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编 现代文阅读第一章论述类文本阅读第1节 理解词句一、专题过关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美学认为,艺术不是为人们提供一件有使用价值的器具,也不是用命题陈述的形式向人们提出有关世界的一种真理(知识体系),而是向人们打开(呈现)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这是人与万物融为一体的世界,是充满意味和情感的世界,这就是“美”与“真”的统一。这个“真”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这就是王夫之说的“如所存而显之”,“显现真实”,就是显现存在的本来面貌。这也就是杜夫海纳说的“灿烂的感性”,就是以情感性质的形式揭示世界的意
2、义,是感性与意义的内在统一。中国美学的这个理论,在理论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心”的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这里的“心”并非被动的、反映论的“意识”或“主观”,而是具有巨大能动作用的意义生发机制。心的作用,就是赋予与人无关的外在世界以各种各样的意义。这些意义之中也涵盖了“美”的判断,离开人的意识的生发机制,天地万物就没有意义,就不能成为美。中国美学的意象理论,突出强调了意义的丰富性对于审美活动的价值,其实质是恢复创造性的“心”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心灵对于事物意义的承载能力和创造能力。受中国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艺术都十分重视精神的层面,重视心灵的作用。宗白华强调中国艺术是一个虚灵世界,是一个
3、“永恒的灵的空间”,强调中国艺术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又是自然的本身”;他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中国的工艺器物、艺术作品的虚灵化的一面,并且与易象相联系,更多地体验“器”的非物质化的一面,与“道”可以契合的一面。中国艺术家追求“意境”,“意境”就是艺术作品显示一种形而上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所以宗白华在他的著作中多次说过,中国艺术常常有一种“哲学的美”,中国艺术常常包含一种形而上的意味。一些西方汉学家特别喜欢把中国艺术从“物”的层面去考证和分析,这种考证和分析当然很有价值,但他们中间有的人在这么做的时候,常常抽走中国艺术的精神的层面、审美的层面,抽走宗白华所强调的虚灵化的层面。在他们那
4、里,中国艺术不再是“永恒的灵的空间”。这样,他们的研究,实际上完全否定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的价值。中国美学的这个理论,突出了审美与人生、审美与精神境界的提升和价值追求的密切联系。艺术的本体之所以是“意象”,艺术活动之所以是意象创造活动,就是因为它可以照亮人生,照亮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从而引导人们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选自叶朗追求照亮生活的艺术之光,有删改)1与“意象世界”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意象世界是一个完整并且有意蕴的情景交融的感性世界。B意象世界是一个充满意味和情感的人与万物相融的世界。C意象世界是一个美与真相
5、统一的能显现真实的感性世界。D意象世界是一个感性与意义相统一而更偏重情感的世界。D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更偏重情感的世界”错,无中生有。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从中国美学关于艺术作用的观点入手,阐明了意象理论的基本内涵,进而指出杜夫海纳所说的“灿烂的感性”是受到了意象理论的影响。B第二段紧承上文,指出中国美学的意象理论最大的特点是重视“心”的能动作用,其目的在于提高心灵对于事物意义的承载能力和创造能力。C第三段首先指出中国美学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然后指出西方汉学家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价值的错误理解,最后介绍宗白华在这方面的论述。D第四段在前三段论述意象
6、理论内涵、特点和影响的基础上,最后阐明意象理论可以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B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A项,“受到了意象理论的影响”错,原文没有相关表述。C项,应是先“介绍宗白华在这方面的论述”,然后“指出西方汉学家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价值的错误理解”。D项,第三段不是论述其“影响”。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美离不开“心”的能动作用,如果离开了人的意识的生发机制,美就在天地万物之间不复存在了。B中国工艺器物、艺术作品的虚灵化特别值得重视,它使得中国艺术成为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之一。C西方汉学家都喜欢把中国艺术从“物”的层面去考证
7、和分析,完全否定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价值。D因为艺术活动可以不断地去创造意象,所以艺术才得以照亮人生,照亮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A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使得中国艺术成为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之一”是受 “中国美学”的影响。C项,“都喜欢”错,原文是“一些西方汉学家”。D项,因果倒置。二、能力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风景,作为小说的重要因素,不仅仅交代了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还能孕育人的气质,培养人的精神,从而揭示出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同时,风景描写还能营造氛围,烘托气氛,既用来感染读者,也用来感染作品中的人物。“红高粱”的世界作为独特的风景,兼具了以上的种种作用。如果说人物设计对
8、情节线索和善恶意识的偏离导致了阅读活动的非道德化,那么景物对情节线索的背离和对人物活动的包容则将阅读活动引向对红高粱世界的诗情领悟和纯审美体验。引起这一审美反应的景物主要是贯通全文的红高粱和血海。它们都以红色的色彩刺激着人们的感官,但更重要的是,它们在文本中宽广的覆盖能力使读者不得不将它们作为阅读与理解的重要窗口。“红高粱”给予读者更多的是有关生命的内容。它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移出背景”,二是“暴露真相”。“移出背景”是红高粱对现实日常语境的反叛。日常生活总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以及历史文化为背景的,景物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构成背景。但红高粱中,一望无
9、际的红高粱正是人物活动的空间,也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这种背景因为没有外显的人文色彩,会使读者感到新奇,并且暂时忘记了世俗生活中的种种规则,忘记人与人之间的你争我斗,甚至忘记被人们在现实中称为善与美的东西,拉开了与世俗生活的距离。因为这里没有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监督,也没有世俗生活中的烦恼忧愁,它给人的是一个可以自由舒展自我的环境。厌恶现实约束的读者还会将它当作精神自由的家园,而它所产生的恰恰是精神世界的浪漫主义和审美主义。“暴露真相”也是红高粱世界的重要功能,它使读者的阅读经验不断得到修改。在日常语境中,自然风景是一种屏障,因而具有一种掩饰性。但是,红高粱把掩饰改变为暴露,这不是因为其要展示什么阴暗
10、面,而是因为它直言不讳地将红高粱地里发生的一切展示给了读者。一幕幕英勇的悲壮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这种叙述语态将人的行为与红高粱放在同一情感评价中,极易使读者放弃阅读类似作品时打探隐私的那种神秘心态,以平等的姿态去看红高粱,去观察人物的种种故事。景物与人物之间的那种等级感也随之消失。于是,暴露真相实际上成了呈现事实,人与红高粱连在一起,共同构成风景,成了展示人们渴望的那种自由舒展的人类生态景观。鲜艳的红色由此也成了读者感受人和自然的情绪象征。红色以其强烈的刺激力量使读者接受了色彩自身对生命的暗示,对生命的张扬。而血海所解释的是死亡。按照常识,读者最初会把血海理解为一种残酷和血
11、腥,会产生一种类似于鬼气森森的恐怖。但在阅读过程中,文本对血海的展示可能消除读者内心的恐惧感,将对死的畏惧变为对死亡的欣赏。这种欣赏态度当然是读者将血海与红高粱世界中的生命状态联系起来的结果。(选自红高粱:风景的意义,有删改)4从原文看,下列对“红高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高粱”交代了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揭示了人物性格成因,营造了氛围,感染着读者。B“红高粱”对情节线索的背离和对人物活动的包容,引发读者的诗情领悟和纯审美体验。C“红高粱”不仅以红色刺激着人们的感官,也成为读者阅读与理解文本的重要窗口。D“红高粱”之所以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是因为其给予读者更多有关生命的内容。D本题
12、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强加因果,由原文可知,“红高粱”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因素主要是“移出背景”和“暴露真相”,而不是“其给予读者更多有关生命的内容”。5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景”对于小说的意义在于感染读者,并且防止由阅读活动引起的审美反应的非道德化倾向。B前三段主要阐释了“红高粱”作为独特风景对于文本创作的作用,以及对于阅读活动的引领作用。C四、五两段分别阐述了“红高粱”具有反叛现实日常语境以及不断修改读者阅读经验的重要功能。D作为红高粱世界构成因素之一的“血海”,原文在最后一段将其与“红色”进行对比,略作了分析解说。A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
13、思路的能力。A项有两个错误:一是“风景对于小说的意义在于感染读者”以偏概全,由文本内容可知,风景可以揭示出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营造氛围,感染读者和作品中的人物等;二是“防止由阅读活动引起的审美反应的非道德化倾向”张冠李戴,原文说的是“如果说人物设计对情节线索和善恶意识的偏离导致了阅读活动的非道德化”。6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红高粱”作为自然景物,因为无法构成人物活动的背景,所以没有外显的人文色彩。B“红高粱”的自然风景使读者不会以打探隐私的神秘心态而是以平等的姿态对待文本,对待红高粱。C“红高粱”这一风景让读者感受到色彩自身对生命的暗示和张扬,因为“红色”具有强烈的刺激力量。D红高粱世界的“血海”并不是一种残酷和血腥,它将读者内心对死的恐惧转变为对死亡的欣赏。C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由文章第四段的内容可知“因为无法构成人物活动的背景,所以没有外显的人文色彩”错。B项,“红高粱的自然风景使读者”错,原文中说的是“这种叙述语态将人的行为”。D项,由原文最后一段可知该项表述不确切。