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5年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高考化学三诊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 B 纤维素、蛋白质、塑料、天然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日常生活中常用无水乙醇进行杀菌消毒 D 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2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A CO2可用于饮用水消毒 CO2属于强氧化性酸B 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氟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C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 SO2表现还原性D 向
2、Zn和稀硫酸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 置换出来的铜作催化剂 A A B B C C D D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时,pH=6的纯水中,含有的OH数目为1106NA B 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0NA C 50g98%的浓硫酸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2NA D 1mol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4最近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科学家在锂硫(LiS)电池技术上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一种锂硫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聚六氟丙烯(HFP)隔膜只允许Li+通过,已知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S6
3、+10Li6Li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 Li+向负极移动 B 充电时,阳极质量减小,阴极质量增加 C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时为S6210e6S2 D 可用LiCl水溶液代替HFP隔膜5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 用如图装置制取Fe(OH)2沉淀 B 用如图装置吸收NH3,并防止倒吸 C 用如图装置蒸干AlCl3饱和溶液制备AlCl3晶体 D 用如图装置比较Na2CO2与NaHCO3的稳定性6室温下,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CH3COO)c(H+)c(OH) B 0.1molL1的NaHCO3
4、溶液中:c(HCO3)c(CO32)c(H2CO3) C 0.1molL1的(NH4)2SO4溶液中:c(NH4+)c(SO42)c(H+)c(OH) D 0.1molL1的NH4Cl溶液中:c(NH4+)+c(H+)=c(NH3H2O)+c(OH)7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02和H:,发生反应:CO2(g)+H2(g)HCOOH(g)测得平衡体系中C02的百分含量(CQ%)与反应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理量 中,a点大于b点的是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HCOOH(g)的浓度对应温度时的平衡常数()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8分)8B、C、N、O、Si、S是几种常见
5、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其形成的各种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族;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C、N、Si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BF3与一定量的水可形成如图1晶体R晶体R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包含(填字母)a离子键 b共阶键 c范德华力 d金属键(3)乙二胺(H2NCH2CH2NH2)与CuCl2溶液可形成配离子(结构如图2)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原因是(4)在25、101kpa下,NO2(g)与SO2(g)反应生成SO3(g)和NO(g),已知每生成1g SO3(g)放出热量0.52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是(5)硼砂(Na2B4O710H2O)可用作清洁剂或杀虫剂,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会生成H3B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9为了探究AgNO3的热稳定性和氧化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AgNO3的热稳定性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加热A中的AgNO3固体,试管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B中无红棕色气体产生,在装置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后,测得试管中残留黑色固体Ag(夹持及加热仪器均省略)(1)C中集气瓶收集的气体为,要收集纯净的该气体,正确的操作是(2)甲同学认为仅凭试管A中有红棕色的气体产生就判定有NO2产生是错误的,因为无色NO遇到空气也会变成红棕色,所以加热前应当排净装置中的空气,你
7、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AgNO3的氧化性将光亮的铁丝伸入盛有AgNO3溶液的大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猜测如下:假设一:Fe被氧化成Fe2+;假设二:Fe被氧化成;假设三:Fe被氧化成Fe2+或Fe3+已知:溶液中的Ag+能与SCN反应,干扰实验选用如下试剂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假设三可选用的试剂:KSCN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氯水、盐酸、硝酸、NaCl溶液完成如表:操作 现象 结论或目的(1) 除尽(2)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振荡 溶液变血红色 存在(3)取(1)中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振荡 紫红色消失 存在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2
8、+和Fe3+10“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为人类制造复杂的有机分子开辟了简单有效的途径,该反应在医药生产和电子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下面两个反应是典型的“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反应:反应:(1)对甲基联苯酚中官能团的名称为;若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酚以物质的量之比2:1反应,则得到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2)对羟基肉桂酸广泛用于生产光刻胶,下列有关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A、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全部为sp2杂化B、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1mol对羟基肉桂酸能与2molNaHCO3发生反应(3)有机化合物AM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
9、基,但不含甲基,1molA与足量额金属钠反应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H2,则A的结构简式为M的结构简式为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有机物N是A的同分异构体,N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有1个吸收峰,则N的结构简式可能为和11黄铜灰渣(含有Cu、Zn、Ni、CuO、ZnO及少量的FeO、Fe2O3)可用于制取金属铜、锌盐和硫酸镍铵,其生产工艺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浸取时,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加入Zn粉,主要被还原的阳离子有H+(2)加入浓硫酸二次浸取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是;净化的方法是(3)除铁时,需要加入双氧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再调节溶液的pH使铁以(填化学式)
10、的形式被除去(4)硫酸镍铵(NH4)xNiy(SO4)mnH2O是常用的化学分析试剂某同学为测定硫酸镍铵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1.9750g样品,配制成100.00mL溶液A;准确量取25.00mL溶液A,用0.04000moll1的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期中的Ni2+(离子方程式为Ni2+H2Y2NiY2+2H+)消耗EDTA标准溶液31.25mL;另取25.00mL溶液A,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充分加热,生成NH356.00mL(标准状况下)硫酸镍铵的化学式为若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EDTA标准溶液润洗,则测得的Ni2+含量将(填“偏高”“偏低”或“不变”)2015年四
11、川省广安市武胜县高考化学三诊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 B 纤维素、蛋白质、塑料、天然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日常生活中常用无水乙醇进行杀菌消毒 D 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考点: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乙醇的化学性质分析: A、淀粉遇碘变蓝色;B、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包含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合成高分子包含塑料等;C、75%乙醇更有利于杀菌消毒;D、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有关解答: 解:A、米汤中含有
12、淀粉,含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以碘酸根的形式存在的,所以碘盐不能使米汤显示蓝色,故A错误;B、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包含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合成高分子包含塑料等,故B正确;C、在75%的酒精作用下,乙醇能渗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低于这个浓度,其渗透脱水作用减弱,杀菌力不强;而高于此浓度,则会使细菌表面蛋白质迅速脱水,凝固成膜,妨碍乙醇透入,削弱杀菌能力,对病毒无效,故C错误;D、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有关,与氮氧化物无关,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能源与保护环境、淀粉的检验、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变性等知识面广,难度不大2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 现象或事
13、实 解释A CO2可用于饮用水消毒 CO2属于强氧化性酸B 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氟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C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 SO2表现还原性D 向Zn和稀硫酸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 置换出来的铜作催化剂 A A B B C C D D考点: 硅和二氧化硅;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分析: A、CO2可用于饮用水无消毒能力,二氧化碳是氧化物不是酸;B、HF与二氧化硅反应;C、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是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褪色;D、向Zn和少量CuSO4,反应生成铜形成多个原电
14、池解答: 解:A、CO2可用于饮用水无消毒能力,二氧化碳是氧化物不是酸,故A错误;B、NH4F溶液水解生成氟化氢,而HF与二氧化硅反应而腐蚀玻璃,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故B错误;C、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是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褪色,所以SO2表现还原性,故C正确;D、向Zn和少量CuSO4,反应生成铜形成多个原电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是催化剂,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类别、氢氟酸、氧化还原和原电池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双基的考查,难度中等,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
15、确的是() A T时,pH=6的纯水中,含有的OH数目为1106NA B 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0NA C 50g98%的浓硫酸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2NA D 1mol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 A、纯水的体积不明确;B、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C、浓硫酸中,溶剂水中含有氧原子,漏掉了水中的氧原子;D、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反应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计算出转移的电子数解答: 解:A、纯水的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氢氧根的个数无法计算,故A错误;B、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
16、,故B错误;C、50g98%的浓硫酸中含有硫酸的质量为:50g98%=49g,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5mol,0.5mol硫酸中含有2mol氧原子,由于水中含有氧原子,则该浓硫酸中含有的氧原子大于2mol,所含的氧原子数目大于2NA,故C错误;D、1mol过氧化钠与足量二元化反应生成0.5mol氧气,转移了1mol电子,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4最近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科学家在锂硫(LiS)电池技术上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一种锂硫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聚六氟丙烯(HFP)隔膜只允许Li+
17、通过,已知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S6+10Li6Li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Li+向负极移动 B 充电时,阳极质量减小,阴极质量增加 C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时为S6210e6S2 D 可用LiCl水溶液代替HFP隔膜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 根据电池反应式知,放电时,Li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则Li是负极,S电极是正极,负极反应式为Lie=Li+,正极电极反应式为Li2S6+10Li+10e=6Li2S,充电时,阳极、阴极电极反应式与正极、负极电极反应式正好相反,Li性质较活泼,极易和水反应生成LiOH和氢气,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18、,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解:根据电池反应式知,放电时,Li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则Li是负极,S电极是正极,负极反应式为 Lie=Li+,正极反应式为Li2S6+10Li+10e=6Li2S,充电时,阳极、阴极电极反应式与正极、负极电极反应式正好相反,A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锂离子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B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6Li2S10e=Li2S6+10Li+,阳极质量减少,阴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所以阴极质量增加,故B正确;C放电时,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电极反应式为Li2S6+10Li+10e=6Li2S,故C错误;DLi极易和水反应生
19、成LiOH和氢气,从而导致S62无法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为高考高频点,侧重考查原电池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难点是电极反应式书写,易错选项是D5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 用如图装置制取Fe(OH)2沉淀 B 用如图装置吸收NH3,并防止倒吸 C 用如图装置蒸干AlCl3饱和溶液制备AlCl3晶体 D 用如图装置比较Na2CO2与NaHCO3的稳定性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 实验评价题分析: A铁为阳极,被氧化生成亚铁离子,阴极生成氢氧根离子,可生成氢氧化亚铁,汽油可隔绝空气;B氨气易溶于水,不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C氯化铝水解生成氢氧
20、化铝;D应将碳酸氢钠放在套装小试管中解答: 解:A铁为阳极,被氧化生成亚铁离子,阴极生成氢氧根离子,可生成氢氧化亚铁,汽油可隔绝空气,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故A正确;B氨气易溶于水,不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应用四氯化碳,故B错误;C氯化铝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制备氯化铝晶体,应在盐酸氛围中,故C错误;D碳酸钠稳定,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小试管中应为碳酸氢钠,能起对比作用,故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制备实验、性质实验及实验基本操作等,把实验基本操作和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实验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6室温下,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
21、确的是() A 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CH3COO)c(H+)c(OH) B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c(HCO3)c(CO32)c(H2CO3) C 0.1molL1的(NH4)2SO4溶液中:c(NH4+)c(SO42)c(H+)c(OH) D 0.1molL1的NH4Cl溶液中:c(NH4+)+c(H+)=c(NH3H2O)+c(OH)考点: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析: A、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B、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大于电离;C、硫酸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D、依据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分析判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
22、离子相同解答: 解:A、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浓度,c(H+)c(CH3COO)c(OH),故A错误;B、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大于电离,c(HCO3)c(H2CO3)c(CO32),故B错误;C、硫酸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铵根离子浓度小于硫酸根离子浓度2倍,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H4+)c(SO42)c(H+)c(OH),故C正确;D、依据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分析判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相同,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H+)=c(NH3H2O)+c(OH),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
23、较,盐类水解的分析判断,注意溶液中电离和水解的程度比较方法,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7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02和H:,发生反应:CO2(g)+H2(g)HCOOH(g)测得平衡体系中C02的百分含量(CQ%)与反应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理量 中,a点大于b点的是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HCOOH(g)的浓度对应温度时的平衡常数() A B C D 考点: 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分析: 根据图象可知,可逆反应CO2(g)+H2(g)HCOOH(g)随着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含量增大,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24、则a点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小于b点;HCOOH(g)为生成物,二氧化碳、氢气为反应物,则二氧化碳百分含量越大,则氢气含量越大、甲酸含量越小,则a点甲酸的浓度大于b点、a点氢气的浓度大于b点,由于温度改变反应向正方向移动时,平衡常数增大,据此进行解答解答: 解: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a点温度小于b,则a点的正反应速率一定小于b,故错误;b点温度大于a点,则正逆反应速率a点小于b点,故错误;甲酸为生成物,二氧化碳为反应物,则二氧化碳百分含量越大,甲酸浓度越小,b点二氧化碳百分含量大于a点,则a点甲酸的浓度大于b点,故正确;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a点大于b点的,故正确;综上,错误,正确
25、,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可逆反应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正确分析图象中曲线变化为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分析、理解图象信息的能力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8分)8B、C、N、O、Si、S是几种常见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其形成的各种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A族;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C、N、Si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CSi(2)BF3与一定量的水可形成如图1晶体R晶体R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包含ab(填字母)a离子键 b共阶键 c范德华力 d金属键(3)乙二胺(
26、H2NCH2CH2NH2)与CuCl2溶液可形成配离子(结构如图2)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原因是乙二胺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4)在25、101kpa下,NO2(g)与SO2(g)反应生成SO3(g)和NO(g),已知每生成1g SO3(g)放出热量0.52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O2(g)+SO2(g)=SO3(g)+NO(g)H=41.6KJ/mol(5)硼砂(Na2B4O710H2O)可用作清洁剂或杀虫剂,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会生成H3B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4O72+2H+5H2O=4H3BO3考点:
27、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配合物的成键情况;晶体的类型与物质熔点、硬度、导电性等的关系;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分析: (1)硅是14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A族,根据构造原理写出硼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第IIA族和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2)晶体R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涉及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3)乙二胺(H2NCH2CH2NH2)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但三甲胺N(CH3)3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4)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问题,标注对应反应的焓变写出;由反应方程式可知:NO2(g)+SO2
28、(g)=SO3(g)+NO(g),求80g三氧化硫放出的热量;(5)硼砂的化学式为Na2B4O710H2O,用H2SO4调pH23,硼砂中的Na2B4O7在酸溶液中生成H3BO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4O72+2H+5H2O=4H3BO3解答: 解:(1)硅是14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A族,硼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第IIA族和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所以C、N、si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CSi,故答案为:三;A;1s22s22p1;NCSi;(2)晶体R中各种
29、微粒间的作用力涉及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故答案为:ab;(3)乙二胺(H2NCH2CH2NH2)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N(CH3)3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故乙二胺的沸点较高,故答案为:乙二胺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4)由反应方程式可知:NO2(g)+SO2(g)=SO3(g)+NO(g),1g SO3(g)放出热量0.52kJ,所以80g三氧化硫放出的热量为:800.52kJ=41.6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SO2(g)=SO3(g)+NO(g)H=41.6KJ/mol,故答案为:NO2(g)+SO2(g)=SO3(g)+NO(g)H=41.
30、6KJ/mol;(5)硼砂的化学式为Na2B4O710H2O,用H2SO4调pH23,硼砂中的Na2B4O7在酸溶液中生成H3BO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4O72+2H+5H2O=4H3BO3,故答案为:B4O72+2H+5H2O=4H3BO3点评: 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电负性、杂化轨道、分子空间结构、氢键与化学键、晶胞等,综合性较大,难度中等,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为了探究AgNO3的热稳定性和氧化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AgNO3的热稳定性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加热A中的AgNO3固体,试管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B中无红棕色气体
31、产生,在装置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后,测得试管中残留黑色固体Ag(夹持及加热仪器均省略)(1)C中集气瓶收集的气体为氧气,要收集纯净的该气体,正确的操作是等到导气管中气泡均匀放出时再收集(2)甲同学认为仅凭试管A中有红棕色的气体产生就判定有NO2产生是错误的,因为无色NO遇到空气也会变成红棕色,所以加热前应当排净装置中的空气,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否;硝酸银分解生成氧气AgNO3的氧化性将光亮的铁丝伸入盛有AgNO3溶液的大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猜测如下:假设一:Fe被氧化成Fe2+;假设二:Fe被氧化成Fe3+;假设三:Fe被氧化成Fe2+或
32、Fe3+已知:溶液中的Ag+能与SCN反应,干扰实验选用如下试剂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假设三可选用的试剂:KSCN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氯水、盐酸、硝酸、NaCl溶液完成如表:操作 现象 结论或目的(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足量NaCl溶液 白色沉淀 除尽Ag+(2)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KSCN溶液,振荡 溶液变血红色 存在Fe3+(3)取(1)中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加入 酸性KMnO4溶液,振荡 紫红色消失 存在Fe2+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2+和Fe3+考点: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 实验设计题分析: (1)加热硝酸银固体时,有
33、红棕色气体生成,该气体是二氧化氮,有Ag生成,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知,还有化合价升高的物质生成,只能是氧气,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2AgNO32Ag+2NO2+O2,将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时,会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根据该反应方程式2AgNO32Ag+2NO2+O2、4NO2+O2+2H2O=4HNO3知,氧气有剩余,所以C中收集的气体是O2;要收集纯净的该气体,应该等到导气管中气泡均匀放出时收集;(2)硝酸银分解过程中产生氧气,氧气能和NO反应;Fe可被氧化成Fe2+、Fe3+;(1)在检验Fe3+或Fe2+前应该除去Ag+的干扰;(2)Fe3+和KSCN溶液生成络合物
34、而使溶液呈血红色;(3)Fe2+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解答: 解:(1)加热硝酸银固体时,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该气体是二氧化氮,有Ag生成,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知,还有化合价升高的物质生成,只能是氧气,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2AgNO32Ag+2NO2+O2,将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根据该反应方程式知,氧气有剩余,所以C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因为装置中含有空气,应该将装置中空气排出时再收集气体,所以要收集纯净的该气体,应该等到导气管中气泡均匀放出时再收集,故答案为:氧气;等到导气管中气泡均匀放出时再收集;(
35、2)硝酸银分解过程中产生氧气,氧气能和NO反应的,所以不用排出空气,故答案为:否;硝酸银分解生成氧气;假设二:Fe被氧化为Fe3+;故答案为:Fe3+;(1)在检验Fe3+或Fe2+前应该除去Ag+的干扰,所以第一步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足量NaCl溶液,发生反应NaCl+AgNO3=AgCl+NaNO3,看到的现象是有沉淀生成;故答案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足量NaCl溶液;白色沉淀;Ag+;(2)Fe3+和KSCN溶液生成络合物而使溶液呈血红色,第二步: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3+;故答案为: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
36、管中加入KSCN溶液;Fe3+;(3)Fe2+具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第三步:取(1)中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说明含有Fe2+,故答案为:加入 酸性KMnO4溶液;Fe2+;点评: 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设计,侧重考查物质性质、检验、实验操作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II的实验操作步骤设计,要根据物质的性质选取合适的药品,注意化学用语的正确运用,难度较大10“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为人类制造复杂的有机分子开辟了简单有效的途径,该反应在医药生产和电子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下面两个反应是典型的“钯催化交叉偶
37、联反应”反应:反应:(1)对甲基联苯酚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若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酚以物质的量之比2:1反应,则得到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2)对羟基肉桂酸广泛用于生产光刻胶,下列有关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填字母)A、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全部为sp2杂化B、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1mol对羟基肉桂酸能与2molNaHCO3发生反应(3)有机化合物AM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但不含甲基,1molA与足量额金属钠反应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H2,则A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OOHM的结构简式为反应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38、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有机物N是A的同分异构体,N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有1个吸收峰,则N的结构简式可能为和考点: 有机物的合成分析: (1)根据对甲基联苯酚的结构简式判断官能团,根据题中信息中的反应判断产物结构;(2)A、根据对羟基肉桂酸中碳原子成键情况判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B、对羟基肉桂酸中有苯环和碳碳双键;C、对羟基肉桂酸中有酚羟基;D、对羟基肉桂酸中的羧基能与NaHCO3发生反应,而酚羟基不能反应;(3)已知A分子为C3H6O3,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但不含甲基,1molA与足量额金属钠反应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H2,则A为HOCH2CH2COOH,A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得B为C
39、H2=CHCOOH,苯与溴在溴化铁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为C6H6Br,B与C发生信息中的反应生成D为,D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得E为,E发生加聚反应得M为,据此答题解答: 解:(1)根据对甲基联苯酚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中含有官能团为羟基,根据题中信息中的反应可知,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酚以物质的量之比2:1反应,得到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羟基;(2)A、根据对羟基肉桂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周围都有一个双键和两个单键,所以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全部为sp2杂化,故A正确;B、对羟基肉桂酸中有苯环和碳碳双键,所以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故B正确;C、对羟基肉桂酸中有酚羟基,
40、所以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C正确;D、对羟基肉桂酸中的羧基能与NaHCO3发生反应,而酚羟基不能反应,所以1mol对羟基肉桂酸能与1molNaHCO3发生反应,故D错误,故选D;(3)已知A分子为C3H6O3,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但不含甲基,1molA与足量额金属钠反应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H2,则A为HOCH2CH2COOH,A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得B为CH2=CHCOOH,苯与溴在溴化铁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为C6H6Br,B与C发生信息中的反应生成D为,D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得E为,E发生加聚反应得M为,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OO
41、H,故答案为:HOCH2CH2COOH;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M为,故答案为:;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反应为消去反应,故答案为:消去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有机物N是A的同分异构体,N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有1个吸收峰,结合A的结构简式可知,N的结构简式可能为和,故答案为:;点评: 本题以信息的形式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性质,把握信息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技术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11黄铜灰渣(含有Cu、Zn、Ni、CuO、ZnO及少量的FeO、Fe2O3)可用于制取金属铜、锌盐和硫酸镍铵,其生产工艺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浸取时,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
42、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加入Zn粉,主要被还原的阳离子有H+Fe3+、Cu2+(2)加入浓硫酸二次浸取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是SO2;净化的方法是用氨水吸收(3)除铁时,需要加入双氧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再调节溶液的pH使铁以Fe(OH)3(填化学式)的形式被除去(4)硫酸镍铵(NH4)xNiy(SO4)mnH2O是常用的化学分析试剂某同学为测定硫酸镍铵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1.9750g样品,配制成100.00mL溶液A;准确量取25.00mL溶液A,用0.04000moll1的EDTA(Na2H2Y)标准溶液
43、滴定期中的Ni2+(离子方程式为Ni2+H2Y2NiY2+2H+)消耗EDTA标准溶液31.25mL;另取25.00mL溶液A,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充分加热,生成NH356.00mL(标准状况下)硫酸镍铵的化学式为(NH4)2Ni(SO4)26H2O若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EDTA标准溶液润洗,则测得的Ni2+含量将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考点: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专题: 实验设计题分析: 黄铜灰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可Zn、CuO、ZnO、FeO、Fe2O3反应,滤渣1为铜和少量的SiO2,滤液1主要含有Zn2+、Cu2+、Fe2+、H+,加入锌粉,锌粉可与Cu
44、2+、Fe2+、H+反应生成铜和铁单质,滤渣2主要为铜和铁单质和过量的锌,焙烧便于除去铜块内部包裹的锌等杂质,浓硫酸与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用氨水吸收;电解硫酸铜溶液可得到铜单质,锌离子在溶液不放电,加入ZnO中和后与滤液2合并制备ZnSO47H2O,(1)浸取时,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加入锌粉还原铁离子和铜离子;(2)浓硫酸被还原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硫,利用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可以用氨水吸收;(3)过氧化氢在酸溶液中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全部沉淀除去;(4)根据反应和滴定数据计算出镍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氨气的体积计算出氨气的物质的量;根据正负
45、电荷相等求算出硫酸根的物质的量,再利用质量计算出水的物质的量,最后求出硫酸镍铵的化学式滴定管没有润洗,导致标准液浓度减小,测定结果会偏高解答: 解:黄铜灰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可Zn、CuO、ZnO、FeO、Fe2O3反应,滤渣1为铜和少量的SiO2,滤液1主要含有Zn2+、Cu2+、Fe2+、H+,加入锌粉,锌粉可与Cu2+、Fe2+、H+反应生成铜和铁单质,滤渣2主要为铜和铁单质和过量的锌,焙烧便于除去铜块内部包裹的锌等杂质,浓硫酸与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用氨水吸收;电解硫酸铜溶液可得到铜单质,锌离子在溶液不放电,加入ZnO中和后与滤液2合并制备ZnSO47H2O,(1)浸取
46、时,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加入锌粉还原溶液中铁离子和铜离子,故答案为:Fe2O3+6H+=2Fe3+3H2O;Fe3+、Cu2+;(2)浓硫酸被还原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硫,净化方法是利用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可以用氨水吸收;故答案为:SO2;用氨水吸收;(3)过氧化氢在酸溶液中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形成氢氧化铁全部沉淀除去;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Fe(OH)3;(4)25mL溶液中镍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47、n(Ni2+)=n(H2Y2)=0.04000 molL10.03125L=1.250103 mol,氨气的物质的量等于铵离子的物质的量,n(NH4+)=2.500103 mol根据电荷守恒,硫酸根的物质的量是:n(SO42)=2n(Ni2+)+n(NH4+)=2.500103 mol,所以:m(Ni2+)=59 gmol11.250103 mol=0.07375 gm(NH4+)=18 gmol12.500103 mol=0.04500 gm(SO42)=96 gmol12.500103 mol=0.2400 gn(H2O)=7.250103 molx:y:m:n=n(NH4+):n(Ni2+):n(SO42):n(H2O)=2:1:2:6,硫酸镍铵的化学式为(NH4)2Ni(SO4)26H2O,故答案为:(NH4)2Ni(SO4)26H2O;由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使得滴定管中的标准液浓度减小,滴定是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高,故答案是:偏高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原理及实验流程中的反应、物质的性质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计算能力的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中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