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专题十一 水利工程建设的评价 基础自查1可行性评价水利工程建设可行性评价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下面从有利方面分析如下。(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条件和工程条件。自然条件具体内容资源条件(水能丰富程度)落差大,水能丰富流量大,水能丰富工程条件峡谷河段,筑坝工程量小地质基础好,安全性好(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条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工程条件:移民少,淹没农田少,生态破坏小,有利于工程实施。2影响评价水利工程影响评价可从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评价。有利方面侧重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利方面侧重于对环境和社会方面的不利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经济效益:产生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
2、效益。生态效益:防洪、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质上游地区(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方法技巧 水利工程建设的评价方法首先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又有弊;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即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实例分析以尼罗河上的阿斯旺
3、大坝的修建为例:(1)积极的影响: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提高了尼罗河灌溉、防洪、发电、养殖、航运等综合效益。(2)消极的影响: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地肥力下降。河口外海域内的沙丁鱼因失去饵料而迁往地中海北部。尼罗河下游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而后退。考法体验1灵渠,古称秦凿渠,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图中陡门是在南、北渠上用于壅高水位,蓄水通航,设陡距离近的约60米,远的2千米。水涵,设于堤内,块石砌筑,用于放水灌溉。读灵渠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从小天平将湘江水引入南渠,又在泄水天平回到湘江,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能
4、反映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B回补湘江水量C灌溉南渠与湘江之间小部分农田D主要防止南渠泥沙淤积问题(2)灵渠北渠和湘江同向流动,很多人觉得北渠完全可以不修,直接利用湘江古河道,对其功能解释合理的是()A主要是为了灌溉北渠周围的大部分农田而修建B中国古代为讲究对称性而修建,反映中国古代工程设计中的艺术灵感C降低坡度,减缓流速,利于行船D战时备用通道,防止湘江航道太繁忙而修建(3)图中北陡与湾陡之间的坡度变化为K,湾陡与晒禾陡之间坡度变化为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KT BKTD无法判断解析:第(1)题,泄水天平主要功能是泄水,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进水太多的问题;也说明湘江进入南渠的水量不
5、稳定,可能在某些季节或年份来水量太大,为减轻南渠洪水压力而要泄水。而河流水量补给水源为降水,则能体现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故A正确。第(2)题,由材料可知,灵渠初期最主要的功能是运输,则A、B错误;同时北渠与湘江故道相比,可推测北渠因更弯曲而长度更长、流速更慢,而利于行船,故C正确。第(3)题,由材料可知,图中陡门是在南、北渠上用于壅高水位,蓄水通航,因此陡就是今天的船闸;为减小河段落差,保证行船安全,坡度变化大的河段设陡距离较近,而坡度小的河段设陡距离较远。图中北陡与湾陡之间的距离比湾陡与晒禾陡之间的距离小,故KT。答案:(1)A(2)C(3)C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通济堰
6、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碧湖镇堰头村,是该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目前还在使用中。整个系统由拱形大坝、通济闸、石函、水渠、分水闸及湖塘等组成,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干渠始于拦水大坝北端的通济闸,干渠上分凿出大小支渠、毛渠321条,蜿蜒穿越整个碧湖平原,还配以众多的湖、塘、水泊与支、毛渠相通,使平原上的农田得以旱涝保收。通济堰上建造有一座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让泉坑溪溪水从桥面上通过,渠水从桥下穿流,两者互不相扰,使渠水畅通无阻,不需年年疏导,充分显示了当时设计、建筑的高超水平。(1)简述通济堰干渠设计的优点。(2)分析通济堰上建造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的原
7、因。(3)该工程建设时除分凿支渠、毛渠外,还配以众多的湖、塘、水泊与支、毛渠相通。分析其主要作用。(4)指出通济堰对发展当地农业的积极影响。解析:本题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浙江省丽水市碧湖镇堰头村通济堰为情境,考查水利工程建设及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第(1)题,可以从沿线地形、地势和对农业影响的角度回答其优点。引水线路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是工程量大小和能否自流;注意图中干渠线路穿过平原且与河流流向一致等信息。第(2)题,通济堰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的设计和建造开创了水利工程立体分流系统的先例,避免了因山洪暴发时大量沙砾冲泻而下,淤塞渠道,影响灌溉效益的问题。第(3)题,“众多的湖、塘、水泊与支、毛渠相
8、通,使平原上的农田得以旱涝保收”,既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又可以调节季节性水量。第(4)题,通济堰对发展当地农业的积极影响可以从扩大灌溉面积、减少水旱灾害、增加水域面积等方面回答。答案:(1)沿线地区地形平坦,工程量较小;利用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势,渠水可自留;穿越整个碧湖平原,有利于扩大灌溉面积;农田排水顺地势流入大溪,避免农田积水。(2)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泉坑溪溪水横贯通济堰渠道,雨季时易暴发山洪,山洪挟带大量泥沙和砾石冲泻而下,淤塞渠道,使堰水受阻,影响灌溉效益,需经常疏通;通过建造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可让泉坑溪溪水从桥面上通过,渠水从桥下穿流,两者互不相扰,从而避免沙
9、石堵塞堰渠,使渠水畅通无阻,不需年年疏导。(3)灌溉网络纵横交错,合理分布,扩大耕地灌溉面积;用于调节季节性水流量,可蓄水、排洪、抗旱。(4)扩大耕地灌溉面积;减少旱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依托湖、塘、水泊等水面,可发展渔业。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新疆的坎儿井是人工开挖可自流引水的古代水利工程(图1)。它由竖井、一定纵坡的暗渠(含集水段与输水段)、地面输水的明渠道和储水用的涝坝等部分组成(图2)。单井总长约16千米,竖井总数40200眼,首部竖井深一般2550米。近几十年来,地下水超采导致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坎儿井水量衰减或干枯等现象威胁绿洲。(1)说明坎儿井选址应具备的地
10、形条件及原因。(2)坎儿井水冬季不断流,试分析其原因。(3)依据图示,指出绿洲相对于坎儿井的位置关系,并说出其优势。(4)面对水资源短缺的现象,有人提议:在冲(洪)积扇上部修筑拦洪设施,并在集水段其地下水位以下,横向修建一条“井井相连”的地下集水廊道,最后在输水端布设控水阀。简要阐述这些措施分别达成的直接效果。解析:第(1)题,结合剖面图,坎儿井由竖井、一定纵坡的暗渠(含集水段与输水段)、地面输水的明渠和储水用的涝坝等部分组成,选址应具备的地形条件是应具有一定坡度且起伏较小,便于自流引水,且利于减轻竖井开挖工程量。地质条件需土质疏松、透水性好,便于人工开挖,且利于地下水流通汇集。第(2)题,坎
11、儿井分布在西北干旱区,主要是地下水补给,水源较稳定。通过暗渠输送水流,受大气影响小,水温相对较高,不结冰。所以冬季不断流。第(3)题,读图,绿洲位于坎儿井下游末端,即涝坝下游。优势是绿洲靠近涝坝,明渠提供的水源充足。结合图示地形坡度,绿洲位置可自流引水。绿洲位于下游末端,利于避免产业活动产生的污水污染井水。第(4)题,达成的直接效果有:夏季高山冰雪融水与山地降水丰富,拦洪设施可增加下渗水量(提升地下水位);集水廊道形成地下水库,增大地下水调蓄能力;农业生产用水季节变化大,经控水阀调控可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答案:(1)地形:应具有一定坡度且起伏较小。原因:便于自流引水与减轻(竖井)开挖工程量。(2)地下水补给,水源较稳定;冬季,地下水水温相对较高,不结冰且蒸发少。(3)位置关系:位于坎儿井下游末端(涝坝下游)。优势:(靠近涝坝)水源充足;可自流引水;避免产业活动污染井水。(4)夏季高山冰雪融水与山地降水丰富,拦洪设施可增加下渗水量(提升地下水位);集水廊道形成地下水库,增大地下水调蓄能力;农业生产用水季节变化大,经控水阀调控可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