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人教安徽版 八年级下核舟记第 1 1课答 案 呈 现习题链接112233A4455知能优化测验温馨提示:点击进入讲评66779910101111C1212131388D答 案 呈 现习题链接综合技能提升141415151616答 案 呈 现习题链接核心素养专练17171818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八分有奇()二黍()许石青糁()之箬()篷矫()首昂视峨冠()多髯()诎()椎()髻壬()戌()篆()章jshsnrujiogunrnqchurnxzhun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罔不因势象形因:_(2)八分有奇奇:_(3)中峨冠而多髯者峨:_(4)佛印绝类弥勒类:_(
2、5)珠可历历数也历历:_ 顺着、就着零数、余数高像分明的样子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义与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能以径寸之木B.箬篷覆之C.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D.石青糁之【点拨】A 项中的“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其他三项中的“之”都是代词。A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左手倚一衡木“_”同“_”,_。(2)为字共三十有四“_”同“_”,_。衡横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相对)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义词。(1)为宫室、器皿、人物_中轩敞者为舱_(2)高可二黍许_珠可历历数也_(3)东坡右手执卷端_其人视端容寂_为可端动词
3、,做,这里指雕刻动词,是副词,大约助动词,可以名词,东西的一头,文中指右端形容词,正、直6.原创 指出表格句子中的画线词语属于哪种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句子活用现象释义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_ _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 _居右者椎髻仰面_ _名词作状语用箬篷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名词作动词梳着形状像椎的发髻7.用课文原句填空。(1)“核舟”的主题是“_”。(2)第一段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 湛 的 句 子 是:_,_。(3)作者对核舟技艺发出赞叹之情的句子是:“_!”大苏泛赤壁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技亦灵怪矣哉 8.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4、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中/轩敞者/为舱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点拨】D 项,“虞山”是山名,这里用来代指常熟,“王毅”是人名,“叔远”是字,“甫”是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故该句正确的朗读节奏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是因为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B.文章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先总述,然后按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具体说明,最后归纳总结。CC.本文在小中寓大,善于将动态人物静态化,表现出舟中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于精细微小处绝不马虎了事
5、,展现刀笔之神。D.文章结尾统计核舟上所刻的人、物、文字的数量等,又以“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使人们感到这件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同时能够突出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点拨】C 项有误,文章中是“将静态人物动态化”,而不是“将动态人物静态化”。故选C。二、课内阅读阅读核舟记,完成下面的题目。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水波不兴兴:_(2)其两膝相比者比:_(3)东坡右手执卷端执:_(4)若听茶声然若然:_起靠近持,握好像的样子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2)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抬头仰
6、望,神情跟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12.核舟记中,苏东坡、黄鲁直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_”的动作和“_”的神态看出来;从对佛印的神态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具有_的性格特点。左手抚鲁直背如有所语示例:豁达开朗13.核舟记中的哪些内容体现了王叔远的高超技艺?请简要概括。能将一个长八分多一点儿的桃核刻成舟;核舟的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船舱的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字;能将核舟上的人物雕刻得栩栩如生,各具情态,等等。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43页第14-16题。2023山东德州月考改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能以径寸之木径:_(2)如有所语语:_(3)长五分许许
7、:_(4)近滩维一小舟维:_直径说话大约用绳拴着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山顶月亮昏暗呈半圆形,夹杂着几颗星星。16.说说两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两文主体部分都采用空间顺序介绍雕刻品,且都是先写整体后写局部;两文都观察细致、语言描写生动形象。【点拨】由【甲】文中的“船头中居右居左”和【乙】文中的“全核核侧”等可知,两文主体部分都采用空间顺序介绍雕刻品,且都是先写整体后写局部;由【甲】文中的“东坡右手执卷端如有所语”和【乙】文中的“近滩维一小舟,蓬窗短舷间
8、,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等可知,两文都观察细致、语言描写生动形象。17.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假如你是该奖项评奖的评委,请从下面的图片中选出一件你认为最能代表民间传统工艺特色的物品,并简要阐明你的理由。图A:核雕图B:皮影图C:刺绣图D:剪纸我选图_,理由:_我选图_,理由:_皮影是民间工艺品,是皮影戏的道具,皮影的身上有若干关节,由数根棍杆操纵,能表演各种动作,形象优美。示例一:A 核雕是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雕刻成的工艺品。核雕艺术表现了古代工艺的高超技术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示例二:B 我选图_,理由:_我选图_,理由:_示例三:C 刺绣就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出,以绣迹构成图案。刺绣历史悠久,技法多,用途广泛,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示例四:D 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剪纸艺术运用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18.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及对联的基本要求补写出下联、上联。(1)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下联:_(2)上联:_下联:奇巧人神技雕核舟示例:摹泛舟者雅致神情示例:多髯公怡情泛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