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选修,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哲学与世界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关于二者关系说法中,正确揭示出二者区别的是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零散的,而哲学则是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哲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符合题意,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来看,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一般人
2、的世界观是自发的、零散的,而哲学则是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说法错误,世界观与哲学不能等同,不能说世界观就是哲学;不合题意,世界观和哲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这是哲学与世界观的联系,而不是区别。故选:A。2.知名华裔天文学家林潮最近向大家分享了他的推测未来几十年,人类很可能会发现地外生命迹象。从哲学的基本问题来看,这主要体现了A. 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等相关知识。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两个方面,林潮的推测
3、只是体现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A排除。B:材料不是关于世界本源问题的体现,即材料没有体现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B错误。C:题目指向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指向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不符合题意。D:林潮推测,未来几十年,人类很可能会发现地外生命迹象,这反映的是思维对存在的反映问题,体现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点睛】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4、,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注意: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不等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不等于哲学的基本问题。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下列观点中,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的是A. 物是观念的集合B.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C. 气者,理之依也D.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答案】C【解析】【详解】A不合题意,“物是观念的集合“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B不合题意,“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属于客观唯心主义;C符合题意,“气者,理之依也”认为世界的
5、本原是气,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不合题意,“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把上帝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选:C。4.“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天地合而万物生”。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 看到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 承认了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C. 强调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D. 坚持了朴素的辩证法与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A不合题意,“看到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B不合题意,材料内容没有涉及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C不合题意,“强调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D符合题意,“世界是一
6、团永恒的燃烧的活火”“天地合而万物生”都否认了世界是神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且两种观点中的“燃烧的活火”、“万物生”都认识到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因此都坚持了朴素的辩证法。故选:D。5.一位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位做粗活的工匠。这句话表明(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哲学可以替代具体科学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位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位做粗活的工匠,这句话表明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
7、的指导,正确且符合题意;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哲学不能替代具体科学,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联系: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是对其概括和总结, 并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6.“创客”,是指出于兴趣和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变为现实的人,人能产生各种创意,是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A. 客
8、观物质性B. 直接现实性C. 主动创造性D. 社会历史性【答案】C【解析】【详解】人能产生各种创意,是因为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除了反映客观世界的现象等,还能自己创造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C项符合题意;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意识不具有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ABD项均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点睛】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意识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能够根据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
9、之物。7.诗句“无风花犹落,无雨絮自飞”所包含的哲理,下列表述最确切的是任何物质形态都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的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事物运动是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无风花犹落,无雨絮自飞”的大意是没有风,花朵到了时节就会凋落,没有下雨,柳絮就会纷飞,这说明任何物质形态都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故符合题意;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故错误;事物运动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错误。故选A。8.要想解决贫困地区的代际传递惯性,必须以文化改变思想,以思想带动技能培训,以技能培训提升谋生本领,以
10、谋生本领推动贫困地区脱贫工作。这体现了A. 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B. 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C.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D. 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以文化改变思想,以思想带动技能培训,以技能培训提升谋生本领,以谋生本领推动贫困地区脱贫工作强调了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具有能动性,故B符合题意;选项AC与题意不符,不选;D错误,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故本题答案为B。9.“医生,不打针,行不行呀?”一句话,道出了多少病人的心声。研究人员公布了一款新科研成果无针头注射器。它是一种喷射注射器,在没有针头的情况下,利用高速压力能够令药物穿透皮
11、肤打进身体内,这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识,是喷射注射系统技术的重大改进,能让患者告别打针之痛。这一事例说明了实践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认识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发展 基于实践的认识发展是循环往复的A. B. C. D. 【答案】C【解析】无针头注射事例说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正是实践中有解除打针痛苦的迫切要求,才促使人们去探索和研究,研制出无针头注射器,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项符合题意;正确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错误认识对实践活动具有阻碍作用,项说法错误;基于实践的认识发展是无限发展的,但不是循环往复的,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点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12、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10.作为一名公民,要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出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及时举报,坚决不做网络谣言制造者的“帮凶”。这是因为谣言违背了A. 真理的具体性B. 真理的多样性C. 真理的条件性D. 真理的客观性【答案】D【解析】【详解】A:真理具有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网络谣言任何时候都是谬误,与真理的具体性无关,A
13、不合题意。B: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的多样性说法错误,排除B。C:真理具有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网络谣言任何条件下都是谬误,与真理的条件性无关,C不合题意。D: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谣言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1.“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伤风
14、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们近日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医学家和患者的真理是各不相同的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可能相互转化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客观物质,谬误是一种错误意识A. B. C. D. 【答案】C【解析】“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体现了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条件和范围,体现了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可能相互转化,两项符合题意;人们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但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选项说法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观点错误;真理是正确的认识,谬误是错误的认识,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1
15、2.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侯(一侯为5天)“一侯雷始收声;二侯蛰虫坯户;三侯水始涸。”这意味着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三侯”现象表明A.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B. 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C. 认识事物应基于人的主观需要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A表述错误。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三候”现象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B符合题意。认识事物应从客观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人的主观需要
16、出发,C错误。“三候”现象不能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3.将改革进行到底强调,中国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论调主要说明( )A. 肯定和否定的统一B. 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 整体和部分的统一D.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载体;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中国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体现了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体现了物质和运动的统一,故D正确。材料没体现肯定和否定的统一,运动和静止的统一,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排除ABC。故本题选D。14.各地在实行“河长制”过程中,做到一
17、段一长,分段负责,又以全局观念统领,从全流域出发,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系统推进河湖保护和生态环境整体改善。材料说明()坚持全面的观点,综合把握主流和支流关键部分的功能有时会决定整体的功能要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A. B. C. D. 【答案】B【解析】选项“综合把握主流和支流”的表述与题意无关。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材料表明了要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故入选。选B。点睛: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
18、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是指原来作为整体的事物,相对于更高层次的系统来说,它又成了部分;原来作为部分的东西,相对于更低层次的系统来说,它又成为整体15.我国高铁网宛如一条金线带,将各个经济圈串联起来,拉近了地域间时空的距离,改变着中国的经济版图。在高铁网络逐步形成的同时,互联网也成了支撑整个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而高铁网和互联网的交织,更是促进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加快了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这告诉我们: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与自在事物相比,人为事物的联系更能促进
19、事物发展高铁网和互联网的同一性寓于二者的斗争性之中要学会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而高铁网和互联网的交织,更是促进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加快了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这表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正确且符合题意;我国高铁网宛如一条金线带,将各个经济圈串联起来,拉近了地域间时空的距离,改变着中国的经济版图,这告诉我们要学会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正确且符合题意;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不能说哪一个更能促进事物发展,说法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16.20
20、17年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由于( )正确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认识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精神的力量可以创造出物质的力量 量变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A. B. C. D. 【答案】B【解析】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由于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量变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适合题意;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错误的;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是
21、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17.2018年3月,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作为全球最重要贸易通道上的超大型桥梁,它将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地区的持续繁荣和稳定,促进珠江两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有港珠澳大桥建成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着眼于整体,促进港珠澳地区协同发展港珠澳地区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密切了珠江两岸的联系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将会提升综合竞争力,保持经济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体现出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密切了珠江两岸的联系,题肢说法正确;港珠澳大桥将港珠澳三地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实
22、现发展,说明了要着眼于整体,促进港珠澳地区协同发展,题肢说法正确。题肢是唯物论观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港珠澳地区的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题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本题选择B选项。18. 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这句话说明了(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符合题意,“不断地尝试失败,不断
23、地尝试成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表述有误,注重量的积累,不一定能实现质变;符合题意,“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体现“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之意表述有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的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因此不能说质变比量变更重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19.微公益,顾名思义,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从而达到行小善聚大爱的社会公益效果。下列选项与微公益蕴含哲理一致的是()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量变和质变
24、的辩证关系的知识。选项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排除;选项符合题意。选项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20.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讲话中引用古语名句,这些古语名句蕴含着深刻哲理。下列对古语名句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以细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重视量的积累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树立正确的意识。A. B. C. D. 【答案】B【解析】选项错误,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以细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原理。选项错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
25、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体现了重视量的积累的道理;故入选。选B。21.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材料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
26、全面发展。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符合题意。: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从唯物论角度分析,不合题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22.扁担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矛盾的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前提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生活充满信心A. B. C. D. 【答案】B【解析】扁担两头的重物是相互依赖的,失去一方,就会破坏平衡,使扁担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漫画侧重于强调扁担两头是相互依赖的,即强调了同一性而没有强调斗争性,不选,正确;“卸去它另一头的重物”就会打破平衡,扁
27、担就不会对人起到应有的作用,这说明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正确;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点睛】矛盾的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前提是指:同一性是以矛盾双方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如果没有这种差别与对立,就没有同一的必要。本题漫画并没有强调斗争性对于同一性的此种意义。23.美国一位智者的名言给债权人上了一堂课:“如果你欠银行100美元,你会有麻烦;但如果你欠银行1亿美元,有麻烦的是银行。”该智者的名言蕴含的哲理是()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质变的发生 承认矛盾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关键A. B. C
28、. D. 【答案】A【解析】【详解】符合题意,不合题意,从“你会有麻烦”到“有麻烦的是银行”,涉及的是矛盾双方的问题,为评价事物,不涉及主次矛盾,排除,选;表述正确符合题意,由100美元到1亿美元导致麻烦的主体变化,体现了量变的积累引发质变;说法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正确认识事物的关键在于尊重客观规律。故选:A。24. M中学不惟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该校的评价实践表明具
29、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矛盾特殊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该校在评价学生时做到有针对性地评价,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选项符合题意;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有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之分,所以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在于学生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外部的评价,因此选项错误,不选;矛盾的普
30、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所以选项表述有误,不选;故选A。25.面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互联网公司、电商平台对传统银行核心业务的挑战,传统银行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并正以积极姿态迎接挑战。为此,传统银行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 在创新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推动传统银行业务发展解放思想,放弃传统,打造传统银行新业态树立创新意识,促进银行业转型升级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符合题意,材料表明,传统银行要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研究新情况,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促进银行业转型升级;说法错误,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而不是“在创新的基础上继承传统”;说法
31、错误,对于传统要辩证地否定,而不是直接放弃;故选B。二、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卡上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4题,共50分)2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实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从需求侧看,“美好生活”日益多样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方面,而且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需求;从供给侧看,虽然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实现质的飞跃,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仍然不能满足13亿多人民对不同产品结构和各种服务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
32、对新时代、新需求,某省政府广泛调研,出台政策。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产品质量和性能提升,更好地满足中高端需求;通过促进公平、振兴乡村、协调区域,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障民主、宣扬法治、发展文化,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在更多领域得到满足。坚持在发展中满足群众需求,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作出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的唯物论依据。【答案】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要矛盾的转化正是从我们国家变化了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主要矛盾的转化这个判断的提出,既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又尊重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社会
33、主要矛盾转化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更好地解决矛盾,促进社会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实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辩证唯物论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做出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的唯物论依据,属于原因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辩证唯物论,主要包括: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然后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上述知识,按照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的顺序答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34、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因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新时代、新需求,某省政府广泛调研,出台政策,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在更多领域得到满足。坚持在发展中满足群众需求,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这是因为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转化这个判断的提出,既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又尊重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7.作为汉字鼻祖的甲骨文,内容涉及殷商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被称为中国古代乃至人类最早的“档案库
35、”。出于方便书写、易于识认等需要,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以“龙”字演变为例,见如图),简体字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文字,甲骨文的传承面临困境。2017年11月,甲骨文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这对甲骨文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解读汉字的产生和演变。【答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汉字是对不同时代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汉字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
36、人们对汉字形态演变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不断创新其形式以利于沟通与交流。【解析】此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相关知识。此题要求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解读汉字的产生和演变。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从设问的指向性看,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考查方向,学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汉字是对不同时代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能动反映,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汉字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也是时代发展 的产物,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对汉字形态
37、演变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不断创新其形式以利于沟通与交流,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点睛】政治解答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讲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
38、二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自古以来,汉字就是东亚的通用文字,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都曾经长期使用汉字。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下,“汉语热”又在世界兴起,在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还表演了背唐诗和唱中文歌曲节目。“汉语热”或为全球潮流,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合作交流的增加。二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魅力无穷。中国儒家传递“和”文化,讲究“以和为责”“以和为美”,强调“和则强、孤则弱”“一
39、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华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和而不同、多元包容的价值观,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民众的共鸣和认同。三是政府层面积极推进各种艺术节、旅游年、国家年等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深入。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说明“汉语热”的兴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相互关系。【答案】联系是普遍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助推了“汉语热”的兴起,而“汉语热”又增强了中华文化软实力。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汉语热”兴起实属必然。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文化本身
40、的魅力及文化交流活动,为“汉语热”的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汉语热”的兴起又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说明“汉语热”的兴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相互关系。本题知识要求和问题指向都很明确,解答时可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等知识,说明“汉语热”的兴起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有直接的联系,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文化本身的魅力及文化交流活动,为“汉语热”的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而“汉语热”的兴起又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点睛】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
41、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2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
42、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应该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答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解析】【分析】本题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矛盾分析法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应该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矛盾的观点内容比较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调动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等知识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