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A.夏王位世袭制 B.周分封制C.周宗法制 D.唐科举制2.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春秋之前,王公贵族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边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A.等级制度森严B.宗法色彩浓厚C.文化生活丰富D.法律制度严苛3.唐中宗曾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但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
2、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被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代()A.中书省和门下省形同虚设 B.丞相权力得到空前强化C.三省制对皇权有一定约束 D.严格执行集体决策机制4.后汉书袁闳传中记载:“(闳)服阙(即母死服丧),累征聘举召,皆不应。”针对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时实行的是察举制 B.当时士人厌倦官场C.袁闳因“孝”被屡次举召 D.察举制无法选拔出优秀人才5.下列图片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享受民主的主体范围逐渐扩大 B.逐步重视参政者的能力与品德C.监督保障机制逐渐进步完善 D.对公民权的限制逐渐有了松弛6.罗马法博大精深,是
3、世界法律制度中的财富。罗马法不断发展的原因是( )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巩固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需要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大 境内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A. B. C. D.7.罗马法曾规定:丈夫对妻子嫁妆里的不动产,即使征得妻子的同意,也不得出让或抵押。这表明罗马法()A.规定了夫妻财产分配原则 B.给予妇女相应的政治地位C.重视对私人财产的保护 D.解决经济纠纷缺乏灵活性8.英国君主立宪制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相同点是( )国王(皇帝)可以世袭 国王(皇帝)为国家元首 内阁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 B. C. D.9.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
4、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陈旧的制度”被淘汰是通过()A.权利法案颁布 B.责任内阁制形成C.1832年议会改革 D.两党制度的确立10.据美国宪政历程记载: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难产,共和党候选人布什与民主党候选人戈尔的政治前途竟然系于佛罗里达州的区区几百张选票!为此双方打得不可开交。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在最高法院以5比4一票之差做出了不利于戈尔的判决后,戈尔优雅地承认失败。对此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美国总统大选可以诉诸武力进行解决C.最高法院法官由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
5、行使权力D.最高法院对宪法负责,拥有最高的司法解释权11.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使政府内部的行为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这反映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 )A.联邦制原则 B.人民主权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 D.法律至上原则12.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17891875年,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国家、民主共和国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这反映了()A.专制王朝力量强大 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C.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D.民主进程历经艰难13.“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
6、,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14.17到18世纪被称为西方社会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美、法等先后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这种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 )A.都否定了君主制度 B.改革和革命是建立新制度的主要方式C.都成为当代一切民主制度的典范 D.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核心15.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 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
7、片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16.筹办夷务始末载:“(咸丰六年十月初九日)该夷由十三行河面驶至,直扑东定台,经兵勇轰坏兵船,并毙其水师大兵头夷匪伤亡四百余名。”下列对该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A.“夷匪”是指日军 B.此次战争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C.战后签订辛丑条约 D.中国社会性质完全发生变化17.“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对太平天国这个方案理解正确的是( )A.针对北方的农村现状而设计 B.体现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C.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挽
8、救了当时农民运动的危局18.“资政新篇的提出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这就是它已经明显地展示出这场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这是指资政新篇( )A.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B.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C.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 D.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新使命19.溥仪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A.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 B.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C.反映了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D.意味着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完成20.北京学生发生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
9、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吴佩孚5月9日通电说,“萃孝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这反映出( )A.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五四运动是全国性革命运动C.经济诉求是运动的重要目标 D.军队支持是胜利的重要原因21.1922年,孙中山感叹到:“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的觉醒。”孙中山后来对这一思想的具体实践是( )A.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联合革命党人,发动黄花岗起义 D.发动民众,参加
10、辛亥革命22.1927年9月20日,在文家市里仁学校操场上,毛泽东在官兵面前发表讲话:“秋收暴动,我们是打了败仗,但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现在不去打浏阳、长沙,是为了不吃更大的亏,要换一个打法。”为此,他()A.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B.领导建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C.提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 D.主张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23.某历史教科书中写道:“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该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三大 C.中共八大 D.八七会议24.面对日寇的侵略,八路军总部主动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
11、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八路军发动的战役是()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25.1840年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也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下表所列相关信息,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实施细菌战、毒气战进出口货物税款须商量而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A. B. C. D.二.非选择题(50分)26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成(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一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清代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
12、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材料三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两种制度。(4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清代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4分)(3)根据材料三,总结从汉到清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并结合史实举例说明。(8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进的认识。(2分)
13、27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要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材料二:宪法规定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隔2年所选出之议员组成。南方州和北方州之间的矛质反映在黑奴如何计算“联邦比例”的问题上,南方州主张黑奴应计算在内,但钠税时黑奴则不算人口;北方州主张黑奴应计算在纳税人口中,不计算在“联邦比例”中。最后,1787年宪法規定:众议院接人口比例选产生,黑人接人口3/5计算。 根据美洲
14、史和1787年宪法整理材料三: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产阶级与王权妥协的表现。(3分)(2)根据材料二,列举美国建国初期存在的两对矛盾,并指出1787年宪法调和这些矛盾的表现。(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4分)(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总的趋向是什么?(2分)28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
15、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材料二 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是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16、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7分)(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举两例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果。(8分)1. C 2.A 3.C 4.A 5.C 6.C 7.C 8.C 9.C 10.D 11.C 12.D 13.B 14.D 15.C 16.B 17.B 18.B 19.B 20.A 21.A 22.A 23.A 24.D 25.D26.(1)制度:分封制、郡县制。(4分)(2)措施:皇帝亲理朝政;设立军机处;设立南书房(举2例)(4分)(3)模式:第一种:众设宰相,分化相权。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互牵制、监督宋
17、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4分)第二种:在正式行政体制外设非正式机构。汉武帝时的“中外朝制度”;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置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4分)(4)认识: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新发展完善;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由分权政治向集权政治转变;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巩固加强。(2分)27.答案:(1)表现: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限制国王权力。(或答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3分)(2) 矛盾: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举2例)(4分)方法:中央与地方:采用联邦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大州与小州:设参众两
18、院。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南方与北方:南方黑奴按3/5折算计入人口比例(或承认奴隶制度)。(答出任意两个方面即可)(4分)(3) 君主是实,立宪为虚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4分)(4)政治更加民主化(言之有理即可)(2分)28.(1)过程: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分)(2)成果:A.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促使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并“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B.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C.国共合作推动下的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的胜利等(举2例)(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