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914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B部)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一年级2020年3月份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人的身高与体重B. 兔的长毛与短毛C. 白毛的猫与黑毛的狗D. 棉花的细绒和长绒【答案】B【解析】人的身高与体重,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兔的长毛与短毛,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B正确;白毛的猫与黑毛的狗,属于两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棉花的细绒与长绒,细绒指绒的粗细,长绒指绒的长短,不是同一性状,D错误。2. 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中都有写有D或d的两种小球,并且各自的两种小球D和d数量相等的,这分别模拟的是A. F1的基因型是DdB. 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

2、等C. F1产生的雌、雄配子都有D和d两种,且比例Dd=11D. 亲本中的父本和母本各自产生的D和d的配子11【答案】C【解析】【分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分离定律的内容是在杂合体进行自交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为1:1,产生的后代性状比例为3:1。【详解】A、F1基因型是Dd是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要证明的结论,A错误;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B错误; C、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中的D:d=1:1的两种小球,模拟的是:F1产生的雌、雄配子有D和d两种,并且比例是Dd=1

3、1,C正确;D、实验模拟的是F1产生的配子,而不是亲本中的父本和母本各自产生的配子,D错误。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 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B. 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C. 子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3:1D. 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是现象而不是实质,A错误;B.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

4、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B正确;C.子二代表现型的比为3:1,属于性状分离,C错误;D.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属于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进行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B。4.人体肤色的深浅受A 、a和B 、b两对基因控制(A 、B控制深色性状),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也相同。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子女可产生四种表现型B. 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C. 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占1/4D. 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答案】

5、C【解析】已知基因A 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子女中显性基因的数量可以是4个、3个、2个或1个,所以子女可产生四种表现型,A项正确;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肤色最深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B项正确;由于A和B及a和b均为同等程度控制皮肤深浅的基因,因此,AaBb与AaBB结婚后代子女中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子女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1/21/21/4、1/41/21/8,所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1/83/8,C项错误;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与亲代AaBb皮

6、肤颜色深浅一样子女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1/21/21/4、1/41/21/8,所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1/83/8,D项正确。5.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正交和反交实验增强了实验的严谨性B. 在花粉尚未成熟前对父本去雄C. 测交结果可反映F1产生的配子种类、数量及比例D. 孟德尔提出了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假设【答案】A【解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的正交和反交相互做为对照实验,增强了实验的严谨性,A正确。在花粉未成熟前应对母本去雄,B错误。测交结果可反映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但没有数量,C错误。孟德尔提出

7、的是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控制的,D错误。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 孟德尔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C. 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D. 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答案】D【解析】【详解】A、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表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不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A项错误;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中,B项错误;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33381(种),C项错误;D、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即与aabbcc

8、个体杂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2228(种),D项正确。故选D。【点睛】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 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7.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成功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B. 假说的核心是: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带有不同遗

9、传因子的两种配子C. 根据假说设计了测交试验并推理出相应结果D. 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以验证其假说【答案】D【解析】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利用多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都发现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这是他进行假说演绎提出的问题,A正确;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也就是等位基因要分开,进入不同的配子,两种雄配子数量相等,两种雌配子也相等,(而不是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这正是分离规律的实质,是假说的核心内容,B正确;测交实验是假说推理的验证,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是1:1,因为隐性个体只产生一种配子,所以F1产生了两种配子比例也是1:1,

10、证明了假说是正确的,C正确;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这属于确定提出的问题的真实性和广泛性,与假说演绎无关,D错误。8.在一个玉米的自然种群中,等位基因A、a控制高茎和矮茎,等位基因B、b控制抗病和感病,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其中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现选择高茎抗病植株自交,F1有四种表现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F1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比为3:1B. 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抗病对感病是显性C. F1高茎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D. F1抗病植株间相互随机传粉,后代抗病植株占8/9【答案】C【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而选择的高茎抗病植株自交,

11、F1有四种表现型,所以高茎抗病植株为AaBb,F1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应为31,A正确。因为子代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性状,而亲本的性状应是显性性状,所以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抗病对感病是显性,B正确。因为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所以F1高茎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错误。F1抗病植株有1/3纯合子,2/3杂合子,它们之间相互随机传粉,后代中不抗病植株占1/31/3=1/9,所以抗病植株占8/9,D正确。9.如图表示一个四分体的交叉互换过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B. a和a属于同源染色体,a和b属于非同源染色体C. 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

12、姐妹染色单体之间D. 四分体发生交叉互换的前提是同源染色体配对【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可知,图中表示四分体的交叉互换,该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详解】A. 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A错误;B. a和a属于姐妹染色单体,a和b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C. 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错误;D.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此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D正确。10.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的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

13、中一条染色体的行为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细胞核中均存在 DNA 的加倍B.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均存在胞质分裂,核 DNA 数减半D. 若受精卵中有 12 对同源染色体,则其分裂过程形成 12 个四分体【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表示染色质的复制,表示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表示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详解】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细胞核中均发生DNA 的复制,结果使DNA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过程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

14、确;过程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均存在胞质分裂,核 DNA 数减半,C正确;受精卵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形成四分体,D错误。1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同源染色体联会B. 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C. 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 某二倍体动物正常分裂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

15、准确判断各选项中的行为发生的时期,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详解】A、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A正确;B、在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可能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或YY的精子,因此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YY或XXX的后代,B错误;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所含染色体数目应该是

16、4的整倍数,若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正确;D、初级精母细胞只含有一条Y染色体,若某二倍体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D正确;故选B。1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 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D. 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答案】B【解析】【详解】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有的基因位于线粒体或叶绿体的DNA上,A错误;摩尔根和他的学生通过实验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

17、因,C错误;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错误;13.判断下列有关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提出者是萨顿,证明者是摩尔根B. 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 摩尔根证明了控制果蝇红、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 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摩尔根将该果蝇和红眼雌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从这一实验他们推断,白眼基因是隐性的,亲代白眼雄果蝇是隐性纯合子,红眼雌果蝇是显性纯合子F1代的红眼果蝇相互交配产生F2代,F2代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是3:1,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

18、联系于是,摩尔根得推论,眼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详解】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正确;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摩尔根通过果蝇颜色杂交实验,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的,C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基因,D正确。【点睛】易混点:萨顿只是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推论,没有用实验证明;而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14.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

19、误的是A. 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C. 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D. 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详解】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A正确;同源染色体上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都含有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

20、,只能使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会自由组合,B错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时,间期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C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特点;识记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的概念,明确同源染色体上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都含有非等位基因;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5.关于下列几个重

21、要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 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A. 首次将一个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条特定染色体上B. 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 实验中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实现了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D. 的意义在于发现了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答案】B【解析】A. 首次将一个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条特定染色体上,A正确;B. 证明存在转化因子,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C. 实验中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实现了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C正确;D.

22、 的意义在于发现了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D正确。故选B符合题意。16.某一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已知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 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C. A、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 A、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答

23、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解答该题时要根据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判断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由于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因此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去掉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就是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关系,然后根据子一代配子的类型及比例判断A、B、C之间的位置关系。【详解】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 1: 1: 1,F1产生的配子为ABC:ABc:abC:abc=1: 1: 1: 1,说明F1产生的配子AB:ab=1:1,说明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正确。故选A。17.

24、甲病与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已知一对都只患甲病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一个只患乙病的儿子(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女儿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B. 儿子患病基因可能只来自母亲C. 近亲结婚会增加乙病的患病概率D. 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3/16【答案】A【解析】【分析】只患甲病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这对夫妇均不患乙病,而儿子患乙病,所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详解】将两种病分开进行分析:由于这对夫妇均患甲病,而女儿不患病,所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这对夫妇均不患乙病,而儿子患乙病,所

25、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但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无法判断。若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Bb,儿子的基因型为bb;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丈夫的基因型为XBY,妻子的基因型为XBXb,儿子的基因型为XbY;女儿正常,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对于乙病来说,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如果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是纯合子的槪率为1/2,A错误;儿子患病基因可能同时来自父母双方,也可能只来自母亲,B正确;乙病是隐性遗传病,近亲结婚会增加患隐性遗传病的槪率,C正确;如果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该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3/43/

26、16;如果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Y和AaXBXb,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l/43/43/16,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可以根据“有中生无为显性”判断甲病为显性遗传病,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判断乙病为隐性遗传病。18.在下列4个遗传系谱中(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亲本没有病而其儿子有病,可能是伴X隐性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A错误;B、双亲没有病而女儿有病只能是常染色体遗传病,B正确;C、父亲患病,其女儿患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也可能是伴X隐性也可能是常染色

27、体显性遗传病,C错误;D、母亲患病儿子患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显性遗传病也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19.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 -5与-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D. -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5和6正常但11号患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据此分析。【详解】A、由图示可知,-5与 -6不患病,而-1

28、1患病,所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A错误;B、不论该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伴性遗传病,-5均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正确;C、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5与-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若该病是伴性遗传病,-5与 -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C错误;D、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9与正常女性结婚,子代男女患病概率相等,D错误。故本题选B。20.下列有关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格里菲思在小鼠体内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 艾弗里分别提取S型细菌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通过R型细菌的体外培养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 赫尔希、蔡斯用35S和

29、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 艾弗里和赫尔希、蔡斯的实验思路都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各自的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A错误;B、艾弗里通过提纯、分离S型细菌的蛋白质、DNA、多糖等物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C、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了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并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了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然后,用被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去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选项中没

30、有指明是分成两组,C错误;D、艾弗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是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相同的,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其作用,D正确。故选D。21.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分子中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B. 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 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D. 双链DNA分子中,ATGC【答案】C【解析】【详解】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所以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故A错误;DNA分子中,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形成的磷酸二酯键,但是DNA分子左链的末端和右链的首端只连着一个

31、磷酸,故B错误;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所以每个DNA分子中,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数量都相等,故C正确;双链DNA分子之间的碱基配对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因此A+G=T+C,故D错误。【点睛】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由四种脱氧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形成,并且两条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DNA分子中,A=T、C=G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所以每个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的数量。22. 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

32、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正确的是A. b、c两段分别表示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B.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在LM段得以体现C. CD、GH及OP段染色体数目相同D. EF、KL段不存在染色单体【答案】D【解析】详解】图中a表示有丝分裂DNA数量变化,b表示减数分裂DNA数量变化,c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染色体数量变化,A错误。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GH段)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LM段表示受精作用,B错误。CD段包括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期,染色体数目经历了由2N到4N的变化;GH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期,染色体数目为2N;OP段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

33、为4N;综上所述,C错误。EF段包括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前期,KL段包括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和生殖细胞时期,两时间段都不存在染色单体,D正确。23.对下面5个图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和图3所示的细胞处于图5中的cd段;图1细胞可能会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B. 图2细胞中含有0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C. 图3产生的子细胞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图4细胞是图3细胞最终形成的子细胞D. 图5中bc段发生于细胞分裂的间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图1细胞正在联会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同源

34、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图2细胞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含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1;图3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所在的生物为雄性个体,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图4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经分裂,说明该细胞为配子,是图3细胞最终形成的子细胞。图5 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曲线图,其中bc段是由DNA复制导致的,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对应于图1和图3;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故选C。24.如图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图中

35、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分别来自于锥形瓶和试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要加入含32P的无机盐来培养大肠杆菌B. 图中A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偏低C. 若亲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腺嘌呤50个,3次复制需要胸腺嘧啶350个D. C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需要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参与【答案】A【解析】【分析】用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并搅拌、离心后,根据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可判断进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成分。【详解】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由于噬菌体已被标记,所

36、以其内不需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A错误;图中A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搅拌离心后出现在上清液中,所以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偏高,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偏低,B正确;若亲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腺嘌呤50个, 则胸腺嘧啶也是50个,所以3次复制需要胸腺嘧啶数目为50(23-1)=350个,C正确;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需要噬菌体的DNA作为模板,细菌的氨基酸作为原料,D正确。25.某果蝇种群只存在XBXb、XbY两种基因型,且雌雄比例为1:1。假设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率,该种群随机交配子一代中表现为显性的雄性果蝇占A. 1/3B. 1/6C. 2/9D. 4/9【答案】D【

37、解析】【详解】分析题意在雌果蝇中产生的配子原应有1/2XB和1/2Xb,雄性中应是1/2Xb,1/2Y,而因为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率,所以子雌性中可育的配子中XB占2/3,Xb占1/3,雄性中可育的配子中Xb占1/3,Y占2/3,所以随机交配后表现为显性的雄性果蝇基因型是XBY,占2/32/3=4/9,D正确,A、B、C错误。故选D。26.某种植物的叶形(宽叶和窄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宽叶基因对窄叶基因完全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子一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5:1;若亲本宽叶植株自交,其子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A. 3:1B

38、. 5:1C. 5:3D. 11: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种植物的叶形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宽叶基因对窄叶基因显性,所以可设宽叶的基因型为AA和Aa,窄叶的基因型为aa。【详解】植物的叶形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窄叶植株(aa)与宽叶植株(A_)杂交,子一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5:1,说明该植物群体中的宽叶植株为AA和Aa,比例为2:1因此,将亲本宽叶植株自交,F1中窄叶植株的概率为1/31/4=1/12,则宽叶植株宽的概率为1-1/12=11/12,因此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11:1故选D。【点睛】关键:根据亲代植物群体

39、杂交结果为5:1,说明亲代宽叶群体中产生的a配子为1/6,A配子占5/6,结合宽叶群体中存在两种基因型(AA和Aa),进而推出亲代宽叶中AA:Aa=2:1。27.由50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的DNA分子,按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可分为多少种,说明了DNA分子的什么特性()504种450种425种遗传性多样性特异性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1、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2、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

40、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详解】(1)含有50个脱氧核苷酸的DNA分子片段,只有25对脱氧核苷酸,所以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方式有425种,即最多可以编码425种不同的遗传信息,正确;(2)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碱基)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所以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说明了DNA分子的多样性,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概念,理解和掌握DNA分子特异性和

41、多样性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即可。28.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7%,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 32%和17%B. 30%和21%C. 18%和31%D. 17%和32%【答案】B【解析】【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则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

42、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8%,则C=G=19%,A=T=50%-19%=31%;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7%,即T1=32%、C1=17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T=(T1+T2)2,计算可得T2=30%,同理,C2=21%,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43、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出双链DNA中的T与C所占的比例,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计算出另一条单链中T与C所占的比例。29.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图示生命活动中可同时发生氢键的断裂和形成B. 图示体现了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C. 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D. 将该模板DNA置于15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3/4【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过程为DNA分子复制,其中酶为DNA解旋酶,酶为DNA聚合酶。DNA分子复制时,以DNA

44、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详解】A、酶作用于DNA的两条母链之间,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为DNA解旋酶;在形成子代DNA时,一条母链和一条新形成子链的配对碱基之间有氢键形成,A正确;B、新形成的甲、乙两条DNA分子中均含有一条亲代DNA母链,符合半保留复制以及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B正确;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甲乙两条DNA所携带信息相同,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因此甲乙的分离即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

45、次分裂后期,C正确;D、将该模板DNA置于15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共产生DNA分子23=8个,所以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6-2)/16=7/8,D错误。故选D。30.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B. 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C. 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为1或2D.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答案】B【解析】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中的DNA只存在于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A正确;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二个磷酸基

46、和一个碱基,B错误;由于1条染色体可以含有1个DNA分子或两个DNA分子,所以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可能为1或2,C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要求学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明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识记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明确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第II卷非选择题31.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基因型A_bbA_BbA_BB、aa_ _表现型深紫色

47、淡紫色白色(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实验预测及结论: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

48、在一条染色体上。(3)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答案】 (1). AABBAAbb或aaBBAAbb (2). 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 (3). 淡紫色白色11 (4). 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 (5). 5 (6). 3/7【解析】【分析】(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传宗接代中的传递规律。若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会随着所在的染色体一起传递给后代。(2)分析表中信息可知: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纯合深紫色植株的基因型为

49、AAbb,而淡紫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A、a和B、b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有如下三种类型。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第一、第二、第三种类型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分别为ABAbaBab1111、ABab11、AbaB11。 【详解】(1) 依表中信息可知: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纯合深紫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A_Bb),说明亲本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中必然含有B基因,所以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AABBAAbb或aaBBAAbb。(2) 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产生

50、的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1111,其自交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深紫色(3A_bb)淡紫色(6A_Bb)白色(3A_BB3aaB_1aabb)367。若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ab11,其自交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淡紫色(2AaBb)白色(1AABB1aabb)11。若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aB11,其自交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深紫色(1AAbb)淡紫色(2AaBb)白色(1aaBB)121。(3) 若A、

51、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5种,它们之间的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11122,其中纯种个体占3/7。【点睛】对于(1)题,应依据表中信息,准确定位亲本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子代淡紫色植株的基因型,进而推知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解答(2)题,应分别以预测的实验结论(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为切入点,确定这两对基因遗传时所遵循的遗传规律,进行逆向推导,进而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解答(3)题的突破点为题意信息“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

52、上”,据此明辨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32.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Aa在X染色体上,Bb在常染色体上)(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1代全是红眼。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亲本的基因型是_。若F1代自由交配得F2,F2代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中具有A和a的比例分别是_。(2)红眼长翅的雌果蝇与红眼长翅的雄果蝇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表现型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雄果蝇3131雌果蝇3100亲本的基因型是_。后代中与母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_。雄性亲本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是_。【答案】 (1

53、). XAXA、XaY (2). 1:1,3:1 (3). BbXAXa、BbXAY (4). 3/8 (5). BXA、bXA、BY、bY=1:1:1:1【解析】【分析】分析题文: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翅形与眼色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表格:红眼长翅的雌果蝇(B_XAX-)与红眼长翅的雄果蝇(B_XAY)交配,后代雄果蝇中长翅:残翅=3:1,因此确定亲本均为杂合子(BbBb);又因为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由此确定母本基因型为XAXa,再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

54、定律进行相关计算。【详解】(1)已知控制眼色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A与a,红眼雌果蝇(XAX-)与白眼雄果蝇(XaY)交配,F1全是红眼,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XAXA、XaY。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XAXA、XaY,则F1的基因型为XAXa、XAY,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XAXa:XAY:XaY=1:1:1:1,则F2的卵细胞中具有A和a的比例为3:1,精子中具有A和a的比例为1:1。(2)红眼长翅的雌果蝇(B_XAX-)与红眼长翅的雄果蝇(B_XAY)交配,后代雄果蝇中长翅:残翅=3:1,因此确定亲本均为杂合子(BbBb);又因为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由此确定母本基因型为XAXa

55、,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BbXAXa、BbXAY。亲本的基因型是BbXAXa、BbXAY,故后代中与母本(BbXAXa)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3/41/2=3/8。根据减数分裂过程和自由组合定律,雄性亲本BbXAY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是BXA、bXA、BY、bY,其比例是1:1:1:1。【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伴性遗传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特点,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和表中信息推断亲本的基因型,再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33.如图所示细胞中与基因有关的物质或结构,请分析并回答:(1)细胞内遗传物质是 _

56、。(2)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_,基因和a的关系是_(3)c和b的关系是_,b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填字母)(4)如果基因存在于_上,则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这就是_这种遗传方式既遵循_定律,又有特殊性【答案】 (1). b DNA (2). a 染色体 (3). 基因在a上呈线性排列 (4). c是组成b的基本单位 (5). d、e、f (6). 性染色体 (7). 伴性遗传 (8). 基因分离【解析】【分析】分析图形:基因的组成单位c是脱氧核苷酸,d、e、f是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元素g是C、H、O、N、P,b是DNA,h是蛋白质,a是染色体。【详解】(1)细胞内含有DNA和RNA

57、两种核酸,但遗传物质是DN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b是DNA。(2)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DNA和蛋白质结合构成染色体,图中a是染色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b为DNA,c为脱氧核苷酸,c是组成b的基本单位,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即图中d、e、f。(4)如果基因存在于性染色体上,则其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这种遗传方式既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又有特殊性。【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