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可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仅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C病毒、细菌和小鼠均可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都可以观察到2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3(2017南通中学调研)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O(体细胞内只含有1条性染色体X)的果蝇,表现为雄性不育,用红眼雌果蝇(XRX
2、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体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 (记为“W”)。为探究W果蝇出现的原因,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将W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理。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出现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B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C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rO,是由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引起的D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rY,是由基因重组引起的4以下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育,但是其变异能遗传给后代BDN
3、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C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变为AaB,此种变异为染色体变异D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5许多化学药剂可以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野生型水稻用甲磺酸乙酯(EMS)处理获得雄性不育突变体,且雄性不育基因与可育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判断雄性不育基因的显隐性最简便的方法是让该突变体自交B若让EMS处理导致基因多个碱基对缺失,引起的变异为基因突变C若让该雄性不育突变体再经人工诱变则不能恢复为野生型D若该雄性不育突变体为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雄性不育基因为显性基因6
4、基因型为AaBb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二倍体动物,可以产生下图中各种基因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此动物的睾丸中能同时找到基因型为AaBb、AB、Ab、aB和ab的细胞B与过程、相比,过程特有的现象是产生了新基因C、过程产生的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D过程结果产生的原因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7玉米(2n20)雌雄同株异花,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如图)。科学家利用玉米染色体的特殊性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A图中结构异常的染色体的变异来源属于基因重组B玉米单倍体基因组中含11条染色体上的基因C图中所示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发生联会D若图中所示的亲本杂交,F1有四种表现型且出现了表现型为无色蜡质的个体,说明初级精母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不考虑基因突变)8在自然界中,生物变异处处发生,下面是几个变异的例子: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突破“死亡”的界限,成为“不死性”的癌细胞;某杂合的红花植株(RrYy),产生了基因型为rryy的白花植株后代;R型活细菌在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后转化为S型活细菌;某同卵双胞胎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
6、上述四种变异的来源依次是()A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重组、环境改变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环境改变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环境改变二、多项选择题9(2016泰州模拟)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
7、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10果蝇灰体对黄体为显性,相关基因E、e位于X染色体上。用X射线处理一只灰体雄蝇,然后将其与黄体雌蝇杂交,数千只子代(F1)中出现一只灰体雄蝇。检测发现,这只灰体雄蝇Y染色体上多了一段带有E基因的片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亲代灰体雄蝇变异发生在胚胎时期B实验结果说明突变具有低频性CF1中灰体雄蝇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DF1灰体雄蝇与黄体雌蝇交配,后代雄蝇都是灰体三、非选择题11一只红眼雄果蝇(XBY)与一只白眼雌果蝇(XbXb)杂交,子代中发现有一只白眼雌果蝇。分析认为,该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注:控制某
8、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胚胎致死;各类型配子活力相同)(1)甲同学想通过一次杂交的方法探究其原因,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实验步骤:_;_。结果预测:.如果_,则为基因突变;.如果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2)乙同学认为可以采用更简便的方法验证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乙同学的方法是_。12棉铃虫是一种夜蛾类昆虫,对农业危害很大,其性别决定为ZW型。棉铃虫幼虫体色由一对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B/b影响。科研人员用雌性褐色棉铃虫(甲),雄性黄色棉铃虫(乙),雌性黄色棉铃虫(丙)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每组实验重复多次):组别亲代F1表现型F1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所得F2表现型及比例实验一甲乙幼虫全
9、褐色褐色黄色31(雌雄个体均一样)实验二乙丙幼虫全黄色褐色黄色313(雌雄个体均一样)(1)由实验一得出,体色性状中褐色对黄色为_性。由实验二得出,幼虫体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_定律。(2)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_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_。F2代黄色棉铃虫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3)有科研人员重复实验一,并观察F1棉铃虫性染色体组成,发现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为ZWW型的个体,这种变异属于_变异,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_。13某植物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花的颜色有红色和蓝色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科研人员对不同类型花色的两种植株进行如下研究:第一步:用红花植株与蓝
10、花植株进行杂交第二步:分别进行处理第三步:待各组开花时,将第一、二组的F1分别自交,第三组所得到的植株授予蓝花植株的花粉第四步:统计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第一组:收获F1种子,进行正常萌发第二组:用高浓度亚硝酸盐溶液处理萌发的F1种子第三组:通过基因工程将H基因导入F1(Aa)的细胞,并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第一组:红花蓝花31第二组:红花蓝花11第三组:?(1)通过第一组可以判断出_是显性性状,红花的基因型有_种。(2)对于第二组出现的现象进行假设,你认为不符合该现象的假设是_。A部分F1种子的A基因突变为a基因B部分F1种子的a基因突变为A基因C基因突变导致部分雄配子死亡D基因突变导致部分雌配子死
11、亡(3)已知H基因能使该植物开黄花,并且H和A或a共存时,A或a基因均不表达。通过研究第三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推知基因在细胞中存在的位置有3种情况:若第三组子代_,则H基因插入位置属于第1种情况;若第三组子代_,则H基因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情况;若第三组子代_,则H基因插入位置属于第3种情况。答案精析1C交叉互换可以导致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重组,A错误;染色体变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其他代谢过程中,B错误;病毒、细菌和小鼠都具有遗传物质,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而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D错误。2C染色体中DNA
12、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染色体变异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而基因突变不可以,B错误;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了某一片段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了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变异,C正确;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D错误。3C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A错误;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出现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B错误;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XrO,由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引起的,C正确、D错误。4B5B由于雄性不育个体不能产生雄配子,所以无法自交产生后
13、代,A错误;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若让该雄性不育突变体再经人工诱变可能恢复为野生型,C错误;由于雄性不育基因与可育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突变后,显性的可育基因随着那段染色体的缺失而消失了,则剩下的是隐性的不育基因,D错误。6D7C图中结构异常的染色体多出来的片段来自于非同源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玉米是雌雄同体的二倍体生物,没有性染色体,且体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所以其单倍体基因组为10条染色体上的基因,B错误;图中所示的母本的两对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所以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
14、因所在的染色体可发生联会,C正确;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双亲都能产生cwx的配子,说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D错误。8A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突破“死亡”的界限,成为“不死性”的癌细胞,是由于相关基因发生了突变;杂合的红花植株(RrYy),产生了基因型为rryy的白花植株后代,是由于发生了基因重组;R型活细菌在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后转化为S型活细菌,类似于转基因技术,其原理属于基因重组;同卵双胞胎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9AD10BCD数千只子代(F1)中出现一只灰体雄蝇,所以突变
15、应该发生在灰体雄蝇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A错误;数千只子代(F1)中出现一只灰体雄蝇说明突变具有低频性,B正确;灰体雄蝇Y染色体上多了一段带有E基因的片段表明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C正确;灰体雄蝇Y染色体上多了一段带有E基因的片段,会把Y染色体传递给雄蝇,雄蝇都是灰体,D正确。11(1)实验步骤:这只雌果蝇与正常红眼雄果蝇交配观察并记录子代中的雌雄比例结果预测:.子代中雌雄11.子代中雌雄21(2)用显微镜检查该白眼雌果蝇细胞中的X染色体形态解析(1)本题实质就是需要鉴定偶然出现的这只白眼果蝇的基因型,通常选择杂交的方法,即选择一只正常的红眼雄果蝇(XBY)与该果蝇(XbXb或者XbO)进行
16、交配,观察并统计子代果蝇的性别比例。结合题干信息“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胚胎致死;各类型配子活力相同”,如果子代中雌雄比例为11,则为基因突变;如果子代中雌雄比例为21,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2)要采取比杂交方法更简单的方法进行鉴定,可取这只白眼果蝇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其X染色体的形态,如果X染色体形态正常,说明是发生的基因突变;如果不正常,说明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变异。12(1)显自由组合(2)BAABB3/13(3)染色体(染色体数目)褐色棉铃虫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W染色体不分离,形成WW型的卵细胞(配子),与含Z的精子结合,形成ZWW型个体。解析(1)全褐色的杂交
17、后,子代出现了黄色,说明黄色是隐性性状,所以全褐色对黄色是显性性状。由实验二的结果是16的变形,说明这对性状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由实验二中的褐色黄色为313,说明B基因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由题意分析可知褐色基因型应是A_bb,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确定甲应是AAbb,乙应是aabb,丙应是AABB。F2中黄色中纯合子的比例是3/13,因为原本的16种结合方式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每种表现型中只有1个纯合子。(3)出现了ZWW型的个体说明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最可能的原因是母方即褐色棉铃虫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W染色体不分离,形成WW型的
18、卵细胞(配子),与含Z的精子结合,形成ZWW型个体。13(1)红色2(2)B(3)黄花蓝花11红花蓝花11红花黄花蓝花121解析(1)通过第一组F2中表现型及其比例红花蓝花31可知,红花对蓝花为显性性状。红花的基因型有2种,即AA和Aa。(2)由于全部种子都不突变,则F2结果应为红花蓝花31,若F1种子(Aa)有部分突变为(AA),则自交结果一定是红花占的比例更大,绝不可能二者为11,所以B选项不可能。(3)结合题意:若为第1种情况,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Ha11,则F2基因型为1AaH1aa,由于H存在时,A或a基因均不表达,所以测交得到F2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黄花蓝花11;若为第2种情况,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aH11,则F2基因型为1Aa1aaH,由于H存在时,A或a基因均不表达,所以测交得到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黄花11;若为第3种情况,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HaHAa1111,则测交得到F2基因型为1AHa1aaH1aa1Aa,由于H存在时,A或a基因均不表达,所以F2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