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气体摩尔体积一、教学内容分析物质的量是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前一节宏观的“桥头”是质量,这节课是气体体积,由于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所以学生会觉得理解困难。教材的电解水实验教形象地给出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计算表格可以真实地反映相同粒子数的不同物质的体积大小。对于微观理解,教材上是直接解释,课堂上通过模型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二、教学目标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同时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设计符合自己学生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2、说出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能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判断和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已有知识的迁移理解气体摩尔体积;通过制作模型和动画演示理解各因素如何。影响气体体积;当堂达标检测使学生能学以致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在知识方面:摩尔质量的学习使得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有一定的体会和认识;学生能够用物质的质量、密度来计算物质的体积;对气体分子间距离大,能够压缩,而固、液体不能压缩有所了解。在能力方面:高一的孩子们具有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小组交流合作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学生的不足:分析问题的
3、习惯没有养成、方法比较单一、能力很有限;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已经学过的两个公式还不能灵活应用;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继续培养。四、教学过程【以旧带新问题一】大家根据摩尔质量的知识从理论上试着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单位和计算公式,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在ppt上给出摩尔质量的相关知识。【问题二】评价学生回答,并从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引出新问题。【师】引导学生对课前计算结果和课上的实验的观察。【ppt展示】计算和实验的结论。同温同压时,l mol的气体体积大,不同气体体积大致相同。固、液体体积小,不同物质体积各不相同。【板书讲解】依据学生总结板书,并做适当讲解。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粒
4、子数目(相同)紧密排列时取决于粒子大小(固体和液体)离子间距离很大时取决于粒子间距(气体)并及时强调,气体分子间距离取决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所以才会出现,分子数相同(即物质的量相同)时体积也相同。【板书】气体摩尔体积O,101kPa(标准状况),l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即此时,气体摩尔体积Vm=22.4 L。【师】提示学生从微观粒子角度考虑,并将模型中的小球换成大小不一的,进行展示。【师】指导学生进行当堂训练。决定物质体积的微观因素:粒子数目(相同) 粒子大小 (紧密排列时,即固、液体) 粒子间距(间距很大时,即气体)取决于温度和压强 0,101 k Pa(标准状况),l m
5、ol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 即此时,气体摩尔体积Vm=224L。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以旧带新问题一】大家根据摩尔质量的知识从理论上试着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单位和计算公式,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在ppt上给出摩尔质量的相关知识。【问题二】评价学生回答,并从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引出新问题。依据公式“温故”,再一次明确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同时考虑另外一个宏观物理量体积。如何建立V与n之间的关系呢?想要“知新一”:什么是气体摩尔体积?依据老师提示展开思考和讨论。小组代表说出讨论结果,并互相改正、补充。想要“知新二”:l mol
6、气体的体积是多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已有知识学习,让学生在心理上降低本节课的难度。【师】引导学生对课前计算结果和课上的实验的观察。【ppt展示】计算和实验的结论。同温同压时,l mol的气体体积大,不同气体体积大致相同。固、液体体积小,不同物质体积各不相同。对于气体,同温同压时:物质的量相同时体积也相同。【问题三】为什么会有以上这样的结果?宏观表象的微观解释是什么? 观察课前对l mol物质体积的计算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通过课前对电解一定量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结合课堂上对实验的观察,能得出什么结论。小组代表说出讨论结果,并互相改正、补充。想要知新三:为什么在同温同压时,相同物质的
7、量的不同气体,体积却大致不同?通过两种宏观手段得出结论,带领学生解决他们在本节课最关注的问题。【板书讲解】依据学生总结板书,并做适当讲解。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粒子数目(相同)紧密排列时取决于粒子大小(固体和液体)离子间距离很大时取决于粒子间距(气体)并及时强调,气体分子间距离取决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所以才会出现,分子数相同(即物质的量相同)时体积也相同。依据课前各组做的模型和老师展示的动画,小组内总结,从微观粒子角度考虑,决定体积的因素有哪些?倾听,理解。形成结论,并依据老师提示考虑,“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吗?利用两种手段进人微观理解,突出微观量变的积累引起宏观的质变。通过模型中大小不一的小
8、球帮助学生理解相同条件下,不同气体的Vm相同的本质原因。【板书】气体摩尔体积O,101kPa(标准状况),l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即此时,气体摩尔体积Vm=22.4 L。【师】提示学生从微观粒子角度考虑,并将模型中的小球换成大小不一的,进行展示。【师】指导学生进行当堂训练。依据模型理解。依据本节所学进行达标检测以学定教的重要手段就是当堂训练。六、教学评价设计1以学定教。 我们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基于这种情况我采取 “以学生为本”,实施“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尽量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课堂上,尽量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构建化学
9、知识体系。 2宏微符三结合。 化学的学科特征要求学生通过对宏观现象及变化的观察,然后用微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宏观的现象及变化,并能用符号来描述,在头脑中将“宏微符”三水平有机结合。应用在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中,一方面要继续使学生加深对“宏观n微观”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化学符号与化学知识的结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运。我认为“以学定教”中的“学”,不仅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还应该考虑“学生需要学什么”。课堂上我们设计的探究、讨论、实验等一系列活动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做课标要求的题目,所以要根据课标要求和“以学定教”的理念设计符合自己学生的当堂达标检测。这一点对于学困生来说相
10、当重要,他们会觉得“我原来也能学会,这个也不难”,这样对他们重拾自信,燃起新的希望很关键。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就能在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七、教学板书气体摩尔体积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关系N/NA=n=m/M=V/Vm概念: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公式:Vm=V/n常用单位有L/mol(Lmol-1)和m3/mol。八、教学反思:1坚持“以学定教”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帮助他们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在这节课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采用计算、实验,模型、动画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并始终强调符号的化学意义,确实在当堂达标检测中体现出良好的效果。2对于新知识。将大问题分割成层层递进的小问题,降低探究难度,一步步解决,这样,学生对于讨论、探究的目的很明确,容易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比如,在讨论第三个问题时,很多学生都热情高涨。3课堂上要组织学生尽量全部参与讨论,否则会成了个别学生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