A坡缺失云杉林带,其主要原因是()A相对高度小,云杉林难以生长B地处阴坡,热量不足C地处背风坡,降水少D土层浅,不利于云杉林生长解析:第1题,两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因而热量状况不同,导致同一自然带出现的海拔不同。第2题,森林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条件,该山A坡在草原带与草甸带之间未出现森林,说明该位置降水较少,位于背风坡。答案:1.B2.C(2020福建八县期中)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东经0度34分,北纬44度50分
29、)的大西洋畔,它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大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回答34题。3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4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琵拉大沙丘位于大西洋畔,读图,图示没有山地阻挡,与背风坡降水少无关,B错。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会推动沙丘移动,C错。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30、但不能使沙丘向内陆扩展,D错。所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向内陆扩展,A对。第4题,根据区域位置,该地地带性景观应是落叶阔叶林,出现沙丘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C对。答案:3.A4.C(2020北京海淀区模拟)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的气象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表。读表,回答56题。甲山(海拔7 782 m)乙山(海拔7 435 m)南坡北坡南坡北坡基带气象要素海拔/m1 1002 9201 2291 848年均温/16.17.97.42.8年降水量/mm2 276.6512.196.1519.2雪线高度/m4 7505 0004 3503 9805.据表
31、中可以推断()A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B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C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以雨水为主D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大于甲山6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 山体海拔水汽来源方向 人类活动A BC D解析:第5题,据表中资料推断,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小于南坡;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应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小于甲山。第6题,甲山南坡降水多于北坡南坡为迎风坡雪线南坡低于北坡;乙山北坡降水多于南坡北坡为迎风坡雪线北坡低于南坡。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水汽来源方向。答案:5.B6.C(2020安徽皖南八校模拟)下图为
32、我国某山地不同海拔动物构成种类比重变化统计图。据此回答79题。7该山地最可能位于()A秦岭山脉 B横断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 D南岭山脉8该山麓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是()A热带季雨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9该山地()A北方类型数量最多出现在5 000 mB南方类型数量最多出现在500 mC山麓因人类活动干扰北方类型少D南北方类型数量均受食物限制解析:第7题,该山地海拔约5 000 m,山麓海拔约500 m,且山麓地带南方类型动物占主导,表明该山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因此该山地最可能位于横断山脉。第8题,由上题可知该山地位于横断山脉,因而该山山麓最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应
33、该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9题,动物数量多少不能只看不同高度的动物构成比例;山麓地带是人类活动相对强烈的地区,这不仅影响北方动物,同样影响南方动物;不同高度南北方动物构成比例不同,但存在的数量均受该高度上食物的丰富程度制约。答案:7.B8.C9.D下图是我国土壤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据图可知黑垆土主要分布在()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11青藏高原东南部形成红黄壤的原因是()A海拔高,热量充足B为较低纬度谷地,水热充足C海拔低,光照充足D为河流谷地,水源条件好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黑垆土分布在我国湿润类型土壤带到干旱类型土壤带的过渡地带。东北平原属于湿润
34、类型土壤带,以黑土、寒棕壤为主,故A项错误;华北平原属于湿润类型土壤带,以棕壤、褐土为主,故B项错误;黄土高原处在我国半湿润地区到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最可能发育黑垆土,故C项正确;长江中下游平原以湿润类型土壤带为主,发育红壤、黄壤等土壤,故D项错误。第11题,由我国土壤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可知,我国红壤、黄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青藏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差,不利于红黄壤的形成,故A项、C项错误;青藏高原东南部为较低纬度的谷地,水热充足,能够满足红黄壤形成的条件,故B项正确。答案:10.C11.B二、非选择题12(2020滁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太行山是中
35、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绵延400 余公里,大部分海拔在1 200 m以上,山区有众多河流发源或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下图为太行山及其周边地区地貌分布图。 (1)说出图中山地东西两侧的主要地形区的地形特征差异。(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图中山地对其东侧地形区的影响。(3)说明植树造林改善山地西侧地形区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理由。解析:(1)读等高线图可知,图中区域东侧等高线稀疏,等高线数值小于200, 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平坦广阔,图中区域西侧等高线数值大于1 000,以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千沟万壑,中间区域等高线密集,等高线数值从200 m升到1
36、000 m,为太行山区。(2)根据上题结论可知,图中山地为太行山,太行山冬季阻挡了西北季风,使山地东侧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夏季时,太行山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增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在山麓地带形成冲积扇,提高了平原地区的土壤肥力。(3)山地西侧是黄土高原,在黄土高原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涵养水源,滞留降水,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植树造林可以降低风速,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减轻风、旱、涝等灾害。答案:(1)东侧: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平坦广阔。西侧:以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千沟万壑。(2)山地阻挡了冬季风,使山地东侧冬季气温相对较高;东坡为夏季风迎风
37、坡,增加夏季降水;夏季水土流失,在山麓地带形成冲积扇,提高了平原地区的土壤肥力。(3)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涵养水源,滞留降水,避免对地表的直接冲刷,并积蓄雨水,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或植物根系和枯枝落叶减缓地表径流,泥沙沉积,防止水土流失);降低风速,增加大气湿度,减轻风、旱、涝等灾害;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13(2020咸阳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下
38、图所示)。(1)根据自然带分异规律,指出我国东南丹霞地貌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气候特点。(2)实际上,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异,请说明原因。(3)在流水作用下,丹霞地貌区山顶和沟谷植被出现垂直分异,试分析原因。解析:(1)我国东南丹霞地貌区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依据图示信息可知,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由常绿阔叶林变为常绿硬叶矮林或灌丛,说明山顶水分条件差,原因是山顶面积小,保存水分条件差;土层较薄,保水能力差;风力较大,阳光充足,蒸发量大,导致山顶较干旱,发育耐旱的硬叶植被。(3)丹霞地貌区山顶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沟谷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不同的流水作用形成了不同的水土条件,从而引起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异。答案:(1)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山顶面积小,保存水分条件差;土层较薄,保水能力差;风力较大,阳光充足,蒸发量大,导致山顶较干旱,发育耐旱的硬叶植被。(3)在丹霞地貌的发育过程中,顶部受流水侵蚀,水土流失;沟谷流水沉积,土层堆积,水土汇集,从而引起水土垂直分异,导致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