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语文:《流动的画》说课稿.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5175 上传时间:2025-10-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流动的画》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流动的画》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流动的画》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语文:流动的画说课稿尊敬的专家、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流动的画。它是一首充满了款款深情,又蕴藏着浓浓童趣的小诗。诗中,“我”坐在车窗边观赏祖国大地,美丽的“画”是流动的,“我”的情感也随之灵动!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流动的画,热爱祖国。诗歌文质兼美,语言形象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很适合儿童欣赏和朗读。我从三个方面来向大家汇报: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一、教学理念根据教材的特点,其字里行间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审美资源。因此,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我把引导学生审美作为重点,把这节语文课上成一堂美的欣赏课。“让诗教永驻语文课堂”,这就是我教学设

2、计的主导思想。我的想法是:1、落实“读”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2、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为学生创设一个“书声琅琅”的课堂氛围,让他们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置教学目标:1、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读通、读顺、读美课文,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2、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感悟到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培养语感。3、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祖国的美好河山。教学重点通过落实“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美”。教学方法我主要采用“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自

3、主性学习。在整堂课中,力求做到:(课件显示:过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参与;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难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探究;朗读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评价;诗歌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感悟。)三、教学过程1、读出诗歌的形,披文入境发现美(课件显示)“读出形”即让学生通过读,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描绘的形象,发现诗歌的美。这个环节通过3步来实施:“猜谜激趣,读题质疑”;“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观画说景,感自然美”。上课一开始,我用了一首优美的关于“画”的谜语诗。(课件演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样,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水到渠成地引入新课学习、探究。接着,让学生通过三次自读(课件显示:一读,自主解决课题质疑;二读,自主合作学习生字;三读,合作探究新的质疑),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利用课件“活化”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课件演示:车窗外不断变换的美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再结合诗歌中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在头脑中唤起诗歌描绘的形象,读出诗歌的“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